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锁及其离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6906发布日期:2018-10-09 19:48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相关于一种电子锁,尤指一种离合机构简单且易于组装的电子锁。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子锁系利用马达作为其动力来源,再藉由齿轮组传递马达所输出之扭力,借以驱动电子锁之离合机构移动进而卡合或分离于锁闩组合。当齿轮组被马达驱动而正转时,设置于齿轮组上的受推结构系可驱动离合机构卡合于电子锁的锁闩组合。藉此,把手所承受之扭力便可传递至锁闩组合,进而使用者可藉由转动把手以达到开门之目的。当齿轮组被马达驱动而反转时,离合机构系可藉由弹簧而分离于电子锁的锁闩组合。因此,当把手承受扭力时,把手只可空转而无法传递扭力至锁闩组合。藉此,锁闩组合便可保持闩锁状态。然而,由于习知电子锁的离合机构及齿轮组具有复杂的结构且不利于组装,进而使得习知电子锁具有较高的生产成本及较低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锁及其离合机构,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电子锁包含一基座,一驱动模组,一把手以及一离合模组。该驱动模组包含一驱动件可相对该基座转动,以及一马达用以驱动该驱动件转动。该把手是以可转动之方式安装于该基座上,该把手具有复数个推抵结构。该离合模组包含一离合座相邻于该把手,以及一离合单元设置于该离合座上。其中当该马达驱动该驱动件转动至一第一位置时,该驱动件驱动该离合单元朝向该把手径向移动,以使该把手转动时该推抵结构能抵于该离合单元,以经由该离合单元推动该离合座转动。

本发明电子锁的离合机构包含一离合模组,以及一驱动模组。该离合模组包含一离合座,以及一离合单元设置于该离合座上,该离合单元可相对该离合座径向移动。该驱动模组包含一驱动件可相对该离合模组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以及一马达用以驱动该驱动件转动。其中当该马达驱动该驱动件转动至该第一位置时,该驱动件驱动该离合单元相对该离合座向外径向移动,以使该离合单元凸出于该离合座。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电子锁的离合机构是利用马达转动驱动件,以驱动离合模组的离合单元径向移动,进而控制电子锁处于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本发明电子锁的离合机构简单且易于组装,因此本发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子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子锁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电子锁的把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电子锁处于一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驱动模组和离合模组于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电子锁处于一锁定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驱动模组和离合模组于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电子锁

110基座

112第一座体

114第二座体

120驱动模组

122驱动件

123凸块

124马达

130把手

132推抵结构

134封盖

136防盗片

140离合模组

142离合座

144离合单元

146弹性件

150输入界面

160控制单元

170传动杆

172连动件

180弹性模组

182第一弹片

184第二弹片

190锁组

192锁壳

194锁心

a第一位置

b第二位置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图1是本发明电子锁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电子锁的爆炸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电子锁100包含一基座110、一驱动模组120、一把手130、一离合模组140、一输入界面150以及一控制单元160。本发明电子锁100可固定于一门片上以控制门片上的锁闩移动。基座110包含一第一座体112及一第二座体114,用以容置电子锁100的元件,例如驱动模组120、一离合模组140、一输入界面150以及一控制单元160等。驱动模组120包含一驱动件122以及一马达124。驱动件122可相对基座110转动。马达124连接于驱动件122,用以驱动驱动件122转动。把手130是以可转动之方式安装于基座110。离合模组140包含一离合座142以及一离合单元144。离合座142是相邻于把手130,且可以相对基座110转动。离合单元144是设置于离合座142上,且可以相对离合座142径向移动。输入界面150是用以接收一输入资料。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界面150是一数字键盘,用以接收使用者输入的密码,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输入界面亦可以是一触控面板或其他类型的输入装置。控制单元160是电连接于输入界面150及马达124,用以于输入资料符合一预设资料时控制马达124转动。举例来说,当使用者输入的密码符合一预设密码时,控制单元160可以控制马达124转动,以进一步驱动电子锁100的相关元件使电子锁100处于一解锁状态(或一锁定状态)。

另外,本发明电子锁另包含一传动杆170及一连动件172。传动杆170用以连接至锁闩(图未示)。当传动杆170转动时,传动杆170可以驱动锁闩在一解锁位置及一锁定位置之间移动。连动件172是套设于传动杆170上。当离合座142转动时,离合座142可以经由连动件172带动传动杆170转动,以进一步驱动锁闩移动。再者,本发明电子锁另包含一弹性模组180,抵于驱动件122及离合单元144之间。

另一方面,本发明电子锁可另包含一锁组190。锁组190包含一锁壳192,以及一锁心194。锁心194是设置于锁壳192上,且锁心194连接于传动杆170。当锁心194被一钥匙驱动时,锁心194亦可以带动传动杆170转动,以进一步驱动锁闩移动。如此当本发明电子锁100失去电力时,使用者仍可以利用钥匙进行解锁操作或锁定操作。再者,本发明电子锁可另包含一封盖134以及一防盗片136。封盖134是用以遮盖锁组190。防盗片136是固定于锁壳192上用以避免锁心194被破坏或破解。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模组120的马达124是设置于锁壳192上,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请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电子锁的把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把手130的内缘形成有复数个推抵结构132,以本实施例而言,该些推抵结构132为凸条,且每两推抵结构132之间形成有槽道。

请同时参考图4及图5,并一并参考图2。图4是本发明电子锁处于一解锁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驱动模组和离合模组于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驱动件122具有一凸块123用以抵于弹性模组180,且凸块123两端的厚度相异。再者,弹性模组180包含一第一弹片182,以及一第二弹片184。第一弹片182是抵于离合单元144。第二弹片184是抵于第一弹片182及驱动件122的凸块123之间。第一弹片182及第二弹片184之间形成一间隙g。当使用者经由输入界面150控制电子锁100进行解锁操作时(例如使用者输入的资料符合一预设解锁资料),控制单元160可以控制马达124转动,以进一步驱动驱动件122转动至一第一位置a。当驱动件122转动至第一位置a时,凸块123较厚的一端会经由弹性模组180驱动离合单元144朝向把手130径向移动(或相对离合座142向外径向移动),使得离合单元144凸出于离合座142,并位于把手130的两推抵结构132之间的槽道内。如此当使用者转动把手130时,推抵结构132能抵于离合单元144,以进一步经由离合单元144推动离合座142转动。相对应地,传动杆170会被进一步驱动以将锁闩从锁定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

另一方面,当离合单元144朝向把手130径向移动时,若离合单元144抵于把手130的推抵结构132而未位于两推抵结构132之间的槽道内,第一弹片182及第二弹片184之间的间隙g可以允许离合单元144向后退缩,以避免驱动件122和离合单元144之间产生干涉。当使用者进一步转动把手130时,离合单元144不再抵于把手130的推抵结构132,离合单元144会被第一弹片182朝向把手130推动,使得离合单元144凸出于离合座142,并位于把手130的两推抵结构132之间的槽道内。如此使用者可以转动把手130以经由离合单元144推动离合座142转动,并进一步驱动传动杆170以将锁闩从锁定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驱动模组120的驱动件122是经由弹性模组180驱动离合模组140的离合单元144径向移动,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弹性模组180可以被省略。驱动件122及/或离合单元144上可以设置其他结构(例如可挠性结构)以避免驱动件122和离合单元144之间产生干涉。

请同时参考图6及图7,并一并参考图2。图6是本发明电子锁处于一锁定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图6的驱动模组和离合模组于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离合模组140另包含一弹性件146,用以径向地推动离合单元144远离把手130(或相对离合座142向内径向移动)。当使用者经由输入界面150控制电子锁100进行锁定操作时(例如使用者输入的资料符合一预设锁定资料),控制单元160可以控制马达124转动,以进一步驱动驱动件122转动至一第一位置b。当驱动件122转动至第一位置b时,凸块123较薄的一端会抵于弹性模组180,且离合模组140的弹性件146会驱动离合单元144远离把手130径向移动,使得离合单元144不再位于把手130的两推抵结构132之间的槽道内(或离合单元144不再凸出于离合座142)。如此当使用者转动把手130时,推抵结构132无法抵于离合单元144以推动离合座142转动(亦即把手130会空转)。换句话说,传动杆170不会被离合座142驱动以将锁闩从锁定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电子锁的离合机构(驱动模组及离合模组)是利用马达转动驱动件,以驱动离合模组的离合单元径向移动,进而控制电子锁处于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本发明电子锁的离合机构简单且易于组装,因此本发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之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