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化筑路用钢构架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016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化筑路用钢构架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化筑路用钢构架设,该构造适用于筑路时可顺利疏解交通。
以目前台北市的捷运系统为例,复兴南路道路施工期严重延后,而敦化南路、忠孝东路、基隆路、辛亥路口,捷运系统北淡沿线、中华路铁路地下化或高速公路、汐止、五股等扩建工程,亦均面临的下列诸问题经年累月堆置原料、钢筋、施工机具、电焊机重型吊车、重机械或经年累月堆滞已提前交货的锈蚀钢构半成品,而无人员过问验收,或将碎石工场或混凝土、搅拌工场搬到台北火车站郑州路旁最精华地带、占地经年累月,砂石车水泥车运钢筋车或运钢构半成品车辆进进出出来来往往,出入装卸时附近造成严重塞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化筑路用钢构架设,其可移动剪臂折叠式多层道路组合个体结构可以瞬间展开或立即折叠,若下方装有滚轮装置亦可方便调整方位及角度,且其基本构件可全部预先在工厂大量生产组合成一体。
为了达致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多层道路组合个体,外护钢结构和基椿组成,其中每一组合个体由二层或二层以上可相互叠架的道路单元及位于道路单元之间的撑展结构构成,且两个组合个体间于相同规格的情况下相互连接,延伸为筑路;外护钢结构由钢立柱,纵向连接梁及横梁固接组立而成,其中钢立柱底端延伸固接于基椿,设于多层道路组合个体的两侧,横梁水平方向撑置于道路单元的下方,两端固接于钢立柱,纵向连接梁的水平方向延伸固接于钢立柱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的道路单元由一台钣、位于台钣两侧的H型钢体及位于台钣下方的横向加强肋所组成。而道路单元间的撑展结构则设置于两台钣上下两H型钢体间的空间内,包含有双X形撑展架和直杆,借助双X形撑展架的平缩或撑展,使两道路单元间为叠置或撑架,同时通过直杆及双X型撑展架的撑顶定位。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本实用新型预先大量生产,所有基本构件均于工厂内全部装配组合妥当,只要运往现场,首尾前后衔接后成多层化的疏解通道系统,故现场施工时间大大缩短,节省约80%的施工时间,成本亦可减少40%,同时施工现场附近不会有交通堵塞情况出现,不会造成附近居民出入不便,减少施工现场因施工而引发的公共危险。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多层道路组合个体的立体外观图;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多层道路组合个体的分解图;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多层道路组合个体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多层道路组合个体的叠置状态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部份剖面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立柱与基椿结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部份剖视立体图;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钢立柱与纵向连接梁的结合构造立体图;
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剖视立体图;
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2;
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3;
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4;
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5;
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6;
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7;
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8;
图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9;图2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0;图2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1。
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多层道路组合个体2、外护钢结构1及基椿3组成。其中每一组多层道路组合个体2由数个相互叠架的道路单元21和位于道路单元21间的撑展结构22构成,且两个组合个体2间在同规格情况下相互连接,即可延伸为筑路;外护钢结构1由钢立柱11,纵向连接梁12和横梁13所固接组立而成,其中钢立柱11底端延伸固接于基椿3,设于多层道路组合个体2的两侧,横梁13水平方向撑置于道路单元21的下方(最下层的道路单元21除外),两端固接于钢立柱11,而纵向连接梁12则以水平方向延伸固接于钢立柱11外侧;且钢立柱11与纵向连接梁12和钢立柱11与横梁13之间,均设有加强固接块14、15,增强焊接的连接强度,增加负载、抗震、抗外力的能力。
同时,在基椿3顶部位置铺设有水平面钢筋网4,且水平钢筋网4与垂直基椿钢笼31及其中的钢立柱11均相互焊接固定。
参见图2、3、4,本实用新型中的道路单元21由一台钣211,位于台钣211两侧的H型钢体212及位于台钣211下方的横向加强肋213组成。通过道路单元21之间的撑展结构22,每个组合个体2可以为任意多层。撑展结构22设置于两台钣上下两H型钢体212间之空间内,其中双X形撑展架221外端分别固接于H型钢体212的两端,同在该处固接的还有夹固双X形撑展架221外端的两根直杆222,双X形撑展架221内端通过一根梢将止滑块223锁固于H型钢体212上。借助双X形撑展架221的平缩或撑展,可以使两道路单元21间为叠置或撑架(如图5)。在撑架时,通过直杆222及双X形撑展架以撑顶定位。
请参阅图6,施工时,先在施工地面铺设卵石地基层,压实整平,完成整地,并于基椿3设定位置于岩层上钻设相当深度的孔,并于各个孔内插入基椿钢笼31,在基椿钢笼31内置入钢立柱11,该钢立柱11的长度相当于置入深度及设定凸露高度的总和(见图7),在基椿3顶部位置铺设水平面钢筋网4,然后将水平钢筋网4与垂直基椿钢笼31、钢立柱11均相互焊接固定,再于钢立柱11与基椿钢笼31间灌注混凝土,灌满至于钢筋网4上形成一设定厚度的混凝土层,使钢筋混凝土基层、垂直基椿3及钢立柱11结合成一体,且生根于岩层,形成一刚体,牢固而不可移达到极佳的稳固性、耐震性及承载能力。
参阅图8至10可知,钢立柱11设于多层道路组合个体2之两侧,纵向连接梁12则设于每一道路单元21的下方(最下层的道路单元21除外),且钢立柱11与纵向连接梁2之间、钢立柱11与横梁13之间,均设有加强固接块14、15以补强焊接的连接强度,增加负载、抗震、抗外力的能力。基椿3及钢立柱11是等距设置于每一多层道路组合个体2的中央两侧,且钢立柱11与横梁13以加强固接块15用螺栓锁固后再焊接,以加强连接强度。对于多层道路组合个体而言,除了本身的支撑结构具有相当程度的承载力外,在组立完成后,与外护钢结构1的相互固接,应具有极佳的承载能力与结构强度,若对于承载力有特别要求,只需在材质及尺寸上作调整即可。因每一多层道路组合个体2的中央两侧均固接于钢立柱11上,钢立柱11间又与横梁13及纵向连接梁12相互固接成一体,且钢立柱11又稳固立置,结合与基椿3及岩层上,成为生根钢体,故对于地震引起的侧向摇晃力及垂直面震动力,均能发挥其最良好的抗震性。
多层道路组合个体2下方可装设滚轮装置,可方便调整方位及角度。
图11所示系本实用新型用作闹市公共设施的情况,简单快速地架设可临时疏解施工地点人车阻塞的情形,本实用新型可组接成适当的车道与人行十字路口、天桥跨越道,不仅可疏解人、车的交通,更可维持施工安全,以增加施工进度,完工后瞬间折叠即可撤移。
当本实用新型作为(高速)公路上架桥的实施例,详见
图12至
图14,本实用新型可组接成适当的面积,置设于预设架桥下方的公路上,使架桥施工的建材不慎掉落后,不会导致公路上行驶中的车辆发生车祸。
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于(高速)公路上瓶颈地区,参阅
图15及
图16,本实用新型可组接单道或多道多层疏滞通道于交通瓶颈地带一侧的公路上,且于宽疏地带二端再加以接设行道5,供以疏解瓶颈地带的交通,以应车多车道不足,起到顺畅交通的作用。

图17至21亦可知,本实用新型也可弹性架设立体高架的多层多车道,供轨道车辆及一般车辆多层、多车道行驶,充分利用空间,以解决目前车多道路建设的不足的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多层化筑路用钢构架设,其特征在于每个多层道路组合个体由二层或二层以上可相互叠架的道路单元及位于道路单元间的撑展结构所组成,两组合个体间在同规格情况下可相互连接,延伸为筑路;外护钢结构由钢立柱、纵向连接梁及横梁固接组立而成,其中钢立柱底端延伸固接于基椿,设于多层道路组合个体的两侧,横梁水平方向撑置于道路单元的下方,两端固接于钢立柱,纵向连接梁以水平方向延伸固接于钢立柱外侧,在基椿设定位置钻孔,孔内插入基椿钢笼,其内置入钢立柱;基椿顶部位置铺设水平面钢筋网,水平钢筋网与垂直基椿钢笼、钢立柱相互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化筑路用钢构架设,其特征在于多层道路组合个体的道路单元由一台钣、位于台钣两侧的H型钢体及位于台钣下方的横向加强肋所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化筑路用钢构架设,其特征在于多层道路组合个体的撑展结构设置于两台钣上下两H型钢体间的空间内,由双X形撑展架直、杆及止滑块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化筑路用钢构架设,其特征在于钢立柱与纵向连接杆之间及钢立柱与横梁之间设有加强固接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化筑路用钢构架设,其特征在于多层道路组合个体下方要可装设滚轮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多层化筑路用钢构架设,包含有外护钢结构、多层道路组合个体及基椿,其中多层道路组合个体由数层可相互叠架的道路单元及位于道路单元间的撑展结构所构成;外护钢结构,由钢立柱、纵向连接梁及横梁所固接组立而成,该钢立柱底端延伸固接于基椿,设于多层道路组合个体的两侧;多层道路组合个体可独立叠置、串连连接延伸,组成多层化单道或多道的筑路,其施工简单、快捷,具有极佳的抗震、抗外力的能力,其可折叠结构便于运输或堆放。
文档编号E01D15/00GK2339615SQ96212678
公开日1999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0日
发明者彭世正, 彭耀德, 林淑珠 申请人:彭世正, 彭耀德, 林淑珠, 王素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