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卷帘门电子锁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040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卷帘门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向槽,卷帘门的侧端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导向槽内;

第一电子锁,包括壳体、铁芯和连接件,该铁芯沿其长度方向可活动的设置于壳体,所述连接件呈L型,连接件的一端通过螺丝设置于导向槽,另一端设有缺口,该缺口的两侧设有支架,壳体枢接于支架,所述壳体通过连接件枢接于导向槽侧壁,并且壳体内设有通电后使铁芯缩至壳体内的电磁线圈以及使铁芯伸出壳体外的复位弹簧,所述铁芯靠近卷帘门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壳体设有一管体,所述拉杆可滑动地设置于管体内,该管体的一端通至壳体的后端面,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铁芯相抵触,另一端套设于管体外并与壳体相抵触;

第一锁件,该第一锁件的一端通过合叶枢接于所述连接件的拐角处,另一端为呈凸型曲面的自由端,第一锁件的正面通过连接柱枢接于所述连接部;

第二锁件,该第二锁件一端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另一端呈凹型曲面且与所述自由端配合,用于锁固卷帘门;

拉杆组件,包括拉杆、U型弹片以及拉环,所述拉杆一端与所述铁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并设有装配槽和止动盘,所述U型弹片与拉环相扣并可沿拉杆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于装配槽,所述U型弹片的开口端设有一V字型滑道,所述拉杆设有一与V字型滑道配合并将U型弹片撑开的插销;

行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铁芯位置,该行程检测装置设有可伸缩的前触杆和后触杆,所述第一电子锁处于锁紧状态时,后触杆与所述止动盘相接触;所述第一电子锁处于解锁状态时,前触杆与所述铁芯相接触;

第二电子锁,该第二电子锁设置于壳体后端面,所述第一电子锁处于锁紧状态时,通过第二电子锁将所述止动盘锁止于第二电子锁与壳体后端面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卷帘门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后端面在所述管体的端口周围设有倾斜凸面,所述U型弹片的开口端为与倾斜凸面相配合的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卷帘门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件的自由端设有一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设有一沿轴向的横截面轮廓呈凸型曲面的压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卷帘门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件的自由端设有一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设有一沿轴向的横截面轮廓呈凸型曲面的压辊。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卷帘门电子锁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需锁紧卷帘门时,使所述电磁线圈处于断电状态,由复位弹簧将所述铁芯推至所述壳体外,同时带动所述第一锁件翻转并使其与卷帘门相顶持,配合第一锁件将卷帘门夹持锁固,使该卷帘门电子锁处于锁紧状态;需解锁卷帘门时,使电磁线圈处于通电状态,从而产生磁力将铁芯吸附至壳体内,进而带动第一锁件翻转并使其与卷帘门分离,使该卷帘门电子锁处于通电解锁状态;当停电时,使用者拉动拉环使铁芯缩至壳体内,并由插销将U型弹片撑开变形,拉力撤销后,变形后的U型弹片与壳体相顶持,以使铁芯始终处于壳体内,此时该卷帘门电子锁处于手动解锁状态,并且所述铁芯预留有5%~30%行程用于解除手动解锁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卷帘门电子锁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卷帘门电子锁处于手动解锁状态时,使用者拉动拉杆,使U型弹片与壳体分离并恢复原状,拉力撤销后,由复位弹簧将铁芯推送至壳体外并使第一锁件与卷帘门相顶持,使该卷帘门电子锁处于锁紧状态;该卷帘门电子锁在手动解锁状态并回复供电时,使电磁线圈处于通电状态,从而产生磁力将铁芯往壳体内吸附,使U型弹片与壳体分离并恢复原状,再使电磁线圈处于断电状态,由复位弹簧使铁芯推送至壳体外并使第一锁件与卷帘门相顶持,使该卷帘门电子锁处于锁紧状态。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