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0983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撑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的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撑。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现在住宅楼的窗户大多采用铝合金材质的平开窗。平开窗使用方便、可以不占用室内空间,且具有较好的气密性能和水密性能,能有效防止室内能量散失,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根据建筑行业的技术要求,平开窗的承重部件只能使用滑撑。

滑撑一般包括窗框定杆、托臂和连杆结构,窗框定杆固定安装在窗框上,托臂固定安装在窗扇上,连杆结构连接窗框定杆和托臂。目前大部分的托臂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扇上,这种连接方式不是很稳固,当螺钉发生锈蚀而松动时,托臂容易从窗扇脱落,造成滑撑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撑,所述滑撑的托臂与窗扇连接稳固,能够有效避免托臂从窗扇脱落的现象。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滑撑,包括窗框定杆、托臂和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分别连接窗框定杆和托臂,所述托臂设有凹槽和安装孔,所述凹槽用于将托臂配合安装在窗扇的安装槽里;所述安装孔里设置有安装螺丝,安装螺丝用于将托臂和窗扇固定。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托臂通过凹槽配合安装在窗扇的安装槽里,再通过安装螺丝与窗扇固定连接,相比以往仅通过螺丝与窗扇固定的方式更加稳固。

所述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一端铰接于窗框定杆端部,第一连杆另一端铰接于托臂中间位置;第二连杆一端铰接于窗框定杆靠近中间位置,第二连杆另一端铰接于托臂上靠近第一连杆和托臂铰接点位置。通过这种结构设计,在完全打开窗户时,窗扇移动至窗框上靠近窗框定杆中间位置打开,此时手部能够通过窗户上窗扇两侧的空间去擦拭窗扇玻璃的两面,解决了玻璃外侧面难以擦拭的困难。

进一步的,为了将托臂精确安装,所述凹槽端部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确定托臂在窗扇安装槽的安装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包括凹槽底边以及设置在凹槽底边两侧的两凹槽侧边,所述凹槽侧边相对凹槽底边向外弯折。这里,两凹槽侧边相对凹槽底边向外弯折的结构设计不仅使托臂能够安装在窗扇的安装槽里,并且在安装时避开窗扇安装槽中铆钉等固定件,还能够有效提高托臂的结构强度,避免托臂在外力作用下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设置在凹槽底边上,安装孔包括长圆形安装孔和圆形安装孔。在这里,设置长圆形安装孔,有利于在托臂安装时调整其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螺丝为卡位螺丝或连接螺丝。当使用卡位螺丝时,卡位螺丝与窗扇的安装槽相抵,并不会在安装槽表面钻孔,进而破坏窗扇的安装槽结构;而使用连接螺丝时,连接螺丝会在安装槽表面钻孔,这样会破坏窗扇的安装槽结构,但是此时托臂与窗扇连接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窗框定杆上对应第二连杆的侧面设有防刮垫片,所述防刮垫片位于窗框定杆与第二连杆之间。在这里,通过设置防刮垫片,避免窗框定杆和第二连杆在运动时相互之间的较大摩擦力将彼此刮坏。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刮效果,所述防刮垫片为塑料片。

进一步的,所述防刮垫片位于窗框定杆与第二连杆铰接点一侧嵌有金属材质的定位片,所述定位片抵住第二连杆一端。在这里,通过定位片将第二连杆一端抵住,确定第二连杆在运动时与窗框定杆的最大夹角,从而确定滑撑的最大开启角度。

所述窗框定杆上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用于安装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窗框定杆安装在窗框上。由于沉孔相比普通的圆孔具有更大的应力,可有效避免拧紧固定件时窗框定杆发生变形的情况。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托臂通过凹槽配合安装在窗扇的安装槽里,再通过安装螺丝与窗扇固定连接,相比以往仅通过螺丝与窗扇固定的方式更加稳固,能够有效避免滑撑从窗扇脱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正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反面视图;

图示:1、窗框定杆;2、托臂;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防刮垫片;6、定位件;7、圆形安装孔;8、长圆形安装孔;9、定位片;10、沉孔;11、凹槽;12、凹槽底边;13、凹槽侧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2所示,一种新型滑撑,包括窗框定杆1、托臂2和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分别连接窗框定杆1和托臂2,所述托臂2设有凹槽11和安装孔,所述凹槽11用于将托臂2配合安装在窗扇的安装槽里;所述安装孔里设置有安装螺丝,安装螺丝用于将托臂2和窗扇固定。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托臂2通过凹槽11配合安装在窗扇的安装槽里,再通过安装螺丝与窗扇固定连接,相比以往仅通过螺丝与窗扇固定的方式更加稳固。

所述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第一连杆3一端铰接于窗框定杆1端部,第一连杆3另一端铰接于托臂2中间位置;第二连杆4一端铰接于窗框定杆1靠近中间位置,第二连杆4另一端铰接于托臂2上靠近第一连杆3和托臂2铰接点位置。通过这种结构设计,在完全打开窗户时,窗扇移动至窗框上靠近窗框定杆1中间位置打开,此时手部能够通过窗户上窗扇两侧的空间去擦拭窗扇玻璃的两面,解决了玻璃外侧面难以擦拭的困难。

为了将托臂2精确安装,所述凹槽11端部设有定位件6,所述定位件6用于确定托臂2在窗扇安装槽的安装位置。在这里,托臂2通过凹槽11滑动安装在窗扇安装槽里,当凹槽11端部滑动至靠近窗扇安装槽入口位置时,定位件6挡在窗扇安装槽外,避免托臂2进一步移位。

所述凹槽11包括凹槽底边12以及设置在凹槽底边12两侧的两凹槽侧边13,所述凹槽侧边13相对凹槽底边12向外弯折。这里,两凹槽侧边13相对凹槽底边12向外弯折的结构设计不仅使托臂2能够安装在窗扇的安装槽里,并且在安装时避开窗扇安装槽中铆钉等固定件,还能够有效提高托臂2的结构强度,避免托臂2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本实施例中,两凹槽侧边相对凹槽底边向外弯折的角度大于100°。

所述安装孔设置在凹槽底边上,安装孔包括长圆形安装孔8和圆形安装孔7。在这里,设置长圆形安装孔8,有利于在托臂2安装时不断调整其位置,避免安装位置错误。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长圆形安装孔8和两个圆形安装孔7。

所述安装螺丝为卡位螺丝或连接螺丝。当使用卡位螺丝时,卡位螺丝与窗扇的安装槽相抵,并不会在安装槽表面钻孔,进而破坏窗扇的安装槽结构;而使用连接螺丝时,连接螺丝会在安装槽表面钻孔,这样会破坏窗扇的安装槽结构,但是此时托臂2与窗扇连接更加牢固。

所述窗框定杆1上对应第二连杆4的侧面设有防刮垫片5,所述防刮垫片5位于窗框定杆1与第二连杆4之间。在这里,通过设置防刮垫片5,避免窗框定杆1和第二连杆4在运动时相互之间的摩擦力将彼此刮坏。为了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刮效果,所述防刮垫片5为塑料片。

所述防刮垫片5中位于窗框定杆1与第二连杆4铰接点一侧嵌有金属材质的定位片9,所述定位片9抵住第二连杆4一端。在这里,通过定位片9将第二连杆4一端抵住,确定第二连杆4在运动时与窗框定杆1的最大夹角,从而确定滑撑的最大开启角度。在本实施例中,滑撑的最大开启角度为90度。

所述窗框定杆1上设有沉孔10,所述沉孔10用于安装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窗框定杆1安装在窗框上。由于沉孔10相比普通的圆孔具有更大的应力,可有效避免拧紧固定件时窗框定杆1发生变形的情况,这里,固定件可以采用铆钉。本实施例中,窗框定杆1上设有五个间隔设置的沉孔10。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