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栓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8890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栓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螺栓的拆卸只能够使用六角扳手拆卸,目前六角扳手是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并且弯成直角的曲杆,曲杆分成长柄段和短柄段,在拧紧或拆卸内六角螺栓时,将长柄段或短柄段的一端插入内六角螺栓头的正六边形凹槽内,通过短柄段或长柄段转动数圈,直到完全拧紧或拆除螺栓为止。拆卸过程中利用了杠杆原理,但因为内六角的扳手臂距太短,拆卸时需要使用很大的力。并且当螺栓很多的时候,这样的操作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操作时间长,效率低下。并且当螺栓在一些拐角处时,这种结构不能使用,根本拧不到。再加上上不同规格的螺栓要用不同的六角扳手拆卸,现有六角扳手无法满足各种螺栓拆卸的互换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螺栓拆卸工具,用以解决模具上螺栓拆卸过程施力大,速度慢,螺栓在拐角处,就无法拆卸,并且碰到不同规格螺栓都要用不同的扳手头拆卸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螺栓拆卸工具,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种螺栓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盘,手握套筒,旋转套筒,扳手本体,万向节和扳手头;所述扳手本体为曲柄结构,所述扳手本体包括:手持部、手摇部和连接部,所述手摇部为匚形结构,所述手持部和连接部都为直线形结构,所述手持部和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摇部两端;所述旋转盘设置于所述手持部顶部;所述手握套筒活动设置于所述手持部,所述旋转套筒活动设置于所述手摇部中部,所述万向节一端设置于所述连接部末端,所述万向节另一端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底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扳手头通过所述固定孔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传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盘为扁平结构。人手臂通过施力在扁平面上,手臂可以更稳定地靠在上面,施力更稳。

进一步的,所述手握套筒和旋转套筒外分别设置有橡胶层。通过设置橡胶层增加人手与手握套筒和旋转套筒之间的摩擦力,达到防滑效果,同时改善手握套筒和旋转套筒的手感,使人握了更舒服。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层的外表面设有防滑螺纹。通过在橡胶层的外表面设有防滑螺纹进一步增强摩擦力。

本使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扳手头安装在传动杆底部,增加了力臂,使用人员可以通过一手握住手握套筒,另一手握住旋转套筒来拆卸螺栓,不仅大大节省力气,降低工作的强度,而且拆卸工具简单实用,操作方便,提高拆卸效率;并且当螺丝拧得很紧时,使用人员还可以用手臂整个人施力在旋转盘上,省力又方便。另外在传动杠上设置有万向节,确保了一些在拐角处的螺栓也可以在可操作范围内。并且扳手头是通过可拆卸安装在固定机构上,不同规格的螺丝之间更换扳手头头部就可以实现互换性,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栓拆卸工具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扳手本体, 10、手持部, 11、手摇部, 12、连接部,

2、万向节, 3、传动杆, 4、扳手头, 5、旋转盘,

6、手握套筒, 7、旋转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栓拆卸工具包括:旋转盘5,手握套筒6,旋转套筒7,扳手本体1,万向节2和扳手头4;其中扳手本体1为曲柄结构,扳手本体1包括:手持部10、手摇部11和连接部12,手摇部11为匚形结构,手持部10和连接部12都为直线形结构,手持部10和连接部12固定连接于手摇部11两端;旋转盘5设置于手持部10顶部;手握套筒6活动设置于手持部10,旋转套筒7活动设置于手摇部11中部,万向节2一端设置于连接部12末端,万向节2另一端设置有传动杆3;传动杆3底部设置有固定孔,扳手头4通过固定孔可拆卸连接于传动杆3。

使用人员在使用该螺栓拆卸工具时,可一只手握住手握套筒6,另外一只手通过转动手摇杆中部的旋转套筒7来将螺栓旋出。使用人员通过旋转套筒7来施力,增加了力臂,大大节省了力气,降低了工作强度,而且拆卸过程简单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有些螺栓可能在拐角处,那么就可以通过万向节2调节传动杆3的方向也带动扳手头4转动,使得拐角处的螺丝也可以处在本实用新型的可操作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有些螺栓很紧,很难旋掉,使用人员可以把自己的手臂靠在旋转盘5上,把自己整个人的重心往下压,可以施加更大的力以便于旋转,其中旋转盘5是可转动连接于手持部10的。并且,在某些实施例中旋转盘5为扁平结构,这样人的手臂可以更稳定的放在上面。

在本实施例中,碰到不同规格的螺栓需要拆卸时,因为扳手头4是通过固定孔可拆卸连接于传动杆3(这边的可拆卸连接是指可拆卸插接在传动杠3上,或者是可拆卸卡接在传动杠3上)。那么使用人员就可以直接通过更换扳手头4,来满足各种螺栓拆卸的互换性,而不需要准备不同的六角扳手。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人手与手握套筒6和旋转套筒7之间的摩擦力,达到防滑效果,同时改善手握套筒6和旋转套筒7的手感,使人握了更舒服。在手握套筒6和旋转套筒7外分别设置有橡胶层,并且在橡胶层的外表面还设有防滑螺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