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79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扳手(Wrench)。物体中安装或拆卸固定螺母的装置,例 如为了在轮毂固定车辆的胎轮,固定螺母安装在从轮毂的突出的多种 固定螺丝轴或从固定螺丝轴分离的装置。安装固定螺母时,不是通过视 觉,而是通过移动齿轮的空旋转状态,迅速感知固定螺母的完全拧紧状 态,提供最佳便利性的扳手。
背景技术
拧紧或松开固定螺丝。拧紧或松开车辆的胎轮固定在轮毂时的固定 螺丝的装置, 一般采用扳手,即使使用最小的力,也能迅速拧紧或松开 固定螺母,即使妇女或老弱者也可能便利使用。本产品已在美国申请了 专利(许可公告6, 742, 417号,以下简称"在线许可技术")。
在线技术内容如下。
在连接部位(connectingpart)连接主插座(main socket)的状态下, 松开主插座或连接要拧紧的目标螺丝(target bolt)同时,把辅助螺丝连 接在其它螺丝上。然后为了旋转移动轴,转动手柄时,因为第1变速器 (first transmission)和第2变速器(second transmission)等变速装置的旋转 力的增加,使主插座比目标插座相比,更容易松开或拧紧。另外采用在 先技术的夹管(grippingtube)的内壁面和杆(rod)之间弹性支撑的转力矩 弹簧(torque spring)在完全拧紧目标螺母之前虽然可以保持稳定,但会 发生压縮现象。相反完全拧紧目标螺丝后,移动轴不能再旋转,所以在 这种状态下转力矩弹簧会以更大的反力旋转手柄,使力矩弹簧最大压縮, 产生加管内壁面过分靠近杆外面的现象。
结果工作人员拧紧目标螺丝的作业时,要旋转手柄同时从夹管末端 的开部分用眼睛一一确认转力矩弹簧(torque spring)压縮程度,所以很难执行拧紧目标螺丝的作业。完全拧紧移动轴不能再旋转,所以在这种 状态下转力矩弹簧会以更大的反力旋转手柄,使力矩弹簧最大压縮,所 以夹管末端的方向不能保持一致,经常会发生朝下的现象,致使工作人 员难以确认作业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课题]
本项发明涉及扳手。物体中安装或拆卸固定螺母的装置,例如为 了在轮毂固定车辆的胎轮,固定螺母安装在从轮毂的突出的多种固定螺 丝轴或从固定螺丝轴分离的装置。安装固定螺母时,不是通过视觉,而 是通过移动齿轮的空旋转状态,迅速感知固定螺母的完全柠紧状态,提 供最佳便利性的扳手。
为达成以上目标,本发明第一实例扳手形成如下。 一侧拥有开口部, 另 一侧拥有直径比开口部小,并拥有旋转向导筒孔的支撑壁为一体的圆 筒形罩,可以和罩的开口部位安装或拆卸。中央部旋转向导筒孔可以插 入使圆筒形罩和形罩旋转向导筒孔前后移动以及旋转。 一端位与开口内 部,另一端位于形罩内部并设置一定长度的调整手柄。 一端外侧面凸出 形成一定厚度的第一法兰及其外侧圆柱方向形成的最初输入轴凹凸部和 外轴面上形成传动装置。为对应以上最初法兰的断截面外侧凸出形成的 一定厚度第二法兰和最初输入轴凹凸部相结合,在第二法兰外侧圆周方 向形成凹凸结构。可使在形罩内部旋转的移动齿轮和支撑壁旋转向导筒 孔插入旋转。在形罩另一侧外部凸出,与得到移动齿轮旋转力度,并带 动对应螺丝固定螺母正反方向旋转的套头结合,使套头旋转的最终输出 轴,最初输入轴和移动齿轮间凹凸有弹性的结合状态,形罩和第一法兰 间的最初输入轴外轴上设置弹性手段。形成最初输入轴与移动齿轮的凹 凸部倾斜面可满足使在最初输入轴按对应物固定螺母的拧紧方向旋转 时,依据弹性装置的弹力,使移动齿轮旋转的条件;按对应物固定螺母
拧紧方向不能再旋转时,根据弹性装置压縮力移动齿轮凹凸部和最初输
入轴的凹凸部位接触移动时,使移动齿轮对最初输入轴空旋转条件。向 对应物固定螺母拧紧方向不能再旋转时,为了把固定螺母从对应物上分 离下来最初输入轴逆旋转时,为了维持移动齿轮和最初输入轴凹凸部相 互连接,最初输入轴在旋转向导筒孔内可以正反方向旋转,但以具备最 初输入轴前进后退移动停止控制手段为特征。
根据本发明实例一,安装固定螺母作业时,不是通过视觉,而是通 过移动齿轮的空旋转状态,迅速感知固定螺母的完全拧紧状态,提供最 佳便利性的同时,对应物固定螺母不论是以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 向安装都可应用,使固定螺母安装/分离作业变得更加容易。
本发明实例二可形成扳手如下。一侧拥有开口部,另一侧拥有直径 比开口部小,并拥有旋转向导筒孔的支撑壁为一体的圆筒形罩,可以和 罩的开口部位安装或拆卸。中央部旋转向导筒孔可以插入使圆筒形罩和 以上形罩旋转向导筒孔前后移动以及旋转。
一端位与开口内部,另一端 位于形罩内部并设置一定长度的调整手柄。 一端有凹凸部的最初输入轴, 外轴面形成齿轮,与最初输入轴凹凸部相互连接。可使在形罩内部旋转 的移动齿轮和支撑壁旋转向导筒孔插入旋转。在形罩另一侧外部凸出, 并得到移动齿轮旋转力度,从而带动对应螺丝固定螺母正反方向旋转的 套头结合,包括使套头旋转的最终输出轴和最初输入轴和移动齿轮间凹 凸有弹性的结合状态而在最初输入轴外轴面设置的弹性装置。形成最初 输入轴与移动齿轮的凹凸部倾斜面,具备使最初输入轴按对应物固定螺 母的拧紧方向旋转时,依据弹性装置的弹力,使移动齿轮旋转的条件; 而且,向对应物固定螺母拧紧方向不能再旋转时,根据弹性装置压縮力 移动齿轮凹凸部和最初输入轴的凹凸部位接触移动时,具备使移动齿轮 对最初输入轴空旋转的条件。
根据本发明实例二,安装固定螺母作业时,不是通过视觉,而是通 过移动齿轮的空旋转状态,迅速感知固定螺母的完全拧紧状态,提供最 佳便利性的同时,对应物固定螺母不论是以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 向安装都可应用,使固定螺母安装/分离作业变得更加容易。 [效果]
通过本项发明的扳手,达到下列效果。
第一,本发明是在物体安装或拆卸固定螺母的装置,例如在轮 毂固定车辆的胎轮时,根据螺丝结合方式把固定螺母安装在从轮毂突出 的多种固定螺丝轴或从固定螺丝轴松开螺丝。进行固定螺丝的作业时, 不是通过眼睛而是通过传动齿轮的空旋转,立即感知固定螺母的扦紧状 态,增加很大的便利性。
第二,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安装式中,只能选择一种,所以 容易安装或拆卸固定螺母。
第三,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安装式中,可以任意选择,所以 容易安装或拆卸固定螺母。


图1:对本发明第一实例相应扳手构成中,旋转力增加装置的分解
图2:对图l弹性装置,最初输入轴和移动齿轮分解图; 图3,图4:对图l扳手连接状态以及动作状态断面图; 图5,图6:对图1最初输入轴停止控制装置动作状态及结合状态 断面图7,图8,图9:对图3最初输入停止控制装置和弹性装置以及最
初输入轴与移动齿轮间凹凸部动作关联部分扩大断面图10:对图1分解显示图中第一旋转盘和中心齿轮结合结构以及第
二旋转盘和最终输出轴结合构造分解图lh本发明第一实例扳手构成中旋转力增加装置第二实例分解图12:对图11扳手结合状态及动作状态断面图13:本发明第二实例,弹性装置最初输入轴和移动齿轮分解图14 图16:对图13弹性装置及最初输入轴和移动齿轮间凹凸部
动作关联部分扩大断面图。
附图中主要部分符号说明
10:罩 11:内部齿轮部
12:幵口部
13:旋转向导筒孔
14:支撑壁
20:帽
21:旋转向导筒孔
45:最终输出轴
50:套头
60:最初输入轴
61:第一法兰部
64:第二法兰部
62,65, 62A, 65A:凹凸部
63:移动齿轮
70:弹性装置
80:操作手柄
91:贯通孑L
92:入口
93:扳手杆
94:停止控制凹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件图,详细说明实际操作。 [第1实例]
一列车辆的胎轮固定在轮毂,在轮毂突出的多种固定螺丝轴安装或 拆卸固定螺母时,使用本发明品。进行固定螺丝安装作业时,不是根据 视觉,而是根据传送齿轮的空旋转状态,立即感知是否完全拧紧固定螺 丝轴,大幅提高便利性。另外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都可以使用,使之 容易进行安装固定螺母或分离的作业。
本发明的第一实际操作例子中的扳手如图i或图io,包含圆筒形罩
10和帽20,最早输入轴60,传动齿轮63,最早输出轴45,弹性手段70, 最初输入轴的停止/解决工具。
罩10的一侧制作开口部12,另一侧拥有直径比一侧的开口部小的 旋转向导筒孔13的支撑壁14。
能安装或拆卸罩IO开口部12的帽20,贯通中央部的旋转向导筒孔 21。这里根据螺丝方式结合或分离罩10的开口部12内侧面的帽20。
最早输入轴60插入帽20的旋转向导筒孔21后,可以前进或后退或 旋转。 一端位于帽20的开口部12内,另一端位于罩10的外部。另一端 安装一定长度的操作手柄, 一段部位的侧面外部拥有吐出, 一定厚度的 第一凸缘部位61以及第一凸缘部位61外面的圆柱方向形成的凹凸部62。
上述凹凸部62为Z字形,倾斜度较小,形成凹凸部的倾斜面之间的 角度可以形成钝角,例如可以形成120度,虽然倾斜面和第1凸缘部位 61角度可以成为30度,但这里不局限于这些。
移动齿轮63在外柱面的齿轮部位,为了结合让与第一边缘部61端 部外面凸出形成的一定厚度的第2边缘部64和最早输入轴60的凹凸部 62,第2边缘部64的外面拥有圆柱方向的凹凸部64,在罩10的内部旋 转。
上述凹凸部65是与最早输入轴60的凹凸部62凹凸结合,形成倾斜 度小的Z字形。凹凸部65的倾斜面之间的角度可以形成钝角,例如可以 形成120度,虽然倾斜面和第1凸缘部位61角度可以成为30度,但这 里不局限于这些。
弹簧装置70:为了有弹性的支撑最早输入轴60和传动齿轮63间的 凹凸结合状态,在上述帽20和第一边缘部61 '之间的最早输入轴中安装 弹簧装置。
本发明中使用的弹性装置拥有让最早输入轴60贯通中央部位的筒 孔71a和72a,另外边缘部分相互接触,输入轴60可以在帽20中滑动, 中间部的隔离逐渐减少,并且由弹性材质的盘弹簧71、 72。
如果盘弹簧71、 72没有各个外侧往中央提供的一定大小的外力,中 央部位会以隔离状态,提供弹力,最早输入轴60会向移动齿轮提供旋转
力,上述物体中安装固定螺母的方向,碰到胎轮表面后,会发生不能继 续旋转的现象。这时产生的外力会向中央部,使中央部位提供相互接触,
弹簧变形的弹性力,及时最早输入轴60在旋转,传动齿轮也会空旋转。
条件l:最早输入轴60以物体中安装固定螺母时的方向旋转时,本
发明中由最早输入轴60和传动齿轮63各个形成的凹凸部位62、 65会根 据弹性手段70的弹力旋转。
条件2:物体中安装固定螺母的方向,接触轮胎轮表面时,根据弹 性手段70的压縮力,移动齿轮63的凹凸部66和最早输入轴60的凹凸 部62会互相接触并移动,使最早输入轴60空旋转。
为了满足这些条件倾斜设计各个凹凸部位。
各个凹凸62、 65部位如图3,图4,图7,图8,图9所示,有Z字 形弯曲,倾斜度小,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各个多种倾斜角度。
因为本发明中的最早输入轴60和移动齿轮63形成的各个凹凸部位 62、 63满足条件1和2,所以安装固定螺母时的方向,接触轮胎的轮表 面后,不在旋转的状态下,以物体中松开固定螺母的方向逆旋转最早输 入轴60时,为了让移动齿轮63的凹凸部65和最早输入轴60的凹凸部 位62保持结合状态,不仅要让最早输入轴60在帽20的旋转导筒孔21 正/逆旋转,还要拥有控制/取消最早输入轴前进/后进的装置90。
本发明的停止/解除最早输入轴的装置90由部分区间由旋转导孔21 内部和通道91a连接,以最早输入轴60的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穿过帽20 形成的连通孔91;连通孔91a内旋转插入,两端往帽20突出,防止与通 道91a旋转向导孔21内柱面产生干涉,在入口92制作的杆93;旋转向 导孔21的内柱面对应的最早输入轴60的外柱面,形成所有的入口,并 通过通道91a,与帽20的旋转向导孔21内部突出,并于与杆93的外面 先接触的半圆形停止控制槽94构成。
最早输入轴停止控制/解除装置满足下列条件。
条件3:杆93插在通孔91后旋转时,通过通道91a,使帽20的旋转 向导孔21的内部突出的杆93的外面能碰到停止控制槽94的内面。
条件4:最早输入轴旋转时,停止控制槽94内面通过通道91a碰到
帽20的旋转向导孔21的内部突出的杆93的外面。
条件5:最早输入轴60在帽20的旋转导孔21内前进或后退时,最 早输入轴60的部分区间穿过入口 92的内部。
这里没有介绍的符号95位于杆93的一端,是使用者操作的手柄, 没有介绍的96是帽20的旋转向导孔21中突出的在杆93的另一端安装 固定螺丝。
通过手柄95和固定螺丝96,杆93在旋转导孔21是,可以防止向 旋转导孔21长度方向移动。
本项发明中,通过旋转力增加装置40向最终输出轴45传送移动齿 轮63的旋转力,下列有2个旋转力增加装置40有关的实例。
第一例旋转力增加装置40如图l所示,由内部齿轮11[罩10的内 柱面长方向,在部分区间形成],第一旋转板41[罩10为了旋转设置],多 种第一游星齿轮43[为了让与移动齿轮63与内部齿轮11齿序结合,以轴 销42为媒介,第一旋转板41的前方部位的圆柱方向旋转],中心齿轮44[第 1旋转板41背面的中心中突出部分],第2旋转板(可以在罩10内部旋 转,位于与中心齿轮44对应的最终输出轴45的端部,与第1旋转板41 隔离),多种第2游星齿轮43,[与中心齿轮44共同齿序结合,同时予内 部齿轮部位11齿序结合,以轴销42'为媒介,第2旋转板41的前方部位 的圆柱方向旋转]构成。
旋转力增加装置40的第1旋转板41中,可以让第1游星齿轮43旋 转的轴销42与第1旋转板为一体,是突出的部分,第2旋转板41'中, 可以让第2游星齿轮旋转的轴销42与第1旋转板为一体,是突出的部分, 但图面上没有另外说明。
而且旋转力增加装置40的第1旋转板41中,可以让第1游星齿轮 43旋转的轴销42与第1旋转板为一体,是突出的部分,第2旋转板41' 中,可以让第2游星齿轮旋转的轴销42与第1旋转板为一体,是突出的 部分。(参考图1)这里没有介绍的符号46在最终输出轴45的结合部位, 可以与套头50的一端的角形槽51结合。
下面将介绍本发明品中的第一实例中的旋转力增加装置40的作用。
首先移动齿轮63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与移动齿轮齿序结合的多 数第1游星齿轮会以自转同时,围绕移动齿轮的周围公转。多数第1游 星齿轮43自转同时公转时,第1旋转板41会以多数第1游星齿轮43相 同方向旋转。在这个过程中,移动齿轮63和第1游星齿轮43的齿轮比, 首先速度会发生变化(减速),第1旋转板41与最早输入轴60,会以低 速旋转,但旋转力会增加。第1旋转板41旋转时,在此安装的中心齿轮 44会以第1旋转板41的旋转方向旋转。中心齿轮44旋转时,与这个中 心齿轮44齿序结合的多数第2游星齿轮43'自动同时会围绕中心齿轮44 公转。
第2游星齿轮43'自动同时公转,第2旋转板41'会以第2游星齿轮 43'公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
这时,移动齿轮63和第2游星齿轮43'的齿轮比,第2旋转板43' 会2次变速(减速),首先与第1旋转板41比较,会以低速旋转,但旋 转力会增加。所以如本发明的第一实例,通过旋转力增加装置40的构成, 最终输出轴45与最早输入轴60相比,会以更大的旋转力旋转,即使使 用很小的力量,也能旋转固定螺母。另外可以根据移动齿轮63的旋转方 向,改变固定螺母的旋转方向。
如图IO所示,旋转力增加装置40结构中第1旋转板41中央拥有5 角形通孔41a,结合在中心齿轮44的多角形通孔41a,可以制造5角形外 观的结合部44a。另外如图IO所示,旋转力增加装置40结构中第2旋转 板41'a中央拥有5角形通孔41a,最终输出轴45的结合部46相反的第2 旋转板41'的通孔41'a内,可以形成5角形外观的结合部45a。
另外如图12所示,操作手柄80A穿过最早输入轴60的另一端的通 孔60b,安装时与最早输入轴垂直,操作手柄的一端有与套头连接的连接 部位81,操作手柄80A的另一端安装与操作手柄80A垂直的可拆卸辅助 手柄85。
在操作手柄80A连接套头的理由利用套头50,松开或拧紧固定螺 母的过程中,如果发生本项发明中的扳手故障的现象时,可以临时使用。 使用这次发明的扳手完全拧紧固定螺母或松开完全拧紧的固定螺母时,
在固定螺母连接套头50'的状态下,可以使用操作手柄。另外操作手柄80A 的主要目的是旋转扳手的部件最早输入轴60。
如图1或图12所示,操作手柄不与最早输入轴60结合,最早输入 轴60的另一端入口的角形槽60a插入,由结合部80a构成。也就是说根 据操作手柄80,可以选择多种。
本发明的第1实例如图1,图3所示,罩10的外面以一定长度垂直, 延长制作支撑杆,在这个支撑杆15的端部位长孔151。
长孔151中插入另外固定套头30突出的连接螺丝31后,固定套头30。
固定套头30与上述套头50不同,用于其它方面。这个固定套头30 轮毂从突出的多数固定螺丝轴,在固定螺母中夹一个,套头50为了在固 定螺丝轴安装或分离,夹固定螺母。
使用长孔的理由根据车型固定螺母的间距会不同,通过套头50调 整固定套头30的间距。
这个发明利用其它支撑杆15以及固定套头30,容易把夹在套头的 固定螺母安装在固定螺丝轴或从固定螺丝轴分离。
下面将介绍这次发明的实例的作用。这里将介绍旋转力增加装置40。
杆93旋转,使杆93的入口 92连接通道91a,最早输入轴60的外面 部分区间通过入口 92的内部,最早输入轴60帽20的旋转导孔21内前 进或后退。
这时弹性装置70的一双盘弹簧71、 72因为中央会分离,最早输入 轴60的凹凸部62和移动齿轮63的凹凸部65因为相互凹凸结合,所以 最早输入轴60的旋转力可以旋转移动齿轮63。
套头50完全固定在物体之前,即使不用太多力气,也能利用弹性装 置70,使最早输入轴60的凹凸部62和移动齿轮63的凹凸部65继续保 持相互凹凸结合状态。
套头完全固定在物体时,不需要使用太多力气。
另外物体中完全安装固定螺母,固定螺母接触胎轮表面,不再旋转 时,使用者用笔弹性装置的一双盘弹簧71、 72压縮力的操作手柄80。旋
转最早输入轴60是,最早输入轴60的凹凸部62和移动齿轮63的凹凸 部65脱离相互凹凸结合状态,使之相互接触,根据移动齿轮63,空旋转 最早输入轴60。(参考图7或图8)
使用者可以立即感知最早输入轴60根据移动齿轮63空旋转,知道 已完全安装固定螺母。
根据移动齿轮63空旋转最早输入轴60时,最早输入轴60的凹凸部 62比移动齿轮63的凹凸部(65相比)接触时,发生很钝的噪音,使用 者感知这个噪音,知道已完全安装固定螺母。
如本发明的图9所示,固定螺母安装在物体的方向,接触胎轮表面, 不再旋转的状态下,固定螺母从物体分离的方向,逆旋转最早输入轴60 时,移动齿轮63的凹凸部65和最早输入轴60维持相互凹凸结合状态, 最早输入轴60在帽20的旋转导孔21内可以正/逆旋转,可以利用控制/ 解除最早输入轴停止控制/解除装置90。
如图6所示,旋转杆93,通过通道91a,让杆93的一部分从帽21 的旋转导孔21内部突出,先接触最早输入轴60的停止槽94的内面,最 早输入轴60不能在旋转导孔21前进后进。
最早输入轴60的凹凸部62和移动齿轮63可以强制维持相互凹凸结 合状态,旋转最早输入轴60,停止槽94的内面通过通道91a,帽20的旋 转导孔21内部突出的杆93的外面不仅可以接触,也可以旋转移动齿轮 63。
因为移动齿轮63的旋转,最终输入轴60以及套头50会旋转,固定 螺母安装在物体的方向,胎轮表面接触,不再旋转的状态下,从物体分 离的方向旋转固定螺母,结果从物体中分离固定螺母。
本发明的旋转力增加装置的第2个实例如图11所示,有罩10的 内柱面长方向, 一定方向形成的内部齿轮ll;可以让移动齿轮63在中心 部移动并旋转的正面圆形板,从正面圆形板75隔离的后面圆形板76,安 装在正面圆形板75和后面圆形板76的边缘位置。
另外把这些连接为一体,齿轮露出孔77a形成多数周围部件77的内 部罩78;与穿过正面圆形板的移动齿轮63共同齿序结合,并且为了让齿轮的一般与内部齿轮11持续结合,使之可以在内部罩78内部,柱销为 媒介可以旋转。在内部安装齿轮部位中部分突出的多种游星齿轮79和罩 内部,使之可以通过齿轮露出孔77a旋转。在后面圆形板76对应的最终 输出轴45的端部延长制作,使可疑包容多数的游星齿轮79的其它部分, 也包含齿序结合的环模样的转位齿轮48。然后内部齿轮部11的齿轮连数 比转位齿轮的齿数少,根据转位齿轮48和内部齿轮11的齿数量差异, 最终输出轴45会减速旋转。也就是说虽然转位齿轮48和内部齿轮11拥 有相同的内径,但因为齿轮数的不同,所以要根据内部齿轮11,多数的 游星齿轮79会自转或围绕齿轮公转,转位齿轮48会根据内部齿轮11和 转位齿轮48齿数会旋转。
第2个旋转力齿轮装置的作业如下。内部齿轮11和转位齿轮48的 内径相同的状态下,内部齿轮ll的齿数为54,转位齿轮48的齿数为50 时,内部齿轮11的一个齿的角度为6.66,移动齿轮63的多数游星齿轮 79旋转1次内部齿轮11和转位齿轮48的内柱面的过程中,转位齿轮48 只旋转4个齿数(比内部齿轮少4个)角度(26.64度)。结果与转位齿 轮一体的最终输出轴45与转位齿轮48的旋转方向相同,并且通过套头 50,可以旋转固定螺母。最终输出轴45旋转力比比最初输入轴60大, 所以可以用很小的力量旋转固定螺母。另外根据移动齿轮63的旋转方向, 固定螺母的旋转方向会发生变化。
现在将介绍第1实例有关的扳手的结构以及作用。
本发明的第2实例有关的扳手如图13所示,大部分与第1实例相同, 只有最早输入轴60和移动齿轮63构成的各个凹凸部62A、 65A。
条件6:最早输入轴60以固定螺丝固定在物体时的方向旋转时,可 以通过弹性装置70的弹力,旋转移动齿轮63。
条件7:固定螺丝安装在物体的方向,接触胎轮的表面后不再旋转 时,根据弹性装置的压縮力,使移动齿轮63的凹凸部位65A和最早输入 轴60的凹凸部62A相互接触移动,并根据移动齿轮空旋转最早输入轴 60。
条件8:固定螺母安装在物体的方向,不再旋转的状态下,从对象 物分离固定螺母的方向,逆旋转最早输入轴时,根据弹性装置70的弹力,
旋转移动齿轮63。
为了满足这些条件,倾斜设计各个凹凸部位62A、 65A。 这里倾斜面的角度:第1边缘部61或第2边缘部62的外面成30度。
例如倾斜面和垂直面成为60度,倾斜面和水平面成为150度,但倾斜
面的角度不一定与第一边缘部61或第2边缘部64成30度,可以制作多
种角度。
条件7:如图15所示,移动齿轮63的凹凸部65A和最早输入轴60 的凹凸部62A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如图14所示,移动齿轮63的凹凸部 65A和最早输入部60的凹凸部62A相互接触移动后,如图16所示,移 动齿轮63的凹凸部65A和最早输入轴60的凹凸部62A复位到相互接触 状态。
也就是说反复图15—图14—图16—图15的顺序,图14的弹性装 置70会压縮,最早输入轴60在帽20的旋转导孔21内箭头方向后进, 而且如图16所示,最早输入轴60在帽20的旋转导孔21内箭头方向最 大后进时,如图15所示,弹性装置70复位到原来状态,最早输入轴60 在帽20的旋转导孔21内箭头方向往移动齿轮轴63后进。
条件8:如图15所示,最早输入轴60箭头方向B旋转时,移动齿 轮63的凹凸部65A和最早输入轴60的凹凸部62A的相互凹凸结合的状 态下,弹性装置70的弹力以及移动齿轮63的凹凸部65A垂直面和最早 输入轴60的凹凸部62A中垂直面形成强制防止结构,所以可以旋转移动 齿轮63。结果固定螺母的安装方向,接触胎轮表面,不再旋转时,固定 螺母可以以物体中松开的方向旋转。
最早输入轴60和移动齿轮63构成的各个凹凸部62A、65A如图13, 图14,图15,图16所示,可以更改多种倾斜角度,在满足条件l,条件 2以及条件3的范围内制作。
这里本发明的第2实例中,最早输入轴60和移动齿轮63构成的各 个凹凸部62A、 65A与第l实例的形象不同,固定螺母安装物体的方向, 接触胎轮的表面,不再旋转的状态下,从物体中分离螺母的方向,逆旋 转最早输入轴时,根据弹性装置的弹力,可以满足旋转移动齿轮63的条 件8。
本发明的第2实例与第1实例比较,物体,车辆的胎轮固定在轮毂, 安装从轮毂突出的多数固定螺丝轴安装固定螺母或从固体螺丝轴分离有 关的扳手,安装固定螺母时,不是通过视觉,而是通过移动齿轮的空旋 转状态,立即感知固定螺母的完全安装状态,增加便利性。
但本发明的第2实例,选择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固定螺丝轴物 体式中,只选择一项,也能便于进行安装或松幵固定螺母的作业。
但本发明的第2实例,为了在选择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固定螺 丝轴物体式中,只选择一项,另外体现与图13,图14,图15,图16所 示的凹凸部62A、 65A方向相反的扳手即可。
固定螺母案安装的方向不再旋转的状态下,从物体中分离固定螺母 时,最早输入轴60和移动齿轮63构成的各个凹凸部62A、 65A如图13, 图14,图15,图16所示,如第1实例没有其它最早输入轴停止控制/接 触装置,只更改形成凹凸部62A、 65A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容易从物 体中分离固定螺母。
权利要求
1、一种扳手,一侧形成开放部,另一侧是比一侧开口直径小,拥有导孔,支撑壁为一体的圆筒形罩,罩的开口部安装并拆卸,中央部的旋转导孔穿过形成的帽,在帽的旋转导孔,插入后可以前进或后退以及旋转,一段位于帽的开口部内,另一端位于罩外部,另一端安装一定长度的操作手柄,一段部外侧突出形成的一定厚度的第1边缘部以及第一边缘部外面的圆柱方向形成的凹凸部的最早输入轴;外柱面有齿轮部,第一边缘部对应的一端外面凸出形成的一定厚度的第2边缘部以及与最招输入轴相互凹凸结合,拥有第2边缘部的外面圆柱方向形成的凹凸部,罩内部旋转的移动齿轮;支撑壁的旋转到空中可以旋转插入,往另一侧外部突出同时接收移动齿轮的旋转力,可以根据旋转方向,结合往物体结合的固定螺母或固定螺丝正/逆旋转的套头,旋转的最终输出轴,弹性支撑最早输入轴和移动齿齿轮的凹凸结合状态,帽和第一边缘部之间的最早输入轴外面安装的弹性装置;最早输入轴以物体安装固定螺母或固定螺丝的方向旋转时,最早输入轴和移动齿轮形成的各个凹凸部的倾斜面角度为了满足根据弹性装置的弹力,移动齿轮旋转的条件和物体安装固定螺母或固定螺丝的方向不再旋转时,根据弹性装置的压缩力,移动齿轮的凹凸部和最早输入轴的凹凸部相互接触移动,根据移动齿轮,最早输入轴空旋转的条件,倾斜制作;固定螺母或固定螺丝安装的方向不再旋转的状态,固定螺母或固定螺丝松开的方向,逆旋转最早输入轴时,为了让移动齿轮的凹凸部和最早输入轴的凹凸部维持凹凸结合状态,最早输入轴可以在帽的旋转导孔内正旋转或逆旋转,另外控制/接触前后进的最早输入轴停止控制/解除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弹性装置,在中央部 穿过最早输入轴的筒孔,另外边缘部会相互接触,在帽的内部的输入轴 上滑动移动,中央部隔离,拥有弹性材料的一双盘弹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最早输入轴停止控制 /解除装置拥有一段区间有帽的旋转导孔内部和连接的通道,最早输入轴 的轴方向垂直方向,连接帽,形成的瞳孔,可以旋转插入筒孔内,两端 突出帽的外部,通道对应的部分没有与旋转筒孔的内柱面发生干涉,与 入口形成的杆,旋转筒孔的内柱面对应的最早输入轴的外柱面通过整体 形成入口同时,通过通道帽的旋转导孔内部突出的杆的外面先接触停止 控制槽的内面;旋转最早输入轴时,停止控制槽的内面通过通道,先接 触帽的旋转导孔内部突出的杆的外面,最早输入轴在帽的旋转导孔中前 进/后进移动时,最早输入轴的外面部分区间通过入口内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移动齿轮的旋转力通 过旋转力的增加手段,向最终输出轴传送,旋转力增加装置是包含在罩 的内柱面长度方向在一段区间形成的内部齿轮部和罩的内部可以旋转而 安装的第1旋转板和移动齿轮共同齿序结合,并且让内部齿轮部齿序结 合,轴销为媒介,在第一旋转板中以圆柱方向旋转的多数第l游星齿轮, 第1旋转板的背部突出的中心齿轮,罩的内部可以旋转,中心齿轮对应 的输出端口的端部,与第1旋转板隔离的第2旋转板,与中心齿轮共同 齿序结合他同时,与内部齿轮部齿序结合,在第2旋转板的前方,圆柱 方向柱销为媒介,可以旋转的多数的第2游星齿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移动齿轮旋转力度根 据旋转力度增加方法传达到最终输出轴;旋转装置包括罩内部纵向区间 形成的内部齿轮部;中心部可使移动齿轮旋转通过的正面圆形盘,并与 其隔离的背面圆形盘,在正反面圆形盘边缘设置使之连接为一体,多个 齿轮露出孔构成边框的内部罩;与贯通正面圆形盘的移动齿轮共同齿齿 相符,齿轮部一半与内部齿轮部锯齿结合,在内部罩内部圆柱方向以轴 销为媒体设置旋转,通过齿轮露出孔凸出部分齿轮部的游星齿轮;罩内 部可旋转配置,并对应背面圆形盘的最终输出轴端部,为包裹多数游星 齿轮的剩余部分而延长形成与之结合的圈形转位齿轮;转位齿轮锯齿数 比内部齿轮部锯齿数少,从而减少最终输出轴旋转。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操作手柄贯通最初输 入轴的另一端,并与之垂直交叉设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在操作手柄一端具有 与套头连接的结构,另一端可与操作手柄直交安装/脱卸的辅助操作手柄。
8、 一种扳手,一侧拥有开口部,另一侧拥有直径比开口部小,并拥有旋转向导筒 孔的支撑壁为一体的圆筒形罩;可与罩的开口部位安装或拆卸,中央部 有旋转向导筒孔贯通形成的罩;并在罩的旋转向导筒孔插入,可以前后 移动以及旋转; 一端位与开口内部,另一端位于形罩内部并设置一定长 度的调整手柄; 一端有凹凸部的最初输入轴,外轴面形成齿轮;与最初 输入轴凹凸部相互连接,可使在形罩内部旋转的移动齿轮和支撑壁旋转 向导筒孔插入旋转;在形罩另一侧外部凸出,并得到移动齿轮旋转力度, 从而带动对应螺丝固定螺母或固定螺栓正反方向旋转的套头结合,包括 使套头旋转的最终输出轴和最初输入轴和移动齿轮间凹凸有弹性的结合 状态而在最初输入轴外轴面设置的弹性手段;形成最初输入轴与移动齿 轮的凹凸部倾斜面,具备使最初输入轴按对应物固定螺母的拧紧方向旋 转时,依据弹性装置的弹力,使移动齿轮旋转的条件;而且,向对应物 固定螺母或固定螺栓拧紧方向不能再旋转时,根据弹性装置压縮力移动 齿轮凹凸部和最初输入轴的凹凸部位接触移动时,具备使移动齿轮对最 初输入轴空旋转的条件;向对应物固定螺母或固定螺栓拧紧方向不能再 旋转时,为了把固定螺母或固定螺栓从对应物上分离下来最初输入轴逆 旋转时,根据弹性装置的弹力,移动齿轮旋转的条件而设计倾斜。
9、 一种扳手,形成中央部最初输入轴贯通的筒空,在底部相互连接,可以在罩内 部输入轴上滑动移动,中央部可分离,用弹性材料做成的一对盘弹簧结 构。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根据移动齿轮旋转 力度增加方法传到达最终输出轴;以旋转力增加方法,在罩内周面纵向 一定区间形成的内部齿轮,罩内部可旋转的第一旋转盘;为了与移动齿  轮共同锯齿相符,以第一旋转盘正面圆柱方向轴销为媒体旋转的游星齿轮;第一旋转盘后面中心凸出形成的中心齿轮;罩内部可旋转设置,对 应中心齿轮的最终输出轴端部,并与第一旋转盘隔离的第二旋转盘;包 括与中心齿轮和内部齿轮结合,以第二旋转盘正面圆柱方向轴销为媒体 旋转的多数第二游星齿轮构成。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根据移动齿轮旋转 力增加装置,传达到最终输出轴;旋转力增加装置包括,罩内周面纵向 一定区间内形成的内部齿轮部;可使中心部移动齿轮旋转通过的正面圆 形盘和与其隔离的背面圆形盘;设置在正/背面圆形盘边缘的框架使其连接为一体,并由多个齿轮露出孔形成的内部罩;为了使贯通正面圆形盘 的移动齿轮锯齿相符,并齿轮部一半与内部齿轮锯齿的结合,在内罩内 部圆柱方向以轴销为媒体设置旋转,通过齿轮露出孔凸出部分齿轮部的 游星齿轮;罩内部可旋转配置,并对应背面圆形盘的最终输出轴端部, 为包裹多数游星齿轮的剩余部分而延长形成与之结合的圈形转位齿轮; 转位齿轮锯齿数比内部齿轮部锯齿数少,从而减少最终输出轴旋转。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操作手柄贯通最初 输入轴另一端,与输入轴直交设置。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操作手柄一端,是 与连接套相连的连接部,另一端是可与操作手柄直交连接,脱卸的辅助 操作手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扳手,例如用于螺母与螺栓的装配。该扳手设有圆筒形罩,罩内安装有帽,在帽的旋转导孔中插入最早输入轴、并旋转设置移动齿轮,输入轴的一端安装操作手柄,最早输入轴和移动齿轮分别对应形成突出的第1、2边缘部,两个边缘部分别形成凹凸结合的凹凸部;在帽和第一边缘部之间且在最早输入轴外面安装有弹性装置;还设有最早输入轴停止控制/解除装置。各个凹凸部的倾斜面角度、弹性装置的压缩力以及最早输入轴停止控制/解除装置的设置使得安装固定螺母时,不是通过视觉,而是通过移动齿轮的空旋转状态,迅速感知固定螺母的完全拧紧状态,提供最佳便利性的扳手。
文档编号B25B17/02GK101172335SQ20071016756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26日
发明者河龙秀 申请人:河龙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