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4642发布日期:2024-05-20 11:53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跨座式单轨,具体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


背景技术:

1、跨坐式单轨是通过单根轨道支持、稳定和导向,车体采用橡胶轮胎骑在轨道梁上运行的轨道交通制式,近年来发展迅速。

2、传统跨坐式单轨轨道梁一般为矩形和类矩形,跨坐式单轨用车轮包含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置于轨道梁顶面,依靠车辆自重紧压主动轮于轨道梁顶面,列车依靠主动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获得前进反力。从动轮位于跨坐式单轨两侧,不能提供前进摩阻力,仅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

3、由于目前跨座式单轨主要依靠主动轮与轨道梁之间的摩擦提供列车行进动力,故其爬坡能力弱,制动距离长,抗倾覆能力相对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爬坡能力强,制动距离短,抗倾覆能力较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其包括轨道梁系统和车辆走行系统;

3、所述轨道梁系统包括轨道梁和第一支撑件;所述轨道梁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所述轨道梁端部设置为凹凸榫槽,相邻所述轨道梁之间通过凹凸榫槽相互啮合连接并留有空隙;

4、所述车辆走行系统包括至少一组主动轮、两组辅助轮和第一连接件;所述主动轮和所述辅助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主动轮置于所述轨道梁顶面,两组所述辅助轮分别置于所述轨道梁两侧。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梁系统还包括第二连接件和梁托,所述第一支撑件沿所述轨道梁走向连接所述梁托,所述轨道梁端部凸起部分搭接在所述梁托上,凹陷部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辆走行系统还包括调节组件,其包括调节件、千斤顶、第二支撑件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两侧各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千斤顶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所述调节件连接于所述千斤顶并可使所述千斤顶伸缩;

7、所述传动组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千斤顶,另一端连接所述辅助轮,调节所述调节件使所述千斤顶伸缩以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调节所述辅助轮高度及其与所述轨道梁的贴合度。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力杆和转动件,所述传力杆通过所述转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传力杆一端连接所述千斤顶,另一端连接所述辅助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部分从所述主动轮中穿过。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梁顶面为平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梁底部窄于顶部,使其底部形成颈部结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颈部结构两侧表面为弧形面。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梁系统还包括加强件,其连接于所述轨道梁两侧,能够加强所述轨道梁。

14、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5、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6、(1)本实用新型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助于提升车辆的爬坡性能,制动效果及列车抗倾覆的能力,同时能够节约材料及成本,具有良好地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17、(2)本实用新型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其通过主动轮及辅助轮同时压紧轨道梁时,车辆及乘客自重传至轨道梁的力与辅助轮提供的押紧力形成三角形分布力系,其垂向分力提供了车辆与轨道梁之间的压力,可以增加车轮与轨道梁的摩擦,提高了车辆的爬坡能力,同时车辆制动距离也相应缩短。同时,水平向分力提供了抗倾覆扭矩,可以削弱车辆在转弯惯性力及横向风载作用的不利影响,有利于车辆运行安全。

18、(3)本实用新型中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可起到使车辆平稳运行,提高旅行舒适性,更大的抗侧面倾覆及偏斜的能力以及能提供更好的爬坡能力及制动效果。可以优化轨道梁结构设计,节约材料,提高了在城市小平面半径条件下修建跨坐式单轨的可能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梁系统和车辆走行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系统还包括第二连接件和梁托,所述第一支撑件沿所述轨道梁的走向连接所述梁托,所述轨道梁端部凸起部分搭接在所述梁托上,凹陷部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走行系统还包括调节组件,其包括调节件、千斤顶、第二支撑件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两侧各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千斤顶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所述调节件连接于所述千斤顶并可使所述千斤顶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力杆和转动件,所述传力杆通过所述转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传力杆一端连接所述千斤顶,另一端连接所述辅助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部分从所述主动轮中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顶面为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底部窄于顶部,使其底部形成颈部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结构两侧表面为弧形面。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系统还包括加强件,其连接于所述轨道梁两侧,能够加强所述轨道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属于跨座式单轨技术领域,包括轨道梁系统和车辆走行系统。轨道梁系统包括轨道梁和第一支撑件,轨道梁安装于第一支撑件上,轨道梁端部设置为凹凸榫槽,相邻轨道梁之间通过凹凸榫槽相互啮合连接并留有空隙。车辆走行系统包括至少一组主动轮、两组辅助轮和第一连接件,主动轮和辅助轮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主动轮置于轨道梁顶面,两组辅助轮分别置于轨道梁两侧。本技术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及轮轨系统,助于提升车辆的爬坡性能,制动效果及列车抗倾覆的能力,同时能够节约材料及成本,还可以使车辆平稳运行,提高旅行舒适性,具有良好地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林东,邓如勇,洪闰林,裴利华,冯炎,杨友彬,杨均,彭荣华,周瑞锋,张俊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7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