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5616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水下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装置,其底座上固定有两条直线导轨,箱体底部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对应安装在两条直线导轨上;底座一侧设置齿条和支架;在箱体左侧安装有驱动轴座,驱动轴座内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端设有六角螺母二,连接杆下端连接齿轮,齿轮与安装在支架上的齿条连接,支架安装在底座上;在箱体内部设有一个减速器;减速器输入轴为垂直方向,其上端通过连杆与箱体上部盖板上设置的六角螺母一相连;减速器输出轴为水平方向,其前端设有伸出箱体的前挡板的连接轴,连接轴端部装有夹持座,夹持座用于安装铰刀、丝锥或螺钉安装头。本实用新型装置适用范围广,大大降低人员辐照剂量,检修操作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水下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站反应堆在役检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反应堆堆内构件水下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的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反应堆堆内构件是核电站的重要设备之一,它处在高温高压的恶劣工作环境且结构相当复杂,总共由一万多个零部件组成,而其中的结构件又大部分靠堆内的连接件和紧固件进行组装。
[0003]堆内构件工作环境长期受高剂量的辐照,被活化后其自身具有极强的放射性。因此,堆内构件的检修无法直接接触其本体,必须将其放置于水池中且水位必须高于堆内构件的检修部位,借助水的屏蔽后降低检修区域上方的辐照剂量后才可进行相关检修操作,这就要求检修操作人员在岸上或者检修操作平台上使用工具对其进行操作。
[0004]堆内构件吊篮筒体检修工作会涉及到水下螺孔铰孔、水下螺纹攻丝和水下螺钉安装等操作,而不同规格和尺寸的检修对象则必须更换检修工具头,操作人员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不同尺寸规格和不同操作动作的工具头的更换,这就为水下设备的检修操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堆内构件的水下铰孔、水下攻丝和水下螺钉安装的水下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装置。
[0006]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水下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装置,其包括底座和箱体;底座上固定有两条直线导轨,箱体底部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对应安装在两条直线导轨上,由此箱体可沿直线导轨方向直线移动;底座一侧设置齿条和支架;
[0007]所述的箱体由上部盖板、左侧板、右侧板、前挡板和底板组成,它们相互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0008]在箱体左侧安装有驱动轴座,驱动轴座内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端设有六角螺母二,连接杆下端连接齿轮,齿轮与安装在支架上的齿条连接,支架安装在底座上;通过操纵长柄工具旋转六角螺母二转动连接杆,带动连接杆下端的齿轮与安装在支架上的齿条配合移动,从而推动滑块在直线导轨上滑动,使箱体相对于底座前后移动;
[0009]在箱体内部设有一个减速器,减速器分别于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固定;减速器输入轴为垂直方向,其上端通过连杆与箱体上部盖板上设置的六角螺母一相连;减速器输出轴为水平方向,其前端设有伸出箱体的前挡板的连接轴,连接轴端部装有夹持座,夹持座用于安装铰刀、丝锥或螺钉安装头;在前挡板上安装球轴承和轴承盖板用于支承连接轴的转动;通过操作长柄工具旋转六角螺母一转动减速器输入轴,经减速器换向通过输出轴传动至连接轴和夹持座带动铰刀、丝锥或螺钉安装头旋转进行动作。
[0010]如上所述的一种水下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装置,其所述的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向螺钉和定位销孔,用于与输送平台连接,通过输送平台将装置输送至检修位置。
[0011]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下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工具可完成反应堆堆内构件上不同位置和规格的螺孔铰孔、螺纹攻丝和螺钉安装操作。通过更换不同的安装头即可实现单个水下操作工具多功能操作,适用范围广;操作人员通过长柄操作工具进行操作,大大降低人员辐照剂量,检修操作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装置内部采用减速器换向输出使操作更为省力和稳定;减速器和连接轴、连接轴和夹持座采用紧定螺钉锁紧,确保各零件不会发生松脱;六角螺母顶端为圆锥导向,便于水下长柄操作工具连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下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装置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下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装置的侧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下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装置的俯视图;
[0015]图中:1_丝锥(铰刀/螺钉安装头);2-夹持座;3_左侧板;4_六角螺母一 ;5-六角螺母二 ;6_连接杆;7_驱动轴座;8_底板;9_定位螺钉;10_直线导轨;11-右侧板;12_齿轮;13_滑块;14_支架;15-前挡板;16-连接轴;17-球轴承;18-轴承盖板;19-减速器;20-底座;21_上部盖板;22_后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下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装置作进一步描述。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下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装置主体为安装在底座20上的箱体。底座20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螺钉9和定位销孔,用于与输送平台连接,通过输送平台将该装置输送至检修位置。
[0018]底座20上固定有两条直线导轨10,箱体底部设有两个滑块13,两个滑块13对应安装在两条直线导轨10上,由此箱体可沿直线导轨10方向直线移动;底座20 —侧设置齿条和支架14 ;
[0019]所述的箱体由上部盖板21、左侧板3、右侧板11、前挡板15和底板8组成,它们相互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0020]在箱体左侧安装有驱动轴座7,驱动轴座7内设有连接杆6,连接杆6上端设有六角螺母二 5,连接杆6下端连接齿轮12,齿轮12与安装在支架14上的齿条连接,支架14安装在底座20上;通过操纵长柄工具旋转六角螺母二 5转动连接杆6,带动连接杆6下端的齿轮12与安装在支架14上的齿条配合移动,从而推动滑块13在直线导轨10上滑动,使箱体相对于底座20前后移动;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齿轮12来控制箱体的后退和前进。
[0021]在箱体内部设有一个减速器19,减速器19分别于底板8、左侧板3和右侧板11固定;减速器19输入轴为垂直方向,其上端通过连杆与箱体上部盖板21上设置的六角螺母一4相连;减速器19输出轴为水平方向,其前端设有伸出箱体的前挡板15的连接轴16,连接轴16端部装有夹持座2,夹持座2用于安装铰刀、丝锥I或螺钉安装头;在前挡板15上安装球轴承17和轴承盖板18用于支承连接轴16的转动;通过操作长柄工具旋转六角螺母一4转动减速器19输入轴,经减速器19换向通过输出轴传动至连接轴16和夹持座2带动铰刀、丝锥或螺钉安装头旋转进行动作。
[0022]本装置的操作需主、副两名操作人员配合完成。主操作人员操作长柄工具与六角螺母一 4连接,负责铰刀、丝锥I或螺钉安装头的旋转操作。副操作人员操作长柄工具与六角螺母二 5连接,负责箱体的前进和后退操作。整个操作过程中,副操作人员应听从主操作人员的指挥,根据铰孔、攻丝或者螺钉安装动作的实际需要控制箱体做相应的前后移动。
[002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下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装置在进行堆内构件水下检修操作时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通过长柄工具操作,人员辐照剂量低;(2)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工具头更换简便;(3)操作动作便捷、工具易于维护;(4)输送平台定位精度高。
【权利要求】
1.一种水下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座(20)和箱体;底座(20)上固定有两条直线导轨(10),箱体底部设有两个滑块(13),两个滑块(13)对应安装在两条直线导轨(10)上,由此箱体可沿直线导轨(10)方向直线移动;底座(20)—侧设置齿条和支架(14); 所述的箱体由上部盖板(21)、左侧板(3)、右侧板(11)、前挡板(15)和底板(8)组成,它们相互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在箱体左侧安装有驱动轴座(7 ),驱动轴座(7 )内设有连接杆(6 ),连接杆(6 )上端设有六角螺母二(5),连接杆(6)下端连接齿轮(12),齿轮(12)与安装在支架(14)上的齿条连接,支架(14)安装在底座(20);通过操纵长柄工具旋转六角螺母二(5)转动连接杆(6),带动连接杆(6)下端的齿轮(12)与安装在支架(14)上的齿条配合移动,从而推动滑块(13)在直线导轨(10)上滑动,使箱体相对于底座(20)前后移动; 在箱体内部设有一个减速器(19),减速器(19)分别于底板(8)、左侧板(3)和右侧板(11)固定;减速器(19)输入轴为垂直方向,其上端通过连杆与箱体上部盖板(21)上设置的六角螺母一(4)相连;减速器(19)输出轴为水平方向,其前端设有伸出箱体的前挡板(15)的连接轴(16),连接轴(16)端部装有夹持座(2),夹持座(2)用于安装铰刀、丝锥或螺钉安装头;在前挡板(15)上安装球轴承(17)和轴承盖板(18)用于支承连接轴(16)的转动;通过操作长柄工具旋转六角螺母一(4)转动减速器(19)输入轴,经减速器(19)换向通过输出轴传动至连接轴(16)和夹持座(2)带动铰刀、丝锥或螺钉安装头旋转进行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0)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向螺钉(9)和定位销孔,用于与输送平台连接,通过输送平台将装置输送至检修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铰孔、攻丝和螺钉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器和连接轴、连接轴和夹持座采用紧定螺钉锁紧。
【文档编号】B25F3/00GK203726449SQ201420085361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7日
【发明者】潘捷, 沈秋平, 黄然, 陈志清, 黄国军, 翁志敏, 刘永骏, 胡士光 申请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