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50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是日常生活及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工具,目前,在模具装卸中,扳手的手臂长度一般是固定的,这在生产中会带来一些不便之处。如扳手的手臂过短,不仅在有些场合使用不便,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扳动螺母等零件;如果扳手的手臂过长,可能相对比较省力,但在携带和收纳时也存在不便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扳手,该扳手省力且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扳手的手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第二分手臂,所述的第一、第二分手臂的连接处通过转轴相连,且第一、第二分手臂上设有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二分手臂上的第一、第二定位孔以及与第一、第二定位孔相配合的插销,所述的插销包括底杆,底杆的两端设有垂直于底杆的两边杆,所述的两边杆分别插入第一、第二定位孔内。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定位孔分别设置两个。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分手臂的长度略短于第一分手臂的长度。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扳手的手臂由相互铰接的第一、第二分手臂相连而成,同时用定位装置来对第一、第二分手臂进行定位,在使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扳手的长度,使扳手使用起来省力且方便。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的一种扳手,扳手的手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第二分手臂1、2,第一、第二分手臂1、2的连接处通过转轴3相连,且第一、第二分手臂1、2上设有定位装置,具体地说,定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二分手臂1、2上的第一、第二定位孔4、5以及与第一、第二定位孔4、5相配合的插销6,插销6包括底杆61,底杆61的两端设有垂直于底杆61的两边杆62,两边杆62分别插入第一、第二定位孔4、5内,用来固定第一、第二分手臂1、2,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转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第一、第二定位孔4、5分别设置两个,这样定位的可靠性更高,同时使用时第一、第二分手臂1、2连接处的强度也更大。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二分手臂2的长度略短于第一分手臂I的长度,这样是为了与扳手头部发生干涉。在正常使用时,第一、第二分手臂1、2重叠在一起,在需要加长扳手的手臂时,将第二分手臂2旋转至与第一分手臂I相平的位置,并用插销6固定在第一、第二定位孔4、5中,实现定位即可使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的手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第二分手臂(1、2),所述的第一、第二分手臂(1、2)的连接处通过转轴(3)相连,且第一、第二分手臂(1、2)上设有定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二分手臂(1、2)上的第一、第二定位孔(4、5)以及与第一、第二定位孔(4、5)相配合的插销(6),所述的插销(6)包括底杆(61),底杆(61)的两端设有垂直于底杆(61)的两边杆(62),所述的两边杆¢2)分别插入第一、第二定位孔(4、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定位孔(4、5)分别设置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分手臂(2)的长度略短于第一分手臂(I)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所述扳手的手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第二分手臂,所述的第一、第二分手臂的连接处通过转轴相连,且第一、第二分手臂上设有定位装置。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扳手的手臂由相互铰接的第一、第二分手臂相连而成,同时用定位装置来对第一、第二分手臂进行定位,在使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扳手的长度,使扳手使用起来省力且方便。
文档编号B25B23/16GK202668414SQ20122024696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刘庆东 申请人:淮南市夏集庆东塑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