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套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1706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套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套啤注塑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套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套啤注塑工艺,现有的套啤注塑工艺主要是通过人工取放注塑完成的产品,人工取放产品效率低下,且易发生安全事故,此外,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不利于产品制造成本的降低。

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机械手取放注塑完成的产品,但由于机械手结构复杂,当机械手与待拾取的产品之间没有对好位置时,机械手需要浪费较多的时间才能调整好位置,使用极其不便,不利于机械手拾取产品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套啤装置,利用机械手代替人工取放产品,且大大提升机械手拾取产品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套啤装置,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注塑机及第二注塑机,往复运动于第一注塑机与第二注塑机之间的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装设有拾取机构,拾取机构包括装设于第一机械手的支架、装设于支架的第一驱动件、铰接于支架的轴体、装设于轴体的第一拾取件,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轴体连接并用于驱动轴体转动。

优选地,所述支架还装设有固定板,轴体铰接于固定板,轴体的一端装设有齿轮,第一拾取件装设于轴体的另一端,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齿条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两端还分别装设有挡块,齿条位于挡块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拾取件包括装设于轴体的固定块、装设于固定块的软柱,固定块设有贯穿固定块的气孔,软柱设有与气孔连通的吸取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还装设有限位块,限位块设有位于软柱两侧的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还装设有承载板,承载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拾取件,支架、固定板或承载板还装设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与第二拾取件连接并驱动第二拾取件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拾取件包括铰接于承载板的过渡架、装设于过渡架的吸嘴,第二驱动件驱动过渡架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注塑机与第二注塑机之间装设有横杆,第一机械手包括装设于横杆的第三驱动件、滑动连接于横杆的第一机械臂、装设于第一机械臂的第四驱动件、滑动连接于第一机械臂的第二机械臂,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机械臂沿横杆滑动,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机械臂沿第一机械臂滑动,第一拾取件装设于第二机械臂,横杆还装设有电控箱,第一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及第四驱动件分别与电控箱电联接。

优选地,所述全自动套啤装置还包括第三注塑机,第一注塑机位于第二注塑机与第三注塑机之间,横杆的两端分别装设于第二注塑机及第三注塑机,第一注塑机与横杆彼此间隔设置,第一机械手位于第一注塑机、第二注塑机之间,横杆还滑动连接有位于第一注塑机、第三注塑机之间的第二机械手,第二机械手装设有拾取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第一机械手的拾取机构将第一注塑机内注塑完成的产品移动至第二注塑机内进行套啤,然后拾取机构再将第二注塑机内套啤完成的产品移动至预定位置,本实用新型利用机械手代替人工取放产品,提升取放产品效率,降低安全事故几率;拾取机构的第一驱动件可以快速调整第一拾取件相对产品的方位,进而大大提升拾取机构拾取产品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拾取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拾取机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轴体、固定板、齿轮、轴承及固定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拾取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拾取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1—第一注塑机 12—第二注塑机 13—第三注塑机

14—横杆 21—第一机械手 22—第二机械手

23—第一机械臂 24—第二机械臂 25—电控箱

3—拾取机构 30—支架 31—第一驱动件

32—轴体 33—固定板 34—齿轮

35—齿条 36—轴承 37—轴肩

38—固定套 39—挡板 4—第一拾取件

40—固定块 41—软柱 42—气孔

43—吸取孔 44—限位块 45—限位部

50—承载板 51—第二拾取件 52—过渡架

53—吸嘴 54—导杆 55—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套啤装置,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注塑机11及第二注塑机12,往复运动于第一注塑机11与第二注塑机12之间的第一机械手21,即第一机械手21在第一注塑机11与第二注塑机12之间来回移动,所述第一机械手21的末端装设有拾取机构3,拾取机构3包括装设在第一机械手21末端的支架30、装设在支架30上的第一驱动件31、铰接在支架30上的轴体32、装设在轴体32上的第一拾取件4,本实施例中,支架30是横截面为矩形的金属杆,轴体32为长条形的圆柱,第一驱动件31的输出端与轴体32连接,第一驱动件31通过驱动轴体32进而连带第一拾取件4转动,进而改变第一拾取件4相对待拾取产品的方位。优选地,轴体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轴体32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每一轴体32上均安装一个第一拾取件4,如此,拾取机构3一次即可拾取多个产品。

实际使用时,待第一注塑机11内的产品注塑完成后,第一注塑机11的模具开模,然后第一机械手21带动拾取机构3将第一注塑机11内注塑完成的产品移动至第二注塑机12内进行套啤,待第二注塑机12完成套啤之后,拾取机构3再将第二注塑机12内套啤完成的产品移动至预定位置(如安装台等),本实用新型套啤装置利用机械手代替人工取放产品,大大提升取放产品的效率,降低安全事故几率;拾取机构3的第一驱动件31可以驱动第一拾取件4转动,进而实现快速调整第一拾取件4相对产品的方位,无需整个机械手的移动配合来调整拾取机构3的方位,从而大大提升拾取机构3拾取产品的效率。

所述支架30还装设有固定板33,本实施例中,固定板33由多个金属板连接而成,如不锈钢板或铝合金板等,轴体32铰接在固定板33上,轴体32的一端装设有齿轮34,第一拾取件4装设在轴体32的另一端,齿轮34与第一拾取件4分别位于固定板33的左右两侧,第一驱动件31的输出端与齿轮34啮合。根据实际需要,第一驱动件31可以为电机、电缸或油缸等,当第一驱动件31为电机时,第一驱动件31的输出轴上可以安装与齿轮34啮合的主动轮;当第一驱动件31为电缸或油缸时,第一驱动件31的活塞杆上可以铰接在凸轮上,凸肋铰接在固定板33上,凸轮的外缘设有与齿轮34啮合的外齿,通过第一驱动件31的活塞杆的伸缩进而实现凸轮的正反转,从而带动轴体32正反转。

请参阅图3至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33上滑动连接有与齿轮34啮合的齿条35,固定板33上设置有滑槽,齿条35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第一驱动件31为气缸,第一驱动件31的活塞杆与齿条35连接;当第一驱动件31的活塞杆伸出或缩回时,即可连带齿条35在固定板33的滑槽内来回移动,进而连带齿轮34正反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拾取件4转动,实现调整第一拾取件4相对待拾取产品的方位。

所述轴体32外侧套设有轴承36,轴承36位于轴体32与固定板33之间,即固定板33设有通孔,轴承36容置在固定板33的通孔内,本实施例中,固定板33的左右两侧分别凹设有限位槽,通孔连通两个限位槽,通孔的半径小于限位槽的半径,轴承3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轴承36分别容置在不同的限位槽内;轴体32上还设置有轴肩37,轴肩37自轴体32的外表面一体凸设而成,轴肩37围绕轴体32呈环形设置,齿轮34、一轴承36分别抵接在轴肩37的左右两侧;轴体32的外侧还套设有固定套38,固定套38固定在轴体32上,轴肩37、固定套38分别位于固定板33的左右两侧,固定套38抵接在另一轴承36上。通过以上设置,将轴体32稳固定位在固定板33上,防止轴体32在固定板33上左右窜动,避免因轴体32在固定板33上的左右窜动而影响第一拾取件4相对待拾取产品的位置,确保第一拾取件4可以准确地拾取产品。

所述固定板33的两端还分别装设有挡板39,两个挡板39彼此间隔设置,第一驱动件31驱动齿条35沿固定板33的滑槽在两个挡板39之间来回移动,利用两个挡板39阻挡齿条35,防止齿条35过度滑动而碰撞到其它物件。

请参阅图3、图4、图6和图7,所述第一拾取件4包括装设在轴体32上的固定块40、装设在固定块40上的软柱41,固定块4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软柱41采用硅胶或塑胶制成,相较于金属材料,软柱41为柔性材质,当软柱41拾取产品时,避免软柱41碰伤产品;固定块40设有贯穿固定块40的气孔42,软柱41设有与气孔42的一端连通的吸取孔43;实际使用时,将气孔42的另一端经气管与气泵连通,当气泵抽气时,将产品吸附在软柱41的吸取孔43处;当气泵排气时,即可将产品与软柱41脱离。

所述固定块40还装设有限位块44,限位块44设有位于软柱41两侧的限位部45,本实施例中,限位部45为限位块44的上端面,软柱41略微突伸出限位部45,在软柱41的吸取孔43吸取产品的过程中,如果产品发生歪斜,产品就会抵接在限位部45上,利用限位部45强制矫正产品的位置,防止产品在软柱41上发生歪斜。

请参阅图3至图7,所述固定板33还装设有承载板50,承载板50远离固定板33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拾取件51,支架30、固定板33或承载板50还装设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与第二拾取件51连接并驱动第二拾取件51转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拾取件51吸住产品后,第一驱动件31可以驱动第二拾取件51转过90°,进而实现产品的上下翻转,相较于第一驱动件31对第一拾取件4的微调,第二驱动件可以对第二拾取件51进行大角度调整。

所述第二拾取件51包括铰接在承载板50上的过渡架52、装设在过渡架52上的吸嘴53,第二驱动件与输出端与过渡件连接进而驱动过渡架52转动,例如,第二驱动件可以为安装在承载板50上的电机,过渡架52与承载板50、过渡架52之间的铰接轴固定连接,第二驱动件驱动承载板50、过渡架52之间的铰接轴进而实现驱动过渡架52的转动,从而带动过渡架52上的第二拾取件51转动。本实施例中,吸嘴5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吸嘴53彼此间隔设置,优选地,吸嘴53为真空吸嘴53。

所述固定板33还装设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承载板50连接,通过驱动气缸的伸缩即可实现承载板50的来回移动,从而实现第二拾取件51的来回移动,进一步增大第二拾取件51位置的可调整范围;本实施例中,承载板50上还装设有导杆54,导杆54大致为长条形圆柱,固定板33还装设有套设在导杆54外侧的导套55,导套55设置有穿孔,导杆54滑动连接在穿孔内;通过导杆54与导套55的配合,对承载板50的来回移动进行限位,防止承载板50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歪斜。

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第一注塑机11与第二注塑机12之间装设有横杆14,横杆14与水平面平行设置,横杆14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如不锈钢或铝合金等,第一机械手21包括装设在横杆14上的第三驱动件、滑动连接在横杆14上的第一机械臂23、装设在第一机械臂23上的第四驱动件、滑动连接在第一机械臂23上的第二机械臂24,第一机械臂23与横杆14相垂直,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机械臂23沿横杆14滑动,实际制造时,可以在横杆14上铰接丝杠,第一机械臂23套设在丝杠的外侧,第三驱动件驱动丝杠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机械臂23沿横杆14来回滑动;第二机械臂24位于竖直平面内,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机械臂24沿第一机械臂23在竖直平面内上下移动,第一拾取件4装设在第二机械臂24的下端,横杆14上还装设有电控箱25,第一驱动件31、第三驱动件及第四驱动件分别与电控箱25电联接,即第一驱动件31、第三驱动件及第四驱动件分别与电控箱25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例如,第一驱动件31、第三驱动件及第四驱动件分别通过线缆与电控箱25直接连接,或者第一驱动件31、第三驱动件及第四驱动件分别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与电控箱25间接连接。利用电控箱25设定第一驱动件31、第三驱动件及第四驱动件的运行参数,进而确保第一机械手21及拾取机构3可以自动化运行,从而代替现有技术中利用人工取放产品的方式。

所述全自动套啤装置还包括第三注塑机13,第一注塑机11位于第二注塑机12与第三注塑机13之间,第一注塑机11、第二注塑机12及第三注塑机13彼此间隔设置,横杆14的两端分别装设在第二注塑机12上及第三注塑机13上,第一注塑机11与横杆14彼此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注塑机11位于横杆14的下方,第一机械手21位于第一注塑机11、第二注塑机12之间,横杆14还滑动连接有位于第一注塑机11、第三注塑机13之间的第二机械手22,第二机械手22与第一机械手21的构造相同,第二机械手22同样装设有用于取放产品的拾取机构3。实际使用时,横杆14上安装有两个第三驱动件,一个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机械手21的第一机械臂23沿横杆14来回滑动,另一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机械手22的第一机械臂23沿横杆14来回滑动。

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一机械手21、第二机械手22同时移动到第一注塑机11的上方,然后第一机械手21的第二机械臂24、第二机械手22的第二机械臂24带动拾取机构3向下移动,进而利用拾取机构3的第一拾取件4或第二拾取件51拾取第一注塑机11注塑完成的产品,然后第二机械手22向上移动进而将第一注塑机11注塑完成后的产品提升到第一注塑机11的上方;然后第一机械手21将产品移动到第二注塑机12的上方待机,第二机械手22将产品移动到第三注塑机13的上方待机,待第二注塑机12、第三注塑机13开模后,第一机械手21将产品放入第二注塑机12内进行套啤注塑,第二机械手22将产品放入第三注塑机13内进行套啤注塑,待第二注塑机12、第三注塑机13完成套啤注塑后,第一机械手21、第二机械手22在将套啤注塑完成后的产品移动到装配台上,进而完成整个产品的套啤注塑作业。

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套啤装置至少取消两个人工,提高生产效率50%以上,整个套啤注塑作业全自动化,保证产品套啤注塑质量的稳定性,更可大大降低生产事故发生几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