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动车窗玻璃应急逃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电动车窗带有应急解锁机构的升降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汽车电动窗开、关装置的动作执行机构有两类:一类是钢丝绳式:由直流电机、蜗轮减速器、钢丝绳、绕钢丝绳的线轮、玻璃支架、导轨及控制电路组成;另一类是扇齿杠杆式:由直流电机、蜗轮减速器、扇形齿轮、主从杠杆、滑槽及导轨、控制电路组成。在车辆电路系统正常情况下,按下汽车电动窗玻璃升降器的控制按钮,实现汽车车窗玻璃的电动升降。现有的汽车电动窗玻璃的升降依赖电动机的运转,这种电动窗升降装置在正常情况下虽然使用方便,但在特殊情况下(如车辆落水),汽车失去电源,车窗电动机不能运转,由于电动机蜗轮减速器的自锁作用,导致汽车电动窗无法手动开启,为了应对这种紧急情况,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采用安全锤、灭火器等物体敲打车窗玻璃,但由于汽车车窗玻璃采用的是钢化玻璃,一般物体不易打碎,采用安全锤等物体敲打玻璃,即使顺利,也要花费2至3分钟才能打开玻璃窗,如果敲打方法不当或使用质量低劣的安全锤,则很难将玻璃窗打开,不仅耽误救援时间,甚至会危及生命。尽管如此,汽车玻璃窗的升降也不会因此退回到“手摇把”时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汽车电动窗在正常时仍然采用电动方式升降玻璃,而在汽车失电的特殊情况下,使用应急手动按钮,能快速开启汽车的玻璃车窗的汽车电动车窗带有应急解锁机构的升降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电动车窗带有应急解锁机构的升降驱动装置,包括连接电动车窗玻璃升降机构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蜗轮蜗杆副,其中蜗杆连接驱动电机,所述蜗轮啮合蜗杆,并且安装在蜗轮壳内,在蜗轮壳内设有动力输出轴,所述蜗轮的中心孔穿装在动力输出轴上,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一端 伸出蜗轮壳并连接玻璃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与动力输出轴之间设有离合解锁机构;所述动力输出轴内设有中心盲孔,所述中心盲孔内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弹簧的外侧中心盲孔内插装有压力杆,所述压力杆的另一端伸出蜗轮壳,压力杆在蜗轮壳中心盲孔内滑动配合;所述中心盲孔的侧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装有活动的钢珠,所述压力杆上设有对应活动的钢珠位置设有与钢珠外径匹配的凹槽;所述蜗轮的内壁设有驱动键槽。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蜗轮中心孔内固定安装有回转套,所述回转套连接嵌装在蜗轮内部的缓冲垫上,所述回转套内设有驱动键槽。
在蜗轮壳外侧所述压力杆端部连接驱动压力杆沿中心盲孔移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采用按压式结构。
所述驱动结构采用旋转式按压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在所述蜗轮与动力输出轴之间设有离合解锁机构;在汽车正常情况下仍然用电动按钮控制玻璃窗的电动升降,在汽车全车失电的紧急情况下,能够利用应急手动按钮快速开启车窗玻璃,动作可靠,安全迅速。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蜗轮通过回转套安装在动力输出轴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装置;110、驱动电机;120、蜗轮蜗杆副;121、蜗轮;122、蜗杆;123、蜗轮壳;130、动力输出轴;140、离合解锁机构;141、中心盲孔;142、复位弹簧;143、压力杆;144、通孔;145、钢珠;146、凹槽;147、驱动键槽;148、回转套;149、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汽车电动车窗带有应急解锁机构的升降驱动装置,包括连接 汽车电动玻璃升降机构的升降驱动装置1,升降驱动装置和汽车电动玻璃升降机构构成的现有的电动玻璃升降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10,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蜗轮蜗杆副120,其中蜗杆连接驱动电机,所述蜗轮121啮合蜗杆122,并且安装在蜗轮壳123内,在蜗轮壳内设有动力输出轴130,所述蜗轮的中心孔穿装在动力输出轴130上,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一端伸出蜗轮壳并连接玻璃升降机构(图中未显示);上述的玻璃升降机构采用传统的连接机构,在驱动装置的蜗轮蜗杆副带动下实现玻璃的升降,具体结构在此不进行赘述。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所述蜗轮121与动力输出轴130之间设有离合解锁机构140;所述动力输出轴内设有中心盲孔141,所述中心盲孔内设有复位弹簧142,所述弹簧的外侧中心盲孔内插装有压力杆143,所述压力杆的另一端伸出蜗轮壳123,压力杆143在蜗轮壳中心盲孔内滑动配合;所述中心盲孔141的侧壁设有通孔144,所述通孔内嵌装有活动的钢珠145,所述压力杆143上设有对应活动的钢珠位置设有与钢珠外径匹配的凹槽146;所述蜗轮的内壁设有驱动键槽147。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玻璃升降机构,驱动玻璃升降的驱动装置1构成的电动玻璃升降器属于公知技术,其按照正常工作状态实现玻璃的升降,此时离合解锁机构140的钢珠与蜗轮的内壁设有驱动键槽147配合,钢珠的内壁与压力杆的外壁接触;当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时,例如出现电路故障、电池没有电的情况下,可以按压压力杆143,当压力杆上凹槽146与钢珠145位置对应时,钢珠145向压力杆的凹槽内滑动,进而实现解锁,此时动力输出轴与蜗轮之间可以实现空转,在玻璃自重或者手动往下给玻璃一个向下的力,玻璃将迅速下滑,从而实现玻璃窗口的打开;当松开拉力杆时,在复位弹簧142的作用下压力杆向外移动,钢珠又一次与驱动键槽147配合,不影响下次此电动玻璃升降器的正常使用。
为了减少对蜗轮的影响,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请参阅图3,即在所述蜗轮中心孔内固定安装有回转套148,所述回转套连接嵌装在蜗轮内部的缓冲垫149上,所述回转套内设有驱动键槽147。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为了便于使压力杆沿中心盲孔滑动,在蜗轮壳外侧所述压力杆端部连接驱动压力杆沿中心盲孔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采用按压式结构也可采用旋转式按压结构,采用旋转式按压结构也可连接拉绳或者连杆机构,这样可以将按压点设置在车的任何位置,以便在车内不同的位置都可操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在所述蜗轮与动力输出轴之间设有离合解锁机构;在汽车正 常情况下仍然用电动按钮控制玻璃窗的电动升降,在汽车全车失电的紧急情况下,能够利用应急手动按钮快速开启车窗玻璃,动作可靠,安全迅速。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