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门锁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538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门锁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机用舱门锁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门锁柜。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玻璃器皿清洗机,能够对玻璃器皿上的污染物进行清洗,这种清洗机主要由舱体、设置于舱体内的清洗单元以及铰接于舱体的下端部的舱门组成,舱体的端面上、位于舱体与舱门之间设置有密封条,舱体的上端部设置有锁紧孔,舱门的上端部设置有耳环,耳环结构如图5所示,进行清洗时,先将待清洗玻璃器皿放置于舱体内,再逆时针翻转舱门使耳环插入锁紧孔内,以将舱体关闭,随后经控制程序控制清洗单元进行冲洗玻璃器皿。然而,锁紧孔与耳环是过盈配合的,在清洗过程中,由于舱体内部气压大,耳环容易从锁紧孔内脱出,非常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锁紧效果好、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的新型门锁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门锁柜,它包括机壳、设置于机壳顶部的顶盖以及设置于机壳内的空心柱、拨板、扭簧、杠杆、螺母、声音发生器组成,螺母上螺纹连接有前后设置的调节螺杆,声音发生器上设置有按钮,机壳的底部且位于机壳的右侧开设有方槽,声音发生器位于螺母和空心柱之间,杠杆经销轴铰接于机壳上且位于声音发生器前侧,杠杆的左端部与调节螺杆接触,杠杆的右端部设置有限位勾,拨板上设置有通孔和与方槽连通的卡槽,拨板经通孔套在空心柱上,拨板的外边缘上且位于拨板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压头和与限位勾相配合的楔形勾,扭簧主体设置于空心柱内,扭簧的一支脚固定于拨板上,扭簧的另一支脚固定于机壳上。

所述的拨板上还设置有通槽,所述的扭簧的一支脚固定于通槽内。

所述的卡槽与方槽呈角设置。

所述的调节螺杆的后端部连接有位于机壳外部的旋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锁紧效果好、安全可靠、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去除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4 为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耳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顶盖,3-空心柱,4-拨板,5-扭簧,6-杠杆,7-螺母,8-声音发生器,9-调节螺杆,10-按钮,11-方槽,12-限位勾,13-卡槽,14-压头,15-楔形勾,16-支脚,17-通槽,18-销轴,19-旋钮,20-耳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门锁柜,它包括机壳1、设置于机壳1顶部的顶盖2以及设置于机壳1内的空心柱3、拨板4、扭簧5、杠杆6、螺母7、声音发生器8组成,螺母7上螺纹连接有前后设置的调节螺杆9,声音发生器8上设置有按钮10,机壳1的底部且位于机壳1的右侧开设有方槽11,声音发生器8位于螺母7和空心柱3之间,杠杆6经销轴18铰接于机壳1上且位于声音发生器8前侧,杠杆6的左端部与调节螺杆9接触,杠杆6的右端部设置有限位勾12,拨板4上设置有通孔和与方槽11连通的卡槽13,拨板4经通孔套在空心柱3上,拨板4的外边缘上且位于拨板4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压头14和与限位勾12相配合的楔形勾15,扭簧5主体设置于空心柱3内,扭簧5的一支脚16固定于拨板4上,扭簧5的另一支脚16固定于机壳1上。

所述的拨板4上还设置有通槽17,所述的扭簧5的一支脚16固定于通槽17内。所述的卡槽13与方槽11呈角设置。所述的调节螺杆9的后端部连接有位于机壳1外部的旋钮1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该门柜锁安装于清洗机舱体的顶部,使舱门的耳环20经方槽11进入卡槽13内,在推力作用下,拨板4绕空心柱3顺时针转动,拨板4上的楔形勾15和压头14进入由声音发生器8、螺母7和杠杆6所围成的区域内,当压头14碰触到按钮10后,声音发生器8发出报警信号,工人听到声音后,旋转调节螺杆9使其向前伸出,调节螺杆9作用到杠杆6上,杠杆6绕销轴18逆时针旋转,限位勾12勾接在楔形勾15上,防止了拨板4在扭簧5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耳环20无法从卡槽13内滑出,实现了耳环20的锁紧,即实现了舱门的锁紧,保证了玻璃器皿的顺利清洗。因此,无需担心耳环20在舱体内部气压作用下滑出,保证了清洗的安全,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当需要拔出耳环20时,反向旋转调节螺杆9使其向后移动,随后顺时针旋转杠杆6,限位勾12与楔形勾15脱离,拨板4在扭簧5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此时即可将耳环20从卡槽13内拔出,实现了解锁,即实现了舱门的解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