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五金工具,具体是指一种自加紧活扳手。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活扳手是常用的手动工具,通过调节两钳口的宽度,套住外六方螺母或者螺栓头(以下通称螺母),将其旋转。现用的(活)扳手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将外六方拧圆,滑脱。轻则损伤螺栓等设备,降低工作效率,重则造成人身伤害。而且在处置已拧圆的外六方头螺母也没有太好的方法。(如用管钳、切割等破坏性较大的工具或措施)
通过对拧螺母的过程进行受力分析,(活)扳手钳口与外六方在结合处因没有预紧力,两者之间必然存有一定的间隙,其实际受力点为外六方的角(外六方角的棱线与扳手钳口的平面接触)。普通扳手在拧螺母的过程中对螺母的力施加这条线上。
因为接触面积非常小,当施加在螺母上的压力增到一定程度时,达到螺母六方棱角强度极限时,就会出现将螺母的棱角拧圆,扳手与螺母活脱。依靠线与面接触,扭力最终只作用在一条线上,这就是传统扳手的弊端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加紧活扳手。
为了克服传统扳手这种弊端,本发明将这一作用力由压力改为巨大的摩擦力,将其作用在螺母对立的整面上。
而且使其与转动方向垂直从而实现更大的转矩,同样的力由作用在一条线上改为作用在整个面上,将破坏力进行分担,每个单位面积受到的破坏力显著减小,确保不损坏螺母和保护操作者,摩擦力所需的正压力由斜支撑的合力提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自加紧活活扳手,包括上钳口和下钳口,所述下钳口上设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铰接在下钳口上。
作为优选,所述下钳口上设有朝向下钳口凹陷的安装缺口,所述安装缺口内安装有摩擦块。
作为优选,所述摩擦块上表面与上钳口的下表面形成钳口加紧面,钳口加紧面上设有防滑凸起。
作为优选,摩擦块通过连接杆与下钳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摩擦块底部接有连接杆的部位设有安装槽。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内通过圆柱销与连接杆连接,安装槽两侧还设有向下凸出的突起部。
作为优选,所述下钳口上设有的安装缺口截面近似梯形,右侧靠近钳口内侧的边缘设有垂直面,左侧靠近钳口外侧的边缘设有斜面。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通过圆柱销连接在安装缺口内,所述的安装缺口内右侧,即安装缺口右侧边缘与连接杆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常态使得连接杆处于倾斜状态。
作为优选,连接杆和摩擦块之间通过圆柱销铰接,连接杆和下钳口之间通过圆柱销铰连。
作为优选,还包括基体手柄,基体手柄靠近钳口部位设有蜗杆调节轮,所述下钳口上设有与蜗杆调节轮配合的蜗轮齿,通过蜗杆调节轮可调节上下钳口的开合距离,基体手柄与上钳口为一体。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和力学放大原理,将作用力均匀的作用在螺母整个表面。在拧动螺母的过程中,不会对螺母造成损伤,对操作者也有保护作用。而且对于已经拧圆头的螺母,也可以照样使用,使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加紧活扳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扳手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活扳手加紧螺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上钳口,2、圆柱销,3、摩擦块,4、连接杆,5、下钳口,6、弹簧,7、蜗杆调节轮,8、基体手柄,9、安装缺口,10、安装槽,11、突起部,12、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自加紧活扳手做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中所示,
一种自加紧活活扳手,包括上钳口1和下钳口5,所述下钳口5上设有朝向下钳口凹陷的安装缺口9,所述安装缺口9内安装有摩擦块3,所述摩擦块3上表面与上钳口1的下表面形成钳口加紧面,钳口加紧面上设有防滑凸起。
摩擦块3通过连接杆4与下钳口5连接,所述摩擦块3底部接有连接杆4的部位设有安装槽10,所述安装槽10内通过圆柱销2与连接杆4连接,安装槽10两侧还设有向下凸出的突起部11。
所述下钳口5上设有的安装缺口9截面近似梯形,右侧靠近钳口内侧的边缘设有垂直面,左侧靠近钳口外侧的边缘设有斜面。
所述连接杆4通过圆柱销2连接在安装缺口9内,所述的安装缺口9内右侧,即安装缺口右侧边缘与连接杆4之间设有间隙12,所述间隙12内设有弹簧6,所述弹簧6常态使得连接杆4处于倾斜状态。
连接杆4和摩擦块3之间通过圆柱销2铰接,连接杆4和下钳口5之间通过圆柱销2铰连。
还包括基体手柄8,基体手柄8靠近钳口部位设有蜗杆调节轮7,所述下钳口5上设有与蜗杆调节轮7配合的蜗轮齿,通过蜗杆调节轮7可调节上下钳口的开合距离。
基体手柄8与上钳口1为一体。
使用时,如图2,先调节蜗杆调节轮7将下钳口5上的摩擦块3与上钳口1的间隙调整至略大于所拧的螺母对面距离;然后直接扳动基体手柄8对螺母进行旋转作业;在扳动过程中,首先上钳口1和摩擦块3与螺母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摩擦块3带动连接杆4推动弹簧一起向右运动,最终实现图3表现的状态,此时θ角非常小,趋近于零,而根据合力与分力公式,其自紧力也趋近于无穷大,将螺母的上下两表面牢牢夹住,用摩擦力将其拧转。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