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工件准确安装的定向连接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667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于工件准确安装的定向连接套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套筒,具体是一种便于工件准确安装的定向连接套筒。
背景技术
连接套筒作为一种常见的套接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件的连接。工件的连接过程主要是将两个待连接工件分别插入连接套筒的两端并进行对接,然后将连接套筒和待连接工件进行固定,具体是通过螺栓将待连接工件固定在套筒外圆环的螺丝孔上,这样便完成了工件的连接。但是,有时候待连接的工件结构很特殊,或者是为了达到较好的连接效果,待连接工件的对接端需要相互吻合,即是很特殊的对接方式才能成功连接。由于目前连接套筒的结构有限,首先,在对接的时候不能观察到是否对接一致;其次,由于待连接工件的体积和质量都不小,因此在对接的时候,再去旋转调整待连接工件的位置会很费时费力, 安装起来极度不方便,还有可能对接安装失误造成其他影响。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便于工件准确安装的定向连接套筒。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工件准确安装的定向连接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的两端向外凸起形成圆环,圆环上设置有螺丝孔,所述套筒本体的内壁上形成一道沿套筒本体的中心线方向的滑槽,滑槽的长度与套筒本体的长度相等。螺丝孔用于待连接工件的固定,滑槽与待连接工件上的校准凸起相匹配,使两个待连接工件准确地对接在一起。
所述滑槽为方形槽或者燕尾槽。根据待连接工件上的校准凸起选择适当的滑槽形状。
所述滑槽的宽度为套筒本体的圆周长的l/5(Tl/20,滑槽的深度为套筒本体的壁的厚度的1/3 1/2。
所述螺丝孔为2Ν个,其中N为正整数。
所述螺丝孔在圆环上呈等间距分布。等间距分布首先是固定效果好,其次是美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O本发明在原有套筒本体的内壁上开设一道滑槽,滑槽和待连接工件上的校准凸起相配合,做到了连接端的准确对接,无需再像以前那样要旋转调整待连接工件的端口对接位置,使安装更省时省力。
(2)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独特,实用性很强。


图I为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附图中所对应的附图标记为1、套筒本体,2、圆环,3、滑槽,4、螺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如图I及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套筒本体1,套筒本体I的两端向外凸起形成圆环2,圆环2上设置有螺丝孔4,螺丝孔4为2N个,其中N为正整数,螺丝孔4在圆环2上呈等间距分布,螺丝孔4用于固定待连接工件。
套筒本体I的内壁上形成一道沿套筒本体I的中心线方向的滑槽3,滑槽3的长度与套筒本体I的长度相等,滑槽3为方形槽或者燕尾槽,滑槽3的宽度为套筒本体I的圆周长的l/5(Tl/20,滑槽3的深度为套筒本体I的壁的厚度的1/3 1/2,滑槽3与待连接工件上的校准凸起相匹配,校准凸起沿着滑槽3运动,直到两个待连接工件对接成功。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两个待连接工件上的校准凸起分别对准套筒本体 I上的滑槽3的两端,然后滑入滑槽3,在滑槽3和校准凸起的共同作用下,完成对接连接, 最后通过螺栓将连接工件固定在螺丝孔4的位置。
如上所述,则能很好地实现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便于工件准确安装的定向连接套筒,包括圆柱形的套筒本体(1),套筒本体(I)的两端向外凸起形成圆环(2),圆环(2)上设置有螺丝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O的内壁上形成一道沿套筒本体(I)的中心线方向的滑槽(3),滑槽(3)的长度与套筒本体(I)的长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便于工件准确安装的定向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为方形槽或者燕尾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工件准确安装的定向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的宽度为套筒本体(I)的圆周长的l/5(Tl/20,滑槽(3)的深度为套筒本体(I)的壁的厚度的1/3 1/2。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便于工件准确安装的定向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孔(4)为2Ν个,其中N为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工件准确安装的定向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孔(4)在圆环(2)上呈等间距分布。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工件准确安装的定向连接套筒,包括圆柱形的套筒本体(1),套筒本体(1)的两端向外凸起形成圆环(2),圆环(2)上设置有螺丝孔(4),所述套筒本体(1)的内壁上形成一道沿套筒本体(1)的中心线方向的滑槽(3),滑槽(3)的长度与套筒本体(1)的长度相等。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能确保工件的准确安装,同时更省时省力。
文档编号B25B11/00GK102922443SQ20111023128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2日
发明者贺昶明 申请人: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贺昶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