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持设备的携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7607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手持设备的携带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携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持设备的携带结构。



背景技术:

手持设备携带方式通常有两种:1.背夹携带;2.皮套(袋)携带。而常规的背夹式携带通常由包括底座、转轴、弹簧和塑料夹的多个零件组装而成,结构相对复杂,物料成本、加工成本高;与手持产品需要通过螺钉固定,装配好的产品无法实现自动旋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手持设备的携带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手持设备的携带结构,包括背夹和挂扣结构,所述挂扣结构固定于手持设备后壳上部;所述背夹包括前板、后板和它们之间的容腔,通过该容腔将所述背夹佩带在使用者腰间皮带上;所述前板上设有蘑菇头形零件,所述蘑菇头形零件包括直杆段和蘑菇头,所述直杆段内开设有凹槽,所述蘑菇头对应所述凹槽开设有沉孔;所述挂扣结构包括悬臂、设于悬臂上与上述凹槽相适配的凸起、以及设有导向槽的连接板;所述悬臂与连接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蘑菇头和连接板之间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使手持设备在竖直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动槽和限位凸台,所述滑动槽设于蘑菇头下端,所述限位凸台设于连接板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两侧和下部周边与手持设备后壳固定连接,连接板为外凸的弧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包括上部的直槽和下端的弧形槽,弧形槽内径等于直槽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悬臂上的凸起与导向槽的弧形槽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背夹的前板包括前竖立板和与所述前竖立板下端相连向内折弯的勾部;所述前板和后板的上端由弯曲部连接,所述弯曲部的纵截面是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背夹和挂扣结构均为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的宽度大于背夹直杆段的外径,小于蘑菇头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需要单独生产组装,背夹与手持通信设备间的固定也不需要采用螺钉及特殊工具操作,节省了产品物料成本和生产成本。(2)方便携带者快速装卸。(3)手持设备可以自动旋转,在某些特殊场景,该功能可以提高携带者使用舒适性。(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背夹和挂扣结构,当使用者从腰间皮带上取下手持设备后,背夹仍然留在皮带上形成与手持设备的分离;并且挂扣结构固定在手持设备后壳的上部,挂扣结构的体积较小,使用者一般握住手持设备的下部,不会接触到手持设备后壳上部的挂扣结构,从而让使用者在使用手持设备时不会因为背夹和挂扣结构硌手而影响手感。(5)所述背夹前板上设有勾部,其与背夹后板有很小的间隙,从而使用者不需要解开腰间皮带就可直接将所述背夹插入到使用者腰间皮带上,并且保证使用者腰间背夹不会脱出。(6)本实用新型在背夹的蘑菇头上设有滑动槽,连接板一侧设有限位凸台,这种非对称设计使手持设备和背夹在装配和拆卸时,手持设备必须在倒立方向才能装入或拆卸出;且非对称设计在手持设备装配好状态下,单边保持支撑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夹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夹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挂扣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挂扣结构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装卸结构图。

图中:1、背夹,2、挂扣结构,3、前板,4、后板,5、勾部,6、弯曲部,7、直杆段,8、蘑菇头,9、凹槽,10、悬臂,11、凸起,12、导向槽,13、连接板,14滑动槽,15、限位凸台,16、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手持设备的携带结构,包括背夹1和挂扣结构2;所述背夹1包括前板3、后板4和它们之间的容腔,通过该容腔将所述背夹1佩带在使用者腰间皮带上;所述背夹1的前板3包括前竖立板和与所述前竖立板下端相连向内折弯的勾部5;所述前板3和后板4的上端由弯曲部6连接,所述弯曲部6的纵截面是圆弧形;所述勾部5与背夹1后板4有很小的间隙,从而使用者不需要解开腰间皮带就可直接将所述背夹1插入到使用者腰间皮带上,并且保证使用者腰间背夹1不会脱出;所述前板3上设有蘑菇头形零件,所述蘑菇头形零件包括直杆段7和蘑菇头8,所述直杆段7内开设有凹槽9,所述蘑菇头8对应所述凹槽9开设有沉孔;

所述挂扣结构2固定于手持设备后壳上部,所述挂扣结构2包括悬臂10、设于悬臂10上与上述凹槽9相适配的凸起11、以及设有导向槽12的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两侧和下部周边与手持设备后壳固定连接,连接板13为外凸的弧面板;所述导向槽12包括上部的直槽和下端的弧形槽,弧形槽内径等于直槽内径;所述凸起11与弧形槽相对设置;所述悬臂10与连接板13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蘑菇头8和连接板13之间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使手持设备在竖直方向滑动,所述限位机构优选但不限定为滑动槽14、与滑动槽14相配合的限位凸台15,所述滑动槽14设于蘑菇头8下端,所述限位凸台15设于连接板13一侧,这种非对称设计使手持设备和背夹1在装配和拆卸时,手持设备必须在倒立方向才能装入或拆卸出;且非对称设计在手持设备装配好状态下,单边保持支撑固定作用;所述导向槽12的宽度大于背夹1直杆段7的外径,小于蘑菇头8的外径,使得蘑菇头8形零件只能在导向槽12中滑动,而不能从导向槽12中直接脱出。

所述手持设备包括移动电话、对讲机等。

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1:背夹1固定在使用者皮带上,背夹1的直杆段7卡在连接板13的导向槽12内,背夹1的蘑菇头8下端的滑动槽14与连接板13上的限位凸台15相配合,使手持设备竖直向下插入;

步骤2:背夹1上的蘑菇头8挤压后壳上的悬臂10结构,使悬臂10产生弹性形变,悬臂10上的凸起11嵌入到背夹1上的凹槽9中,这样手持设备便被固定,使手持设备不能沿导向槽12上下移动,只能在弧形槽内旋转,手持设备装配到位;

步骤3:手持设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旋转180度,成竖直向上状态;

步骤4:手持设备需要卸出时,设备恢复到步骤2状态,施加一定的拉拔力,后壳悬臂10产生形变,悬臂10上凸起11从背夹1凹槽9内脱出,设备取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