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切割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7360阅读:2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纤切割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切割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光纤切割刀,用于切断光纤并制作符合光纤接续要求的端面。
背景技术
在进行光纤接续时,为保证其接续效果,光纤的端面应为一个圆整、无缺口的平面,且该平面应与光纤的纵轴垂直。中国专利CN2341782Y公开了一种光纤切断器,由基座、上盖、切割组件、压紧组件构成,基座顶部设有光纤定位板、压盖及下压板,光纤定位板上设有导槽,上盖与基座顶部活动连接,其内侧设有弹性压帽和一对上压板,当上盖与基座盖合在一起时,压帽将压盖顶压住,上压板则与下压板一一对应地压合在一起,切割组件包括支座、支架和圆片状刀片,支座固定在基座上,刀片安装在支架上,支架可在支座上前后移动,压紧组件由连接臂压臂及按钮构成,连接臂与基座、压臂与连接臂均为活动连接,按钮位于压臂端部,其下端接有一根压杆;使用时,先定位光纤,再推动切割组件进行表面切割,最后合上压臂,按压按钮使光纤折断;该专利是由刀片先划伤光纤,再折断光纤的,其刀头对光纤的划痕较深,光纤切割完后在显微镜下可略见缺口,同时其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使用也不方便。目前使用的另一种类型的光纤切割装置是进口产品,它设有两对压脚压住光纤,通过压迫件压迫光纤使光纤向下弯曲并拉伸,光纤上承受一定的张力,光纤在向下弯曲拉伸过程中碰到安装在底座上的刀头,光纤产生微小裂痕,在张力作用下扩散断裂;在该方案中,由于其两对压板间间距在1厘米左右,依靠光纤弯曲进行拉伸,实际拉伸长度很小,光纤稍一松动或压脚偏移,张力即消失,导致无法切割,因而该方案对压脚要求很高,系采用金属材料经特殊涂层处理获得,产品技术要求高,价格昂贵。由于光缆在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及智能化小区建设等的迅速展开,迫切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光纤切割装置,以满足施工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使用方便的光纤切割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纤切割刀,包括两个手柄、刀头和刀架,所述两个手柄间为转动连接,所述手柄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弓形弹性连杆,弓形弹性连杆的两端设有压脚,两个手柄的弓形弹性连杆相对设置,其中下手柄的压脚外侧设有光纤导槽,所述刀架与手柄转动连接,并通过调整机构限位。
使用时,将需切割的光纤放在下手柄压脚上,由光纤导槽限位,按压上手柄,使两个手柄的压脚相对压合,固定光纤,此时,刀头离光纤有一小间隙,继续按压手柄,手柄上的弓形弹性连杆受力后将发生变形,压脚向外偏移,在两侧压脚的作用下,光纤上的张力逐渐加大,同时,弓形弹性连杆的弧形高度减小,光纤与刀头逐渐接近,当弓形弹性连杆变形到预设程度时,刀头接触光纤产生微小裂痕,裂痕在张力作用下,生长扩散,在光纤上形成断裂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刀架两侧设有轴,所述手柄为中空结构,其两侧设有轴孔,刀架的轴安装在手柄的轴孔内,构成转动连接结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设在刀架下方的弹簧片和限位螺钉。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柄的轴孔可以由开口的槽和压板构成,刀架的轴放在槽内,上面设有压板,压板用螺钉与手柄固定连接,以方便刀架的安装和更换;所述调整机构中还包括有调整螺钉,调整螺钉穿过手柄上的螺钉孔,其端部与弹簧片接触,所述限位螺钉穿过手柄上的限位螺钉孔,端部与刀架的后部接触。
调整机构的设置,是为了在刀头发生磨损等情况下,调整刀头的初始位置,使初始情况下刀头与光纤间有一定的间隙,保证当刀头与光纤接触时,光纤有适当大小的张力。其中限位螺钉调节刀架的初始角度,以决定刀头的初始位置,调整螺钉调节弹簧片的弹力,将影响刀头与光纤接触时的相互作用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柄、弓形弹性连杆和压脚可以为整体结构,方便制作,如用高分子材料一次注塑成形;所述两个手柄通过圆轴构成转动连接,两个手柄间在手柄后部还设有拉簧。
为便于操作,可以在所述下手柄的弓形弹性连杆端部设有把手。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保证压脚与光纤间的磨擦力及保护光纤,所述压脚表面可以固定有橡胶薄层。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弓形弹性连杆结构,在弓形弹性连杆的两个端部设置压脚,加力后压脚向外侧移动,使光纤获得一定的张力,因而切割出的光纤端面圆整、平滑、无缺口,且与光纤纵轴间的垂直性好,能满足光纤接续中的端面处理要求。
2、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弓形弹性连杆和压脚可以用高分子材料一体化制作,因而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压脚间由弓形弹性连杆连接,压脚间间距较宽,一般在2厘米至3厘米间,且由弓形弹性连杆连接的压脚间距在使用中是直线变化的,由压脚的直线移动形成对光纤的拉伸,因而对压脚与光纤接触面的要求较低,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
4、刀架与手柄间设置的调整机构,可以方便地调节刀头与光纤间的初始距离及接触力。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中下手柄的俯视图;附图3为图2的左视图;附图4为图2中的E-E向剖视图;附图5为图2中的F-F向剖视图;附图6为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图;附图7为图1中上手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图7的左视图;附图9为刀架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1]、上手柄;[2]、下手柄;[3]、刀头;[4]、刀架;[5]、弓形弹性连杆;[6]、压脚;[7]、导槽;[8]、轴;[9]、弹簧片;[10]、限位螺钉;[11]、调整螺钉;[12]、压板;[13]、圆轴;[14]、拉簧;[15]、把手;[16]、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给出了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效果较好的具体方案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至附图8所示,一种光纤切割刀,包括上手柄1、下手柄2、刀头3和刀架4,上手柄1和下手柄2设有相配合的轴座,两者通过圆轴13构成转动连接,上、下手柄1、2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弓形弹性连杆5,弓形弹性连杆5的两端设有压脚6,在通过圆轴13连接后,上、下手柄1、2的弓形弹性连杆5成弓口相对的状态,在下手柄2的压脚6外侧设有光纤导槽7;刀头3固定在刀架4的刀头安装孔内,刀架4两侧设有轴8,下手柄2为中空结构,其两侧壁上设有刀架安装位,刀架安装位上开有槽,刀架4置于下手柄2的中空处,刀架4的轴8放在槽内,上面设有压板12,压板12用螺钉与下手柄2固定连接,由压板12和槽共同对刀架轴8限位,构成刀架4与下手柄2间的转动连接结构;刀架4下方设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设在刀架4下方的弹簧片9、限位螺钉10和调整螺钉11,限位螺钉10穿过下手柄2上的限位螺钉孔,其端部与刀架4的后部接触,调整螺钉11穿过下手柄2上的螺钉孔,其端部与弹簧片9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弓形弹性连杆5、压脚6为整体结构,可以用高分子材料一次注塑成形,为方便制作,上、下手柄1、2可以采用同一副模具制作,安装时成对称结构,其中,下手柄2上安装有刀架4和调整机构,而上手柄1的相应位置可以空着,另外,上手柄1和下手柄2间在圆轴13后侧设有拉簧14,平时由拉簧14作用保持开口状态。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如附图6所示,光纤16由光纤导槽7定位,对上、下手柄1、2上的弓形弹性连杆5处施加压力,两对压脚6首先对合,夹持光纤16,沿上、下箭头方向继续施加压迫力,由于弓形弹性连杆5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受力后将发生形变,两侧压脚6分别向左右箭头所示方向发生偏移,使光纤16获得一定的张力,同时弓形弹性连杆5的弓高将降低,使刀头3逐渐接近光纤16,当达到预设程度时,刀头3接触光纤16,使光纤16产生微小裂痕,裂痕在张力作用下,生长扩散,在光纤16上形成断裂面,该断裂面圆整、无缺口、无毛刺,且与光纤纵轴垂直。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操作,可以在所述下手柄2的弓形弹性连杆5端部设有把手15;为保证压脚6与光纤16间接触的可靠性,可以在压脚6表面固定一层橡胶薄层。
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切割刀,包括两个手柄[1、2]、刀头[3]和刀架[4],所述两个手柄[1、2]间为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弓形弹性连杆[5],弓形弹性连杆[5]的两端设有压脚[6],两个手柄[1、2]的弓形弹性连杆[5]相对设置,其中下手柄[2]的压脚[6]外侧设有光纤导槽[7],所述刀架[4]与手柄转动连接,并通过调整机构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切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4]两侧设有轴[8],所述手柄为中空结构,其两侧设有轴孔,刀架[4]的轴[8]安装在手柄的轴孔内,构成转动连接结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设在刀架[4]下方的弹簧片[9]和限位螺钉[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切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轴孔由开口的槽和压板[12]构成,刀架[4]的轴[8]放在槽内,上面设有压板[12],压板[12]用螺钉与手柄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切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中还包括有调整螺钉[11],调整螺钉[11]穿过手柄上的螺钉孔,其端部与弹簧片[9]接触,所述限位螺钉[10]穿过手柄上的限位螺钉孔,端部与刀架[4]的后部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切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弓形弹性连杆[5]和压脚[6]为整体结构,所述两个手柄[1、2]通过圆轴[13]构成转动连接,两个手柄[1、2]间在手柄后部还设有拉簧[1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切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手柄[2]的弓形弹性连杆[5]端部还设有把手[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切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6]表面固定有橡胶薄层。
专利摘要一种光纤切割刀,包括上、下手柄、刀头和刀架,所述上、下手柄间为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弓形弹性连杆,弓形弹性连杆的两端设有压脚,两个手柄的弓形弹性连杆相对设置,其中下手柄的压脚处设有光纤导槽,所述刀架与手柄转动连接,并通过调整机构限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26D1/08GK2485107SQ0124487
公开日2002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6日
发明者张向军, 陆挺 申请人: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公司苏州光电缆施工技术工艺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