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氮下样本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100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氮下样本打捞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氮下样本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类生殖遗传实验室,一些配子样本(精子、卵子)以及合子样本(胚胎)在未达到最佳体外受精或移植(ivf/et)时机时,往往需要进行长期超低温液氮下冷冻保存。而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高龄女性及不孕不育患者要求助于辅助生殖(art)技术,这就导致了需要进行冻存的配子或合子样本的数量剧增。然而,样本在进入或离开-196℃液氮的过程中表面极易结冰打滑而跌落至液氮罐底,随着样本量的增加,发生这一情况的次数也大大增加。由于液氮的超低温特性以及罐体内储存大量样本使空间狭窄,实验室人员无法将手直接伸入到液氮下拾取,碰到此类情况,只能先将罐内的样本转移,再倒出罐内的全部液氮及罐底样本,再将样本及液氮重新转移回去。这一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液氮倾倒导致的大量挥发对实验室人员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不需要转移罐内其余样本和倾倒液氮,而直接深入液态氮下将跌落罐底的样本打捞出来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清洁无污染的液氮下样本打捞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氮下样本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抓取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抓取装置包括用于伸入液态氮中的长杆、用于抓住样本的抓手以及用于调节抓手抓紧力度的调节杆,所述长杆的下端装有多爪的抓手,且所述抓手自然状态下处于张开状态;所述长杆的上端配有抓握部;所述调节杆上部设有把手,下部装有用于圈在抓手外部的套环,并通过套环的下降/上升控制抓手的聚拢/松开;所述消毒装置包括底座、不透光的筒体以及用于消毒抓取装置的紫外灯,所述筒体底部与所述底座固接,所述筒体上部敞口,所述紫外灯装在所述筒体内部。

所述抓手为由五个弧形夹柄组成的手型结构,且弧形夹柄随圆环的下降/上升实现聚拢/松开,每个弧形夹柄的抓取端都牢固套有外侧光滑内侧粗糙的橡胶头。

所述长杆的上部设有显示是否抓取到样本的标识刻度,其中标识为两个沿长杆轴向设置的刻线,上方的刻线标识代表抓取成功,下方的刻线标识代表未抓取或抓取失败。

所述筒体的筒壁上设有用于搁置抓取装置的凹槽。

所述筒体为空心的六棱柱,且所述筒体的内侧壁贴覆用于反射紫外光的镜子。

筒体对称的两个侧壁上沿设有凹槽。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发现有样本跌入液氮罐底时,先打开筒体内的紫外灯对抓取装置进行10-15分钟的消毒处理。之后,一名实验室人员握住液氮罐两侧把手将罐体朝一侧倾斜10°-15°,使得样本滚落到罐体一侧底部。而另一名实验室人员两手分别握住长杆握手部以及调节杆的把手,将抓取装置从液氮罐口伸入到液氮罐底,触底后并拢两杆,将调节杆沿长杆轴向向下推送以带动长杆下端的“手型”抓手的五个弧形夹柄聚拢。由于液氮挥发起雾,无法直接观察到拾取成功与否,若调节杆向下推送距离较长,到达长杆“未获取”刻度标识,表明抓手抓空,若调节杆向下推送未达到“未获取”刻度而遇到阻力,使得调节杆恰好位于“获取”刻度标识,表明抓手已抓住样本。此时应控制好力度,保持两杆相对位置不动,夹紧并小心从液氮罐中取出样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液氮下样本打捞装置的使用免去了转移罐内其余样本和倾倒液氮等步骤,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也有效避免了其余样本在转移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风险,同时还减小了因液氮挥发对实验室人员的产生的健康伤害;

2)该液氮下样本打捞装置的抓手头部所套外侧光滑的橡胶头则有效避免了不锈钢钢爪对液氮罐内层的机械损伤(液氮罐内外层之间抽真空,若内层损坏会破坏真空最终导致冻存效果的丧失);

3)该液氮下样本打捞装置中长杆上“获取”和“未获取”标识刻度的设置,使得在看不清罐底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知晓样本是否获取打捞成功;

4)该液氮下样本打捞装置中六边形长筒内各个面上反射镜的设置增强了紫外灯的消毒效果,避免了打捞装置本身对液氮的污染;

5)该液氮下样本打捞装置中六边形长筒顶部对边两个凹槽的设置使得打捞装置在平时的安放和消毒更加稳定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抓取装置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消毒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照附图:

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氮下样本打捞装置,包括抓取装置1和消毒装置2,所述抓取装置1包括用于伸入液态氮中的长杆11、用于抓住样本的抓手12以及用于调节抓手抓紧力度的调节杆13,所述长杆11的下端装有多爪的抓手12,且所述抓手12自然状态下处于张开状态;所述长杆11的上端配有抓握部111;所述调节杆13上部设有把手131,下部装有用于圈在抓手外部的套环132,并通过套环132的下降/上升控制抓手12的聚拢/松开;所述消毒装置2包括底座21、不透光的筒体22以及用于消毒抓取装置的紫外灯23,所述筒体22底部与所述底座21固接,所述筒体22上部敞口,所述紫外灯23装在所述筒体22内部。

所述抓手12为由五个弧形夹柄组成的手型结构,且弧形夹柄随圆环的下降/上升实现聚拢/松开,每个弧形夹柄的抓取端都牢固套有外侧光滑内侧粗糙的橡胶头121。

所述长杆11的上部设有显示是否抓取到样本的标识刻度,其中标识为两个沿长杆轴向设置的刻线,上方的刻线标识112代表抓取成功,下方的刻线标识113代表未抓取或抓取失败。

所述筒体22的筒壁上设有用于搁置抓取装置的凹槽221。

所述筒体22为空心的六棱柱,且所述筒体2的内侧壁贴覆用于反射紫外光的镜子222。

筒体22对称的两个侧壁上沿设有凹槽221。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发现有样本跌入液氮罐底时,先打开筒体22内的紫外灯23对抓取装置1进行10-15分钟的消毒处理。之后,一名实验室人员握住液氮罐两侧把手将罐体朝一侧倾斜10°-15°,使得样本滚落到罐体一侧底部。而另一名实验室人员两手分别握住长杆握手部111以及调节杆的把手131,将抓取装置1从液氮罐口伸入到液氮罐底,触底后并拢两杆,将调节杆13沿长杆11轴向向下推送以带动长杆11下端的“手型”抓手12的五个弧形夹柄聚拢。由于液氮挥发起雾,无法直接观察到拾取成功与否,若调节杆13向下推送距离较长,到达长杆“未获取”刻度标识113,表明抓手抓空,若调节杆13向下推送未达到“未获取”刻度而遇到阻力,使得调节杆13恰好位于“获取”刻度标识112,表明抓手已抓住样本。此时应控制好力度,保持两杆相对位置不动,夹紧并小心从液氮罐中取出样本。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液氮下样本打捞装置,包括抓取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抓取装置包括用于伸入液态氮中的长杆、用于抓住样本的抓手以及用于调节抓手抓紧力度的调节杆,所述长杆的下端装有多爪的抓手,且所述抓手自然状态下处于张开状态;所述长杆的上端配有抓握部;所述调节杆上部设有把手,下部装有用于圈在抓手外部的套环,并通过套环的下降/上升控制抓手的聚拢/松开;所述消毒装置包括底座、不透光的筒体以及用于消毒抓取装置的紫外灯,所述筒体底部与所述底座固接,所述筒体上部敞口,所述紫外灯装在所述筒体内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实验室人员能够不必倾倒转移液氮罐中其余样本,而直接深入液态氮下将跌落罐底的样本打捞出来。

技术研发人员:饶金鹏;李铁颖;金敏;金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3.30
技术公布日:2017.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