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减少或防止他人开错锁的方法和锁具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46337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可减少或防止他人开错锁的方法和锁具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减少发生开错锁的方法和运用该方法的锁具装置,尤指一种运用于该锁具装置加入一扣合装置,或是于主锁具加入一个能与主锁具几乎是同时做开锁或关锁的一个或复数个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使该锁具装置更具有减少或更防止他人开错锁之功能的方法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市售之摩托车上的锁大多是以增加一防护盖来防止他人以他人的摩托车钥匙来打开别人的摩托车锁,这样的设置虽然可以提升该锁具的防护力,但是,因为人们的惰性,所以于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具有防护盖的摩托车常常把这功能给闲置了,好像连锁个防护盖都不乐意为之,因此,也该是以更方便的方式来增加摩托车锁的防护能力的时候了。

有人说,他家里的门锁钥匙竟然可以来开启公司的门锁,他的公司对这件事情虽然感到很不悦,但是,该员工却会因为惰性,而私自以自己家里的门锁钥匙来开启公司的门,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形继续来发生,因此,该是增加常用锁的防护能力的时候了。

大家都知道复合式的锁其防护力会比较强,但是目前的复合式的锁却因为人们的惰性,而比较不受人们的欢迎(就像具有防护盖的摩托车锁一样,似乎大多数人都没在使用这功能),因此,如何让复合式的锁能变得更容易使用,已经是该改进这问题的时候了。

大家都知道使用复合式的锁具时,其防护力会比较强,因此,都会运用第二种锁具来加强主锁具的防盗开能力,例如,摩托车电门锁+摩托车轮用的大锁,或摩托车电门锁+摩托车电门的防护盖锁,或是门锁+门串锁...等等的方式来提升主锁的防盗开能力,但是,目前的这种分开式的复合式的锁却因为人们的惰性,造成很多人们都懒于使用第二锁具来加强主锁的防盗开能力;当我们走过市场时,就可以看到许多摩托车骑士们,并没有使用防护盖锁来保护他的摩托车,或是使用摩托车轮用的大锁来更保护他的摩托车,等到摩托车遗失了,才又后悔自己为什么那么懒,怎会没有使用第二种锁来提升防盗开的能力呢。

明明摩托车上有准备或有安装了第二防护锁(例如,摩托车轮用的大锁或防护盖锁等之第二锁具),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不愿意来随手使用。经过观察,发觉造成这样的主因就是因为人们懒于花第二道手续来开或锁第二锁具,因此,解决复数锁具之间能互开的这个问题,就成为本发明的主要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锁具装置被他人开错锁的方法所述锁具装置包括具有主锁止组件的主锁具,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锁具装置中加入一扣合装置和/或在主锁具中加入第二锁具以及对应的解锁钥匙,所述第二锁具具有副锁止组件,所述解锁钥匙使第二锁具能与主锁具同时开锁或关锁。

作为优选,所述扣合装置包括设置在解锁钥匙上的一个或复数个凸出物或凹槽(b1)、以及设置在锁具装置的锁具面板部并与该钥匙方的凸出物或凹槽为对应的一个或复数个凹槽或凸出物(b11)。当该凸出物与该凹槽为不对应时,该解锁钥匙的解锁凸齿(121)就无法插到应至的位置,因此而无法来打开该锁具,透过这样的设计来减少发生开错锁的情形。

作为优选,通过调整所述扣合装置的形状、数量、深浅等参数,来形成或制造出更多不同的锁具装置以及相应的解锁钥匙。从而可减少或避免两个锁具装置间的互开,并来减少发生开错锁或骑错车的情形,或解决开错锁或骑错车的这个问题。

作为优选,把主锁具的主锁止组件设于主锁具的锁芯部,第二锁具的副锁止组件设于锁具面板部,或是把主锁具的主锁止机构设于锁具面板部,而把第二锁具的副锁止组件设于锁芯部。

作为优选,把主锁具的锁止机构设于锁芯部,把不同性质的第二锁具的副锁止组件也设于锁芯部。

作为优选,通过调整所述第二锁具的副锁止组件的位置、数量、深浅等参数,来形成或制造出更多不同的锁具装置以及相应的解锁钥匙。从而可减少或避免两个锁具装置间的互开,并解决人们懒于花第二道手续来开或锁第二锁具的这个问题,并来减少发生开错锁或骑错车的情形。作为优选,加入一个或复数个陷阱式锁止组件和/或加入一个或复数个陷阱式凹槽。该陷阱式锁止组件是呈开锁的状态,当有人试图由钥匙通道来插入任何钥匙或开锁之工具而碰触到该陷阱式锁止组件时,该陷阱式锁止组件就会由开锁状态转成为闭锁的状态,而使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无法被解锁或打开,也让主锁具因此而无法被打开,本发明可运用这陷阱式锁止组件的设置,来减少复数锁具间的互开,或增强防盗开的能力。

作为优选,加入一个或复数个挡块式锁止组件。当解锁该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的钥匙为过长或为过短时,该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都是呈锁止的状态。

作为优选,加入一个或复数个互扣式之锁止组件;当解锁该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的钥匙为过长或为过短时,该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都是呈锁止的状态。

作为优选,于面板部加入一个或复数个珠柱式之锁止组件;当该珠柱式之锁止组件的解锁钥匙与该珠柱式之锁止组件为不相应时(例如、深度不同或型式不同或排列的样式不同…),或是该主锁具与主锁具的解锁钥匙为不相应时,该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或该主锁具是呈锁止的状态,故可提升防盗开的能力。

作为优选,于面板部加入一个或复数个珠柱式之锁止组件;其中该珠柱式之锁止组件的解锁珠柱包含有凸柱式的解锁珠柱和平头式的解锁珠柱;当拿凹洞式的第二锁具钥匙是无法开启平头式的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又,拿排列顺序为凸、凸、凹的钥匙也无法开启排列顺序为凸、凹、凸的锁具,这样,可让开错锁的情形能更为减低,并提升该锁具的防盗开能力。

作为优选,于面板部加入一个或复数个珠柱式之锁止组件;其中该珠柱式之锁止组件还包含一个或复数个陷阱式的珠柱式锁止组件。

作为优选,于锁体,加入一个或复数个陷阱式凹槽;(因为多数人当以其他之开锁的工具来打开复数个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时,常会发生出力的力道容易发生出力不均的情形,而这陷阱式凹槽就可以因为他人出力的力道不均,而让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的挡块或等效的组件有机会被移动到锁体的陷阱式凹槽,而导致主锁具和第二锁具都没完成到位开启的状态而无法开锁,来达到增强该主锁具之防护能力的目的)。

一种具有减少或防止他人开错锁的锁具装置,包括:

一主锁具,包括主锁止组件和钥匙;

一扣合装置和或第二锁具,包括副锁止组件和解锁钥匙;

当所述扣合装置主锁具的钥匙不符,或是主钥匙不符,或是第二锁具的副锁止组件和解锁钥匙不符时,该锁具装置维持锁止的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扣合装置包括设置在钥匙上的一个或复数个凸出物或凹槽、以及设于锁具装置的锁具面板部与所述凸出物或凹槽对应的一个或复数个凹槽或凸出物。当该凸出物与该凹槽不对应时(例如,该凸出物与该凹槽的形状不同或数量不同或深浅不同或位置不同…时,该钥匙的解锁凸齿都会因此而无法插至应至的位置,故该锁具仍为锁止的状态),该钥匙(1)的解锁凸齿(121)就无法插到应至的位置,因此而无法来解锁该锁具,透过这样的设计来减少发生开错锁的情形。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锁具的副锁止组件为一个或复数个挡块式锁止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挡块式的锁止组件包括:

一第二锁具钥匙的插入通道、一锁体凹槽、一锁心凹槽、一挡块、一所对应的钥匙、一复位用的弹性组件,以及用以安装挡块的组件。

其中该用以安装挡块的组件,包含有:设于一凹槽的凹洞和设于一挡块的凸出圆点或圆柱,或是做其他等效之设置;当未插入第二锁具之钥匙时,该挡块的某端或某处,会安置于锁体的凹槽里,而导致该锁具的锁芯是呈锁止的状态,因此,主锁具和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都无法做开锁的动作;但是,当插入具有第二锁具钥匙且正确的复合式钥匙时,该位于锁体凹槽内的挡块就会被第二锁具钥匙给压回锁芯的凹槽里,而导致该锁的锁芯由锁止状态转为开锁的状态,使该锁芯能被转动,因此,主锁具和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于插入正确的复合式钥匙时就能几乎是同时被开锁,反之,亦可几乎是同时做关闭锁的动作,这可解决人们懒于花第二道手续来开或锁第二锁具的这个问题,和提升该主锁具的防盗开能力;其中,该挡块至少可以是呈三角形、缺角圆形、多角形、椭圆形,或是其他能做等效功能的其他形状。

作为优选,通过一个或复数个互扣式锁止组件来替代一个或复数个挡块式的锁止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互扣式的锁止组件包括:

一第二锁具钥匙的插入通道、一锁体凹槽、一锁体挡块、一弹性组件、一锁芯凹槽、一所对应的钥匙、一锁芯挡块、以及安装挡块用的组件。

当未插入第二锁具钥匙时,该锁体方的挡块会被锁体方的弹性组件给压至锁芯凹槽内,而导致锁体和锁芯是呈锁止的状态,因此,主锁具和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都无法做开锁的动作;当所插入具有第二锁具钥匙的复合式钥匙为过长时,该锁芯方挡块会被过长的钥匙给压至锁体方凹槽里,而导致锁芯呈锁止的状态,又,当所插入具有第二锁具钥匙的复合式钥匙过短时,该锁体方挡块会被弹性组件给压至锁芯凹槽里,而导致锁芯也是呈锁止的状态,唯有使用正确长度的复合式钥匙,才能使锁体方挡块是被移动至锁体方凹槽里,而锁芯挡块是被移动至锁芯凹槽里,该锁芯才能由锁止状态转为开锁的状态,如此,该锁芯才能被转动,这样的设计,能更提升该主锁具或该复合式锁具的防盗开能力,也解决人们懒于花第二道手续来开锁或闭锁第二锁具的这个问题。

作为优选,通过一个或复数个珠柱式锁止组件来替代一个或复数个挡块式的锁止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珠柱式的锁止组件包括:

一盖子(锁、盖锁芯盘用的)、一锁芯盘、一锁芯盘的珠柱、一于锁芯盘的珠柱通道、一锁体珠柱、一锁体珠柱通道、一锁芯凹槽、一所对应的钥匙、一与弹性组件接触的珠柱、以及一弹性组件。

当未做开锁动作时,该锁止组件因为复归用弹性组件的作用,而把与弹性组件接触的珠柱压至锁体珠柱通道内,或/及把锁体珠柱通道内的珠柱压至锁芯盘与锁体珠柱通道之间,所以该锁体和锁芯是呈锁止的状态,当第二锁具的钥匙的钥匙凹洞的深度为不够深或为太深时,都会有发生珠柱卡于锁体珠柱通道锁芯盘之间,或是卡于锁体珠柱通道与锁芯凹槽之间,而造成该锁具都呈现闭锁状态,只有拿正确的钥匙,才能让该珠柱式的锁止组件中的锁体珠柱通道内的珠柱移动至锁体珠柱通道内,则该第二锁具的珠柱锁止组件就能由锁闭状态转变为开锁的状态,所以,只有拿正确的复合式钥匙才能让主锁具和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都能被开启,故可提升该主锁具的防盗开能力,并解决人们懒于花第二道手续来开或锁第二锁具的这个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式钥匙中的第二锁具的钥匙可以是平头式或凹洞式(110)和/或凸柱式(11)之复合式钥匙。因为凸柱式的复合式钥匙是无法打开凸柱式的珠柱式锁具,而凹洞式的复合式钥匙也是无法打开平头式的珠柱式锁具,这样的设计,既可来解决人们懒于花第二道手续来开或锁第二锁具的这个问题,又可提升锁具的防盗开的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式钥匙中的第二锁具的钥匙也可以设于主钥匙较宽的一面。

作为优选,还包含一个或复数个陷阱式的锁止组件,该陷阱式的锁止组件设于主锁具(如图15之示意图所示),或者该陷阱式的锁止组件设于挡块式的锁止组件,或者设于珠柱式的锁止组件;该陷阱式的锁止组件于无开锁的状态时,该陷阱式的锁止组件是呈开锁的状态,当有人试图由钥匙通道来插入任何钥匙而碰触到该陷阱式的锁止组件时,该陷阱式的锁止组件就会由开锁状态转成为闭锁的状态,而使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无法被解锁或打开,这也让主锁具因此而无法被打开,本发明运用这陷阱式的锁止组件的设置,来更提升该主锁具的防护能力或防盗开能力。

作为优选,通过设置的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的设置数量、角度、深浅度、形态、形状或陷阱式锁止组件之设置的位置...等之不同,来更防止或更减少他人发生开错锁的情形,并提升主锁具的防盗开能力,本发明可通过调整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之装置的数量、相对锁芯表面的角度、深浅度以及型态或形状...等之参数的变化,即可形成不同的锁具装置和其所相应的不同的钥匙,并配合主锁具与主锁具之钥匙的变化,从而解决人们懒于花第二道手续来开或锁第二锁具的这个问题,本发明并运用调整不同参数的变化,来增强该锁具的防盗开能力,和减少他人发生开错锁的情形,或解决他人发生开错锁的这个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入扣合装置或/及加入一个或复数个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来解决或来减少发生开错锁骑错车的问题,再运用调整扣合装置或/及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之装设的形状、分布的角度、深度...等等参数的变化,而更来减少主锁具被错开或盗开的几率。特别是,再加入一个或复数个陷阱式的锁止组件或/及一个或复数个陷阱式凹槽,来误导以非法的解锁行为的人,使执行非法解锁的人更难判知该锁具无法被解锁的原因,而增加了该锁具的防盗开之能力,这样,在确保锁具装置使用方便的前提下,可极大地增加锁具装置以及相应的钥匙的变化数量,降低锁具间的重复率和错开的机率;本发明不仅提高主锁具的安全性,更可减少复数锁具之间的互开或是解决了复数锁具之间的互开的这个问题,同时使用方便,且便于推广使用,更解决了人们懒于花第二道手续来开或锁第二锁具的这个问题,而且本发明也可运用于机车大锁、小金库的锁、办公室的门锁、或是运用于其它具有防盗功能的锁上,来增强该锁具的防盗开之能力,故具有实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 为含有扣合装置的钥匙示意图,

图2 为含有对称式之扣合装置的面板部之示意图,

图3 为含有不对称式之扣合装置的面板部之示意图,

图4 为加入第二锁具之锁止组件的锁具之三种示意图,

图5A 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之示意图,

图5B 是图5A的面板方之示意图,

图6A 是挡块式锁具的另一实施例之示意图(图中还包含有一陷阱式锁止组件6),

图6B 是图6A的面板方之示意图,

图7 是本发明运用于面板式挡块之锁具的示意图,

图8 是于图6A的锁具中再加入一角度放大组件的示意图(图中还包含有一陷阱式锁止组件6),

图9A 主要要说明的是,不能以不同角度的第二锁具钥匙11来做锁具间的互开的示意图,

图9B 主要要说明的是,不能以不同数量的第二锁具钥匙11来做锁具间的互开的示意图,

图9C 主要要说明的是,不能以不同深度、距离的第二锁具钥匙11来做锁具间的互开的示意图,

图9D 主要要说明的是,不能以不同数量、形状的第二锁具钥匙11来做锁具间的互开的示意图,

图10 是互扣式之锁具的示意图,

图11A 是珠柱式锁具的示意图,

图11B 是具有双陷阱式锁止组件之珠柱式锁具的示意图,

图11C 主要要说明的是,人们无法拿排列顺序为凸柱11、凸柱11、凹柱110的钥匙来开启排列顺序为凸柱11、凹柱110、凸柱11的锁具,

图12A 为设于面板的挡块式锁止组件的陷阱式凹槽的示意图,

图12B 为设于锁体的挡块式锁止组件的陷阱式凹槽的示意图,

图13 是本发明运用于喇叭锁之示意图,

图14A 是本发明运用于锁片式锁具的示意图,

图14B 是本发明运用于机车电门锁的示意图,

图14C 主要是说明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和钥匙通道31可以设计为复数个深浅不同的钥匙通道,

图15 主要要说明的是,该陷阱式锁止组件也可以设于主锁具的示意图。

图中:

1、钥匙, a1、锁芯珠柱, a2、锁体珠柱, a3、锁定锁体珠柱用的螺丝或等效装置, a4、弹性组件, a5、陷阱式之锁芯珠柱, a6、有做防止去压触陷阱式锁止组件之处理的钥匙刃面, a7、锁珠柱的平台, b1、钥匙方的扣合装置, b11、面板方的扣合装置, 11、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之解锁用钥匙, 110、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之凹洞式之解锁用钥匙, 111、主锁具的钥匙插槽, 12、主锁具的钥匙, 121、主锁具的开锁凸齿, 2、锁体部, 2a、盖子, 21、锁体部与锁芯部之间的间隙, 22、锁体的凹槽, 23、挡块, 231、锁芯方挡块, 232、锁体方挡块, 233、锁块与钥匙接触的接压端, 24、弹性组件, 25、锁体珠柱, 251、平头式转盘珠柱, 2511、凸出式转盘珠柱, 252、锁心珠柱, 253、锁体的珠柱通道, 26、陷阱凹槽, 27、角度放大用组件, 271、角度放大用组件的安装组件, 28、锁芯盘, 3、锁芯部, 31、第二锁具之钥匙的插入通道, 32、锁芯的凹槽, 4、挡块式主锁扣, 411、安装挡块的组件, 42、弹性组件, 5、副锁扣, 6、陷阱式锁扣, 6a、陷阱式珠柱组, 7、摩托车锁的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摩托车锁防护盖的设计是一般的摩托车大多使用这类型的摩托车锁,这类的摩托车锁具虽然能提高防止他人开错锁或来开错摩托车,但是,就因为人们的惰性,造成很多摩托车骑士没有使用防护盖来保护他的摩托车锁,等到摩托车遗失了,才又后悔自己为什么那么懒怎会没有使用该防护盖的功能呢。所以也是该设法改进这问题的时候了。

为了能来减少他人开错锁,本发明藉于该锁具装置中加入一扣合装置,或/及于主锁具加入一能与主锁具几乎是同时做开锁或关锁而且与主锁具为不同锁止组件的一个或复数个与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和所对应的钥匙,当该扣合装置不符,或是主锁具的解锁钥匙不符,或是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的解锁钥匙不符时,该锁具就会维持于锁止的状态,因此,可以减少发生开硕锁、骑错车的情形;如果再透过运用设置扣合装置或/及第二锁具的数量的不同、或运用设置扣合装置或/及第二锁具的角度的不同、或运用设置扣合装置或/及第二锁具的深度位置的不同,或运用扣合装置或/及第二锁具之形态的不同,或运用扣合装置或/及第二锁具之形状的不同,将可来形成或制造更多不同的锁具和相应的钥匙,可解决复数锁具间互开的这个问题,或增加锁具的防盗开之能力。

请参阅图1,图1主要说明该钥匙设有一某形状的扣合装置(例如某形状的凸出物)b1,而于面板方设有一与b1为对应的扣合装置(例如与b1为对应的凹槽)b11;当钥匙与锁具的凸出物与凹槽为不对应时,该钥匙的解锁凸齿121就无法插至应至的位置,故该锁具会保持为锁止的状态。

请参阅图2,图2为扣合装置设于面板部的示意图,主要说明的是该锁具的扣合装置可以设为左右对称,或设为上下对称,或设为上下、左右都对称的扣合装置,而。

请参阅图3,图3为扣合装置设于面板部的示意图,主要说明的是该锁具的扣合装置可以设为上下或/及左右为不对称的扣合装置。

请参阅图4,图4为加入第二锁具之锁止组件之锁具的三种实施例之示意图,包括该第二锁具之锁止组件的解锁钥匙11与主钥匙12是分开的如图2B的最上之示意图,或是该第二锁具之锁止组件的解锁钥匙11与主钥匙12是相连的如图2B的中间之示意图,或是采用珠柱式锁止组件的锁具如图2B的最下之示意图。

请参阅图5;为了达成主锁具和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能几乎是同时做开、关锁,而又不会让主锁具的体积过长或过于胖大,故本发明的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采用如挡块式的锁止组件来作为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该挡块式的锁止组件至少是由一钥匙插入通道31、一锁体凹槽22、一锁芯凹槽32、一复归用的弹性组件24、一所对应的钥匙11、一安装挡块的组件411和一锁芯挡块23所组成的;当使用者于图5所插入的第二锁具的锁匙11为太短而压不到挡块,或是该锁芯挡块23没移出锁体凹槽22时,该锁芯挡块23会因弹性组件24的作用,而使该锁芯挡块23移动至锁体的凹槽22里,而使挡块式的锁止组件呈现为闭锁或锁止的状态,导致该锁具呈线索指状态而无法被打开;当于图5所插入的第二锁具钥匙11是太长时,图5A中的该钥匙12会因压到挡块23而导致开启主锁具的钥匙12无法插到预定的位置,而使主锁具的钥匙无法来开启主锁具;本发明可再运用挡块式的锁止组件和陷阱式锁止组件的设置的位置或数量或深浅或型态或形状等参数的变化,来增强对主锁具的防盗开能力,本发明将不会因为人们的惰性,而降低了该锁具所应有的锁具防护能力,也解决了人们懒于花第二道手续来开或锁第二锁具的这个问题;其中图5B是图5A的面板示意图。

请参阅图6;为了达成主锁具和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能几乎是同时做开、关锁,而又不会让主锁具的体积过长或过于胖大,故本发明的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采用如挡块式的锁止组件来作为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该挡块式的锁止组件至少是由一钥匙插入通道31、一锁体凹槽22、一锁芯凹槽32、一复归用的弹性组件24、一所对应的钥匙11、一安装挡块的组件411和一锁芯挡块23所组成的;当使用者所插入的是不正确的第二锁具的锁匙11时;会导致该挡块所移动的角度过多或过小,以致有部份的挡块仍位于锁体的凹槽里,而使第二锁具无法被开启,间接的也导致主锁具无法做解锁;于图6中,本发明还运用一个或复数个陷阱式的锁止组件来替代一个或复数个挡块式的锁止组件,该陷阱式的锁止组件6于无插入钥匙时是呈开锁的状态,当有人试图由第二锁具钥匙的插入通道31来插入任何第二锁具类的钥匙11而碰触到陷阱式的锁止组件6时,该陷阱式的锁止组件6就会由开锁状态转成为闭锁的状态,而使该锁具无法被转动或被打开,这也让主锁具因此而无法被打开,本发明再运用这陷阱式的锁止组件6的设置和设置这陷阱式的锁止组件之位置的不同,可以来更提升该主锁具的防护能力或防盗开能力,让该锁具将不会因为人们的惰性,而降低了该复合式锁具所应有的锁具防护能力;本发明运用这样的设计,来提升该主锁具的防盗开能力,并解决人们懒于花第二道手续来开锁或闭锁第二锁具的这个问题,该锁具将不会因为人们的惰性,而降低了该锁具所应有的防护能力;又该第二锁具的解锁钥匙11可以是凸柱式的解锁钥匙,也可以是凹洞式的解锁钥匙(当该挡块式的锁止组件与主钥匙面是呈约90度式的安装时,这凹洞式的解锁钥匙可以运用来避开去碰压到陷阱式锁止组件,使该陷阱式锁止组件回复为解锁的状态),也可以是半圆板式(这可以让挡块式的锁止组件做其它角度的安装,只要该解锁钥匙11能正常压触到该压接端233而使锁具能正常动作),或是其它等效的形状;其中图6B是图6A的面板示意图,图6B中该挡块式的锁止组件与主钥匙面是呈约90度式的安装。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运用于面板式挡块之锁具的示意图;当第二锁具的钥匙11压到挡块的锁芯之接触端时,该挡块就会被压离出锁体凹槽,因此,该主锁具就能做解锁的动作,虽然这样的设计,其防护例会较弱些,但是我们可以依靠复数个第二锁具的设置,来增加非法解锁者于开锁的不便利,我们可以依靠复数个第二锁具的设置之角度或数量等的不同,来达到减少发生开错锁、骑错摩托车之情形。

请参阅图8,图8是于图6A的锁具中再加入一角度放大组件27,而让偷开锁的人,比较难抓住钥匙11所应该的正确插入之深度,而提升开锁的困难度,而增加锁具的防护能力;我们运用至少一大、一小齿轮组来做角度之放大,让歹徒更难来抓准该锁具所对应之钥匙11的长度,而增加开锁的困难度。

请参阅图9A~图9D,其中图9A主要要说明的是,不能以不同角度的第二锁具钥匙11来做锁具间的互开;图9B主要要说明的是,不能以不同数量的第二锁具钥匙11来做锁具间的互开;图9C主要要说明的是,不能以不同深浅距离的第二锁具钥匙11来做锁具间的互开;图9D主要要说明的是,不能以不同形状的第二锁具钥匙11来做锁具间的互开。

请参阅图10,本发明运用一个或复数个互扣式的锁止组件来替代一个或复数个挡块式的锁止组件(如图10之示意图所示);当使用者由第二锁具钥匙的插入通道31所插入的第二锁具的钥匙11为太短时,该锁体挡块会因弹性组件24的作用,而把锁体方挡块232由锁体凹槽22移动至锁芯的凹槽32里,而使互扣式的锁止组件呈现为闭锁或锁止的状态,使该锁具无法被打开;当所插入的第二锁具的钥匙11是太长时,锁芯的挡块231会因插入的第二锁具钥匙11太长,而把锁芯的挡块231由锁心凹槽32移动至锁体的凹槽22里,而使互扣式的锁止组件呈现为闭锁或锁止的状态而使该锁具无法被打开;只有使用含有与互扣式的锁止组件为对应的正确第二锁具钥匙,才能让锁体的挡块232位于锁体的凹槽22,而让锁芯的挡块231也位于锁芯的凹槽32里,来使互扣式的锁止组件由锁止状态转为开锁的状态,而使主锁具也能因正确钥匙的插入而能被打开;本发明可再运用互扣式的锁止组件的设置的位置或数量或深浅或型态或形状等参数的变化,来增强对主锁具的防盗开能力,并提升主锁具的安全性和防盗开能力,该锁具将不会因为人们的惰性,而降低了该锁具所应有的锁具防护能力,也解决了人们懒于花第二道手续来开或锁第二锁具的这个问题。

请参阅图11A,本发明运用珠柱式锁止组件来替代一个或复数个挡块式的锁止组件;因为拿错误长度的钥匙11或拿深度错误的的钥匙11或110,是无法来开启该珠柱式锁止组件的锁具,而且,人们拿凸柱式的第二锁具钥匙11是无法来开启如2511之凸柱式珠柱的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而拿凹洞式的第二锁具钥匙110也无法开启如251平头式珠柱的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过长、过短或过深、过浅的钥匙都会让锁具中的珠柱卡于锁体通道253,而无法来开启或解锁该锁具;又,拿排列顺序为凸柱11、凸柱11、凹柱110的钥匙也无法开启排列顺序为凸柱11、凹柱110、凸柱11式排列的锁具,因此可让开错锁的情形能更为减低,并提升主锁具的防盗开能力,该锁具将不会因为人们的惰性,而降低了该锁具所应有的锁具防护能力,也解决了人们懒于花第二道手续来开或锁第二锁具的这个问题。而于图11A中,更含有一陷阱式珠柱组6a来增强防盗开的能力,而于图11B中,是具有双陷阱式锁止组件之珠柱式锁具的示意图(其主钥匙的陷阱式装置之动作方式和原理,烦请参阅图15中的a5、a6),本发明运用再加入a5、a6之陷阱式锁止组件来使锁具能更增强防盗开的能力,其中该珠柱式的解锁钥匙可以是凹洞式(110),也可以是平头式(以免压到陷阱式锁止组件),也可以是凸柱式,而且,可以通过调整该珠柱式锁止组件的排列方式、其位置的深浅度或层数(例如,设同心圆双圈式珠柱式锁止组件)或排列的的不同,而可以对应或制造出不同的锁具和解锁用钥匙,以减少发生复数锁具间的互开。

请参阅图11C,图11C主要要说明的是,人们无法拿排列顺序为凸柱11、凸柱11、凹柱110的钥匙来开启排列顺序为凸柱11、凹柱110、凸柱11的锁具;人们也无法拿安装位置不相同的解锁钥匙来做复数锁具间的互开。

请参阅图12A、图12B,本发明于锁体或于锁具面板,加入一个或复数个陷阱式凹槽26;因为多数人当以其它器具来打开复数个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时,常会发生出力的力道容易发生出力不均的情形,而这陷阱式凹槽26就可以因为他人出力的力道不均,而让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的挡块23或231有机会被移动到面板的陷阱式凹槽26或被移动到锁体的陷阱式凹槽26,而导致主锁具和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都没完成到位的开启的状态而无法开锁,来增强开锁的困难度,而提升该主锁具之防护能力的目的;其中,图12A是面板式陷阱凹槽的示意图,而图12B是锁体式陷阱凹槽的示意图;一般的锁具因为没有设陷阱凹槽,因此,只要锁芯被解锁之后,盗开锁的人就不怕被陷阱凹槽来妨害其开锁的举动了。

请参阅图13,是本发明运用于喇叭锁的示意图,我们为了提升喇叭锁的防护力,于本图的例子中,我们将喇叭锁的锁心设有珠柱式的的锁止组件;当拿不正确的锁匙11来开启该复合式喇叭锁,该复合式锁具都无法被开启;或是,当拿第二锁具的钥匙的凹洞110或凸柱11的深度或长度是错误的钥匙来开启该复合式锁具时,该复合式锁具都无法被开启,因为当主锁具或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中有任一锁具无法被开启或开锁时,该复合式的锁具是无法被打开的;当人们只拿能开喇叭锁的钥匙来开此复合式锁具时,会因没有第二锁具的钥匙来开启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而无法开锁,或是因为使用第二锁具的钥匙11的长度是错误的复合式钥匙来开启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或是因为使用第二锁具的钥匙的凹洞式钥匙110的深度是错误的复合式钥匙来开启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则该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就无法从锁止的状态转为开锁的状态,故可以防止他人只拿能开喇叭锁的钥匙来开此复合式锁具,而减少发生开错锁的情形了,人们必须拿正确的复合式钥匙,才能打开该复合式锁具。

请参阅图14A,图14A中系本发明运用于锁片式锁具的示意图,图14A中该锁具的底端是锁片式的锁芯,而近端是本发明的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当人们只拿能开锁片式锁芯的钥匙来开此复合式锁具时,会因没有第二锁具的钥匙11而无法来开启该复合式锁具;或是使用第二锁具的钥匙11的长度是错误的复合式钥匙,或是误触陷阱式锁扣组件,或是因为使用第二锁具的钥匙11的数量是错误的复合式钥匙,都无法让该锁具从锁止的状态转为开锁的状态,因此,就可以防止他人只拿能开锁片式锁芯的钥匙来开此复合式锁具,而减少发生开错锁的情形了,人们必须拿正确的复合式钥匙,才能打开该复合式锁具,其中,图14A与图10B的运作原理是相同的,图14B是本发明运用于机车电门锁的示意图,图14C主要是说明第二锁具的锁止组件和钥匙通道31可以设计为复数个深浅不同的钥匙通道。

请参阅图15,图15主要要说明的是,该陷阱式锁止组件也可以设于主锁具,其中之陷阱式锁止组件a5于平时是呈解锁的状态,但是当有解锁凸齿压该陷阱式锁止组件a5时,该陷阱式锁止组件a5就由解锁状态转为锁止的状态,我们可以运用设置陷阱式锁止组件之设置的位置或数量的不同,来增加误导盗开者的判知能力,使该锁具能有更好的防盗开之能力,特别是如图11之结合珠柱式之锁具时,盗开者更难来判断该陷阱式锁止组件是装于锁芯部或是装于面板部的珠柱式之锁具,以及设立陷阱式锁止组件的数量,而更能增加防盗开的能力。

综合以上之功效,这证明了本发明是具有使用上的方便性和实用性与进步性,故提出专利授权的申请。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和叙述,系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之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之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若依本发明之构想所作之改变,其所产生功能作用如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之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