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正压型救援探测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25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正压型救援探测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的
正压型救援探测的机器人。
技术背景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耗的第一大国。同时,我国也是发生煤矿安全 事故最多的国家,煤矿安全事故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由于矿难原因 和矿难现场情况不明,救援人员在抢险中遇难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在救援前采用可替代 人的自动化设备深入矿井探测矿难位置和矿难现场情况,就能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 下实施高效率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研制煤矿救援探测机器人具有 很大的必要性。 专利号为200820219992.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矿井下的搜救机器 人,其包括防爆外壳、两套对称的行走系统、各自独立的摆臂系统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行 走系统及摆臂系统的传动机构置于防爆外壳内,控制系统与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防爆外 壳上方还设置有机械云台及光纤施放装置,光纤施放装置的光纤与控制系统连接,机械云 台内置传感器组,传感器组及云台驱动板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其采用四摆臂独立驱动机 构,可精确控制机器人的姿态,提高机器人对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与越障能力。但其结构相 对复杂,活动部件较多。第一,活动部件较多对光纤的正常铺设不利;第二,活动部件较多不 利于外壳的气密。此外,采用旋转格莱圈会消耗大量功率,影响整体的机械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正压型救援探测 的机器人,它可以在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危险区工作,具有防爆、防尘、防水的性能以及避障、 越障、跨越沟渠、爬坡等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防爆箱体、置于防爆箱体两侧对称的行走机构、置于防爆箱体内 的各自独立的驱动机构和工控机、升降机构及光纤缠绕机构,构成模块化结构,所述的升降 机构上设有各种探测传感器,工控机分别与驱动机构、各探测传感器相连,光纤一端连于操 控端,所述的两驱动机构对称安装,均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与电机连接的电 池、第一正齿轮、第二正齿轮、从动正齿轮、第一行星减速机和连接轴,第一、第二驱动电机 的输出轴上分别套设有第一、第二正齿轮,第一行星减速机的输入轴上套设有同时与第一、 第二正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正齿轮,第一行星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伸出箱体的连接轴相连, 在连接轴端连接有驱动轮。 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置于防爆箱体内的升降驱动电机、第二行星减速机、伞齿轮 系、升降输出轴及置于防爆箱体外的升降杆,第二行星减速机的输入轴与升降驱动电机相 连,其输出轴通过伞齿轮传动系与升降输出轴相连,升降输出轴通过安装在箱体壁上的轴承与升降杆连接。其升降杆为倍升式升降杆。在升降机构上的各传感器为一氧化碳、甲烷 及氧气传感器,安装于升降杆顶端,其上还设有摄像头。 所述的防爆箱体为正压补偿外壳型,其带有正压装置,所述正压装置包括置于箱 体外的高压气瓶、其出口端的总阀和与总阀连接的节流阀,安装在箱体上的排气阀、压差传 感器和两个进气阀,两个进气阀分别连接总阀和节流阀,压差传感器与工控机连接,气瓶内 充有低温保护气体。其高压气瓶内的低温保护气体为氮气、二氧化碳或氖气。高压气瓶为 铝合金内胆纤维全缠绕气瓶。在所述防爆箱体外喷涂有耐高温隔热保温涂料。在防爆箱体 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其内的电池外设有防爆壳。 所述的光纤缠绕机构为被动式光纤缠绕盘。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重量轻。本实用新型采用正压补偿外壳型防爆形式,按照GB3836. 5-2004的要
求进行防爆设计,通过正压装置的设置,对正压外壳内保护气体的泄漏进行补偿,使壳体内
保持正压,当箱体内出现欠压时,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断电。本实用新型的正压外壳型设备
较隔爆型设备相比,自身的结构简单,重量大为减轻;且具有防尘、涉水的性能。 2.功率大。由于煤矿井下只能选用镍氢电池,镍氢电池的最高电压为48V。受电
压的限制,无法采用高电压大功率电机。本实用新型每个独立的驱动机构分别采用双电机
同时驱动一个输出轴。独立的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左右两个行走机构,提高了机器人的功率。
两驱动机构同速时实现前进和后退,差速时实现转弯。 3.由于无线通讯在井下巷道中会受到严重的回波干扰,以及信号的急剧衰减,本 实用新型采用光纤传输替代无线通讯。本实用新型自带光纤及光纤缠绕机构,在行进过程 中被动铺设光缆。 4.箱体安全。在箱体内加装温度传感器,箱体内正压装置可兼做降温装置。当 箱体内温度大于设定阈值后,通过释放低温氮气,排出高温氮气实现降温。内电池按照 GB3836. 2-2000的要求做隔爆设计,在电池外加以隔爆壳,以确保安全。在车箱体外表喷涂 耐高温隔热保温涂料,抗外部高温。 5.及时采集和传递信息。将一氧化碳、甲烷、氧气等传感器安装在升降机构的升降 杆上,可以采集不同高度的有害气体信息,传输至工控机,由工控机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 6.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可以现场组装,方便快捷。具有避障、越障、 跨越沟渠、爬坡等能力,可以深入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危险区工作,具有防爆、防尘、防水的性

图1为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I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II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压装置结构示意图控制系统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控机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正压外壳型的防爆箱体2、置于防爆 箱体两侧对称的行走机构1、置于防爆箱体2内各自独立的驱动机构和工控机、升降机构5 及光纤缠绕机构4,构成模块化结构,行走机构1与驱动机构连接,光纤缠绕机构4置于车箱 体2上部,独立于车箱体2外;所述的升降机构5上设有各种探测传感器,工控机分别与驱 动机构、各探测传感器相连,光纤一端连于操控端,所述的两驱动机构对称安装,分别驱动 箱体2两侧的驱动轮10 ;每一个驱动机构均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2、第二驱动电机14、与电 机连接的电池、第一正齿轮11、第二正齿轮13、从动正齿轮8、第一行星减速机6和连接轴 9,第一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上套装有第一正齿轮ll,第二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套装有 第二正齿轮13,均通过键连接;第一行星减速机输入轴7上套设有同时与第一正齿轮11和 第二正齿轮13啮合传动的从动正齿轮8,通过花键连接,第一行星减速机6的输出轴直接 与连接轴9键连,连接轴9由防爆箱体2穿出,通过安装在防爆箱体2侧面的轴承与驱动轮 10相连。工控机的型号为研华20521。 行走机构1为左右两侧,均包括一个驱动轮IO,分别与安装在防爆箱体侧面的连 接轴9相连;两个承重轮16,分别与安装在防爆箱体底面的轮轴对应相连;驱动轮10与承 重轮16通过行走履带15连接安装。 本例的升降机构5包括升降驱动电机21 、第二行星减速机20、伞齿轮系、升降输出 轴17及升降杆18,升降驱动电机21、第二行星减速机20和伞齿轮系安装在防爆箱体2内 部,第二行星减速机20的输入轴与升降驱动电机21相连,第二行星减速机21的输出轴上 套设有第一伞齿轮19,通过键连接,升降输出轴17上套设有与第二行星减速机21上第一 伞齿轮19啮合传动的第二伞齿轮19',第二伞齿轮19'的输出轴与升降输出轴17键连,升 降输出轴17由防爆箱体2穿出,通过安装在防爆箱体2后壁的轴承与升降杆18相连,升降 杆18为沈阳成哲群英专用机械厂生产的TTG II型倍升式升降杆。。升降机构5上的各传 感器为一氧化碳、甲烷及氧气传感器,安装于升降杆18顶端,其上还设有摄像头。 本例的防爆箱体2为正压补偿外壳型,其带有正压装置,如图5所示,所述正压装 置包括置于防爆箱体2外的高压气瓶22、其出口端的总阀23和与总阀连接的节流阀24,安 装在防爆箱体2上的排气阀28、压差传感器26和两个进气阀25、27,两个进气阀25、27分 别连接总阀23和节流阀24,压差传感器26与工控机连接,高压气瓶22内充有低温保护气 体,为氮气、二氧化碳或氖气。其中高压气瓶22为沈阳斯林达安科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 铝合金内胆纤维全缠绕气瓶。防爆箱体2外喷涂有耐高温隔热保温涂料。以保护箱体内部 元器件不致因高温无法正常工作。 使用前,手动开启高压气瓶22出口的总阀23,关闭节流阀24,同时开启与总阀23 相连的进气阀27,关闭与节流阀24相连的进气阀25,开启向防爆箱体2外部排气的排气阀 28,将足量的保护气体通过正压防爆箱体2,使爆炸性混合物浓度降低到下限以下。换气结 束后,依次关闭排气阀28、开启节流阀24、关闭与总阀相连的进气阀27。 使用过程中通过压差传感器26,对正压防爆箱体2内外压差进行实时监控。通过 控制与节流阀24相连的进气阀25的开闭,对使用过程中正压防爆箱体2内保护气体的泄 漏进行补偿,使防爆箱体2内始终保持正压。[0030] 当防爆箱体2内温度大于设定阈值时,依次开启与总阀23相连的进气阀27、开启 排气阀28 ,通过释放低温保护气体,实现排气降温。 本例光纤缠绕机构4为被动式光纤缠绕盘,只释放,不回收。电池29为镍氢电池,
其外设有隔爆壳,一旦电池本身发生爆炸,也不致带来二次爆炸。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为 本实用新型的运动控制系统由镍氢动力电池26和工控机控制部分(本实用新型 的控制系统为现有技术)组成,能够对煤矿井下救援探测机器人进行运动控制,以及通过 缠绕在光纤缠绕轮盘4上的光纤与控制平台实现数据传输。如图6所示,煤矿井下救援探 测机器人工作时,控制系统启动,系统自检,如果自检发现异常,则电机断电,停止工作;如 果自检正常,机器人在原地静止,启动光纤的光端机,接收遥控指令,如果停止指令,则电机 断电,工作结束;如果不停止指令,根据遥控指令使机器人做前进、后退、转弯等动作,并通 过光纤传输视频、车体状态等信息。煤矿井下救援探测机器人具体工作过程为第一驱动电 机12、第二驱动电机14接收到工控机的遥控指令后工作,分别带动套设并键连在其输出轴 上的第一正齿轮11、第二正齿轮13同速同向旋转,第一正齿轮11和第二正齿轮13同时分 别与从动正齿轮8啮合传动,带动与从动正齿轮8键连的减速机输入轴7旋转,从而驱动减 速机输入轴7旋转,既而通过行星减速机带动输出轴9旋转,驱动履带15运行。左右两侧 履带运行速度相同时,煤矿井下救援探测机器人向前或向后移动,左右两侧履带运行速度 不同时,煤矿井下救援探测机器人转弯。四个承重轮10的轮胎为市购产品,为购置于咸阳 黄河轮胎橡胶有限公司生产的矿用轮胎,规格5. 00-8 ;两条履带以及两个驱动轮,购置于 杭州力维机械有限公司,均为抗静电阻燃材料制成。 升降驱动电机21接收到工控机的遥控指令后工作,通过第二行星减速器20带动 套设并键连在行星减速机21的输出轴上的第一伞齿轮19同速旋转,第一伞齿轮19与第二 伞齿轮19'啮合传动,带动与第二伞齿轮19'键连的升降输出轴17旋转,既而由升降输出 轴17驱动升降杆18进行升降运动。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正压型救援探测机器人,包括防爆箱体、置于防爆箱体两侧对称的行走机构、置于防爆箱体内的各自独立的驱动机构和工控机、升降机构及光纤缠绕机构,构成模块化结构,所述的升降机构上设有探测传感器,工控机分别与驱动机构、探测传感器相连,光纤一端连于操控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驱动机构对称安装,均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与电机连接的电池、第一正齿轮、第二正齿轮、从动正齿轮、第一行星减速机和连接轴,第一、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套设有第一、第二正齿轮,第一行星减速机的输入轴上套设有同时与第一、第二正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正齿轮,第一行星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伸出箱体的连接轴相连,在连接轴端连接有驱动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矿井下的正压型救援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置于防爆箱体内的升降驱动电机、第二行星减速机、伞齿轮系、升降输出轴及置于防爆箱体外的升降杆,第二行星减速机的输入轴与升降驱动电机相连,其输出轴通过伞齿轮传动系与升降输出轴相连,升降输出轴通过安装在箱体壁上的轴承与升降杆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煤矿井下的正压型救援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杆为倍升式升降杆。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矿井下的正压型救援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上的探测传感器为一氧化碳、甲烷及氧气传感器,安装于升降杆顶端,其上还设有摄像头。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矿井下的正压型救援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爆箱体为正压补偿外壳型,其带有正压装置,所述正压装置包括置于箱体外的高压气瓶、其出口端的总阀和与总阀连接的节流阀,安装在箱体上的排气阀、压差传感器和两个进气阀,两个进气阀分别连接总阀和节流阀,压差传感器与工控机连接,气瓶内充有低温保护气体。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煤矿井下的正压型救援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瓶内的低温保护气体为氮气、二氧化碳或氖气。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煤矿井下的正压型救援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瓶为铝合金内胆纤维全缠绕气瓶。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矿井下的正压型救援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爆箱体外喷涂有耐高温隔热保温涂料。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矿井下的正压型救援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爆箱体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其内的电池外设有隔爆壳。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煤矿井下的正压型救援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缠绕机构为被动式光纤缠绕盘。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正压型救援探测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防爆箱体、置于防爆箱体两侧对称的行走机构、置于防爆箱体内的各自独立的驱动机构和工控机、置有各种探测传感器的升降机构及光纤缠绕机构,构成模块化结构,所述的两驱动机构对称安装,均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与电机连接的电池、第一、第二正齿轮、从动正齿轮、第一行星减速机和连接轴,第一、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套设有第一、第二正齿轮,第一行星减速机的输入轴上套设有同时与第一、第二正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正齿轮,第一行星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伸出箱体的连接轴相连,在连接轴端连接有驱动轮。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电机同时驱动一个输出轴,提高了机器人的功率。
文档编号B25J5/00GK201529989SQ20092020360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5日
发明者吴镇炜, 王贺, 郎智明, 钟华, 韩建达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