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外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70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外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外工作台,属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在工程车辆进行维修作业的过程中,通常都需要工作台,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操作。普遍使用的工作台主要有车内工作台和移动工作台2种,其中,车内工作台固定在工程车辆的车厢内使用,需要工作人员移动被修设备进出车厢,劳动强度和工作量大,并且操作空间有限,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移动工作台能够根据需要随维修工位移动安装地点,包括在车外使用,但是,其结构强度低,抗冲击力及承重力有限,不能承受机械维修过程中产生的较强作用力,不适合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车外工作台,便于安装及拆卸,并具有高结构强度,能够保证操作稳定、安全可靠,使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外工作台,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装置和操作台板,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所述操作台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数量为两组以上,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数量为两组以上,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的数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互连接,所述操作台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弯折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弯折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之间弯折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架呈水平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架的另一端设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能够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强支撑的稳定性和安全度。优选地,所述支撑盘上设有支撑螺杆,所述第三支撑架的高度能够通过旋转所述支撑螺杆进行调节,利于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高度设定,从而方便相关人员进行工作。较佳地,所述操作台板上设置有固定安装孔,便于根据需要固定安装台虎钳、砂轮机等机械加工设备,也可作为电子设备的穿线孔,便于设备连接;所述操作台板通过搭扣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销轴锁定装置相连接;所述支撑盘为球头支撑盘,能够适应不平的地面;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为相互连接的呈“L”型的一体;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为相互连接的呈“Z”型的一体;利于增强支撑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应用本实用新型车外工作台时,首先根据实际需要选定安装地点,然后,将第一支撑结构与工程车辆的副车架等支撑部位相连接,接着,将第二支撑结构与第一支撑结构相连接,将第二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与支撑地面稳固连接后,再将操作台板设置在第二支撑结构上,利用各结构之间的相互支撑作用,形成稳固的工作台,从而为维修等工作的高效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和充分的便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具有强抗击打力及承载力,为维修等操作提供了充分可靠的保障,并且,方便拆卸及组装,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2、本实用新型的创新设计,有效地解决了工作台的强度与安装、使用的不协调问题,并且使用不受环境和地域限制,适于在相关需要工作台应用的领域推广应用,特别适于在野外进行维修作业的工程车辆使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车外工作台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外工作台的侧视图。图中所示1-第一支撑板;2_第二支撑板;3_第一支撑架;4_第二支撑架;5-第三支撑架;6_操作台板;7_支撑螺杆;8_球头支撑盘;9_销轴锁定装置;10_搭扣;11_固定安装孔;12_副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如图I及图2所示,一种车外工作台,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装置和操作台板6,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两组第一支撑结构和两组第二支撑结构,所述操作台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支撑板I和第二支撑板
2;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第一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4和第三支撑架5 ;第一支撑架3与第二支撑板2相互连接;第二支撑架4呈水平设置,操作台板6设置在第二支撑架4上;第三支撑架5另一端设有带支撑螺杆7的球头支撑盘8。上述实施例中球头支撑盘8能够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并能够适应不平的地面,增强支撑的稳定性和安全度;第三支撑架5的高度能够通过旋转支撑螺杆7进行调节,利于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高度设定,从而方便相关人员进行工作;第一支撑架3与第二支撑板2之间通过销轴锁定装置9相连接,便于现场操作,且能够保障锁固效果;操作台板6通过搭扣10设置在第二支撑架4上,便于现场操作,并利于形成保持结构稳定可靠;操作台板6上设置有固定安装孔11,便于根据需要固定安装台虎钳、砂轮机等机械加工设备,也可作为电子设备的穿线孔,便于设备连接。应用本实用新型车外工作台时,首先根据实际需要选定安装地点,然后,将第一支撑板I与车辆的副车架12相连接,接着,将第一支撑架3与第二支撑板2之间通过销轴锁定装置9锁固连接,将球头支撑盘8与支撑地面稳固连接后,通过旋转支撑螺杆7调节高度,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高度设定后,再将操作台板6通过搭扣10设置在第二支撑架4上,即形成稳固的工作台,根据需要投入维修作业等使用。当使用完毕,只需将各部分进行拆卸保存即可。在此应用过程中,副车架12与第一支撑板I之间的连接,第一支撑板I和第二支撑板2之间的弯折连接,第一支撑架3与第二支撑板2之间的连接,第一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4和第三支撑架5之间的弯折连接,各装置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稳固的工作台支撑体系,从而为维修等工作的高效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和充分的便利。实施例2如图I及图2所示,一种车外工作台,其结构和设置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下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I和第二支撑板2为相互连接的呈“L”型的一体,所述第一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4和第三支撑架5为相互连接的呈“Z”型的一体。本实用新型车外工作台的应用同实施例1,其中,第一支撑结构呈“L”型、第二支撑结构呈“Z”型的设置能够使支撑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得到增强。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对上述实施方式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或变更,都不会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车外工作台,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装置和操作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所述操作台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外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数量为两组以上,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数量为两组以上,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的数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车外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互连接,所述操作台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外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弯折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弯折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之间弯折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外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呈水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外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架的另一端设有支撑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外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上设有支撑螺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外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为球头支撑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外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板上设置有固定安装孔; 所述操作台板通过搭扣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销轴锁定装置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外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为相互连接的呈“L”型的一体; 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为相互连接的呈“Z”型的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外工作台,属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装置和操作台板,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所述操作台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具有强抗击打力及承载力,为维修等操作提供了充分可靠的保障,并且,方便拆卸及组装,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解决了工作台的强度与安装、使用的不协调问题,并且使用不受环境和地域限制,适于在相关需要工作台应用的领域推广应用,特别适于在野外进行维修作业的工程车辆使用。
文档编号B25H1/00GK202805143SQ201220314400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顾进超, 李军, 刘爱民, 张毅, 赵浩, 陈政新, 冷晓艳, 尚伟昌, 冯文明, 屈迪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1部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