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52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折叠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具,特别涉及一种构造简单的可折叠刀具。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6所示,现有技术的可折叠刀具包含有一刀柄及一刀身91 ;该刀柄包含有两侧板92及一定位柱93,其中一侧板92邻接底侧处设有一向内的弹片921,定位柱93设于两侧板92之间,并且邻接侧板92顶侧;刀身91枢设于两侧板92之间,刀身91通过可相对刀柄枢转而可处于收折状态或展开状态。当刀身91处于展开状态时,刀身91内端邻接上侧处抵靠于定位柱93,刀身91内端邻接下侧处抵罪于弹片921端部,定位柱93及弹片921均提供止挡的效果;定位柱93可避免刀身91使用时向上转动,而弹片921则使刀身91保持展开状态,而不会轻易晃动及向 下转动。然而,现有技术的刀柄需分别设置定位柱93及弹片921以避免刀身91朝两方向转动,导致整体构造复杂,实有待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可折叠刀具其构造复杂的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刀具,其可有效简化构造。为达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可折叠刀具,其中包含一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其与该第一侧板平行间隔设置,且该第二侧板朝向该第一侧板的面凹设成型有一弹片槽;一刀身,其枢设于两侧板之间;一弹片,其位于该第二侧板的弹片槽中,该弹片具有位于相反方向的一装设端及一抵靠端,该装设端固设该第二侧板,该抵靠端突出于该弹片槽而位于两侧板之间;其中,当该刀身展开时,该刀身内端抵靠于该弹片的抵靠端,并且该抵靠端抵靠于该刀身内端邻接上侧处及邻接下侧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该刀身展开时,刀身内端邻接上侧处及邻接下侧处均抵靠于该弹片的抵靠端,因此该弹片便可同时避免刀身向上或向下转动,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该单一弹片便可取代现有技术的弹片及定位柱,本实用新型因此达到构造简单的目的。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可折叠刀具,其中该第二侧板的弹片槽与该第二侧板的底侧相通;该弹片的底侧突出设有一操作部,该操作部邻接该弹片的抵靠端,且对应于该弹片槽与该第二侧板的底侧相通处。因此便可通过推动该操作部来连带推动整个弹片,以便刀身收折。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可折叠刀具,其中该弹片的操作部的底侧成型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齿痕。通过该多个齿痕可方便使用者推动该操作部。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可折叠刀具,其中该弹片的抵靠端凹设成型有一抵靠槽;该刀身展开时的内端凹设成型有一刀身槽。该抵靠槽可将该弹片的抵靠端分成上、下两部份,其中下部份与该操作部相连,因此即使将该操作部内推,该上部份也仍抵靠于该刀身的内端,以持续避免刀身向上转动;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切割使用时,纵使不慎按压到该操作部,刀身也不会立刻向上转动而造成危险。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可折叠刀具,其中该第一侧板的底侧凹设成型有一限位槽;该刀身面向第一侧板的侧面设有一限位柱,该限位柱邻接该刀身的顶侧。通过该限位柱及该限位槽的配合,以可使该刀身在收折后,避免刀身继续转动。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可折叠刀具,其中该第二侧板的弹片槽轴向延伸成型有两第一槽,并径向延伸成型有两第二槽,该两第一槽位于该弹片槽接近刀身的端部,并且该两第一槽分别位于该端部邻接上侧处及邻接下侧处;该两第二槽分别位于该弹片槽的上侧及下侦牝且邻接与该两第一槽相反的另一端部。该两第一槽及两第二槽使该弹片有更多弹性空 间。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刀身展开时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元件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片与弹片槽的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刀身展开时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刀身收折时的俯视剖面图。图6是现有技术的刀具的刀身展开时的立体外观图。附图标号说明10 第一侧板 11 限位槽20 第二侧板 21 弹片槽22 第一槽23 第二槽30 刀身31 刀身槽32 限位柱 40 弹片41 装设端 42 抵靠端43 操作部 431 齿痕44 抵靠槽91 刀身92 侧板921 弹片93 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刀具包含有一第一侧板10、一第二侧板20、一刀身30及一弹片40。[0037]请参阅图I及图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侧板10的底侧凹设成型有一限位槽11。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所述的第二侧板20与第一侧板10平行间隔设置,且第二侧板20朝向第一侧板10的面凹设成型有一弹片槽21 ;在优选实施例中,弹片槽21与第二侧板20的底侧相通;弹片槽21轴向延伸成型有两第一槽22,两第一槽22位于弹片槽21的一端,并且两第一槽22分别位于该弹片槽21的该端部邻接上侧处及邻接下侧处;弹片槽21径向延伸成型有两第二槽23,两第二槽23分别位于弹片槽21的上侧及下侧,且邻接与第一槽22相反的另一端。所述的刀身30枢设于两侧板10、20之间;在优选实施例中,该刀身30的内端凹设成型有一刀身槽31 ;刀身30面向第一侧板10的侧面设有一限位柱32,限位柱32邻接刀身30的顶侧。所述的弹片40位于第二侧板20的弹片槽21中,弹片40具有位于相反方向的一装设端41及一抵靠端42,装设端41固设第二侧板20,抵靠端42突出于弹片槽21而位于 两侧板10、20之间(如图4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弹片40的底侧突出设有一操作部43,该操作部43邻接抵靠端42,操作部43的底侧成型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齿痕431,该多个齿痕431方便使用者推动操作部43 ;抵靠端42凹设成型有一抵靠槽44。请参阅图I、图2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刀身30展开时,刀身30内端抵靠于弹片40的抵靠端42,并且该抵靠端42抵靠于刀身30的内端邻接上侧处及邻接下侧处;因此弹片40便可抵住刀身30以同时避免刀身30使用时向上或向下转动。请参阅图I、图2及图5所示,而当本实用新型的刀身30要收折时,首先通过推动弹片40底侧的操作端43将弹片40推进第二侧板20的弹片槽21 ;接着将刀身30下压,由于弹片40的抵靠端42已被推进于弹片槽21而不再抵靠刀身30,因此刀身30便可顺利向下转动,刀身30转动约180度后,刀身30的限位柱32便会抵靠于第一侧板10的限位槽11中,以限制该刀身30继续转动;而由于此时刀身30位于两侧板10、20之间,因此弹片40受到刀身30的挤压而被限制位于弹片槽21中。本实用新型通过仅需单一弹片40便可同时避免刀身30向上或向下转动,以达到构造简单的目的。此外,该弹片40的抵靠槽44可将弹片40的抵靠端42分成上下两部份,其中下部份与操作部43相连,因此即使将该操作部43内推,该上部份也仍抵靠于刀身30的内端,以持续避免刀身30向上转动;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切割使用时,纵使不慎按压到操作部43,刀身30也不会立刻向上转动而造成危险。再者,第二侧板20上的第一槽22及第二槽23则使弹片40有更多弹性空间。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第一侧板; 一第二侧板,其与该第一侧板平行间隔设置,且该第二侧板朝向该第一侧板的面凹设成型有一弹片槽; 一刀身,其枢设于两侧板之间; 一弹片,其位于该第二侧板的弹片槽中,该弹片具有位于相反方向的一装设端及一抵靠端,该装设端固设该第二侧板,该抵靠端突出于该弹片槽而位于两侧板之间; 其中,当该刀身展开时,该刀身内端抵靠于该弹片的抵靠端,并且该抵靠端抵靠于该刀身内端邻接上侧处及邻接下侧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折叠刀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侧板的弹片槽与该第二侧板的底侧相通;该弹片的底侧突出设有一操作部,该操作部邻接该弹片的抵靠端,且对应于该弹片槽与该第二侧板的底侧相通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弹片的操作部的底侧成型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齿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弹片的抵靠端凹设成型有一抵靠槽;该刀身展开时的内端凹设成型有一刀身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弹片的抵靠端凹设成型有一抵靠槽;该刀身展开时的内端凹设成型有一刀身槽。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刀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板的底侧凹设成型有一限位槽;该刀身面向该第一侧板的侧面设有一限位柱,该限位柱邻接刀身的顶侧。
7.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刀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侧板的弹片槽轴向延伸成型有两第一槽,并径向延伸成型有两第二槽,该两第一槽位于该弹片槽接近该刀身的端部,并且该两第一槽分别位于该端部邻接上侧处及邻接下侧处;该两第二槽分别位于该弹片槽的上侧及下侧,且邻接与该两第一槽相反的另一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刀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侧板的弹片槽轴向延伸成型有两第一槽,并径向延伸成型有两第二槽,该两第一槽位于该弹片槽接近该刀身的端部,并且该两第一槽分别位于该端部邻接上侧处及邻接下侧处;该两第二槽分别位于该弹片槽的上侧及下侧,且邻接与该两第一槽相反的端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构造简单的可折叠刀具,其包含有一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一刀身及一弹片。当该刀身展开时,刀身内端邻接上侧处及邻接下侧处均抵靠于该弹片的抵靠端,因此该弹片便可同时避免刀身向上或向下转动,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单一弹片便可取代现有技术的弹片及定位柱,本实用新型因此达到构造简单的目的。
文档编号B26B1/02GK202517485SQ20122018830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罗伯特L·杜希尔 申请人:罗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