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塞泵内螺纹柱体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576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柱塞泵内螺纹柱体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柱塞泵内螺纹柱体取出工具,具体而言是一种柱塞泵内螺纹柱体取出器。
背景技术
在油田三次采油注聚生产中,为更换往复式三柱塞注聚泵的锥形凡尔、柱塞填料等易损部件,需经常取出内螺纹连接的凡尔底座及柱塞、堵头等部件,对于该操作一直使用铁锤敲击“T”形中心杆或滑块撞击的“T”形中心杆来取出,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费时、费力,影响生产,而且存在锤子敲偏或滑块挤手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柱塞泵内螺纹柱体取出器,解决油田在三次采油注聚修泵时取出内螺纹柱体费时、费力,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双向齿杆、扇形齿轮、轴、手柄、支架,固定螺钉、底座、支撑、板头、中心杆;其支架为两对称双弧形板状结构,由固定螺钉联接,上部两边分别由轴固定的两个扇形齿轮,中心设有与扇形齿轮配合的双向齿杆,双向齿杆下端是空心板头,板头上设有“ Γ ”形相对两个异向开口,与下端设有外螺纹的“τ”形中心杆挂接;支架与设有梯形外螺纹的环形底座焊接在一起,环形底座与设有梯形内螺纹的支撑配合,支撑底部设有一环形底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取出注聚泵内螺纹柱体时,省时省力,减少维修时间,提高注聚泵运转时率和注聚效率,增加原油产量。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现场应用全剖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双向齿杆,2.扇形齿轮,3.轴,4.手柄,5.支架,6.固定螺钉,7.底座, 8.支撑,9.板头,10.中心杆,11.泵体,12.衬套,13.内螺纹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做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由双向齿杆1、扇形齿轮2、轴3、手柄4、支架5,固定螺钉6、底座7、支撑8、板头9、中心杆10组成。其固定螺钉6将两对称双弧形板状结构支架5联接,上部两边分别由轴3固定的两个扇形齿轮2,中心双向齿杆1与扇形齿轮2配合,双向齿杆1下端空心板头9上设有“ Γ ”形相对两个异向开口,与下端设有外螺纹的“Τ”形中心杆10挂接; 支架5与设有梯形外螺纹的环形底座7焊接在一起,环形底座7与设有梯形内螺纹的支撑 8配合,支撑8底部设有一环形底板。[0011]操作方法首先选择与内螺纹柱体13配合、长度合适的中心杆10,将中心杆10与内螺纹柱体13中心相连接,调节双向齿杆1的长度使板头9的“ Γ ”形相对两个异向开口与“Τ”形中心杆10旋转90°挂接。其次,转动支撑8,上、下掀动手柄4向外推动,使转动支撑8与泵体11稳定接触,同时用力上、下掀动手柄4,内螺纹柱体13即被取出。
权利要求1. 一种柱塞泵内螺纹柱体取出器,包括双向齿杆(1)、扇形齿轮O)、轴(3)、手柄 (4)、支架(5),固定螺钉(6)、底座(7)、支撑(8)、板头(9)、中心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泵内螺纹柱体取出器的支架( 为两对称双弧形板状结构,由固定螺钉(6)联接,上部两边分别由轴(3)固定的两个扇形齿轮O),中心设有与扇形齿轮( 配合的双向齿杆 (1),双向齿杆(1)下端是空心板头(9),板头(9)上设有“ Γ ”形相对两个异向开口,与下端设有外螺纹的“Τ”形中心杆(10)挂接;支架(5)与设有梯形外螺纹的环形底座(7)焊接在一起,环形底座(7)与设有梯形内螺纹的支撑(8)配合,支撑(8)底部设有一环形底板。
专利摘要一种柱塞泵内螺纹柱体取出器,由双向齿杆1、扇形齿轮2、轴3、手柄4、支架5,固定螺钉6、底座7、支撑8、板头9、中心杆10组成。其固定螺钉6将两对称双弧形板状结构支架5联接,上部两边分别由轴3固定的两个扇形齿轮2,中心双向齿杆1与扇形齿轮2配合,双向齿杆1下端空心板头9上设有“Γ”形相对两个异向开口,与下端设有外螺纹的“T”形中心杆10挂接;支架5与设有梯形外螺纹的环形底座7焊接在一起,环形底座7与设有梯形内螺纹的支撑8配合,支撑8底部设有一环形底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取出注聚泵内螺纹柱体时,省时省力,减少维修时间,提高注聚泵运转时率和注聚效率,增加原油产量。
文档编号B25B27/02GK202225152SQ20112034470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
发明者周佳琳, 李兰, 李妍春, 王勇, 王志伟, 田海洋, 纪晓红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