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防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3990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建筑施工防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防尘装置,包括底座腔,底座腔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上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腔,左支撑柱左侧和右支撑柱右侧分别设置有除尘风机腔和抽水泵腔,除尘风机腔和抽水泵腔下部分别设置有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左支撑板上部设置有第一除尘风机,第一除尘风机下部连接有第一进尘管,第一进尘管下部连接有第一吸尘腔,第一除尘风机上部连接有第一出尘管,顶板上部左侧设置有第二除尘风机。该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针对建筑施工场地进行除尘处理和洒水处理,能根据需要方便地选择不同除尘或洒水,起到防尘的作用。
【专利说明】
建筑施工防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建设工程施工的扬尘污染,是指在房屋建设施工、道路与管线施工、房屋拆除、物料运输、物料堆放、道路保洁、泥地裸露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物粒,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扬尘污染对于居民区等周边群众居住量大的地方,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防止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控制施工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现在施工现场的防尘方式,不管粉尘的多少,统一使用洒水扬尘,虽然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成本高,而且浪费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防尘装置,以便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更好的装置,方便根据需要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改善使用效果。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建筑施工防尘装置,包括底座腔,底座腔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上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腔,左支撑柱左侧和右支撑柱右侧分别设置有除尘风机腔和抽水栗腔,除尘风机腔和抽水栗腔下部分别设置有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左支撑板上部设置有第一除尘风机,第一除尘风机下部连接有第一进尘管,第一进尘管下部连接有第一吸尘腔,第一除尘风机上部连接有第一出尘管,顶板上部左侧设置有第二除尘风机,第二除尘风机上部连接有第二进尘管,第二进尘管左侧连接有第二吸尘腔,第二除尘风机下部连接有第二出尘管,左支撑柱右侧下部设置有集尘腔,第一出尘管和第二出尘管下端均设置在集尘腔内部,集尘腔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一进水管;右支撑板上部设置有第一抽水栗,第一抽水栗下部连接有第一供水管,第一供水管下部连接有第一出水腔,第一出水腔下部连接有多个出水管,第一抽水栗上部连接有第一抽水管,第一抽水管左侧连接有第一过滤器,顶板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抽水栗,第二抽水栗上部连接有第二供水管,第二供水管上部连接有供水软管,供水软管右侧连接有第三供水管,第三供水管右侧连接有第二出水腔,第二抽水栗下部连接有第二抽水管,第二抽水管右侧连接有第二过滤器;顶板下部右侧设置有供水腔,供水腔上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
[0006]进一步地,顶板上部右侧设置有液压器,液压器上部连接有液压伸缩柱,液压伸缩柱上端与第三供水管下部相连接。
[0007]进一步地,右支撑柱左侧下部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侧面设置有展示板。
[0008]进一步地,底座腔下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万向轮。
[0009]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针对建筑施工场地进行除尘处理和洒水处理,能根据需要方便地选择不同除尘或洒水,起到防尘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标记说明:1、第一出水腔;2、支撑座;3、展示板;4、支撑腔;5、底座腔;6、第一供水管;7、右支撑板;8、第一抽水栗;9、右支撑柱;10、第一抽水管;11、抽水栗腔;12、第一过滤器;13、第二过滤器;14、第一出尘管;15、第一除尘风机;16、左支撑柱;17、除尘风机腔;18、左支撑板;19、第一进尘管;20、第一吸尘腔;21、万向轮;22、集尘腔;23、出水管;24、第一进水管;25、第二吸尘腔;26、第二进尘管;27、顶板;28、第二除尘风机;29、第二出尘管;30、第二抽水管;31、第二抽水栗;32、供水软管;33、第二供水管;34、液压伸缩柱;35、第三供水管;36、第二出水腔;37、液压器;38、第二进水管;39、供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0013]如图1所示的建筑施工防尘装置,包括底座腔5,底座腔5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撑柱16和右支撑柱9,左支撑柱16和右支撑柱9上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27,左支撑柱16和右支撑柱9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腔4,左支撑柱16左侧和右支撑柱9右侧分别设置有除尘风机腔17和抽水栗腔11,除尘风机腔17和抽水栗腔11下部分别设置有左支撑板18和右支撑板7,左支撑板18上部设置有第一除尘风机15,第一除尘风机15下部连接有第一进尘管19,第一进尘管19下部连接有第一吸尘腔20,第一除尘风机15上部连接有第一出尘管14,顶板27上部左侧设置有第二除尘风机28,第二除尘风机28上部连接有第二进尘管26,第二进尘管26左侧连接有第二吸尘腔25,第二除尘风机28下部连接有第二出尘管29,左支撑柱16右侧下部设置有集尘腔22,第一出尘管14和第二出尘管29下端均设置在集尘腔22内部,集尘腔22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一进水管24;右支撑板7上部设置有第一抽水栗8,第一抽水栗8下部连接有第一供水管6,第一供水管6下部连接有第一出水腔I,第一出水腔I下部连接有多个出水管23,第一抽水栗8上部连接有第一抽水管10,第一抽水管10左侧连接有第一过滤器12,顶板27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抽水栗31,第二抽水栗31上部连接有第二供水管33,第二供水管33上部连接有供水软管32,供水软管32右侧连接有第三供水管35,第三供水管35右侧连接有第二出水腔36,第二抽水栗31下部连接有第二抽水管30,第二抽水管30右侧连接有第二过滤器13;顶板27下部右侧设置有供水腔39,供水腔39上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38。顶板27上部右侧设置有液压器37,液压器37上部连接有液压伸缩柱34,液压伸缩柱34上端与第三供水管35下部相连接。右支撑柱9左侧下部设置有支撑座2,支撑座2侧面设置有展示板3。底座腔5下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万向轮21。
[0014]该实用新型装置在具体实施时,第一进水管24和第二进水管38分别与外部管道相连接,打开第一进水管24和第二进水管38上的阀门开关,水分别从第一进水管24和第二进水管38进入集尘腔22和供水腔39中进行储存。当施工环境粉尘较少时,打开第一除尘风机15,对地面进行除尘,将地面上的粉尘吸入第一吸尘腔20 ο粉尘从第一进尘管19进入第一出尘管14,再进入集尘腔22中的水中进行收集。打开第二除尘风机28,对建筑进行除尘,将建筑表面的粉尘吸入第二吸尘腔25内。粉尘从第二进尘管26进入第二出尘管29,再进入集尘腔22的水中进行收集。当施工环境中粉尘较多时,打开第一抽水栗8,将供水腔39中的水抽入第一抽水管10,利用第一过滤器12对抽入的水进行过滤,将水中的杂质挡在供水腔39内。水从第一供水管6进入第一出水腔1,再从出水管23中流出,喷洒在下方的地面上,减少地面扬尘。打开第二抽水栗31,将供水腔39中的水抽入第二抽水管30内,利用第二过滤器13对抽入的水进行过滤,避免水中的杂质进入第二抽水管30内,水从第二供水管33进入供水软管32,再从第三供水管35进入第二出水腔36,最后从第二出水腔36右侧喷出,喷洒在空中,对空中的粉尘进行吸附,使粉尘随水落在地面上。利用液压器37控制液压伸缩柱34伸缩,液压伸缩柱34带动第三供水管35上下移动,对第二出水腔36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改变水流的喷洒高度和角度,对指定的位置进行洒水降尘处理。利用展示板3对不同状况下采用的防尘方式进行介绍,从而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除尘处理。
[0015]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建筑施工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腔(5),所述底座腔(5)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撑柱(16)和右支撑柱(9),所述左支撑柱(16)和右支撑柱(9)上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27),所述左支撑柱(16)和右支撑柱(9)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腔(4),所述左支撑柱(16)左侧和右支撑柱(9)右侧分别设置有除尘风机腔(17)和抽水栗腔(11),所述除尘风机腔(17)和抽水栗腔(11)下部分别设置有左支撑板(18)和右支撑板(7),所述左支撑板(18)上部设置有第一除尘风机(15),所述第一除尘风机(15)下部连接有第一进尘管(19),所述第一进尘管(19)下部连接有第一吸尘腔(20),所述第一除尘风机(15)上部连接有第一出尘管(14),所述顶板(27)上部左侧设置有第二除尘风机(28),所述第二除尘风机(28)上部连接有第二进尘管(26),所述第二进尘管(26)左侧连接有第二吸尘腔(25),所述第二除尘风机(28)下部连接有第二出尘管(29),所述左支撑柱(16)右侧下部设置有集尘腔(22),所述第一出尘管(14)和第二出尘管(29)下端均设置在集尘腔(22)内部,所述集尘腔(22)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一进水管(24);所述右支撑板(7)上部设置有第一抽水栗(8),所述第一抽水栗(8)下部连接有第一供水管(6),所述第一供水管(6)下部连接有第一出水腔(1),所述第一出水腔(I)下部连接有多个出水管(23),所述第一抽水栗(8)上部连接有第一抽水管(10),所述第一抽水管(10)左侧连接有第一过滤器(12),所述顶板(27)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抽水栗(31),所述第二抽水栗(31)上部连接有第二供水管(33),所述第二供水管(33)上部连接有供水软管(32),所述供水软管(32)右侧连接有第三供水管(35),所述第三供水管(35)右侧连接有第二出水腔(36),所述第二抽水栗(31)下部连接有第二抽水管(30),所述第二抽水管(30)右侧连接有第二过滤器(13);所述顶板(27)下部右侧设置有供水腔(39 ),所述供水腔(39 )上部连接有第二进水管(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7)上部右侧设置有液压器(37),所述液压器(37)上部连接有液压伸缩柱(34),所述液压伸缩柱(34)上端与第三供水管(35 )下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柱(9)左侧下部设置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侧面设置有展示板(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腔(5)下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万向轮(21)。
【文档编号】E01H1/10GK205421129SQ201620263690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日
【发明人】艾泽君, 沈震, 郑涛, 闫宇智, 谷洋, 王倩, 史敏
【申请人】宋飞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