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载机器人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071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载机器人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零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运载机器人机械手。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智能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机器人的快速发展。

机器人中存在一种运载机器人,它上面设有机械手。一般的运载机器人,机械手的结构比较复杂,设计难度大,周期长,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运载机器人机械手,该机械手可以简化结构,降低设计难度,缩短设计周期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运载机器人机械手,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一支杆,所述的支杆的底部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一夹持柄,所述的铰接轴通过连杆在另一端铰接有第二夹持柄;

所述的第一夹持柄上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柄上设有第二夹持部;

所述的第一夹持部的底部设有第一橡胶块,第二夹持部的底部设有第二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的支杆整体呈方形。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整体呈框架型。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橡胶块和第二橡胶块整体呈长方体状。

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由于所述的支杆的底部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一夹持柄,所述的铰接轴通过连杆在另一端铰接有第二夹持柄,因此,使用时,该机械手可以通过第一夹持柄和第二夹持柄加注物体,简化了结构,缩短了设计流程和周期,降低了企业的成产成本,它是一个节能、环保设备,具有很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2、由于所述的第一夹持柄上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柄上设有第二夹持部,因此,使用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更有利于对物体的夹持。

3、由于所述的第一夹持部的底部设有第一橡胶块,第二夹持部的底部设有第二橡胶块,因此,使用时,第一橡胶块和第二橡胶块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杆,2铰接轴,3第一夹持柄,4第二夹持柄,5第一夹持部,6第一橡胶块,7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该种运载机器人机械手,其结构包括一支杆1,所述的支杆1的底部通过铰接轴2铰接有第一夹持柄3,所述的铰接轴2通过连杆7在另一端铰接有第二夹持柄4。使用时,该机械手可以通过第一夹持柄和第二夹持柄加注物体,简化了结构,缩短了设计流程和周期,降低了企业的成产成本。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夹持柄3上设有第一夹持部5,第二夹持柄4上设有第二夹持部。使用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更有利于对物体的夹持。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夹持部5的底部设有第一橡胶块6,第二夹持部的底部设有第二橡胶块。使用时,第一橡胶块和第二橡胶块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支杆1整体呈方形。外形美观,便于生产。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夹持部5和第二夹持部整体呈框架型。有利于节省材料。

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的第一橡胶块6和第二橡胶块整体呈长方体状。增加与夹持物的接触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载机器人机械手,该机械手可以简化结构,降低设计难度,缩短设计周期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其结构包括一支杆,所述的支杆的底部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一夹持柄,所述的铰接轴通过连杆在另一端铰接有第二夹持柄;所述的第一夹持柄上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柄上设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的第一夹持部的底部设有第一橡胶块,第二夹持部的底部设有第二橡胶块。本发明的一种运载机器人机械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多种场所。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市博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0.09
技术公布日:2018.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