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胶套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识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506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胶套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识别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具胶套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识别结构, 尤其是指其能绝缘,在使用时将能有效避免被电伤,及能利用胶套来改变 六角扳手杆的颜色,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观感效果,并能提供规格尺寸的 识别。
背景技术
按, 一般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均在二握片相对侧间枢套有多根规 格尺寸不同的六角扳手杆,该二握片并能设呈符合人体工学且方便被握持 的造型,而六角扳手杆则以金属制成,当不使用时还能收纳于二握片相对 侧所形成的空间中,以达到一种携带方便、收藏较不占空间的多功能六角
扳手工具组;惟,因为六角扳手杆是以金属制成,所以导电性佳,而多功 能六角扳手工具组又需经常用在电子、电机或电路的装配,当使用不慎, 或手滑未能确实掌握在握片上,并碰触到六角扳手杆时,都将导致使用者 被六角扳手杆所传导的电流电伤,使用起来相对不安全,再者,因为公知 的六角扳手杆均为金属材质,在颜色上即不易具有变化,相对无法产生不 同的视觉观感,亦无法提供规格尺寸的识别,且因为金属常给人冷漠、不 柔和的印象,故在使用时将会大幅影响工作情绪。
公知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的六角扳手杆导电性佳,当使用不慎时, 会导致使用者被六角扳手杆所传导的电流电伤,且因为六角扳手杆均为金 属材质,在颜色上即不易具有变化,故相对无法产生不同的视觉观感,亦 无法提供规格尺寸的识别,此乃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胶套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识 别结构,以克服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胶套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 识别结构,其包含有 一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及复数的胶套,其中,多 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在二握片间枢套有多根规格尺寸不同的六角扳手杆, 这些六角扳手杆并以金属制成,且以一端的弧弯部穿套在轴杆上,而能达 到被旋出或收纳入等效用,另一端则以工作部延伸出,其中
胶套为一选定长度的中空热缩膜,且该胶套的内径与多功能六角扳手 工具组的六角扳手杆呈相对的匹配,当胶套套置在六角扳手杆上,并略为 加热时,将能与六角扳手杆相紧束结合,而工作部则能伸出于胶套外,以 利用工作部来带动螺丝等工作物转动。
所述的具胶套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识别结构,其中轴杆在穿出于 握片的一端上结合有锁螺,当在使用时,即能徒手旋动该锁螺。
所述的具胶套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识别结构,其中胶套呈各种不 同颜色。
本实用新型对照公知技术具有的功效
(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具胶套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识别结构,当多 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用在电子、电机或电路的装配上,会因为胶套能绝缘, 故纵使手滑未能确实掌握在握片上,或使用不慎时,亦不会有被电伤,使 用起来相对安全。
(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具胶套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识别结构,其胶 套的色彩能任意做变化,故即能让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呈现出不同的视 觉观感,及能大幅提升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整体的色彩协调性与柔和 度,在使用时将能有效激励工作的情绪。
(三) 本实用新型提供具胶套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识别结构,其利 用胶套颜色上的差异,将能用来提供使用者选用时的识别,以一眼就看出 所欲选用六角扳手杆的位置,以大幅增进使用时的便利性。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颜色识别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io:i
握片(ll)
六角扳手杆(12)
弧弯部(121)
工作部(122)
轴杆(13) 锁螺(H) 胶套(2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胶套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识别结构,其包含 有 一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及复数的胶套,其中,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 组在二握片间枢套有多根规格尺寸不同的六角扳手杆,该二握片并能设呈 符合人体工学且方便被握持的造型,而六角扳手杆则以金属制成,当不使 用时还能收纳于二握片相对侧所形成的空间中,以达到一种携带方便、收 藏较不占空间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又六角扳手杆是以一端的弧弯部 穿套在轴杆上,而能达到被旋出或收纳入等效用,另一端则以工作部延伸 出,及因为轴杆在穿出于握片的一端上结合有锁螺,故在使用时,即能徒 手旋动该锁螺,以用来调整二握片的相对距离,胶套为一选定长度的中空 热縮膜,且该胶套的内径与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的六角扳手杆呈相对的 匹配,当胶套套置在六角扳手杆上,并略为加热时,将能与六角扳手杆相 紧束结合,而工作部则能伸出于胶套外,以利用工作部来带动螺丝等工作 物转动,由此,以得到具胶套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识别结构。
为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 识,以下配合附图和列举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其包含有 一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IO)
及复数的胶套(20),其中,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10)是在二握片(11)间枢 套有多根规格尺寸不同的六角扳手杆(12),该二握片(11)并能设呈符合人体 工学且方便被握持的造型,而六角扳手杆(12)则以金属制成,当不使用时
还能收纳于二握片(ll)相对侧所形成的空间中,以达到一种携带方便、收
藏较不占空间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10),又六角扳手杆(12)是以一端的 弧弯部(121)穿套在轴杆(13)上,而能达到被旋出或收纳入等效用,另一端 则以工作部(122)延伸出,及因为轴杆(13)在穿出于握片(11)的一端上结合 有锁螺(14),故在使用时,即能徒手旋动该锁螺(14),以用来调整二握片(ll) 的相对距离,胶套(20)为一选定长度的中空热縮膜,且该胶套(20)的内径与 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10)的六角扳手杆(12)呈相对的匹配,当胶套(20)套 置在六角扳手杆(12)上,并略为加热时,将能与六角扳手杆(12)相紧束结合, 而工作部(122)则能伸出于胶套(20)外,以利用工作部(122)来带动螺丝等工 作物转动。
由上述结构,其实际使用时,是以握片(ll)供使用者握持扳动,当握 片(ll)扳动时,将能以六角扳手杆(12)的工作部(122)带动螺丝锁入或旋出, 使对象相对得以结合或分离,且因为六角扳手杆(12)为一长杆状,故亦能 延长作动的范围,以避免握片(ll)与对象过于接近,造成施力不易的现象, 又当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10)用在电子、电机或电路的装配上,会因为 胶套(20)能绝缘,故纵使手滑未能确实掌握在握片(ll)上,并碰触到套置在 六角扳手杆(12)外的胶套(20)(请同时参阅图3所示),或使用不慎时,亦不 会造成使用者被六角扳手杆(12)所传导的电流电伤,使用起来将相对安全。
另,因为胶套(20)为一热缩膜,故即能利用塑料原料色彩的不同,并
制成胶套(20),而令六角扳手杆(12)的颜色能相对做变化(请同时参阅图4
所示),据此,就能让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io)呈现出不同的视觉观感,
以提升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10)整体的色彩协调性与柔和度,并能利用
胶套(20)颜色上的差异,来提供使用者选用时的识别,以一眼就看出所欲 选用六角扳手杆(12)的位置,大幅增进使用时的便利性。
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
(一) 当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10)用在电子、电机或电路的装配上,会 因为胶對20)能绝缘,故纵使手滑未能确实掌握在握片(ll)上,或使用不慎 时,亦不会有被电伤,使用起来相对安全;
(二) 其胶套(20)的色彩能任意做变化,故即能让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 (IO)呈现出不同的视觉观感,及能大幅提升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IO)整体 的色彩协调性与柔和度,在使用时将能有效激励工作的情绪;
(三) 其利用胶套(20)颜色上的差异,将能用来提供使用者选用时的识 别,以一眼就看出所欲选用六角扳手杆(12)的位置,以大幅增进使用时的 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 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 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胶套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识别结构,其包含有一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及复数的胶套,其中,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在二握片间枢套有多根规格尺寸不同的六角扳手杆,这些六角扳手杆并以金属制成,且以一端的弧弯部穿套在轴杆上,能被旋出或收纳入,另一端则以工作部延伸出,其特征在于胶套为一选定长度的中空热缩膜,且该胶套的内径与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的六角扳手杆呈相对的匹配,胶套套置在六角扳手杆上,略为加热与六角扳手杆相紧束结合,工作部伸出于胶套外,带动螺丝工作物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胶套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识别结 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轴杆在穿出于握片的一端上结合有锁螺,使用时能 徒手旋动该锁螺。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胶套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识别结 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胶套呈各种不同颜色。
专利摘要一种具胶套的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识别结构,其包含有一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及复数的胶套,其中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在二握片间枢套有多根规格尺寸不同的六角扳手杆,这些六角扳手杆并以金属制成,且以一端的弧弯部穿套在轴杆上,而能达到被旋出或收纳入等的效用,另一端则以工作部延伸出,胶套为一选定长度的中空热缩膜,且该胶套的内径与多功能六角扳手工具组的六角扳手杆呈相对的匹配,当胶套套置在六角扳手杆上,并略为加热时,将能与六角扳手杆相紧束结合,而工作部则能伸出于胶套外,以利用工作部来带动螺丝等工作物转动。
文档编号B25B13/04GK201175883SQ20072017748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8日
发明者叶淑惠 申请人:叶淑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