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461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刀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刀具,特别关于一种兼具切割及刨削功能的刀具。



背景技术:

早期各类手持工具大多数为单一功能的设计,但要完成一件工作往往要执行许多步骤,而各个步骤需要不同功能的工具方能完成。因此为了要完成一件工作需要往往需要同时携带不同功能的各式工具,收纳时也需要额外的空间。如此一来,不仅会增加使用者的负担,同时也使使用者花费更多时间来寻找或拿取适合的工具。另外,当所使用的工具于使用中可能存在安全疑虑时,尤以刀具为例,若无适当防护措施或收纳方式,则可能进一步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

举例而言,一般在切削及处理水果或蔬菜时,针对不同的水果及蔬菜,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苹果、水梨之类的水果需要先刨除或削除外皮,再以水果刀分切。由于习知刀具往往只适合用于单一用途,例如常见的水果刀仅适合分切的用途而不适合用于削除果皮,而刨刀仅适合刨除果皮而无法用来分切。一般家庭通常需要就其实际需求而分别准备及购买水果刀以及刨刀;且于实际使用时,还需要逐一拿取,造成收纳与选用的不便,尤其是外出时,还会造成携带上极大的不便。

换言之,仅具备单一功能的手持刀具,会造成金钱与空间上的浪费,造成使用者诸多的不便,反而降低其实用性。虽目前已发展出同时具备两种以上功能的刀具,然以现有的产品及设计而言,仍存在体积过大及使用不便的问题,其实用性仍属不足。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兼具切割及刨削功能的刀具,并以特殊的设计,在复合功能的基础下,节省整体收纳空间,以提升使用及携带上的便利性,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兼具切割及刨削功能的刀具,并以特殊的设计,在能够提供复合功能的基础下,节省整体收纳空间,以提升使用及携带上的便利性。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刀具包括一刀体、一本体以及一连接部。刀体具有一刀刃部。本体具有一槽部及一开口部。开口部连通槽部。连接部连接刀体及本体。刀刃部至少部分外露于开口部。

在一实施例中,本体具有一挡部。挡部位于开口部的范围内。

在一实施例中,刀体容置于槽部时,刀刃部与挡部间具有一间隙。

在一实施例中,刀体容置于槽部时,刀具为一刨刀。

在一实施例中,刀刃部与槽部设置于连接部的相对二侧。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部设置于本体靠近刀体的一端。连接部具有至少一凸部。刀体具有复数连续设置的卡合部。凸部卡掣于卡合部内。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部设置于本体靠近刀体的一端。刀体具有至少一凸部。连接部具有复数连续设置的卡合部。凸部卡掣于卡合部内。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部设置于刀体靠近本体的一端。连接部具有至少一凸部。本体具有复数连续设置的卡合部。凸部卡掣于卡合部内。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部设置于刀体靠近本体的一端。本体具有至少一凸部。连接部具有复数连续设置的卡合部。凸部卡掣于卡合部内。

在一实施例中,本体具有二本体单元。本体单元相互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刀体具有一刀背。刀体容置于槽部时,刀背至少部分外露于槽部。

在一实施例中,刀背具有一凹陷部。

承上所述,本发明的刀具依据其所包含的刀体、本体、及连接部的结构,以及于本体上形成一容置刀体的槽部以及开口部,使得当刀体收纳于本体内时,刀体的刀刃部可至少部分外露于开口部。透过此结构设计,使得刀体在未收纳于本体时,可应用为一般切割用途的刀具,而当刀体收纳于本体时,则可透过将欲切削的物体顶抵于开口部及刀刃部,以利用刀刃部进行表面的刨削。本发明的刀具能够在单一对象的结构下,透过开口部的设置,使其兼具切割刀及刨刀的双重功能,以避免携带双 重工具的麻烦,进而提供使用者绝佳的应用性及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刀具的外观示意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刀具的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1C为图1A所示的刀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刀具的外观示意图。

图2B为图2A所示的刀具的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刀具的外观示意图。

图3A为应用图2A所示的刀具的展开状态的操作示意图。

图3B为应用图2A所示的刀具的收纳状态的操作示意图。

图4A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刀具的截面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4B及图4C为图4A所示的刀具的截面示意图。

图5A至图5C分别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不同态样的刀具的截面部分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刀具,其中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图1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刀具的外观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的刀具的收纳状态示意图,图1C为图1A所示的刀具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A至图1C所示,刀具K包含一刀体1、一本体2及一连接部3。连接部3在本实施例以凸轴为例。刀体1具有一刀刃部11及一刀背12。本实施例的本体2是由二本体单元20、21组成,而连接部3则穿设于刀体1靠近本体2的一侧,且连接部3的二端分别固设于二本体单元20、21,以使得刀体1可转动地夹设(即枢设)于本体2的二本体单元20、21之间。当然,本体2并不限制于由二本体单元20、21所组成,于实际应用时,可依据制程及实际使用的考虑,将本体的结构设计为仅由单一部件所组成,或由三个以上的本体单元组合而成,本发明于此不限。

同样请参酌图1A至图1C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体2具有一槽部22及一开口部23。槽部22为形成于本体2一边缘的长条形凹槽结构,而开口部23为形成于本体单元20、21的一开口状结构。详细而言,槽部22实际上为本体单元20、21之间的缝隙。当以整体观之时,由于本实施例的槽部22与开口部23是实质上位于本体2的相对侧。

然关于刀具的外观并非本发明限制性者。于其它实施例中,刀具亦可设计为具有流线型的弧状构型,如图2A、图2B及图2C所示的刀具K1,以便于使用者抓握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请再参考图1A至图1C所示,槽部22于收纳时是用以容置刀体1,亦即槽部22的宽度略大于刀体1的厚度,使刀体1可收纳于槽部22以呈现如图1B的收纳状态。详细而言,收纳时,刀体1以图面上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槽部22进入开口部23。于此收纳过程中,刀体1是至少部分容置于槽部22。其中,本体2具有一设置于本体单元20或本体单元21的挡止单元24(本实施例以设置于本体单元21为例),而刀体1则具有一可容置并卡掣所述挡止单元24的卡掣部13。由于本实施例的挡止单元24是藉由一弹性组件241设置于本体单元21。因此,当刀体1沿上述的收纳方向往槽部22转动时,将先挤压挡止单元24使弹性组件241的发生形变压缩。当刀体1旋转收纳至槽部22时,卡掣部13将处于对应挡止单元24的位置,使原本收到压缩的弹性组件241可因弹性恢复力而推动挡止单元24使其移动并卡掣入刀体1的卡掣部13内,达到使刀体1不易自槽部22脱出,也同时达成挡止刀体1进一步往开口部23方向转动的效果。

进一步而言,当刀体1收纳至槽部22时,刀体1的刀刃部11将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开口部23,此时刀具K即为一刨刀。在此所称的“刨刀”一词是指,当刀具K于刨刀状态下,其是适用于除去物体的表皮,但几乎无法做为切割的用途。

详细而言,于本实施例中,本体2还具有一形成于其一边缘的挡部25。然挡部25的位置非绝对限制性者,挡部25可形成于二本体单元20、21其中之一,或同时设置于二本体单元20、21。挡部25是以位于开口部23的范围内为原则进行设计。透过挡部25的设置,可定义出一窗口结构 26。换言之,当刀具K处于收纳过程时,刀刃部11是由槽部22的方向往窗口结构26及挡部25的方向转动。

另外,图1A至图1C实施例所示的刀具K,其刀体1的刀背12还包括一凹陷部14。本实施例的凹陷部14利于使用者以指甲拨动凹陷部14,以拉出刀体1。而为达成此目的,当刀体1容置于槽部22并呈现为收纳状态时,凹陷部14设置于刀背12外露于槽部22的部分,以利使用者可以藉由凹陷部14将刀具K由收纳状态转动为展开状态。当然,凹陷部14内亦可设置较为粗糙的材料,以增加使用者手指与刀体1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升其操作性。

以下以图2A及图2B所示的刀具K1为例,并搭配图3A及图3B进行刀具的操作说明。

当刀具呈现展开状态时,刀刃部即可用于对物体O(如:水果或蔬菜)进行切割,其实际操作的附图如图3A所示。亦即,图2A及图3A所呈现的刀具K1的展开状态即可应用为一般所熟知的刀具的用途,如水果刀进行切割时的用途。此时,使用者可透过握持本体2a,并应用刀体1a的刀刃部11a切割物体O。

而刀具于收纳状态下的实际操作方式则可参考图3B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当刀体1a转动到定位并容置于槽部22a时(即收纳状态时),刀具K1的挡部25a与刀体1a并无位于同一平面上,因此刀刃部11a与挡部25a间形成一间隙S1。当欲切削的物体O设置于开口部23a并同时顶抵于刀刃部11a及挡部25a时,由于刀刃部11a的刀尖是朝向物体的方向具有一非为90度的夹角,且由于挡部25a与刀刃部11a的间隙S1具有一固定间距,所刨下来的果皮可由此而脱出开口部23a。

惟上述挡部25a的形成非限制性者。图2C为依据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刀具的外观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刀具K2的本体2b则不具有挡部的结构。换言之,当欲使用刀具K2的刨削功能时,同样可将物体顶抵于开口部23b及刀刃部11b,并调整刀刃部11b与物体之间的角度,同样可达成切削的功能。

进一步而言,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控制所刨出的果皮厚度的刀具。 请参考图4A、图4B及图4C所示,图4A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刀具的截面部分分解示意图,图4B及图4C为图4A所示的刀具的截面示意图。需先说明的是,为清楚示意作动机构,图4A仅绘示刀具K3的部分组件的截面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刀具K3与前述实施例的刀具K1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与特征,惟刀具K3的连接部3c是设置于本体2c靠近刀体1c的一端,且连接部3c具有至少一凸部31c。刀体1c则具有复数连续设置的卡合部15c,所述凸部31c卡掣于所述卡合部15c内。其中,连接部3c的凸部31c以及卡合部15c的数量非本发明限制性者,凸部31c是以可配合卡合部15c的位置及数量而配置;换言之,凸部31c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卡合部15c的数量进行设置。

详细而言,为使刀体1c相对于本体2c进行转动时,可透过多段式的方法控制刀体1c与本体2c之间的角度,进而调整刀刃部11c与挡部25c之间的间隙S3(如图4C所示)的大小,本实施例的刀具K3应用类似“齿轮”结构的连接部连接刀体1c与本体2c。换言之,透过将连接于本体2c的连接部3c上的凸部31c卡合并设置于刀体1的卡合部15c内,并搭配具有弹性的凸部31c及/或卡合部15c,例如应用弹性塑料作为材料的凸部31c及/或卡合部15c,能够让使用者在转动刀体1c或本体2c时,使凸部31c及/或卡合部15c产生些微形变,使凸部31c与卡合部15c可相对于彼此移动。

以实际将刀具K3由图4B的展开状态调整为图4C的收纳状态为例说明,由于凸部31c或卡合部15c至少其中之一是选用具有弹性的材质,当刀体1c以逆时针方向往开口部23c转动时,凸部31c会依序于相邻的各卡合部15c之间移动。反之,当刀具K3须由图4C的状态调整为图4B的状态时(刀体1c以顺时针方向转出),则凸部31c同样会依序于相邻的各卡合部15c之间移动。

于本实施例中,刀具K3同前述实施例的刀具K具有一设置于本体2c的挡止单元24c,而刀体1c则具有一可容置并卡合所述挡止单元24c的卡掣部13c。由于本实施例的挡止单元24c是藉由一弹性组件241c设置于本体2c。因此,当刀体1c沿上述的收纳方向D1往槽部22c转动时, 将先挤压挡止单元24c使弹性组件241c的发生形变压缩。当刀体1c旋转收纳至槽部22c时,卡合部13c将处于对应挡止单元24c的位置,使原本收到压缩的弹性组件241c可因弹性恢复力而推动挡止单元24c使其移动并卡掣入刀体1c的卡掣部13c内。

透过上述连接部3c的结构,并搭配挡止单元24c与卡掣部13c的卡掣,可达到使刀体1c不易自槽部22c脱出,也同时达成挡止刀体1c进一步往开口部23c方向转动的效果。

另外,关于刀体及本体以多阶段式相对转动的机构并不限制于前述实施例的方式。请参考图5A至图5C所示,图5A至图5C分别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不同态样的刀具的截面部分分解示意图。图5A至图5B各自所示的刀具K4、K5、K6与前述实施例的刀具K1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与特征,惟刀具K4、K5、K6于连接部的结构上略存在差异。其中,刀具K4的连接部3d设置于本体2d靠近刀体1d的一端,刀体1d具有至少一凸部16d(于此是以二凸部16为例)。连接部3d具有复数连续设置的卡合部32d,凸部16d卡合于卡合部32d内。刀具K5的连接部3e设置于刀体1e靠近本体2e的一端。连接部3e具有至少一凸部33e(于此是以二凸部33e为例),本体2e具有复数连续设置的卡合部27e,凸部33e卡合于卡合部27e内。刀具K6的连接部3f设置于刀体1f靠近本体2f的一端。本体2f具有至少一凸部28f(于此是以二凸部28f为例)。连接部3f具有复数连续设置的卡合部34f,凸部28f卡合于卡合部34f内。惟关于刀具K4、K5、K6的作动方式与前述实施例是实质上类似,其概略是以凸部对应于卡合部进行卡合及转动,于此不再赘述。

关于刀具K3、K4、K5、56的连接部3c、3d、3e、3f的结构应用是可涵盖至本发明所提供的各种刀具态样中,而提升各实施例的刀具的应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刀具依据其所包含的刀体、本体、及连接部的结构,以及于本体上形成一容置刀体的槽部以及开口部,使得当刀体收纳于本体内时,刀体的刀刃部可至少部分外露于开口部。透过此结构设计,使得刀体在未收纳于本体时,可应用为一般切割用途的刀具,而当 刀体收纳于本体时,则可透过将欲切削的物体顶抵于开口部及刀刃部,以利用刀刃部进行表面的刨削。本发明的刀具能够在单一对象的结构下,透过开口部的设置,使其兼具切割刀及刨刀的双重功能,以避免携带双重工具的麻烦,进而提供使用者绝佳的应用性及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的权利要求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