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门的装配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盗门的装配台,包括一个由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组成的框架体,在框架体的左边框、右边框的内侧各设置一个转向装置,在两个转向装置之间设置一个匹配防盗门门体的U形槽框,U形槽框的两个开口上套接固定装置,在任意边框上有与边框本体螺栓连接的止动条,止动条在上、下边框上相对设置2个。可实现防盗门在装配过程中随意转调适合的门体工作面以及门体操作角度,可明显节省劳动力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防盗门的装配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防盗门的装配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盗门的装配台。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防盗门的装配过程中,门体的翻转多为人工翻转,这样不仅增加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门的装配台,解决防盗门的装配过程中门体人工翻转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盗门的装配台,包括一个由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组成的框架体,在框架体中设有:卡接防盗门门体的U形槽框、设置在U形槽框的两个开口上带有压紧块的固定套,以及在两个固定套之间连接的联动杆的门体固定框,所述的U形槽框两端设有一组与左边框、右边框内侧连接的转向装置,在任意边框上还设置止动条。
[0005]具体的,所述的转向装置包括:连接在左、右边框内侧的连接块、一端与连接块连接;其另一端设置转向轴承的连接杆、以及在U形槽框的外侧设置轴承安装座。
[0006]为了防止门边与联动杆摩擦受损,在联动杆的内侧还设置防护体。
[0007]为了节省操作空间,所述的框架体下部还连接立杆,立杆的下部连接一个底台面。
[0008]为了使用方面,所述的底台面下部还设置一组滚轮。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在框架体中设置匹配防盗门门体的U形槽框,以及配合U形槽框设置转向装置、固定装置以及止动条,可实现防盗门在装配过程中随意转调适合的门体工作面以及门体操作角度,可明显节省劳动力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0010]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3]图中:1.上边框、2.下边框、3.左边框、4.右边框、5.防盗门门体、6.U形槽框、7.连接块、8.连接杆、9.转向轴承、10.轴承安装座、11.固定套、12.压紧块、13.联动杆、14.防护体、15.立杆、16.底台面、17.滚轮、18.止动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防盗门的装配台,包括一个由上边框1、下边框2、左边框3、右边框4组成的框架体,在框架体中设有:卡接防盗门门体5的U形槽框6、设置在U形槽框6的两个开口上带有压紧块12的固定套11,以及在两个固定套11之间连接的联动杆13的门体固定框,所述的U形槽框6两端设有一组与左边框3、右边框4内侧连接的转向装置,在任意边框上还设置止动条18。
[0015]具体的,所述的转向装置包括:连接在左、右边框内侧的连接块7、一端与连接块7连接;其另一端设置转向轴承9的连接杆8、以及在U形槽框的外侧设置轴承安装座10。
[0016]为了防止门边与联动杆摩擦受损,在联动杆13的内侧还设置防护体14。
[0017]为了节省操作空间,所述的框架体下部还连接立杆15,立杆15的下部连接一个底台面16。
[0018]为了使用方面,所述的底台面16下部还设置一组滚轮17。
[0019]使用时只需将防盗门门体5插入U形槽框6中,再U形槽框的开口处套入固定套11 ;并锁紧压紧块12,防盗门门体5可根据操作需要人工翻转,同时配合边框上的止动条18稳固防盗门门体5的转向位置。
[0020]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0021]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盗门的装配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由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组成的框架体,在框架体中设有:卡接防盗门门体的U形槽框、设置在U形槽框的两个开口上带有压紧块的固定套,以及在两个固定套之间连接的联动杆的门体固定框,所述的U形槽框两端设有一组与左边框、右边框内侧连接的转向装置,在任意边框上还设置止动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门的装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装置包括:连接在左、右边框内侧的连接块、一端与连接块连接;其另一端设置转向轴承的连接杆、以及在U形槽框的外侧设置轴承安装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门的装配台,其特征在于:在联动杆的内侧还设置防护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体下部还连接立杆,立杆的下部连接一个底台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体,其特征在于:为了使用方面,所述的底台面下部还设置一组滚轮。
【文档编号】B25B11/02GK103659765SQ201210363074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周德林 申请人: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