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切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1347阅读:3379来源:国知局
塑料瓶切割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塑料瓶切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塑料瓶切割器。



背景技术:

塑料瓶是以聚酯、聚乙烯、聚丙烯为原料,添加相应的有机溶剂,经过高温加热后,通过塑料模具经过吹塑、挤吹、或者注塑成型而制得,主要作为饮料、食品、酱菜、蜂蜜、干果、食用油、农兽药等液体或固体一次性塑料包装容器,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

当今社会人口众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旧塑料瓶,如饮料瓶、洗涤剂瓶和矿泉水瓶,这些塑料瓶通常被随意丢弃,不仅浪费了自然资源,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有必要对塑料瓶进行回收。塑料瓶回收后,主要用于塑料制品的再生产加工,而塑料瓶的体积较大,因此在回收时,需要对塑料瓶进行切割。

现有塑料瓶切割设备种类较多,其中申请号为201510664692.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瓶切割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塑料瓶夹紧在张合瓶嘴夹上,再用推送机构将塑料瓶推送至环形切割刀处进行螺旋形切割,将塑料瓶切割成塑料带,再将其用于编织菜篮、购物袋、包装袋等,能够较好实现塑料瓶的回收利用。但是在该技术中,每切割完一个塑料瓶后,需要人工操作张合瓶嘴夹来实现下一个塑料瓶的夹持,操作繁琐,十分影响切割效率,不利于生产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塑料瓶切割器,以解决塑料瓶切割过程中需要人工上料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塑料瓶切割器,包括机架、上料系统和切割系统,上料系统包括气缸和传送机构,气缸包括活塞杆,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切割系统包括电机和环形切割刀,电机包括转轴,环形切割刀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环形切割刀的外侧圆周上设有皮带槽,皮带槽与转轴之间连接有皮带,上料系统还包括t形的上料筒,上料筒包括连通的横向筒和纵向筒,横向筒位于环形切割刀和气缸之间,环形切割刀靠近横向筒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橡胶筒,橡胶筒、环形切割刀和横向筒均保持同轴,横向筒中滑动连接有推送柱,推送柱靠近气缸的一端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推送柱远离气缸的一端设有粘性层,粘性层上固定连接有粘块,粘块突出于粘性层,横向筒靠近气缸一端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拨动器,拨动器包括一体的上料杆和转动杆,上料杆在传送带上方,转动杆与横向筒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纵向筒朝向传送带的一侧设有进料口,纵向筒内部设有间隙配合的滑板,滑板上固定连接有压杆,压杆远离滑板的一端铰接有摆臂,摆臂远离压杆的一端与转动杆铰接。

本方案的原理是:实际应用时,塑料瓶被平放在传送带上,塑料瓶与横向筒平行,且瓶口朝向气缸一侧。气缸的活塞杆拉动推送柱在横向筒中滑动,推送柱的移动将压动推送柱后方的转动杆旋转,此时第一弹簧被拉伸。转动杆压动与其铰接的摆臂摆动并下压,与摆臂铰接的压杆也被摆臂下压,从而拉动与压杆固定连接的滑板在纵向筒中下滑,由此,将滑板原本堵住的进料口打开。转动杆转动的同时,与转动杆一体的上料杆跟随其转动,从而推动上料杆下方的传送带上的塑料瓶向进料口移动,塑料瓶在上料杆和传送带的双重作用下,被推送入进料口,并落至纵向筒内部的滑板上,如此,实现纵向筒内塑料瓶的自动上料,避免人工上料的繁琐。

当活塞杆推动推送柱向切割系统移动时,转动杆失去推送柱的压力,转而在第一弹簧的弹性势能作用下,反向转动而回位。转动杆的转动带动摆臂摆动回位,并拉动压杆上升,压杆拉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滑板上移回位,从而将滑板上的塑料瓶上推至横向筒中。此时,推送柱被气缸向切割系统推动,推送柱滑过纵向筒时,与进入横向筒的塑料瓶碰撞,推送柱端部的粘块将塑料瓶瓶口粘住,由此实现对塑料瓶的自动夹持,提升塑料瓶的加工效率。

推送柱在气缸的作用下继续推动塑料瓶穿过橡胶筒,并移动至环形切割刀处进行切割。塑料瓶被切割一定长度后,推送柱上的粘性层与橡胶筒靠近横向筒的一端接触,从而将橡胶筒粘在粘性层上。此后,环形切割刀继续转动而对塑料瓶进行切割,而橡胶筒由于一端固定连接在环形切割刀上,此端将跟随环形切割刀转动,而另一端被粘性层粘附固定,无法转动,因此橡胶筒被粘性层粘附的一端将在环形切割刀的转动下发生扭转,使橡胶筒由粘附在粘性层上的一端逐渐向另一端扭转变细。橡胶筒扭转变细的过程中,将挤压其内部的塑料瓶脱离粘块,并将其推送入环形切割刀内进行切割。如果粘块不突出于粘性层,当橡胶筒与粘性层接触时,橡胶筒端部与塑料瓶瓶口均粘在同一平面内而保持齐平时,将使得橡胶筒在扭转变细时,内部的塑料瓶被橡胶筒向橡胶筒中心挤压,而无法使塑料瓶横向移动,而粘块突出于粘性层时,塑料瓶瓶口与橡胶筒的端部形成距离差,以使塑料瓶能够被橡胶筒挤压发生横向移动而脱离粘性层。由此,使塑料瓶所有部分都能得以切割,有效避免了使用夹持装置造成塑料瓶被夹持部分不能得到有效切割的问题,提升塑料瓶的切割质量。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推送柱的移动,促使拨动器转动,而使进料口自动打开,并实现塑料瓶自动上料,有效解决了人工上料耗费人力的问题,并通过推送柱的移动,实现塑料瓶的自动夹持,提高了塑料瓶的加工效率,同时,通过橡胶筒的扭转,使粘附固定在粘块上的塑料瓶自动脱下,并将其全部送入切割系统进行切割,实现了塑料瓶的全面切割,提升了塑料瓶的加工质量和回收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转动杆的末端设有限位块。活塞杆拉动推送柱向横向筒外滑动时,限位块能够限定推送柱的滑出长度,从而保证推送柱与转动杆始终接触,促使推送柱每次滑出横向筒时,都能压动转动杆转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滑板与纵向筒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滑板下沉时,第二弹簧被压缩,当滑板上升回位时,第二弹簧将释放弹性势能而将滑板快速上抬,从而使滑板上的塑料瓶被快速传送至横向筒中,实现横向筒内的快速有效上料。防止推送柱滑过纵向筒时,塑料瓶还未被推送入横向筒中,而造成无效上料的现象发生。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环形切割刀远离横向筒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料管。被切下的塑料碎片经由导料管导送远离环形切割刀,防止塑料碎片因质量较轻而在空中四处飞散,破坏加工环境。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导料管的下方设有集料箱。由导料管导出的塑料碎片被送入至集料箱内进行收集,以便于塑料碎片的集中储存与后续加工处理。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环形切割刀具有锯齿状的切割面。如此,相比平整的切割面,利用锯齿状的切割面进行切割,能够减小切割面与塑料瓶的接触面积,以增大环形切割刀对切割部位的压强,从而增强切割作用力,提高切割效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皮带槽的外部设有防护罩。防护罩能够防止出现切下的塑料碎片飞落在皮带槽内,造成皮带不能平稳传送,或将皮带卡死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塑料瓶切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环形切割刀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橡胶筒扭转推动塑料瓶的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限位块1、气缸2、传送带3、活塞杆4、电机5、转轴6、皮带7、环形切割刀8、皮带槽9、防护罩10、橡胶筒11、导料管12、集料箱13、横向筒14、纵向筒15、推送柱16、粘性层17、粘块18、进料口19、滑板20、压杆21、摆臂22、第二弹簧23、上料杆24、转动杆25、第一弹簧26、塑料瓶27、机架28。

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塑料瓶切割器,包括机架28、右侧的上料系统和左侧的切割系统,机架28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上方的墙壁上,上料系统包括气缸2和传送机构,气缸2包括活塞杆4,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3,传送带3由外部的电机带动一对转轮转动进行驱动传送,切割系统包括电机5和环形切割刀8,电机5包括转轴6,环形切割刀8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架28上,环形切割刀8的左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导料管12,导料管12的下方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集料箱13,环形切割刀8的右面粘接有橡胶筒11,如图2所示,环形切割刀8具有锯齿状的切割面,如图1,环形切割刀8的外侧圆周上设有皮带槽9,皮带槽9的外部焊接有防护罩10,皮带槽9与转轴6之间连接有皮带7。上料系统还包括t形的上料筒,上料筒包括连通的横向筒14和纵向筒15,横向筒14位于环形切割刀8和气缸2之间,橡胶筒11、环形切割刀8和横向筒14均保持同轴,横向筒14中滑动连接有推送柱16,推送柱16右端与活塞杆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推送柱16左端设有粘性层17,粘性层17上粘接有粘块18,粘块18突出于粘性层17,横向筒14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拨动器,拨动器包括一体的上料杆24和转动杆25,传送带3位于上料杆24的下方,转动杆25与横向筒14之间焊接有第一弹簧26,转动杆25的末端设有限位块1,纵向筒15右侧壁上设有进料口19,纵向筒15内部设有间隙配合的滑板20,滑板20与纵向筒15的底部之间焊接有第二弹簧23,滑板20底部焊接有l形的压杆21,压杆21右端铰接有竖向的摆臂22,摆臂22上端与转动杆25中部铰接。

本实施例中,实际应用时,左侧转轮在外部电机的动力作用下转动而令传送带3传送。将塑料瓶27平放在传送带3上进行传送,塑料瓶27口朝向右方。启动气缸2和电机5,电机5通过转轴6使皮带7传送而令环形切割刀8转动。气缸2的活塞杆4拉动推送柱16右移,推送柱16推动转动杆25顺时针转动,使第一弹簧26拉伸,转动杆25转动并推动摆臂22下摆,从而拉动滑板20下滑而压缩第二弹簧23,进料口19被打开。转动杆25转动的同时,上料杆24也顺时针转动,从而推送传送带3上的塑料瓶27向进料口19移动,塑料瓶27在上料杆24和传送带3的作用下由进料口19进入纵向筒15内,并落至滑板20上。之后气缸2推动推送柱16左移,过程中第一弹簧26拉动转动杆25逆时针转动回位,且第二弹簧23推动滑板20上移,使转动杆25和滑板20快速回位,塑料瓶27被滑板20上推至横向筒14中,此时,推送柱16左移触碰塑料瓶27瓶口,粘性层17将瓶口粘附住,对塑料瓶27进行夹持。之后,推送柱16推动塑料瓶27左移而穿过橡胶筒11至环形切割刀8处进行切割。

当完成部分切割后,橡胶筒11右端与粘性层17接触,并粘附在粘性层17上,同时橡胶筒11左端跟随环形切割刀8转动,如图3所示,橡胶筒11开始自右向左扭转变细,从而将塑料瓶27从粘块18上挤下,橡胶筒11持续自右向左扭转变细,并将塑料瓶27推送至环形切割刀8内进行切割。被切下的塑料碎片经由导料管12导送至集料箱13内进行收集,防护罩10防止塑料碎片飘落在皮带槽9内,以维持皮带7的正常转动。而后,气缸2拉动推送柱16再次右移,移动至一定距离后,橡胶筒11从粘性层17上被扯下,并恢复至筒状,推送柱16回位,系统进入下一个塑料瓶27的切割程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