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刀柄拆卸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刀柄拆卸器,由拆卸扳手(1)、支撑环(2)、支撑扳手(3)组成;所述拆卸扳手为C型扳手,C型上下面均有卡环(11),C型扳手头内侧有卡齿(12);所述支撑环为一侧延伸有套环(21)的支撑柱(23),所述套环上有卡环槽(22),所述卡环(11)紧密嵌入卡环槽(22);所述支撑扳手(3)为开口扳手,所述开口两侧各有一个卡键(31),所述支撑环(2)的支撑柱(23)卡入所述支撑板手(3)的支撑槽(32)中。本实用新型所述拆卸器,使用更加灵活机动,保证了数控设备的安全运行;并且减少了现场生产中因频繁更换铣刀而造成的工人体力损耗,缩短了数控工人加工前准备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手持式刀柄拆卸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刀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拆装数控铣床用刀柄的手持式拆卸器。
【背景技术】
[0002]数控铣床零件加工适应性强、灵活性好,能加工轮廓形状特别复杂或难以控制尺寸的零件,并且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等,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数控铣床已成为铣床消费的主流。然而,目前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所普遍使用夹持铣刀用刀柄,对刀柄拆装铣刀的方式是使用固定卸刀座配合月牙扳手进行拆装。卸刀座通常固定在桌面上使用,使用时将刀柄装入卸刀座孔内,卸刀座上两方形键卡入刀柄键槽处,使刀柄被固定在卸刀座上,进而利用月牙扳手转动刀柄上的刀帽,从而完成铣刀的拆装工作。
[0003]该方式一方面由于卸刀座为固定式,不可移动,拆装铣刀的工作只能在卸刀座安装的位置进行,车间工人更换刀具时需要往返于机床与卸刀座之间多次,耗费工人体力和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并且工人更换铣刀时离开运行中的数控机床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卸刀座在拆卸铣刀时,需另配月牙扳手进行铣刀的拆装,月牙扳手与卸刀座不是一个整体,不仅携带不便,也不便于实际操作。
[0004]因此,一种便于工人使用的刀柄拆卸工具对数控加工实际操作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专利CN201220573125.X公布了一种数控刀柄拆卸专用工具,该设计采用一端为U型插口的扳手;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工人必须一手抓住刀柄,另一手握该专用工具的扳手处向下用力。手握刀柄不仅操作不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另一手握扳手向下,没有有效的作用力提供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拆装铣刀的方式,对于频繁更换刀具的数控加工存在耗费工人体力和不利于生产效率提升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和移动、方便操作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刀柄拆卸器,由拆卸扳手、支撑环、支撑扳手组成;所述拆卸扳手的扳手头的内侧形状与刀柄的刀帽形状相贴合,且扳手头上有卡环;所述支撑环为一侧延伸有套环的支撑柱,所述套环上有卡环槽,所述卡环紧密嵌入卡环槽;所述支撑扳手为开口扳手,所述开口两侧各有一个卡键,所述支撑环的支撑柱卡入所述支撑扳手的支撑槽中。
[0007]优选的,所述拆卸扳手为C型扳手,C型扳手头的内侧形状与刀柄的刀帽形状相贴合,C型扳手头上下面均有卡环,C型扳手头内侧有卡齿。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拆卸扳手、支撑扳手为单头扳手。所述拆卸扳手、支撑扳手的手柄为镂空。
[0009]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拆卸器解决了卸刀座不可携带的问题,工人无需离开工位便可进行铣刀的拆装,使用更加灵活机动,更保证了数控设备的安全运行;并且减少了现场生产中因频繁更换铣刀而造成的工人体力损耗,更缩短了数控工人加工前准备时间,提尚了生广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的立体结构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的俯视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拆卸扳手的侧视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拆卸板手的俯视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拆卸扳手的立体图。
[0015]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环的侧视图。
[0016]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环的俯视图。
[0017]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环的立体图。
[0018]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扳手的侧视图。
[0019]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扳手的俯视图。
[0020]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扳手的立体图
[0021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拆卸器配合刀柄的安装示意图。
[0022]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拆卸器装配上刀柄的示意图。
[0023]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拆卸器装配上刀柄的侧视图。
[0024]图中标号分别如下:
[0025]I一一拆卸扳手、2—一支撑环、3—一支撑扳手、4一一刀柄、10—一扳手头、11一一卡环、12——卡齿、21——套环、22——卡环槽、23——支撑柱、31——卡键、32——支撑槽、40——刀帽、41——刀帽键槽、42——刀柄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7]实施例——种手持式刀柄拆卸器
[0028]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所述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由拆卸扳手1、支撑环2、支撑扳手3组成;拆卸扳手的扳手头10的内侧形状与刀柄的刀帽40形状相贴合,且扳手头10有卡环11;支撑环为一侧延伸有套环21的支撑柱23,套环上有卡环槽22,卡环11紧密嵌入卡环槽22;支撑扳手3为开口扳手,开口两侧各有一个卡键31,支撑环2的支撑柱23卡入支撑扳手3的支撑槽32中。如图2-4、8-10所示,拆卸扳手1、支撑扳手3为单头扳手。拆卸扳手的扳手头10的内侧形状与刀柄的刀帽40形状相贴合,使得拆卸扳手在旋转时能够转动刀柄的刀帽。具体的,拆卸扳手为C型扳手,C型扳手头10的内侧形状与刀柄的刀帽40形状相贴合,C型扳手头10上下面均有卡环11,C型扳手头10内侧有卡齿12;通过卡齿12更好的固定拆卸扳手和刀帽,卡环11嵌在支撑环2的卡环22槽内转动。对比图2,更优化的,所述拆卸扳手1、支撑扳手3的手柄为镂空。单头扳手及镂空结构,一方面节省用料,另一方面便于抓握及拆卸操作。
[0029]实施例二手持式刀柄拆卸器的使用方法
[0030]如图12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将已经装上铣刀的刀柄4从所述支撑环2的套环21中穿过;然后使支撑扳手3上的两个卡键31对准刀柄4上的键槽42,卡键31与刀柄键槽42配合起固定作用,使得刀柄4在支撑扳手3上不可转动;然后将拆卸扳手I的C型卡环11卡入支撑环2上方卡环槽22内,使得拆卸扳手I可以顺卡环槽22内移动,另外拆卸扳手I内的卡齿12钩住刀柄4的刀帽键槽41。如图13、14所示已经装好刀柄4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用力转动拆卸扳手I,使其顺卡环槽22内移动,即可完成拆装动作。
[003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适用于圆柱或圆锥形状的刀柄,并且该刀柄采用刀帽来锁紧,刀帽顺螺纹下移,如采用刀帽锁紧的BT-40、BT-50刀柄等。拆卸扳手的扳手头根据刀帽的形状变化,因此具有更多使用情况,如刀帽为圆形、正六方型的情况;C形扳手适用于刀帽为圆形且有刀帽键槽的情况等等。
[0032]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器为手持式小型装备,可以实现每个生产工位配备一套,工人在拆卸刀具的时候无需往返于更换点和设备之间,节省了加工准备时间;并且本手持式刀柄拆卸器可以随工具箱进行移动,在各种环境中使用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003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手持式刀柄拆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器由拆卸扳手(I)、支撑环(2)、支撑扳手(3)组成;所述拆卸扳手的扳手头(10)的内侧形状与刀柄的刀帽(40)形状相贴合,且扳手头(10)有卡环(11);所述支撑环为一侧延伸有套环(21)的支撑柱(23),所述套环上有卡环槽(22),所述卡环(11)紧密嵌入卡环槽(22);所述支撑扳手(3)为开口扳手,所述开口两侧各有一个卡键(31),所述支撑环(2)的支撑柱(23)卡入所述支撑扳手(3)的支撑槽(3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扳手为C型扳手,C型扳手头(10)的内侧形状与刀柄的刀帽(40)形状相贴合,C型扳手头(10)上下面均有卡环(11),C型扳手头(10)内侧有卡齿(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扳手(1)、支撑扳手(3)为单头扳手。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刀柄拆卸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卸扳手(I)、支撑扳手(3)的手柄为镂空。
【文档编号】B25B27/00GK205703962SQ201620507948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9日
【发明人】王海宾, 徐健, 周皇卫, 胡俊
【申请人】王海宾, 成都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