一种拱形跨座式单轨梁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98802发布日期:2024-02-22 20:5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拱形跨座式单轨梁桥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拱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拱形跨座式单轨梁桥。


背景技术:

1、目前跨座式单轨桥梁结构在一般地段,大多采用连续刚构或简支梁的结构形式,梁体沿线路方向一般为整体式的直线或曲线型变化,结构形式比较单一,并且跨度一般30m左右,在有些对结构景观要求高和对跨越能力要求大的地方,连续刚构或简支梁结构无法满足景观需要和工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拱形跨座式单轨梁桥,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拱形跨座式单轨梁桥,包括:轨道基础和第一支撑部件,所述轨道基础截面为矩形,梁桥上设有两根所述轨道基础,两根所述轨道基础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为镂空v字形,上端连接并支撑所述轨道基础,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中间设有拱形加固件,所述拱形加固件的两个拱脚分别连接第一支撑部件两个支脚的中部,所述拱形加固件的上端连接并支撑所述轨道基础。

3、进一步的,连接不同轨道基础的两个相对的第一支撑部件之间通过横向加固件连接,所述横向加固件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相对拱形加固件的拱顶侧面。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下端连接桥墩顶端,连接不同轨道基础的两个相对的第一支撑部件的同侧支脚的宽度沿轨道基础下缘至桥墩方向逐渐向内加宽,在桥墩顶端连接成一个整体,两个相对第一支撑部件的连接处呈圆弧形。

5、进一步的,梁桥设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贯穿梁桥竖直方向,设有伸缩缝处的轨道基础下表面连接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中间设有镂空部分,所述镂空部分为三角形。

6、进一步的,所述桥墩设置在墩基础上,每个所述墩基础通过四个钻孔桩固定在地基上。

7、进一步的,所述桥墩两侧面设有浅槽,所述桥墩横截面为哑铃形。

8、进一步的,所述轨道基础侧面设有轨道。

9、进一步的,连接同一根轨道基础的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部件之间平滑连接,形成拱形外轮廓。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本实用新型通过矩形的轨道基础,增高了梁体高度,实现了梁桥结构跨度的增加。通过合理设计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的结构,减轻了梁桥的整体质量,满足梁桥整体刚度的同时还提高了梁桥的观赏性。

12、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拱形跨座式单轨梁桥,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形跨座式单轨梁桥,其特征在于,连接不同轨道基础(2)的两个相对的第一支撑部件(1)之间通过横向加固件(12)连接,所述横向加固件(12)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相对拱形加固件(11)的拱顶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形跨座式单轨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1)下端连接桥墩(5)顶端,连接不同轨道基础(2)的两个相对的第一支撑部件(1)的同侧支脚的宽度沿轨道基础(2)下缘至桥墩(5)方向逐渐向内加宽,在桥墩(5)顶端连接成一个整体,两个相对第一支撑部件(1)的连接处呈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形跨座式单轨梁桥,其特征在于,梁桥设有伸缩缝(4),所述伸缩缝(4)贯穿梁桥竖直方向,设有伸缩缝(4)处的轨道基础(2)下表面连接第二支撑部件(3),所述第二支撑部件(3)中间设有镂空部分,所述镂空部分为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拱形跨座式单轨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5)设置在墩基础上,每个所述墩基础通过四个钻孔桩(6)固定在地基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拱形跨座式单轨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5)两侧面设有浅槽,所述桥墩(5)横截面为哑铃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形跨座式单轨梁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基础(2)侧面设有轨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形跨座式单轨梁桥,其特征在于,连接同一根轨道基础(2)的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部件(1)之间平滑连接,形成拱形外轮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拱形跨座式单轨梁桥,涉及拱桥技术领域,包括轨道基础和第一支撑部件,所述轨道基础截面为矩形,梁桥上设有两根所述轨道基础,两根所述轨道基础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为镂空V字形,上端连接并支撑所述轨道基础,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中间设有拱形加固件,所述拱形加固件的两个拱脚分别连接第一支撑部件两个支脚的中部,所述拱形加固件的上端连接并支撑所述轨道基础。本技术通过矩形的轨道基础,增高了梁体高度,实现了梁桥结构跨度的增加。通过合理设计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的结构,减轻了梁桥的整体质量,满足梁桥整体刚度的同时还提高了梁桥的观赏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雷昕弋,徐升桥,刘永锋,柳学发,冯同同,周佳,尹斌,王莹,翟建勋,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7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