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双爪式棘轮组的气动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1719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用双爪式棘轮组的气动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扳手,尤其涉及一种气动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般现在的手动棘轮扳手,是由使用者手持握柄夹持工件再转动棘轮扳手完成 操作,但如果使用者欲使用棘轮扳手去锁固一些位于狭小空间的工件时,使用者要用手转 动棘轮扳手锁固工件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这种手动棘轮扳手在使用上存在极大的不便之 处,针对手动棘轮扳手存在的此种问题,有人发明了气动棘轮扳手,其结构是利用一种外壳 包覆有一个棘轮组结构,再将空压机内气体充入到棘轮组内,从而使棘轮组里的棘轮头转 动以锁固工件。这样,只要使用者将空压机内气体冲入棘轮组内,即可达到锁固工件目的, 极其便利。但通常的气动棘轮扳手里的棘轮组为单棘轮爪结构,容易产生偏载,导致受力不 均,造成零件磨损过快,减少气动棘轮扳手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开发一种受力比较均 匀,使用寿命相对较长的采用双爪式棘轮组的气动棘轮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采用双爪
式棘轮组的气动棘轮扳手,具有棘轮轭,棘轮轭内装有驱动座及与驱动座一体的棘轮头,其
特征在于在驱动座两侧开有径向槽,在两侧径向槽内分别置有一棘轮爪,所述棘轮爪两肩
有与棘轮轭内齿圈相配合的齿型,所述棘轮爪通过轴向销子与驱动座铰接。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避免现有气动扳手棘轮组所存在的弊端,消除偏
载,使各零件受力均匀,减慢了零件磨损速度,延长了气动扳手棘轮组的使用寿命。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受力均匀状态示意图。 图中所示20-棘轮柄,21-棘轮爪,22-侧框,23-棘轮头,24-棘轮头驱动座, 25-棘轮轭,26-槽,27-转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在驱动座24两侧开有径向槽26,在两侧径向槽内分别置有一棘轮爪 21,棘轮爪21两肩有与棘轮轭25内齿圈相配合的齿型,棘轮爪21通过轴向销子与驱动座 24铰接。当棘轮头23转动时,两棘轮爪21在对称两端分别与棘轮轭25的内齿圈啮合。 图2所示是由于采用双爪式棘轮组,其相关零件受力均匀。[001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 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采用双爪式棘轮组的气动棘轮扳手,具有棘轮轭(25),棘轮轭内装有驱动座(24)及与驱动座一体的棘轮头(23),其特征在于在驱动座(24)两侧开有径向槽(26),在两侧径向槽内分别置有一棘轮爪(21),所述棘轮爪两肩有与棘轮轭内齿圈相配合的齿型,所述棘轮爪(21)通过轴向销子与驱动座(24)铰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双爪式棘轮组的气动棘轮扳手,具有棘轮轭,棘轮轭内装有驱动座及与驱动座一体的棘轮头,其特征在于在驱动座两侧开有径向槽,在两侧径向槽内分别置有一棘轮爪,所述棘轮爪两肩有与棘轮轭内齿圈相配合的齿型,所述棘轮爪通过轴向销子与驱动座铰接。本实用新型避免现有气动扳手棘轮组所存在的弊端,消除偏载,使各零件受力均匀,减慢了零件磨损速度,延长了气动扳手棘轮组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5B13/46GK201493790SQ200920304500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6日
发明者沈海祥 申请人:杭州佳联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