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83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减震弯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加工辅助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减震弯头。
背景技术
在机械领域,用于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圈随处可见。目前诸如密封圈等部件的成型 通常都是借助相应模具一体制造成型,由此,模具本身的制造精度会直接影响到利用其而 成型出来密封圈的质量。前述模具通常是由坯料通过机械加工而成,而机械加工过程中最 影响质量的工序就是搪孔步骤。目前搪孔步骤一般是采用搪孔器来实现,该搪孔器具有控制机构、操作平台、定位 组件以及机械手,该机械手下端还握持有转接头,该转接头概呈直线段状,并端部还可拆装 组接有刀头;该坯料加工时被放置在操作平台上并被该定位组件限位而处于待加工状态, 该机械手则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带动刀头运动,并通过刀头而对坯料进行加工,由此形成 成品模具。但是,由于刀头与坯料之间作用关系为纯硬性作用,由此会使得成型出来成品模 具具有较严重的锯齿状边缘,从而直接降低利用该模具而成型出来密封圈的质量。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搪孔器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弯头,其设置在机械手和刀头之间,以解决现有 技术搪孔器中因刀头和坯料之间纯硬性作用而使得成型出来模具具有较严重锯齿状边缘 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减震弯头,应用在具有机械手和刀头的搪孔器中,其中,包括供与机械手相连的第 一连接端、供与刀头可拆装相连的第二连接端以及位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弧 形减震段。进一步,该第一连接端呈圆柱形,并且该圆柱形第一连接端表面上形成有间隔设 置的沉槽,该机械手则设置有供与沉槽卡配的凸块。进一步,该沉槽为间隔180度设置的两个。进一步,该弧形减震段的长度为整个减震弯头总长的5/18至4/9。进一步,该弧形减震段的长度为整个减震弯头总长的1/3。进一步,该弧形减震段具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连接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之间的弧形部,该第一端子与第一连接端固定相连,该第二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固定相连,该 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对称相对设置而使得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位于同一直线上,该第 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还形成有间隙。进一步,该形成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间隙的长度为整个弧形减震段的1/18 至 1/10。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减震弯头,其通过在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 端之间设置有弧形减震段,从而当机械手带动减震弯头而使得刀头作用于坯料时,该刀头 能与坯料之间呈现为合理减震状态,进而在确保刀头与坯料精度的前提下,减少因为刀头 和坯料纯硬性作用而造成较严重锯齿状边缘的情形,由此本发明具有能提高成型密封圈质 量的功效。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减震弯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减震弯头的正视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减震弯头的俯视图。图中
减震弯头100 第一连接端1 第二连接端2 第一端子31 弧形部33
弧形减震段的长度Dl 间隙的长度dl。
沉槽11 弧形减震段3 第二端子32 间隙34 减震弯头总长D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 述。如图1至图3所示,其示出的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减震弯头100,其应用在搪孔器 上,该搪孔器具有机械手和刀头,当然该搪孔器亦可以具有控制机构、操作平台以及定位组 件等部件,从而确保整个搪孔的工序能被充分实现,上述特征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故在此将 不进行多余描述,下面对本发明的改进部分(即机械手和刀头之间的转接头部分)进行详细 阐述
该减震弯头100,包括第一连接端1、第二连接端2以及弧形减震段3,该第一连接端1, 该第一连接端1与机械手相连,该第二连接端2与刀头可拆装相连,从而确保可以根据当前 需要而选取合适的刀头,该弧形减震段3则位于第一连接端1和第二连接端2之间,进而起 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端1呈圆柱形,并且该圆柱形第一连接 端1表面上形成有间隔设置的沉槽11,该机械手则设置有供与沉槽11卡配的凸块(图中未 示出),并该沉槽11为间隔180度设置的两个;如此通过沉槽11与机械手上凸块的配合,能 使得机械手能稳定定位该减震弯头100,而通过间隔180度设置两个沉槽11则能确保在稳 定定位的前提下,减少沉槽11的个数。这样,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减震弯头100,其通过在第一连接端1和第二连接端2之 间设置有弧形减震段3,从而当机械手带动减震弯头100而使得刀头作用于坯料时,该刀头 能与坯料之间呈现为合理减震状态,进而在确保刀头与坯料精度的前提下,减少因为刀头 和坯料纯硬性作用而造成较严重锯齿状边缘的情形,由此本发明具有能提高成型密封圈质量的功效。为了进一步确保在刀头与坯料之间缓冲作用不会影响到刀头加工的精度,该弧形 减震段3的长度Dl为整个减震弯头100总长D的5/18至4/9。更优选的,该弧形减震段3 的长度Dl为整个减震弯头100总长D的1/3。作为该弧形减震段3具体结构的实施例,该弧形减震段3具有第一端子31、第二端 子32以及连接在第一端子31和第二端子32之间的弧形部33,该第一端子31与第一连接 端1固定相连,该第二端子32与第二连接端2固定相连,该第一端子31与第二端子32对 称相对设置而使得第一连接端1和第二连接端2位于同一直线上,该第一端子31和第二端 子32之间还形成有间隙34。通过该弧形部33以及间隙34的形成,能使得第一端子31和 第二端子32之间具有较佳的缓冲效果;优选的,该形成在第一端子31和第二端子32之间 间隙34的长度dl为整个弧形减震段3的长度Dl的1/18至1/10,从而能在保证加工精度 的前提下,具有较佳的缓冲效用。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减震弯头,应用在具有机械手和刀头的搪孔器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供与机械手 相连的第一连接端、供与刀头可拆装相连的第二连接端以及位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之间的弧形减震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弯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端呈圆柱形,并且该圆 柱形第一连接端表面上形成有间隔设置的沉槽,该机械手则设置有供与沉槽卡配的凸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弯头,其特征在于,该沉槽为间隔180度设置的两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弯头,其特征在于,该弧形减震段的长度为整个减震 弯头总长的5/18至4/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弯头,其特征在于,该弧形减震段的长度为整个减震 弯头总长的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弯头,其特征在于,该弧形减震段具有第一端子、第二 端子以及连接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弧形部,该第一端子与第一连接端固定相连, 该第二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固定相连,该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对称相对设置而使得第一连接 端和第二连接端位于同一直线上,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还形成有间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弯头,其特征在于,该形成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 间间隙的长度为整个弧形减震段的1/18至1/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减震弯头,应用在具有机械手和刀头的搪孔器中,包括供与机械手相连的第一连接端、供与刀头可拆装相连的第二连接端以及位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弧形减震段。本发明能在确保刀头与坯料精度的前提下,减少因为刀头和坯料纯硬性作用而造成较严重锯齿状边缘的情形,由此本发明具有能提高成型密封圈质量的功效。
文档编号B25J19/00GK102069217SQ20101060701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7日
发明者曾维泰, 苏称文 申请人:厦门市新瑾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