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侧向加力的组合式螺丝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863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侧向加力的组合式螺丝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侧向加力的组合式螺丝刀,包括弯头螺丝刀、连接杆,所述弯头螺丝刀由刀头、旋杆一、把柄一构成,所述连接杆由旋杆二、把柄二构成,所述把柄二上方设有螺纹杆。本发明的一部分弯头螺丝刀组合式螺丝刀可以单独使用,旋拧一些狭窄侧面中不太紧的螺丝钉;如果要拧比较紧的螺丝钉,就将连接杆装配在弯头螺丝刀上,使螺纹杆拧在旋转杆一上,成为带两个把柄的侧向螺丝刀;这样的螺丝刀的好处是,在狭窄面中可以拧较紧的螺钉,可以用两手各自握住把柄,就可以向螺钉尾部施加压力,螺丝刀头就不会从螺丝钉尾部的凹槽中滑脱,就可以顺利地旋动螺丝钉。
【专利说明】—种可侧向加力的组合式螺丝刀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螺丝刀,尤其涉及一种可侧向加力的组合式螺丝刀。
【背景技术】
[0002]螺丝刀一般都是直杆形式的,刀头有十字、一字等多种样式,使用时先将螺丝刀头嵌入螺丝钉尾部的凹槽中,然后在对螺丝钉施加压力的同时,不断旋转螺丝刀把手,将螺丝钉旋入装配物体的内部,或者从装配物体的内部退出。但是,螺丝刀的把柄一般较长,遇到要拧间隙比较狭窄部位的螺丝钉时,螺丝刀无法对准螺丝钉旋紧方向伸入,因此,有人就把螺丝刀头弯成九十度,用来拧间距较窄面上的螺丝钉。不过,由于将螺丝钉刀头打弯,把手横向就使不上力,旋转螺丝刀时,刀头就容易从螺丝钉尾部凹槽中滑脱,旋螺丝钉的效果并不太好,因此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侧向加力的组合式螺丝刀。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侧向加力的组合式螺丝刀,包括弯头螺丝刀、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螺丝刀由刀头、旋杆一、把柄一构成,所述连接杆由旋杆二、把柄二构成,所述把柄二上方设有螺纹杆;所述刀头、旋杆一、把柄一、旋杆二、把柄二、螺纹杆均由铁质材料构成。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的组合式螺丝刀,可以单独使用,旋拧一些狭窄侧面中不太紧的螺丝钉;如果要拧比较紧的螺丝钉,就将连接杆装配在弯头螺丝刀上,使螺纹杆拧在旋转杆一上,成为带两个把柄的侧向螺丝刀。这样的螺丝刀的好处是,在狭窄面中可以拧较紧的螺钉,可以用两手各自握住把柄,就可以向螺钉尾部施加压力,螺丝刀头就不会从螺丝钉尾部的凹槽中滑脱,就可以顺利地旋动螺丝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上半部分弯头螺丝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下半部分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整体组合装配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刀头;2、旋杆一 ;3、把柄一 ;4、把柄二 ;5、旋杆二 ;6、螺纹杆;7、弯头螺丝刀;8、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0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0]如图1 一种可侧向加力的组合式螺丝刀,包括弯头螺丝刀7、连接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螺丝刀7由刀头1、旋杆一 2、把柄一 3构成,所述连接杆8由旋杆二 5、把柄二4构成。所述把柄二 4上方设有螺纹杆6。
[0011]如图2所示:一种可侧向加力的组合式螺丝刀的弯头螺丝刀7,可以单独使用,旋拧一些狭窄侧面中不太紧的螺丝钉。
[0012]如图3所示:一种可侧向加力的组合式螺丝刀的连接杆8,所述把柄二 4上方设有螺纹杆6。
[0013]如图3所示:如果要拧比较紧的螺丝钉,就将连接杆装配在弯头螺丝刀7上,使螺纹杆6拧在旋转杆一 I上,成为带两个把柄的侧向螺丝刀。这样的螺丝刀的好处是,在狭窄面中可以拧较紧的螺钉,可以用两手各自握住把柄,就可以向螺钉尾部施加压力,螺丝刀头I就不会从螺丝钉尾部的凹槽中滑脱,就可以顺利地旋动螺丝钉。
【权利要求】
1.一种可侧向加力的组合式螺丝刀,包括弯头螺丝刀(7)、连接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螺丝刀(7)由刀头(I)、旋杆一(2)、把柄一(3)构成,所述连接杆(8)由旋杆二(5)、把柄二(4)构成;所述把柄二(4)上方设有螺纹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侧向加力的组合式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柄二(4)上方设有螺纹杆(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侧向加力的组合式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I)、旋杆一(2)、把柄一(3)、旋杆二(5)、把柄二(4)、螺纹杆(6)均由铁质材料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侧向加力的组合式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螺丝刀(7)可以单独使用,所述连接杆(8)可以组装在所述弯头螺丝刀(7)上。
【文档编号】B25B23/16GK103692395SQ201310749214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陆全明 申请人:吴江佳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