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张拉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96286发布日期:2024-04-30 17:06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的张拉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张拉台车,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的张拉台车。


背景技术:

1、一般桥梁施工,预应力梁的制造和使用十分普遍,在预应力梁的制造过程中,张拉工序十分重要。高速铁路箱梁预应力施工分为预张拉、初张拉、终张拉三个阶段,张拉台车需要频繁的移动,张拉过程中张拉千斤顶的位置也是要频繁的移动。

2、为了解决张拉台车的调节问题,中国专利发布了一种预应力张拉高窄区域辅助施工张拉台车,公开号为cn206015533u,包括上钢板、下钢板、螺旋丝杠、钢套管及万向轮。螺旋丝杠旋拧有丝杠固定螺母,四个螺旋丝杠按设定位置焊接在下钢板上。上钢板焊接有月牙钢板,在上钢板与下钢板的螺旋丝杠相对应位置焊接有钢套管。上钢板的钢套管套装在下钢板的螺旋丝杠上,万向轮按设定位置固定在下钢板下面,构成张拉台车。本实用新型将大型预应力张拉设备安装到高且狭窄施工区域,进行整体张拉作业,使整束钢绞线同步张拉,保证了同束钢绞线伸长值一致,保证了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

3、但是现有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该装置中,张拉台车工作时容易出现滑动,导致张拉台车工作的稳定性降低。因此,提出一种便于调节的张拉台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张拉台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的张拉台车,包括小车,所述小车下方设置有移动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位于移动机构上方;

3、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部和动力部;

4、移动部位于动力部后侧;

5、移动部包括移动箱,所述移动箱内部设置有支撑板和两个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对称设置,所述螺纹杆表面固定套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位于支撑板上方,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四个万向轮,所述移动箱内部底面贯通开设有万向轮出口;

6、动力部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侧面与移动箱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杆右端面贯穿移动箱左侧面延伸至移动箱内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杆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蜗杆。

7、优选的,所述蜗杆表面与蜗轮侧面啮合,所述蜗杆右端面通过第一轴承座与移动箱内部侧面转动连接,通过蜗杆带动蜗轮的转动,从而实现螺纹杆的转动。

8、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底端面螺纹贯穿支撑板顶面延伸至支撑板下方,所述螺纹杆端面通过第二轴承座与移动箱内壁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侧面与移动箱内部侧面滑动连接,四个所述万向轮顶面均与支撑板底面固定连接,提高万向轮与支撑板连接的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部和支撑部;

11、调节部位于支撑部下方;

12、调节部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左侧面与移动箱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箱顶面贯通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部设置有双头螺纹杆和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对称设置,所述滑块上方设置有调节杆;

13、支撑部包括滑筒,所述小车底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和滑筒均设置有四个。

14、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输出杆左端面贯穿移动箱右侧面延伸至滑槽内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杆左端面与双头螺纹杆右端面固定连接,第二电机为双头螺纹杆提供动力。

15、优选的,所述双头螺纹杆左端面螺纹贯穿两个滑块右侧面延伸至两个滑块左侧,所述滑块底面与滑槽内部底面滑动连接,所述双头螺纹杆左端面通过第三轴承座与滑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底端面与滑块顶面铰接,所述调节杆顶端面与小车底面铰接,调节杆便于对小车的高度进行调节。

16、优选的,所述滑筒底面与移动箱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底端面滑动贯穿滑筒顶面延伸至滑筒内部,滑杆和滑筒提高小车升降时的稳定性。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调节的张拉台车,通过移动机构,动力部为螺纹杆的转动提供动力,移动部便于将万向轮从万向轮出口中滑出,便于小车进行移动,同时移动部可以将万向轮收入到移动箱中,在工作的时候可以防止小车的滑动,提高该张拉台车的稳固程度和安全性;通过调节机构,调节部便于将小车调节到合适高度后将钢索套住,进而可以进行张拉工作,支撑部提高小车升降调节时的稳定性,便于该张拉台车进行调节。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调节的张拉台车,包括小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1)下方设置有移动机构(2)和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位于移动机构(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张拉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203)表面与蜗轮(205)侧面啮合,所述蜗杆(203)右端面通过第一轴承座与移动箱(201)内部侧面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张拉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04)底端面螺纹贯穿支撑板(206)顶面延伸至支撑板(206)下方,所述螺纹杆(204)端面通过第二轴承座与移动箱(201)内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张拉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06)侧面与移动箱(201)内部侧面滑动连接,四个所述万向轮(207)顶面均与支撑板(206)底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张拉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调节部和支撑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张拉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301)输出杆左端面贯穿移动箱(201)右侧面延伸至滑槽内部,所述第二电机(301)输出杆左端面与双头螺纹杆(302)右端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张拉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螺纹杆(302)左端面螺纹贯穿两个滑块(303)右侧面延伸至两个滑块(303)左侧,所述滑块(303)底面与滑槽内部底面滑动连接,所述双头螺纹杆(302)左端面通过第三轴承座与滑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304)底端面与滑块(303)顶面铰接,所述调节杆(304)顶端面与小车(1)底面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张拉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筒(305)底面与移动箱(201)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306)底端面滑动贯穿滑筒(305)顶面延伸至滑筒(305)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张拉台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张拉台车,包括小车,所述小车下方设置有移动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位于移动机构上方;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部和动力部;移动部位于动力部后侧;移动部包括移动箱,所述移动箱内部设置有支撑板和两个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对称设置,所述螺纹杆表面固定套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位于支撑板上方,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四个万向轮。通过移动机构,动力部为螺纹杆的转动提供动力,移动部便于将万向轮从万向轮出口中滑出,便于小车进行移动,同时移动部可以将万向轮收入到移动箱中,在工作的时候可以防止小车的滑动,提高该张拉台车的稳固程度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明,李传明,崔光哲,冯海洋,周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鼎捷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1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