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72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移动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承的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支架。
背景技术
在企业或工厂为修理设备等,有时需要用到一些支架垫高,以方便修理。 如在摩托车修理店, 一般是用小凳垫在摩托车两轮之间的机架下。但这些小凳 是固定不能移动的,对于专业的摩托车修理店还会涉及许多不同型号和尺寸的 摩托车,所用的小凳大小高低又是固定不变的,除非多制作几个大小高低不同 的小凳,这给使用带来许多不便又增加使用成本和占用工作场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较低、通用 性强的可移动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两件
呈n形开口向上的底架和两件与底架相对并两脚相互套接呈n形的面架;在每 一底架和面架的脚上制有若干个上下排列的高低调节孔,高低调节孔中插有高
低调节销;在两相对的底架之间分别制横梁,两横梁相互套接,在两横梁上制 有若干个横向排列的宽度调节孔,宽度调节孔中插有宽度调节销;在每个底架 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滚轮。在每个底架的两侧连接有环形的扣环。
根据上述方案制造的可移动支架,依靠安装在底架底部的四个滚轮使整个 支架方便移动,还可以根据所支承物体的要求,在高度和宽度方向对可移动支 架进行调节。为使安放在可移动支架上的物体稳定,可用绳子绑定物体,并利 用每个底架两侧的扣环固定绳子。使用十分方便、可靠和快捷。


图1是可移动支架主要零件装配的分解结构示意图2是可移动支架的立体图。
其中1、底架;2、面架;3、两脚;4、两脚;5、高低调节孔;6高低调 节销;7、横梁;8、宽度调节孔;9、宽度调节销;10、螺纹锁定手柄;11、滚 轮;12、扣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木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i、图2是可移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它包括两件呈n形 开口向上的底架i和与底架i相对并两脚相互套接呈n形的两件面架2。所述
底架1的两脚3和面架2的两脚4都是用矩形管制造的。在每一底架1的两脚 3和面架的两脚4上制有若干个上下排列的高低调节孔5,高低调节孔5中插有 高低调节销6;在两相对的底架1之间分别制有横梁7,两横梁7相互套接,所 述的横梁7是用矩形管制造的。在两横梁7上制有若干个横向排列的宽度调节 孔8,宽度调节孔8中插有宽度调节销9。在两相互套接的横梁7还由螺纹锁定 手柄10固定。在每个底架l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滚轮ll,共有四个滚轮ll,所 述的滚轮为万向轮。整个可移动支架成底部带四个滚轮11的框体。在每个底架 1的两侧连接有环形的扣环12。
权利要求1、可移动支架,其特征是它包括两件呈∏形开口向上的底架和两件与底架相对并两脚相互套接呈∏形的面架;在每一底架和面架的脚上制有若干个上下排列的高低调节孔,高低调节孔中插有高低调节销;在两相对的底架之间分别制横梁,两横梁相互套接,在两横梁上制有若干个横向排列的宽度调节孔,宽度调节孔中插有宽度调节销;在每个底架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滚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横梁是用矩形管 制造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底架的两脚是用矩 形管制造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支架,其特征是所述面架的两脚是用矩 形管制造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支架,其特征是在每个底架的两侧连接 有环形的扣环。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支架,其特征是两相互套接的横梁由螺 纹锁定手柄固定。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移动支架,其特征是是所述的滚轮为万向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支架。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较低、通用性强的可移动支架。它包括两件呈∏形开口向上的底架和两件与底架相对并两脚相互套接呈∏形的面架;在每一底架和面架的脚上制有若干个上下排列的高低调节孔,高低调节孔中插有高低调节销;在两相对的底架之间分别制横梁,两横梁相互套接,在两横梁上制有若干个横向排列的宽度调节孔,宽度调节孔中插有宽度调节销;在每个底架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滚轮。它依靠安装在底架底部的四个滚轮使整个支架方便移动,还可以根据所支承物体的要求,在高度和宽度方向对可移动支架进行调节。使用十分方便、可靠和快捷。
文档编号B25H1/06GK201186432SQ200820085970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3日
发明者周爱兴 申请人:周爱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