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场道面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00048发布日期:2024-04-18 12:41阅读:12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场道面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布料装置和使用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机场道面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民航机场建设中,场道工程水泥混凝土道面的施工质量对于飞机运行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民航机场道面面层一般采用干硬性混凝土,因此用于机场道面的混凝土布料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施工装置,在现有的用于机场道面的混凝土布料装置中,还没有一种用于机场道面的混凝土布料装置,还都是以人工作业为主,在施工时由自卸卡车将混凝土运抵施工位置,再依靠小型挖掘机分散至摊铺道面全宽范围,再振捣、初步整平后,当出现布料不均匀时,需要依靠人工二次调整路表高程,然后再次整平收面,对施工人员经验依赖性强,施工效率低,质量控制难度较高,一旦施工不当,将影响了建成机场道面的平整度,

2、本发明通过使处于布料状态中的混凝土沿机场道面的纵向方向进行被运动下分摊处理的技术特征,对都是以人工作业对机场道面上的混凝土进行布料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有效的探索研究,

3、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基于申请人于2024年1月6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机场道面的混凝土布料装置,

2、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机场道面的混凝土布料装置使用方法。

3、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场道面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和使用方法,因此提高了建成机场道面的平整度。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机场道面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包含有用于在机场道面上进行运动的拖车、设置在拖车上的前混凝土布料组件、设置在拖车上的后混凝土布料组件。

5、由于设计了拖车、前混凝土布料组件和后混凝土布料组件,通过拖车,实现了带动前混凝土布料组件和后混凝土布料组件在机场道面上进行运动,通过前混凝土布料组件,实现了把混凝土在机场道面上进行由中间部向侧面部再由侧面部向中间部进行布料处理,通过后混凝土布料组件,实现了把混凝土在机场道面上在两个侧面部之间进行运动状态下布料处理,实现了使处于布料状态中的混凝土沿机场道面的纵向方向进行被运动下分摊处理,解决了对都是以人工作业对机场道面上的混凝土进行布料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建成机场道面的平整度。

6、本发明设计了,按照使处于布料状态中的混凝土沿机场道面的纵向方向进行被运动下分摊处理的方式把拖车、前混凝土布料组件和后混凝土布料组件相互联接。

7、本发明设计了,按照把混凝土在机场道面上在两个侧面部之间进行运动状态下布料处理的方式把后混凝土布料组件与拖车和前混凝土布料组件联接。

8、本发明设计了,前混凝土布料组件设置为包含有第一刮板、第二刮板和第一绞龙。

9、本发明设计了,后混凝土布料组件设置为包含有第二绞龙和第三绞龙。

10、以上五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混凝土在机场道面上在外部作用力下的分散,实现了对分散的混凝土进行再聚层体处理。

11、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拖车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振捣部。

12、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拖车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第四绞龙。

13、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拖车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镇压杆。

14、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拖车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侧板。

15、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五附件装置并且第五附件装置设置在拖车上,第五附件装置设置为回收仓斗、推料绞龙和排料绞龙。

16、以上五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扩展了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17、本发明设计了,在拖车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刮板、第二刮板、第一绞龙、第二绞龙、第三绞龙、振捣部、第四绞龙、镇压杆和侧板,在第三绞龙和第四绞龙与拖车之间设置有回收仓斗并且在回收仓斗中设置有推料绞龙,在回收仓斗与拖车之间设置有排料绞龙。

18、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拖车、第一刮板、第二刮板、第一绞龙、第二绞龙、第三绞龙、振捣部、第四绞龙、镇压杆、侧板、回收仓斗、推料绞龙和排料绞龙,组成了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发明的技术问题。

19、本发明设计了,拖车设置为包含有车架部、车轮部、高度调节器ⅰ、牵引杆部ⅰ、牵引杆部ⅱ和挂环部并且在车架部的前侧面中间左部设置有透漏窗口体ⅰ,在车架部的前侧面中间右部设置有透漏窗口体ⅱ并且车架部的角部分别设置为通过高度调节器ⅰ与车轮部的固定轴联接,牵引杆部ⅰ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车架部的左端端面其中一侧部联接并且牵引杆部ⅱ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车架部的左端端面其中另一侧部联接,牵引杆部ⅰ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和牵引杆部ⅱ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挂环部的周边侧面部联接并且车架部的上端端面前侧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绞龙、第二绞龙和第三绞龙联接,车架部的上端端面中间部设置为与振捣部联接并且车架部的上端端面后侧部分别设置为与第四绞龙和镇压杆联接,车架部的前后侧面部设置为与侧板联接并且车架部的前侧面上部设置为与回收仓斗联接,牵引杆部ⅰ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一刮板联接并且牵引杆部ⅱ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刮板联接,车架部设置为具有加厚前后边框的矩形架状体并且车轮部设置为具有轮毂电机的橡胶轮,牵引杆部ⅰ和牵引杆部ⅱ分别设置为条状体并且牵引杆部ⅰ和牵引杆部ⅱ设置为呈八字形分布,挂环部设置为圈筒状体并且透漏窗口体ⅰ和透漏窗口体ⅱ分别设置为矩形孔状体,透漏窗口体ⅰ和透漏窗口体ⅱ分别设置为与回收仓斗相对应分布。

20、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与水泥混凝土道面厚度相对应的运动支撑体设置,满足了水泥混凝土道面厚度的需要。

21、本发明设计了,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分别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第一刮板的内端端面部和第二刮板的内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拖车联接,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设置为呈八字形分布。

22、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混凝土的板体推动向外分摊,实现了对水泥混凝土道面的第一次加厚分摊。

23、本发明设计了,第一绞龙设置为包含有绞龙部ⅰ和高度调节器ⅱ并且绞龙部ⅰ的端头设置为通过高度调节器ⅱ与拖车联接,绞龙部ⅰ设置为中心轴的其中一个端头具有驱动电机的双向螺旋叶片轴。

24、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混凝土的螺旋推动向中分摊,实现了对水泥混凝土道面的第二次加厚分摊。

25、本发明设计了,第二绞龙设置为包含有绞龙部ⅱ和高度调节器ⅲ并且绞龙部ⅱ的端头设置为通过高度调节器ⅲ与拖车联接,绞龙部ⅱ设置为中心轴的其中一个端头具有驱动电机的右旋式螺旋叶片轴。

26、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混凝土的螺旋推动向后侧面分摊,实现了对水泥混凝土道面的第三次减薄分摊。

27、本发明设计了,第三绞龙设置为包含有绞龙部ⅲ和高度调节器ⅳ并且绞龙部ⅲ的端头设置为通过高度调节器ⅳ与拖车联接,绞龙部ⅲ设置为中心轴的其中一个端头具有驱动电机的左旋式螺旋叶片轴。

28、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混凝土的螺旋推动向前侧面分摊,实现了对水泥混凝土道面的第四次减薄分摊。

29、本发明设计了,振捣部设置为包含有梁部和振捣器部并且梁部的纵部设置为与振捣器部联接,梁部的竖部端头设置为与拖车联接并且梁部设置为匚字形杆状体,振捣器部设置为插入式振捣器。

30、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混凝土的螺旋进行棒体振动,提高了水泥混凝土道面的密实度。

31、本发明设计了,第四绞龙设置为包含有绞龙部ⅳ和高度调节器ⅴ并且绞龙部ⅳ的端头设置为通过高度调节器ⅴ与拖车联接,绞龙部ⅳ设置为中心轴的其中一个端头具有驱动电机的左旋式螺旋叶片轴。

32、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位于机场道面上的多余混凝土进行清除,提高了水泥混凝土道面的厚度精度。

33、本发明设计了,镇压杆设置为包含有轴部和高度调节器ⅵ并且轴部的端头设置为通过高度调节器ⅵ与拖车联接,轴部设置为圆形棒状体。

34、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位于机场道面上的混凝土进行杆体滚压,提高了位于机场道面上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35、本发明设计了,侧板设置为包含有挡板部和高度调节器ⅶ并且挡板部的端头设置为通过高度调节器ⅶ与拖车联接,挡板部设置为矩形片状体。

36、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水泥混凝土道面的侧面部进行平整度处理,保证了水泥混凝土道面的宽度精度

37、本发明设计了,回收仓斗设置为上端端面部具有敞口部的箱状体并且回收仓斗的后侧面部设置为与拖车联接,回收仓斗的左右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推料绞龙联接并且回收仓斗设置为与排料绞龙容纳式联接。

38、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位于机场道面上的多余混凝土进行储存。

39、本发明设计了,推料绞龙设置为中心轴的其中一个端头具有驱动电机的螺旋叶片轴并且推料绞龙的中心轴端头设置为与回收仓斗贯穿式联接,推料绞龙的螺旋叶片设置为与回收仓斗沉入式联接。

40、本发明设计了,排料绞龙设置为螺旋输送机并且排料绞龙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回收仓斗沉入式联接,排料绞龙的筒壳设置为与拖车联接并且排料绞龙的输入端口设置为与推料绞龙相对应分布,排料绞龙的输出端口设置为与拖车的左端端面部相对应分布。

41、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位于机场道面上的多余混凝土进行向前输送。

42、本发明设计了,高度调节器ⅰ、高度调节器ⅱ、高度调节器ⅲ、高度调节器ⅳ、高度调节器ⅴ、高度调节器ⅵ和高度调节器ⅶ设置为包含有跨桥板、升降块部、导向杆部、螺杆部、上螺母部和下螺母部并且在跨桥板的纵部其中一侧设置有容纳孔体,在跨桥板的纵部其中另一侧设置有容纳槽体ⅰ并且在跨桥板的竖部设置有容纳槽体ⅱ,升降块部的竖部外侧面设置为与导向块体的内侧面部联接并且升降块部的纵部上端端面其中另一侧设置为与耳座体联接,导向块体设置为与容纳槽体ⅱ沉入式联接并且跨桥板设置为与升降块部容纳式联接,导向杆部设置为与容纳孔体贯穿式联接并且导向杆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升降块部的纵部上端端面其中一侧联接,螺杆部的下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耳座体联接并且螺杆部设置为与容纳槽体ⅰ沉入式联接,螺杆部分别设置为与上螺母部和下螺母部螺纹式联接并且上螺母部的内端端面部和下螺母部的内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跨桥板的纵部其中另一侧接触式联接,跨桥板设置为与拖车联接并且升降块部分别设置为与车轮部、绞龙部ⅰ、绞龙部ⅱ、绞龙部ⅲ、绞龙部ⅳ、轴部和挡板部联接,跨桥板设置为匚字形架状体,位于高度调节器ⅰ、高度调节器ⅱ、高度调节器ⅲ、高度调节器ⅳ、高度调节器ⅴ和高度调节器ⅵ上的升降块部设置为具有转动孔的矩形座状体并且位于高度调节器ⅶ上的升降块部设置为具有匚字形开口的矩形座状体,导向杆部设置为矩形棒状体并且螺杆部设置为下端头具有通孔体的光柱螺栓,上螺母部和下螺母部分别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容纳孔体设置为矩形孔状体,容纳槽体ⅰ设置为匚字形槽状体并且容纳槽体ⅱ设置为长条孔状体,导向块体设置为凸字形座状体并且耳座体设置为双板耳座,位于高度调节器ⅰ上的升降块部的转动孔设置为与车轮部的固定轴端头联接,位于高度调节器ⅱ上的升降块部的转动孔设置为与绞龙部ⅰ的中心轴端头联接,位于高度调节器ⅲ上的升降块部的转动孔设置为与绞龙部ⅱ的中心轴端头联接,位于高度调节器ⅳ上的升降块部的转动孔设置为与绞龙部ⅲ的中心轴端头联接,位于高度调节器ⅴ上的升降块部的转动孔设置为与绞龙部ⅳ的中心轴端头联接,位于高度调节器ⅵ上的升降块部的转动孔设置为与轴部的端头联接,位于高度调节器ⅶ上的升降块部的匚字形开口设置为与挡板部的端头联接。

43、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由螺纹运动满足调节高度需要,提高了高度调节精度。

44、本发明设计了,拖车与第一绞龙、第二绞龙和第三绞龙设置为按照螺旋叶片平铺的方式分布并且拖车、第一绞龙、第二绞龙和第三绞龙与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设置为按照片体分摊的方式分布,拖车、第一绞龙、第二绞龙和第三绞龙与振捣部、第四绞龙和镇压杆设置为按照镇压平整的方式分布并且拖车、第一绞龙、第二绞龙和第三绞龙与侧板设置为按照聚集混凝土的方式分布,拖车、第一绞龙、第二绞龙和第三绞龙与回收仓斗、推料绞龙和排料绞龙设置为按照回收混凝土的方式分布。

45、本发明设计了,拖车的中心线、第一绞龙的中心线、第二绞龙的中心线、第三绞龙的中心线、振捣部的中心线、第四绞龙的中心线和镇压杆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侧板设置在拖车上,两个高度调节器ⅰ设置在车轮部上,两个高度调节器ⅱ设置在绞龙部ⅰ上,两个高度调节器ⅲ设置在绞龙部ⅱ上,两个高度调节器ⅳ设置在绞龙部ⅲ上,两个高度调节器ⅴ设置在绞龙部ⅳ上,两个高度调节器ⅵ设置在轴部上,两个高度调节器ⅶ设置在挡板部上,振捣器部设置为沿梁部的纵部间隔排列分布,跨桥板和梁部分别设置为与车架部联接。

46、本发明设计了,位于绞龙部ⅰ上的螺旋叶片、位于绞龙部ⅱ上的螺旋叶片和位于绞龙部ⅲ上的螺旋叶片分别设置为包含有螺旋叶片部和推铲板部并且螺旋叶片部的外边缘设置为与推铲板部的横部容纳式联接,螺旋叶片部设置为具有匚字形截面的螺旋叶片并且推铲板部设置为竖部外侧面具有c字形凹面的螺旋叶片。

47、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螺旋叶片驱动下的混凝土进行推铲处理,提高了混凝土的移动性能。

48、本发明设计了,位于绞龙部ⅳ上的螺旋叶片设置为包含有螺旋叶片部和轮部并且螺旋叶片部的外边缘设置为与轮部容纳式联接,螺旋叶片部设置为具有匚字形截面的螺旋叶片并且轮部设置为具有固定轴的盘状体,轮部的固定轴端头设置为与螺旋叶片部的外边缘贯穿式联接并且轮部设置为沿螺旋叶片部的外边缘间隔排列分布。

49、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螺旋叶片驱动下的混凝土进行轮体滚压处理,提高了混凝土的压实度。

50、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机场道面的混凝土布料装置使用方法,其步骤是:由拖车实现了带动前混凝土布料组件和后混凝土布料组件在机场道面上进行运动,由前混凝土布料组件实现了把混凝土在机场道面上进行由中间部向侧面部再由侧面部向中间部进行布料处理,由后混凝土布料组件实现了把混凝土在机场道面上在两个侧面部之间进行运动状态下布料处理,实现了使处于布料状态中的混凝土沿机场道面的纵向方向进行被运动下分摊处理。

51、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凸显了使处于布料状态中的混凝土沿机场道面的纵向方向进行被运动下分摊处理的技术特征,引入了在用于机场道面的混凝土布料装置使用方法的技术领域中应用。

52、本发明设计了,其步骤是:当需要在机场道面上进行混凝土布料时,使下螺母部在螺杆部上进行转动,使下螺母部在螺杆部上的位置与升降块部的高度相对应,使螺杆部在耳座体上进行转动,把螺杆部放到容纳槽体ⅰ中,使上螺母部在螺杆部上进行转动,使导向杆部在容纳孔体中运动,使上螺母部的内端端面部和下螺母部的内端端面部作用在跨桥板的纵部其中另一侧上,实现对升降块部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对车轮部、绞龙部ⅰ、绞龙部ⅱ、绞龙部ⅲ、绞龙部ⅳ、轴部和挡板部的高度进行调节,满足对水泥混凝土道面的施工厚度需要,把挂环部与混凝土运输自卸卡车连接,使混凝土运输自卸卡车在民航机场道面上进行运动,使车轮部的轮毂电机、绞龙部ⅰ、绞龙部ⅱ、绞龙部ⅲ、绞龙部ⅳ、振捣器部、推料绞龙和排料绞龙处于工作状态,由混凝土运输自卸卡车把混凝土撒在民航机场道面上, 由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把位于民航机场道面上的混凝土向外进行分摊,由绞龙部ⅰ把位于民航机场道面上的混凝土向中间进行分摊,由绞龙部ⅱ把位于民航机场道面上的混凝土向位于后侧边的挡板部进行分摊,由绞龙部ⅲ把位于民航机场道面上的混凝土向位于前侧边的挡板部进行分摊,把多余的混凝土通过透漏窗口体ⅰ推入到回收仓斗中,振捣器部对经过第一绞龙、第二绞龙和第三绞龙分摊的混凝土进行密实处理,由绞龙部ⅳ对经过振捣器部密实处理的混凝土进行分摊,把多余的混凝土通过透漏窗口体ⅱ推入到回收仓斗中,由轴部对经过绞龙部ⅳ分摊的混凝土进行镇平处理,推料绞龙把回收仓斗中的混凝土推入到排料绞龙的输入端口中,排料绞龙的输出端口把回收仓斗中的混凝土撒到在民航机场道面上,当完成在机场道面上进行混凝土布料后,使车轮部的轮毂电机、绞龙部ⅰ、绞龙部ⅱ、绞龙部ⅲ、绞龙部ⅳ、振捣器部、推料绞龙和排料绞龙处于非工作状态,把挂环部与混凝土运输自卸卡车分开。

53、本发明设计了,其步骤是:当绞龙部ⅰ、绞龙部ⅱ和绞龙部ⅲ处于工作状态时,由螺旋叶片部对混凝土进行螺旋推动,由推铲板部对混凝土进行板体推动,当绞龙部ⅳ处于工作状态时,由螺旋叶片部对混凝土进行螺旋推动,由轮部对混凝土进行滚压。

54、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与混凝土运输自卸卡车相配套下的混凝土布料施工操作,实现了对水泥混凝土道面的尺寸精度、密实度的精确控制。

55、在本技术方案中,拖车是基础部件,也是本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第一刮板、第二刮板、第一绞龙、第二绞龙、第三绞龙、振捣部、第四绞龙、镇压杆、侧板、回收仓斗、推料绞龙和排料绞龙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发明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车架部、车轮部、高度调节器ⅰ、牵引杆部ⅰ、牵引杆部ⅱ、挂环部、透漏窗口体ⅰ、透漏窗口体ⅱ、绞龙部ⅰ、高度调节器ⅱ、绞龙部ⅱ、高度调节器ⅲ、绞龙部ⅲ、高度调节器ⅳ、梁部、振捣器部、绞龙部ⅳ、高度调节器ⅴ、轴部、高度调节器ⅵ、挡板部、高度调节器ⅶ、跨桥板、升降块部、导向杆部、螺杆部、上螺母部、下螺母部、容纳孔体、容纳槽体ⅰ、容纳槽体ⅱ、导向块体、耳座体、螺旋叶片部、推铲板部和轮部这些技术特征的设计,是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技术特征。

56、在本技术方案中,使处于布料状态中的混凝土沿机场道面的纵向方向进行被运动下分摊处理的沿机场道面的纵向方向进行被运动下分摊处理由前混凝土布料组件和后混凝土布料组件实现。

57、在本技术方案中,使处于布料状态中的混凝土沿机场道面的纵向方向进行被运动下分摊处理的拖车、前混凝土布料组件和后混凝土布料组件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机场道面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和使用方法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