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防震锤拆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5657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输电线路防震锤拆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输电线路防震锤拆装工具,解决了目前以内嵌式螺栓为固定方式的防震锤难以拆装的问题。该工具包括手柄、力矩杆、叉体、壳体、传动装置、四方棱柱芯杆、两个六棱柱套芯和两个内六角套筒,力矩杆可伸缩插设于手柄内,叉体固定于力矩杆顶部,壳体与叉体铰接,传动装置安装于壳体内,传统装置由棘轮、拔块、拨杆和两个棘爪组成,四方棱柱芯杆插固于棘轮上,两个六棱柱套芯分别安装在四方棱柱芯杆两端,两个内六角套筒分别套设在两个六棱柱套芯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易于实施,适用性较强,可对任意方向的内嵌式螺栓进行拆装。解决了内嵌式螺栓工作面狭小,传统工具无法拆除的难题。
【专利说明】输电线路防震锤拆装工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栓的拆卸工具,特别涉及一种以内嵌式螺栓为固定方式的输电线路防震锤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防震锤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新式防震锤均采用了连接更紧密、且不易生锈的内嵌式螺栓作为固定方式。但是当出现需要拆除防震锤才能进行的消缺工作时,由于内嵌式螺栓工作面狭小,传统工具无法拆除,给线路带来了巨大隐患。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以内嵌式螺栓为固定方式的防震锤难以拆装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防震锤拆装工具。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输电线路防震锤拆装工具,包括手柄、力矩杆、叉体、壳体、传动装置、四方棱柱芯杆、两个六棱柱套芯和两个内六角套筒;手柄上沿其轴线开设有滑道通槽,手柄底部的槽口上安装有封盖;力矩杆的底部滑动插设于手柄的滑道通槽内以实现力矩杆与手柄的可伸缩连接,叉体固定于力矩杆的顶部;壳体包括底板、侧围及壳盖,壳体侧围上位于壳体底部的位置设有连接块,连接块通过轴与叉体上的连接耳铰接;传动装置安装于壳体内部,传动装置包括棘轮、拔块、拨杆和两个棘爪,棘轮中心位置开设有四方孔,拨块形状为梯形且四个角为倒角设计,拨块中心位置开设有固定孔,棘爪的底部延设有铰接轴,拨杆为L形杆;棘轮位于壳体顶部中间位置,拨块位于棘轮正下方,两个棘爪对称分布在拨块的两侧;壳体的底板上正对拨块的固定孔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拨杆的一端穿过安装孔后插固在拨块的固定孔内;壳体的底板上正对棘爪的铰接轴的位置开设有铰接孔并且棘爪上的铰接轴插设于铰接孔内,每个棘爪与其邻近的壳体侧围之间安装有弹簧并且在弹簧的弹力下棘爪的顶部卡置在棘轮的轮齿间;壳体的底板和壳盖上正对棘轮的位置开设有圆形卡口,四方棱柱芯杆插固在棘轮的四方孔内,四方棱柱芯杆的两端分置于棘轮的两侧;六棱柱套芯包括六棱柱体,六棱柱体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四方通孔,两个六棱柱套芯分别通过其上的四方通孔套固在四方棱柱芯杆的两端,每个六棱柱套芯外套设有一个内六角套筒,内六角套筒靠近壳体的一端卡置在壳体上的圆形卡口内,四方棱柱芯杆、六棱柱套芯、内六角套筒三者之间通过插设螺钉实现可拆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易于实施,适用性较强,可对任意方向的内嵌式螺栓进行拆装。解决了内嵌式螺栓工作面狭小,传统工具无法拆除的难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图1的左视图。[0009]图中:1-手柄、1-1-滑道通槽、1-2-封盖、2-力矩杆、3-叉体、4-壳体、4-1-底板、
4-2-侧围、4-3-壳盖、4-4-连接块、5-四方棱柱芯杆、6-六棱柱套芯、7-内六角套筒、8-棘轮、9-拔块、10-棘爪、10-1铰接轴、11-拨杆、12-弹簧、1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0011]如图1、2所示,一种输电线路防震锤拆装工具,包括手柄1、力矩杆2、叉体3、壳体
4、传动装置、四方棱柱芯杆5、两个六棱柱套芯6和两个内六角套筒7 ;手柄I上沿其轴线开设有滑道通槽1-1,手柄I底部的槽口上安装有封盖1-2 ;力矩杆2的底部滑动插设于手柄I的滑道通槽1-1内以实现力矩杆2与手柄I的可伸缩连接,叉体3固定于力矩杆2的顶部;壳体4包括底板4-1、侧围4-2及壳盖4-3,壳体4侧围4_2上位于壳体4底部的位置设有连接块4-4,连接块4-4通过轴与叉体3上的连接耳铰接;传动装置安装于壳体4内部,传动装置包括棘轮8、拔块9、拨杆11和两个棘爪10,棘轮8中心位置开设有四方孔,拨块9形状为梯形且四个角为倒角设计,拨块9中心位置开设有固定孔,棘爪10的底部延设有铰接轴10-1,拨杆11为L形杆;棘轮8位于壳体4顶部中间位置,拨块9位于棘轮8正下方,两个棘爪10对称分布在拨块9的两侧;壳体4的底板4-1上正对拨块9的固定孔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拨杆11的一端穿过安装孔后插固在拨块9的固定孔内;壳体4的底板4-1上正对棘爪10的铰接轴10-1的位置开设有铰接孔并且棘爪10上的铰接轴10-1插设于铰接孔内,每个棘爪10与其邻近的壳体4侧围4-2之间安装有弹簧12并且在弹簧12弹力的作用下棘爪10的顶部卡置在棘轮8的轮齿间;壳体4的底板4-1和壳盖4-3上正对棘轮8的位置开设有圆形卡口,四方棱柱芯杆5插固在棘轮8的四方孔内,四方棱柱芯杆5的两端分置于棘轮8的两侧;六棱柱套芯6包括六棱柱体,六棱柱体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四方通孔,两个六棱柱套芯6分别通过其上的四方通孔套固在四方棱柱芯杆5的两端,每个六棱柱套芯6外套设有一个内六角套筒7,内六角套筒7靠近壳体4的一端卡置在壳体4上的圆形卡口内,四方棱柱芯杆5、六棱柱套芯6、内六角套筒7三者之间通过插设螺钉13实现可拆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输电线路防震锤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I)、力矩杆(2)、叉体(3)、壳体(4)、传动装置、四方棱柱芯杆(5)、两个六棱柱套芯(6)和两个内六角套筒(7);手柄(I)上沿其轴线开设有滑道通槽(1-1),手柄(I)底部的槽口上安装有封盖(1-2);力矩杆(2)的底部滑动插设于手柄(I)的滑道通槽(1-1)内以实现力矩杆(2)与手柄(I)的可伸缩连接,叉体(3)固定于力矩杆(2)的顶部;壳体(4)包括底板(4-1)、侧围(4-2)及壳盖(4-3),壳体(4 )侧围(4-2 )上位于壳体(4 )底部的位置设有连接块(4-4 ),连接块(4-4 )通过轴与叉体(3)上的连接耳铰接;传动装置安装于壳体(4)内部,传动装置包括棘轮(8)、拔块(9)、拨杆(11)和两个棘爪(10),棘轮(8)中心位置开设有四方孔,拨块(9)形状为梯形且四个角为倒角设计,拨块(9)中心位置开设有固定孔,棘爪(10)的底部延设有铰接轴(10-1),拨杆(11)为L形杆;棘轮(8 )位于壳体(4 )顶部中间位置,拨块(9 )位于棘轮(8 )正下方,两个棘爪(10)对称分布在拨块(9)的两侧;壳体(4)的底板(4-1)上正对拨块(9)的固定孔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拨杆(11)的一端穿过安装孔后插固在拨块(9)的固定孔内;壳体(4)的底板(4-1)上正对棘爪(10)的铰接轴(10-1)的位置开设有铰接孔并且棘爪(10)上的铰接轴(10-1)插设于铰接孔内,每个棘爪(10)与其邻近的壳体(4)侧围(4-2)之间安装有弹簧(12)并且在弹簧(12)弹力的作用下棘爪(10)的顶部卡置在棘轮(8)的轮齿间;壳体(4)的底板(4-1)和壳盖(4-3 )上正对棘轮(8 )的位置开设有圆形卡口,四方棱柱芯杆(5 )插固在棘轮(8)的四方孔内,四方棱柱芯杆(5)的两端分置于棘轮(8)的两侧;六棱柱套芯(6)包括六棱柱体,六棱柱体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四方通孔,两个六棱柱套芯(6)分别通过其上的四方通孔套固在四方棱柱芯杆(5)的两端,每个六棱柱套芯(6)外套设有一个内六角套筒(7),内六角套筒(7)靠近壳体(4)的一端卡置在壳体(4)上的圆形卡口内,四方棱柱芯杆(5)、六棱柱套芯(6)、内六角套筒(7)三者之间通过插设螺钉(13)实现可拆连接。
【文档编号】B25B27/14GK203680229SQ201420044495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4日
【发明者】王利红, 闫国胜, 柳保君, 马建国, 桑海彬, 李舰雷, 郭晓斌, 雷达, 杨建廷, 高慧勇, 郭浩亮, 张新军, 秦志沁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