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9053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门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门闩装置。



背景技术:

某些门闩装置包括:锁定/解锁马达,用于控制使车门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的操作机构;以及双锁定马达,用于通过将操作机构的锁定/解锁杆(锁定杆)控制为处于双锁定状态而防止该锁定/解锁杆由于从车外侧错误地操作设置在车内侧的用于锁定/解锁操作的锁定按钮而切换到解锁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9-23584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包括为锁定/解锁马达和双锁定马达的两个马达的门闩装置通常具有双锁定马达收容在被连接到锁定按钮的按钮杆(专利文献1中的第一锁定杆)、由锁定/解锁马达致动的锁定/解锁杆(专利文献1中的第二锁定杆)、连接到锁芯的钥匙杆等的下方的配置,也就是收容在壳体的下部的配置。

当双锁定马达收容在壳体的下部中时,在壳体的上部中设置有与按钮杆连接的诸如博登拉线等的操作力传递构件贯通的贯通孔、由钥匙杆的轴部贯通的贯通孔等。因此,存在经由通孔进入壳体的雨水附着到收容在壳体内的开关构件和双锁定马达之间的连接端子部且引起双锁定马达的故障的情况。

鉴于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闩装置,其具有提高的对于马达及其连接端子部的防水性。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通过如下的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

第一发明包括:

壳体;

马达,收容在壳体中,用于控制使车门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的操作机构;以及

开关构件,收容在壳体中且包括通电至马达的导电构件,

其中,开关构件具有尺寸为用于从车内侧覆盖马达的马达盖部,并且

其中,在马达盖部的车外侧的侧面上,马达的连接端子部被连接到导电构件,且利用马达盖部从车外侧覆盖马达和连接端子部。

根据上述第一发明的第二发明,其中,向车内侧开口的马达收容部形成在壳体上,在马达收容在马达收容部的状态下通过马达盖部遮蔽马达收容部的开口。

根据上述第二发明的第三发明,其中,利用被固定到壳体的盖覆盖马达盖部的车内侧的侧面。

根据上述第一发明至第三发明中任一发明的第四发明,其中,所述马达收容在所述壳体中,使得所述马达设置在所述开关构件的连接到外部连接器的连接器和连接到为所述操作机构的一部分的操作杆的操作力传递构件下方。

根据上述第一发明至第四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第五发明,其中,马达为用于将为操作机构的一部分的锁定/解锁杆控制在双锁定状态的双锁定马达,或者马达为用于使防儿童开启锁定机构在防儿童开启锁定状态和防儿童开启解锁状态之间切换的防儿童开启锁定马达。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尺寸为用于从车内侧覆盖收容在壳体中的马达的马达盖形成为收容在壳体中的开关构件,且在马达盖的车外侧的侧面上,马达的连接端子部连接到开关构件的导电构件。因此,利用马达盖部覆盖马达和导电构件的连接端子部,且提高了防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从车内侧观察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门闩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从车外侧观察的门闩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从车内侧观察的盖被拆卸的门闩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从车内侧观察的防儿童开启杆移动到锁定位置的门闩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从斜前方观察的壳体被拆卸的门闩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从斜后方观察的盖、辅助盖、防水顶盖和处于在安装盖、辅助盖、防水顶盖之前的状态的门闩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从车外斜前方观察的门闩装置的局部缺欠立体图。

[图8]是示出啮合单元的盖构件被拆卸的门闩装置的后视图。

[图9]是示出防儿童开启锁定机构的放大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沿着图3中的x-x线截取的放大截面图。

[图11]是示出从车内侧观察的第一开关构件的侧视图。

[图12]是示出从车外侧观察的第一开关构件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从车内侧观察的第二开关构件的侧视图。

[图14]是示出从车内侧观察的通过将第一开关构件和第二开关构件联接而形成的开关构件的侧视图。

[图15]是沿着图14中的xv-xv线截取的放大截面图。

[图16]是沿着图14中的xvi-xvi线截取的放大截面图。

[图17]是示出处于在安装双锁定马达之前的状态的第二开关构件的立体图。

[图18]是沿着图1中的xviii-xviii线截取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如图1至图8所示,门闩装置1设置在车辆(未示出)的后车门(以下简称为车门)的后端部内。门闩装置1包括:啮合单元2,用于将车门保持在关闭位置;和致动器单元3,一体地连接到啮合单元2,用于操作啮合单元2的下述的啮合机构。为了清楚地示出致动器单元3的内部结构,在图3和图4中省略分别覆盖致动器单元3的车内侧的侧面的盖4和辅助盖5(参照图6)且在图5中省略覆盖致动器单元3的车外侧的侧面的壳体7。

如图6和图8所示,啮合单元2包括:箱状的合成树脂主体9,在其后表面具有开口;金属盖构件11(在图8中未示出),被固定到主体9的后表面且利用多个螺栓10(参照图1)与主体9一起被固定到车门的内面板p的后端部的内侧面;闩13,在被沿车前后方向延伸的闩轴12支撑的状态下收容在主体9和盖构件11之间的内部空间中,闩13具有能够与车主体的锁扣s接合的接合槽13a;棘轮15,在被沿车前后方向延伸的棘轮轴14支撑的状态下也被收容在主体9和盖构件11之间的内部空间中,其中棘轮15通过与闩13接合来防止闩13沿打开方向(用于释放与锁扣s的接合的方向)旋转;打开杆16(参照图3、图5),在主体9的前面侧被固定到棘轮轴14且与棘轮15一体地枢转;以及金属惯性杆17,在被沿车前后方向延伸的轴33枢转地支撑的状态下在棘轮15的下方被收容在主体9和盖构件11之间的内部空间中,轴33也支撑下述的外侧杆34。啮合机构由上述的闩13和棘轮15构成。

即使通过侧面撞击等导致冲击载荷从内部作用于门闩装置,惯性杆17也通过保持闩13和棘轮15的接合状态而防止车门被不期望地打开,并作用如下。

惯性杆17形成为使得惯性杆17的重心位于轴33的中心处,且通过一端与形成在惯性杆17的前面侧上的突起171接合的弹簧18而沿图8中的顺时针方向被不断地施力。与棘轮15一体地枢转的打开杆16的车外侧的端部在与弹簧18的接合部相对的部分处与突起171接触。

当下述的内侧杆30和外侧杆34被释放时,打开杆16和棘轮15通过下述的打开连杆28沿释放方向旋转。随后,车门可以被打开。此时,因为如图8的箭头所示,通过打开杆16,惯性杆17抵抗弹簧18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所以车门打开操作没有被干涉。

因为惯性杆17形成为使得惯性杆17的重心位于轴33的中心处,所以即使在冲击载荷从外部作用于门闩装置时惯性杆17也不会旋转。因此,即使棘轮15通过冲击而导致的惯性载荷而将要沿释放方向(图8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棘轮15的下端部15a立刻与通过弹簧18而停止在固定位置的惯性杆17的车外侧的上端部17a接触,由此阻挡棘轮15沿释放方向的旋转。如此,因为不存在棘轮15在冲击瞬间从闩13得到释放的风险,所以闩13和棘轮15之间的接合状态被维持以防止车门在冲击时等不期望地打开。为了防止惯性杆17由于棘轮15而旋转,棘轮15的下端部15a和惯性杆17的上端部17a之间的接触部优选地设定在穿过轴33的中心的竖直线上。

如图3至图6所示,致动器单元3包括:

上述的合成树脂壳体7,被固定到啮合单元2的主体9;

锁定/解锁马达19,收容在壳体7内的前上部,使得其旋转轴沿斜前下方倾斜,其中马达19通过远程控制开关等(未示出)的操作而双向旋转;

蜗杆20,被固定到锁定/解锁马达19的旋转轴;

涡轮22,与蜗杆20啮合且被沿车内外方向延伸的轴21枢转地支撑;

锁定/解锁杆24,被沿车内外方向延伸的轴23枢转地支撑在壳体7中,且在能够进行车门打开操作的解锁位置和不能够进行该操作的锁定位置之间枢转;

按钮杆27,被形成在上述盖4的上部上且沿车向外方向延伸的轴25(参照图6)枢转地支撑,其中按钮杆27通过诸如博登拉线等的操作力传递构件d1连接到设置在车门的车内侧用于手动操作的锁定按钮(未示出),其中按钮杆27的下部连接到形成在锁定/解锁杆24的上端部且沿车向内方向延伸的销26;

打开连杆28,与锁定/解锁杆24连动地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枢转;

内侧杆30,该内侧杆30的下端部被沿车内外方向延伸的轴29枢转地支撑在壳体7上,且该内侧杆30的上端部通过诸如博登拉线等的操作力传递构件d2连接到设置在车门的车内侧用于车门打开操作的内侧把手(未示出);

外侧杆34,被沿车前后方向延伸的轴33(参照图8)枢转地支撑在主体9上,且通过杆等(未示出)被连接到设置在车门的车外侧的外侧把手(未示出);

防儿童开启锁定机构35,在经由内侧杆30将通过内侧把手的车门打开操作传递到打开连杆28和啮合单元2的棘轮15的防儿童开启解锁状态和不能进行该传递的防儿童开启锁定状态之间切换;

双锁定机构36,防止由于车内侧的锁定按钮的错误操作而导致的解锁状态;以及

开关构件37,分别通电至锁定/解锁马达19和下述的双锁定马达44等。

本发明的操作机构包括锁定/解锁马达19、涡轮22、锁定/解锁杆24、按钮杆27、打开连杆28、内侧杆30、防儿童开启锁定机构35和包括下述的双锁定马达44等的双锁定机构36。按钮杆27和内侧杆30与本发明的操作杆对应。

如图6所示,用于将操作力传递构件d1、d2分别连接到按钮杆27和内侧杆30的连接区域部4a形成在合成树脂盖4的前上部的车内侧。按钮杆27被形成在连接区域部4a上且沿车向内方向延伸的轴25枢转地支撑,按钮杆27的下部在连接区域部4a内连接到操作力传递构件d1的端部。内侧杆30的上端部通过形成在盖4上的缺欠部4b向连接区域部4a突出。突出的端部被连接到操作力传递构件d2的端部。如图1所示,连接区域部4a被固定到盖4的上述合成树脂辅助盖5覆盖,由此防止雨水经由连接区域部4a进入到壳体7内。

如图1所示,盖4利用上下两个螺栓6、6被固定到壳体7,而啮合单元2的主体9的车内侧的侧面暴露。

如图2、图7和图18所示,沿车向内方向开口且收容下述的双锁定马达44的马达外壳部71一体地成型在上述合成树脂壳体7的前下部的内部。

涡轮22根据锁定/解锁马达19的双向旋转而抵抗弹簧38的施力从中立位置双向旋转。当锁定/解锁马达19停止其旋转时,涡轮22通过弹簧38的施力从旋转后的位置自动地返回至中立位置。

锁定/解锁杆24具有与形成在涡轮22的中心部的齿部221啮合的齿部241。当涡轮22根据锁定/解锁马达19的旋转而双向旋转时,锁定/解锁杆24在能够通过外侧把手和内侧把手进行车门打开操作的解锁位置和不能够进行该操作的锁定位置之间旋转。

按钮杆27根据锁定按钮的解锁操作和锁定操作而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枢转。当锁定按钮被操作为锁定时,按钮杆27从图3中所示的解锁位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预定角度至锁定位置。此外,被连接到按钮杆27的锁定/解锁杆24和被连接到锁定/解锁杆24的打开连杆28分别在能够通过外侧把手和内侧把手进行车门打开操作的解锁位置和不能够进行该操作的锁定位置之间旋转。

内侧杆30根据内侧把手的打开操作而沿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转。当锁定/解锁杆24处于解锁位置且防儿童开启锁定机构35处于防儿童开启解锁状态时,内侧杆30经由打开连杆28和连接到内侧杆30的下述的释放杆39使打开杆16沿释放方向旋转,且释放棘轮15和闩13之间的接合,由此打开车门。

大致l形状的嵌合孔301形成在内侧杆30的下部,且形成在下述的连接杆42的上部的上连接轴421b被嵌合到该嵌合孔301。当防儿童开启锁定机构35处于防儿童开启解锁状态时,上连接轴421b以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嵌合到沿嵌合孔301的上部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纵长孔部301a。因此,当车门被操作打开时,在内侧杆30的车门打开方向上的操作力通过上连接轴421b被传递到下述的释放杆39。当防儿童开启锁定机构35处于防儿童开启锁定状态时,上连接轴421b向下移动至从纵长孔部301a延续且沿嵌合孔301的下部的向后方向(与内侧杆的车门打开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宽的向后孔部301b。因而,当车门被操作打开时,使内侧杆30空摆,使得内侧杆30的车门打开方向上的操作力没有通过上连接轴421b传递到释放杆39(以下详细描述)。

打开连杆28的下部以能够在车前后方向上枢转预定角度的方式连接到外侧杆34的车内侧的连接端部341,打开连杆28的上部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连接到锁定/解锁杆24。在打开连杆28与锁定/解锁杆24的枢转连动地被外侧杆34的连接端部341枢转地支撑的状态下,打开连杆28抵抗弹簧(未示出)的施力从图3中所示的解锁位置沿逆时针方向枢转预定角度至锁定位置。当打开连杆28处于解锁位置(图3的位置)时,形成在打开连杆28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处的释放部281的上面能够与打开杆16的被释放部161的下面接触。

当车门被完全关闭且锁定/解锁杆24和打开连杆28处于解锁位置时,打开连杆28根据外侧把手的打开操作、通过释放外侧杆34而向上方移动以使打开杆16沿释放方向旋转。随后,释放闩13和与打开杆16一体枢转的棘轮15之间的接合状态,由此打开车门。

当车门被完全关闭且锁定/解锁杆24和打开连杆28处于锁定位置时,即使打开连杆28通过释放外侧杆34而向上方移动,释放部281也空摆至打开杆16的被释放部161,因此车门不能被打开。

如图9和图10所示,防儿童开启锁定机构35包括:

释放杆39,该释放杆39的中间部被内侧杆30的轴29枢转地支撑在内侧杆30的车外侧,其中释放杆39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形成在轴29的上方的部分中的长孔391;

合成树脂防儿童开启杆41,收容在壳体7中的靠近后方的下端部中,该合成树脂防儿童开启杆41的在车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被在车内外方向上延伸的轴40枢转地支撑,其中防儿童开启杆41与轴40垂直地沿车前后方向延伸;以及

连接杆42,沿上下方向延伸,该连接杆42以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在释放杆39的车外侧,其中沿车向内方向延伸的下连接轴421a和上连接轴421b分别形成在连接杆42的下部和上部上。

轴40的车内侧的端部和车外侧的端部分别被支撑在盖4的内表面和壳体7的内表面上。

沿车向外方向延伸的释放部392一体地形成在释放杆39的后端部处,释放部392通过与打开连杆28的下端部接触而使打开连杆28向上方(释放方向)移动。

连接杆42的上连接轴421b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贯通释放杆39的长孔391,且与内侧杆30的嵌合孔301嵌合。连接杆42的下连接轴421a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在车前后方上为长的弧状连接孔411接合,其中连接孔411形成在以支撑轴40为中心的防儿童开启杆41的前端部。

手动操作部412形成在为防儿童开启杆41的在车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的后端部。手动操作部412从啮合单元2的盖构件11的后面向后突出。详细地,手动操作部412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引导孔43向后突出,其中引导孔43形成在如下的一对相对面之间:所述相对面为啮合单元的盖构件11的车内侧的侧端和以向盖构件11侧曲折的方式形成在盖4的后部的曲折部4c的车外侧的侧端。引导孔43的宽度尺寸(车内外方向上的尺寸)等于或稍大于手动操作部412的厚度(参照图10),使得手动操作部412的厚度方向上的侧面分别与盖构件11的车内侧的侧端和盖4的曲折部4c的车外侧的侧端接近或可滑动地接触。根据这种构造,当防儿童开启杆41通过保持手动操作部412而沿上下方向旋转时,手动操作部412由引导孔43引导,由此防止防儿童开启杆41在车内外方向上摇动。当车门被关闭时,手动操作部412被车辆主体的与门闩装置1的后表面相对的一部分覆盖。因此,当车门被打开时,仅可以进行手动操作部412的操作。尽管引导孔43形成在如下的一对相对面之间:所述相对面为盖构件11的车内侧的侧端和以向盖构件11侧曲折的方式形成在盖4的后部的曲折部4c的车外侧的侧端,但是当盖4的曲折部4c未形成且可选择地扩大盖构件11时,引导孔43可以直接形成在盖构件11上。

弹性舌片413形成在防儿童开启杆41的轴40的后方的车内侧的侧面上,其中弹性舌片413以防儿童开启杆41的前侧基部为中心地在车内外方向上弹性地变形。向车内侧突出的半球状的突起413a形成在弹性舌片413的自由端部(后端部)。另一方面,向车外方向突出的山形状的突起4d形成在盖4的与突起413a相对的面上,其中突起413a的顶端面可以通过使弹性舌片413沿车向外方向弹性地变形而越过山形状的突起4d。当防儿童开启杆41从防儿童开启解锁位置(图3的位置)向防儿童开启锁定位置(图4的位置)旋转或逆向地旋转时,弹性舌片413在越过山形状的突起4d的同时在上侧和下侧之间移动,因此防儿童开启杆41被保持在防儿童开启解锁位置或防儿童开启锁定位置。

当防儿童开启锁定机构35处于防儿童开启解锁状态、即防儿童开启杆41处于如上所述的图3中所示的防儿童开启解锁位置时,连接杆42的上连接轴421b在贯通释放杆39的长孔391的同时嵌合到内侧杆30的嵌合孔301纵长孔部301a。因此,当通过内侧把手(未示出)沿车门打开方向(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操作内侧杆30时,操作力通过上连接轴421b被传递至释放杆39,且释放杆39与内侧杆30连动地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当锁定/解锁杆24处于图3中所示的解锁位置时,释放杆39的释放部392接触打开连杆28的下端部,从而上推打开连杆28,且使打开杆16沿释放方向旋转以释放闩13和棘轮15之间的接合,由此打开车门。

另一方面,当防儿童开启锁定机构35处于防儿童开启锁定状态、即如图4所示防儿童开启杆41的手动操作部412被上推以使防儿童开启杆41旋转到防儿童开启锁定位置(逆时针方向)时,连接杆42通过嵌合到防儿童开启杆41的连接孔411的下连接轴421a而向下移动。随后,上连接轴421b向下移动到内侧杆30的嵌合孔301的向后孔部301b。因此,即使车门中的锁定按钮(未示出)被解锁以使锁定/解锁杆24处于解锁状态且内侧杆30沿车门打开方向旋转,内侧杆30也空摆,因此内侧杆30的操作力没有通过上连接轴421b被传递至释放杆39。因此,因为打开杆16没有经由处于防儿童开启锁定状态的释放杆39和打开连杆28沿释放方向旋转,所以车门不能通过操作内侧杆30而被打开。即使防儿童开启锁定机构35处于防儿童开启锁定状态,只要锁定/解锁杆24处于解锁状态,当车门的外侧把手被操作以使外侧杆34沿车门打开方向旋转时,打开杆16可以通过打开连杆28沿释放方向旋转,由此从车外侧打开车门。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操作力传递构件d1、d2和开关构件37的下述的母连接器52的下方,双锁定机构36包括:

双锁定马达44,以其旋转轴线倾斜的方式可双向旋转地收容于在壳体7中向车内侧开口的马达外壳部71中;

螺旋齿轮45,以通过双锁定马达44旋转的方式沿斜后下方向倾斜;

圆筒状移动构件46,被螺纹接合于螺旋齿轮45以通过螺旋齿轮45的旋转而沿轴向移动;以及

双锁定杆47,该双锁定杆47的后下端部被上述防儿童开启杆41的轴40(参照图10)枢转地支撑,且该双锁定杆47的前端部(在侧视图中为大致u形状)连接到移动构件46。

双锁定杆47设置在打开连杆28的车外侧,使得双锁定杆47的上下方向指向部分的一部分与打开连杆28的车外侧的侧面的一部分重叠。从后方保持移动构件46的双叉状的连接部471形成在双锁定杆47的前端部上。形成于该连接部471中的u形状的缺口槽472从后方嵌合到如下的一对驱动销中:所述一对驱动销以沿车内外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在移动构件46上,由此将双锁定杆47连接到移动构件46。

在车门被锁定的状态下,当通过便携式远程控制开关等致动双锁定马达44时,移动构件46根据双锁定马达44的旋转而向下移动。因此,双锁定杆47从图3、图5中所示的双解锁位置向双锁定位置(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图5的顺时针方向)、绕着轴40沿逆时针方向枢转预定角度。

当双锁定杆47枢转到双锁定位置时,形成在双锁定杆47的与打开连杆28相对的一部分处的上下方向块肋473接近并面向凹部282内的块壁部283,其中凹部282形成在与锁定/解锁杆24一起旋转到锁定位置的打开连杆28的车外侧的侧面上,其中块壁部283为凹部282的前侧的壁部,如此形成了双锁定状态。当双锁定杆47枢转到双锁定位置时,形成在双锁定杆47的上端部上的向前方延伸的向前延伸部474的顶端部接触被固定到下述的第二开关构件372的双锁定检测开关60的开关销601,以压该开关销601。随后,双锁定信号被发送至控制电路装置等,且双锁定马达44的旋转停止。

在双锁定状态下,当车内的锁定按钮被操作以解锁时,被连接到按钮杆27的锁定/解锁杆24和被连接到锁定/解锁杆24的打开连杆28将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图3的位置)旋转。然而,因为打开连杆28的块壁部283与停止在双锁定位置处的双锁定杆47的块肋473接触,所以防止打开连杆28和锁定/解锁杆24向解锁位置旋转。因此,当处于双锁定状态时,最初阻挡通过车门的外侧把手的车门打开操作,并且阻挡从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切换。

如图11至图17所示,上述开关构件37包括通电至锁定/解锁马达19等的第一开关构件371和通电至双锁定马达44等的第二开关构件372。所述开关构件37是通过将第二开关构件372联接到第一开关构件371而形成的。

如图11所示,第一开关构件371具有可以收容在壳体7的上部和前上部内的形状。该第一开关构件371包括:

多个(五个)导电构件50,通电至锁定/解锁马达19、下述的车门打开/关闭检测开关55以及下述的锁定/解锁检测开关56;

插入件成型树脂构件51,遮蔽导电构件50;以及

合成树脂母连接器52,该合成树脂母连接器52以从壳体7向前方突出的方式与树脂构件51的前端面一体成型且向前方开口。

各导电构件50的用于锁定/解锁马达19的连接端子部501从为了连接到收容在壳体7内的锁定/解锁马达19的树脂构件51的车外侧的侧面暴露。此外,各导电构件50的用于车门打开/关闭检测开关55的连接端子部502和各导电构件50的用于锁定/解锁检测开关56的连接端子部503分别暴露在开关收容部511、512内,开关收容部511、512分别形成在用于收容车门打开/关闭检测开关55和锁定/解锁检测开关56的树脂构件51的后端部的车内侧的侧面上。连接端子部502、503分别连接到在各开关收容部511、512中的车门打开/关闭检测开关55和锁定/解锁检测开关56。此外,各导电构件50的连接到外部公连接器的多个针状连接端子部504分别在母连接器52内以跟随外部公连接器连接所沿着的方向(前方)突出。在树脂构件51的厚度方向(即以大致直角地向外方向)上曲折的曲折部513位于树脂构件51的前端部上。母连接器52与该曲折部513的前面一体地成型。在母连接器52和曲折部513的一对相对面之间形成间隙53,其中下述的防水顶盖61的前下部从上方嵌合到间隙53。

如图12、图15、图16所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的连接孔54形成在曲折部513和母连接器52的基端部的壁部521上,使得该连接孔54在前后方向上贯通曲折部513和连接端子部504未插通在壁部521上的部分,其中第二开关构件372的上部的连接部372a从后方嵌合到连接孔54。各导电构件50的多个连接端子部504在接近连接孔54且位于连接孔54的车内侧(图15的左侧,图16的下侧)的部位处突出到母连接器52内。

如图11所示,开关收容部511、512形成在第一开关构件371的树脂构件51的后部上,用于检测车门的半闩状态的车门打开/关闭检测开关55在不宽松的状态下收容在开关收容部511中,而可伸缩开关销551向后取向。用于检测车门的锁定/解锁状态的锁定/解锁检测开关56在不宽松的状态下收容在开关收容部512中,而可伸缩开关销561沿斜后下方延伸。车门打开/关闭检测开关55和锁定/解锁检测开关56中的每一者由一对弹性保持片514、514保持,其中各对弹性保持片设置在开关收容部511、512中,且在它们的顶端部具有向内的接合爪。

如图5所示,车门打开/关闭检测开关55的开关销551被检测杆57压着,所述检测杆57被枢转地支撑在啮合单元2的主体9上且通过与闩13的外周面接触而旋转。也就是说,车门打开/关闭检测开关55在闩13枢转到全闩位置(车门的完全关闭位置)时处于关闭状态,且在闩13分别枢转到半闩位置(车门的半打开位置)和打开位置时处于打开状态,以通过点亮车内灯等通知车门处于半打开或打开状态。尽管未示出,可以的是:第一开关构件371的开关收容部511的深度尺寸增大,从而使得收容两个车门打开/关闭检测开关55,且当两个车门打开/关闭检测开关55中的任一个由于故障等而不能被操作时,另一个车门打开/关闭检测开关55被操作以点亮车内灯等。

锁定/解锁检测开关56的开关销561与形成在锁定/解锁杆24的上面上的凸轮面242接触(参照图3、图5)。当锁定/解锁杆24通过锁定/解锁马达19或按钮杆27而在解锁位置(图3的位置)和锁定位置(图3的顺时针方向)之间切换时,打开/关闭信号通过锁定/解锁检测开关56被传递至控制电路等,随后检测车门的锁定/解锁状态。此外,当锁定/解锁杆24通过锁定/解锁马达19切换到解锁位置或锁定位置时,锁定/解锁马达19在致动锁定/解锁检测开关56的同时自动地停止。

如图13所示,第二开关构件372包括多个(五个)导电构件58和遮蔽这些导电构件58的插入件成型树脂构件59。五个导电板58设置为通电至双锁定马达44和双锁定检测开关60,且当第二开关构件372与包括电力防儿童开启锁定机构的另一致动器单元共用时,五个导电构件58还通电至防儿童开启锁定检测开关(未示出)。

宽的马达盖部591与树脂构件59的下部一体地成型,其中该盖591具有用于从车内侧覆盖双锁定马达44且密封壳体7的马达收容部71的车内侧的开口的尺寸。各导电构件58的用于双锁定马达44的连接端子部581从马达盖部591的上方的车外侧的侧面突出(参照图17)。开关收容部592、593与马达盖部591的上部一体地成型,其中开关收容部592向车外侧开口,用于收容双锁定检测开关60,其中当第二开关构件372与包括电力防儿童开启机构的致动器单元共用时,开关收容部593收容防儿童开启锁定检测开关。

各开关收容部592、593具有用于分别保持双锁定检测开关60和防儿童开启锁定检测开关的一对弹性保持片592a、593a,其中该对弹性保持片592a、593a与第一开关构件371中的构件相同。各导电构件58的一些导电构件58的用于双锁定检测开关60的连接端子部582和其他导电构件58的用于防儿童开启锁定检测开关(未示出)的连接端子部582暴露在各自的开关收容部592、593内。

连接部372a在向前方向上与第二开关构件372的树脂构件59的前上部一体地成型,其中连接部372a从后方嵌合到形成在第一开关构件371的母连接器52的连接孔54。各导电构件58的多个针状连接端子部583从接近连接部372a的车外侧的部分向前突出,其中这些连接端子部583连接到外部控制电路装置等。连接部372a具有与母连接器52的连接孔54互补的截面形状。因此,当连接部372a被嵌合到连接孔54时,连接部372a的外周面与连接孔54的内周面接触,由于它们的接触摩擦力而防止连接部372a从连接孔54脱离(参照图15、图16)。

第二开关构件372的连接部372a沿与母连接器52相对的方向(从母连接器52的后方)可拆卸地嵌合到第一开关构件371的连接孔54,以将第二开关构件372连接到第一开关构件371,由此形成开关构件37(参照图14)。

当第二开关构件372联接第一开关构件371时,第二开关构件372的连接端子部583以跟随与第一开关构件371的连接端子部504的相同方向(对于外部公连接器的连接方向)的方式在母连接器52内突出。因此,当连接到外部控制电路装置等的线束公连接器被插入到母连接器52时,能够利用单个母连接器52通电至第一开关构件371和第二开关构件372两者。

如图5、图17和图18所示,开关构件37和双锁定马达44安装的组装顺序包括如下步骤:将双锁定马达44嵌合在第二开关构件372的马达盖部591上;将开关构件37与双锁定马达44一起嵌合在壳体7上;以及将盖4螺纹连接到壳体7以利用盖4遮蔽壳体7的车内侧的开口。因此,通过马达盖部591遮蔽壳体7的马达收容部71的车内侧的开口。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马达盖部591的车外侧的周端部上的长条突起591a嵌合在形成在马达收容部71的开口面的凹槽72内(参照图18),由此防止雨水进入到马达收容部71内。

接下来,利用辅助盖5覆盖形成在盖4上的连接区域部4a。因此,如图18所示,利用盖4从车内侧覆盖第二开关构件372的马达盖部591和螺旋齿轮45及其附近,利用第二开关构件372的马达盖部591从车内侧覆盖双锁定马达44的端子插入部441侧。因为通过壳体7的马达收容部71和第二开关构件372的马达盖部591来遮蔽包括端子插入部441的双锁定马达44整体,所以能够提高包括端子插入部441的双锁定马达44整体的防水性。此外,因为利用盖4覆盖第二开关构件372的马达盖部591的车内侧的侧面,所以进一步提高了对于双锁定马达44的防水性。

因此,因为不存在已从壳体7的操作力传递构件d1、d2的通孔进入的雨水等浸入双锁定马达44的端子插入部441等的风险,所以能够在操作力传递构件d1、d2的下方配置双锁定马达44,且能够提高诸如防儿童开启锁定机构35、双锁定机构36等的各组件的设计和布局的自由度。上述的双锁定马达44的安装的组装顺序可以相反地执行:也就是说,按照盖4、开关构件37、将双锁定马达44嵌合到马达盖部591以及壳体7的顺序。

如图2和图6所示,合成树脂防水顶盖61嵌合在盖4和壳体7的连接部的上部,由此防止已进入到车门中的雨水从连接部的上部浸入到壳体7内。防水顶盖61具有以夹着盖4和壳体7的连接部的上部的方式覆盖该上部的上部覆盖部611和以夹着盖4和壳体7的连接部的前侧上部的方式覆盖该前侧上部的前侧覆盖部612。向下延伸的双叉状的插入部613形成在前侧覆盖部612的下端处。此外,向车内方向延伸的突出片614、614以在车前后方向上彼此分开的方式形成在上部覆盖部611的车内侧的侧面上。

当防水顶盖61嵌合在盖4和壳体7的上部时,插入片613从上方插入到形成在第一开关构件371的母连接器52和曲折部513之间的间隙53的外周部。因此,限制了防水顶盖61在车前后方向上的运动。此外,当安装辅助盖5时,形成在辅助盖5的上部上的向车外方向取向的曲折片5a的下面与前侧的突出片614的上面接触,由此防止防水顶盖61向上方离开(参照图1)。

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方案的门闩装置中,从车内侧覆盖双锁定马达44的马达盖部591设置于第二开关构件372,双锁定马达44收容在与壳体7一体成型的马达收容部71内,通过马达盖部591遮蔽马达收容部71的开口,因此能够提高对于双锁定马达44和端子插入部441的防水性。因此,不存在已进入壳体7的雨水浸入马达收容部71内且附着到马达44的端子插入部441的风险。

前述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向本实施方案添加以下的各种改变和变型。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尽管门闩装置包括双锁定机构36,且利用设置于第二开关构件372的马达盖部591从车内侧覆盖该双锁定机构36的双锁定马达44的端子插入部441,但是还可以的是:本发明适用于包括能够使设置在壳体7内的防儿童开启锁定机构在防儿童开启锁定状态和防儿童开启解锁状态之间自动地切换的防儿童开启锁定马达的门闩装置,且利用与上述相同的设置于第二开关构件372的马达盖部591从车内侧覆盖防儿童开启锁定马达及其端子插入部。

此外,还可以的是:用于覆盖锁定/解锁马达19的车内侧的侧面的宽的马达盖部设置于第一开关构件371的树脂构件51。

附图标记的说明

1门闩装置

2啮合单元

3致动器单元

4盖

4a连接区域部

4b缺欠部

4c曲折部

4d山形状的突起

5辅助盖

5a曲折片

6螺钉

7壳体

9主体

10螺栓

11盖构件

12闩轴

13闩

13a接合槽

14棘轮轴

15棘轮

15a下端部

16打开杆

17惯性杆

17上端部

18弹簧

19锁定/解锁马达

20蜗杆

21轴

22涡轮

23轴

24锁定/解锁杆

25轴

26销

27按钮杆

28打开连杆

29轴

30内侧杆

33轴

34外侧杆

35防儿童开启锁定机构

36双锁定机构

37开关构件

38弹簧

39释放杆

40轴

41防儿童开启杆

42连接杆

43引导孔

44双锁定马达

45螺旋齿轮

46移动构件

47双锁定杆

50导电构件

51树脂构件

52母连接器

53间隙

54连接孔

55车门打开/关闭检测开关

56锁定/解锁检测开关

57检测杆

58导电构件

59树脂构件

60双锁定检测开关

61防水顶盖

71马达收容部

72凹槽

161被释放部

171突起

221、241齿部

242凸轮面

281释放部

282凹部

283块壁部

301嵌合孔

301a纵长孔部

301b向后孔部

341连接端部

371第一开关构件

372第二开关构件

372a连接部

391长孔

392释放部

411连接孔

412手动操作部

413弹性舌片

413a突起

421a下连接轴

421b上连接轴

441端子插入部

461驱动销

471连接部

472缺欠槽

473块肋

474向前延伸部

501-504连接端子部

511、512开关收容部

513曲折部

514弹性保持片

521壁部

551、561开关销

581、582、583连接端子部

591马达盖部

591a长条突起

592、593开关收容部

592a、593a弹性保持片

601开关销

611上部覆盖部

612前侧覆盖部

613插入片

614突出片

p内面板

d1、d2操作力传递构件

s锁扣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门闩装置,包括:

壳体;

马达,收容在所述壳体中,用于控制使车门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的操作机构;以及

开关构件,收容在所述壳体中且包括通电至所述马达的导电构件,

其中,所述开关构件具有尺寸为用于从车内侧覆盖所述马达的马达盖部,

其中,在所述马达盖部的车外侧的侧面上,所述马达的连接端子部被连接到所述导电构件,且利用所述马达盖部从车内侧覆盖所述马达和所述连接端子部,并且

所述马达在所述开关构件的连接到外部连接器的连接器和连接到为所述操作机构的一部分的操作杆的操作力传递构件下方收容在所述壳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闩装置,其中,向车内侧开口的马达收容部形成在所述壳体上,在所述马达收容在所述马达收容部的状态下通过所述马达盖部遮蔽所述马达收容部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闩装置,其中,利用被固定到所述壳体的盖覆盖所述马达盖部的车内侧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闩装置,其中,所述马达为用于将为所述操作机构的一部分的锁定/解锁杆控制在双锁定状态的双锁定马达,或者所述马达为用于使防儿童开启锁定机构在防儿童开启锁定状态和防儿童开启解锁状态之间切换的防儿童开启锁定马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