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旁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客车旁门转运存储的防护架。
背景技术:
在客车的车门设计中,虽然有转动门折佥门、滑动门等儿种形式,而由转动门和滑动门派生出的外摆式车门(也称外移式车门)则见引人注目。因为它除具有其它车门的特点外,还具有当车门关闭夹人时能自动倒转开启的安全功能。这种门的门扇能全部开启,除外形与整车能构成很好的流线型外,还具有振动噪声小、密封性能好等优点。
外摆式车门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实体部分,即车门本体及所含附件;另一部分是操纵系统,含门泵及控制元件等。外摆式车门按结构可分为简单形式和复杂形式两种;按控制方法可分为气压、液压和机械等操纵形式。该车门结构装配的门泵及控制元件等的结构较大,而且表面凸出结构较多,直接放置在工装架上会造成门上元件变形或压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客车旁门转运存储的防护架,通过针对车门结构设计一个固定架,再通过运输该固定架来运输车门结构,解决了现有的车门结构装配的门泵及控制元件等的结构较大,而且表面凸出结构较多,直接放置在工装架上会造成门上元件变形或压坏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客车旁门转运存储的防护架,包括底座和立座,所述底座的一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底座的另一表面固定有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
其中,所述第一横杆上固定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横杆上固定有第二定位块;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块为角形块,所述角形块的一侧端面为倾斜面,倾斜角度在0-5°的范围;所述第二定位块为角形板,所述角形板的一内表面为倾斜面,倾斜角度在0°-10°;所述第二定位块与第二横杆之间固定有高度调节块;
所述立座的一侧表面固定有限位环;所述立座的另一侧表面固定有靠圈。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矩形框架,采用不锈钢方管焊接而成;所述底座的一侧面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与底座的侧面形成45°-90°的倾斜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座为不锈钢U形槽;所述第二支撑座为不锈钢矩形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均为不锈钢方管,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为一金属圆圈,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立座所述限位环与绷带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绷带为橡胶带或布带,通过绷带固定客车车门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立座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采用不锈钢管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靠圈为U形条;采用不锈钢管制成,所述不锈钢管上套有橡胶管,通过橡胶管保护客车车门表面不产生受力划伤。
进一步地,所述靠圈的两端开有腰形孔,通过螺栓固定在立座的内表面;通过靠圈来挡住客车车门的一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车门结构设计一个固定架,再通过运输该固定架来运输车门结构;该固定架采用倒T形的架构,通过将车门固定在该固定架上,通过限位块、挡圈和绷带进行固定,对车门不造成表面损伤,有效的保护了该车门的整体结构。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客车旁门转运存储的防护架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客车旁门转运存储的防护架的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客车旁门转运存储的防护架的结构俯视图;
图6为靠圈的结构图;
图7为防护架与车门架构通过小车运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客车旁门转运存储的防护架,包括底座201和立座202,底座201的一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座2011和第二支撑座2012;底座201的另一表面固定有第一横杆206和第二横杆207;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横杆206上固定有第一定位块2061;第二横杆207上固定有第二定位块2071;其中,第一定位块2061为角形块,角形块的一侧端面为倾斜面,倾斜角度在0-5°的范围;第二定位块2071为角形板,角形板的一内表面为倾斜面,倾斜角度在5°;第二定位块2071与第二横杆207之间固定有高度调节块2072;立座202的一侧表面固定有限位环203;立座202的另一侧表面固定有靠圈205。
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示,底座201为矩形框架,采用不锈钢方管焊接而成;底座201的一侧面固定有限位板208;限位板208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209。
其中,限位板208与底座201的侧面形成60°的倾斜角,用于将该防护架固定在小车1上;小车1用来运输该防护架。
其中,第一支撑座2011为不锈钢U形槽;第二支撑座2012为不锈钢矩形管。
其中,第一横杆206和第二横杆207均为不锈钢方管,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201上。
其中,限位环203为一金属圆圈,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立座202限位环203与绷带204配合。
其中,绷带204为橡胶带或布带,通过绷带204固定客车车门3的一端。
其中,立座202为矩形框架,矩形框架采用不锈钢管制成。
其中如图6所示,靠圈205为U形条;采用不锈钢管制成,不锈钢管上套有橡胶管,通过橡胶管保护客车车门3表面不产生受力划伤。靠圈205的两端开有腰形孔,通过螺栓固定在立座202的内表面;通过靠圈205来挡住客车车门的一面。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如图7所示,将客车车门3的一侧面靠在靠圈205上,将客车车门3的一端底部分别放置在第一定位块2061和第二定位块2071上,将第一定位块2061和第二定位块2071的角口相对布置,通过将客车车门3的一端限定在两第一定位块2061和第二定位块2071之间,待将客车车门3放置好后,通过绷带204将客车车门3的上部分扣合在立座202上。
针对车门结构设计一个固定架,再通过运输该固定架来运输车门结构;该固定架采用倒T形的架构,通过将车门固定在该固定架上,通过限位块、挡圈和绷带进行固定,对车门不造成表面损伤,有效的保护了该车门的整体结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