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开锁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2095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应开锁雨伞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共享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感应装置控制雨伞开启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了共享雨伞,当天气不佳时在外忘记带伞的人们可以很方便就能“借”到伞解决出行问题。然而现在市面上的共享雨伞都是通过设置一个密码认证的放雨伞的架子把雨伞锁在里面,人们需要用时架子就把密码打开,从而让人们把雨伞取走。然而这种服务也仅限于设有设有这种架子的地方,当人们所在的地方没有这种架子就享受不了共享雨伞的服务,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供一种密码锁雨伞,使用者可以利用自己手机上的app软件通过认证发送信号让雨伞里的锁打开,从而让使用者使用本发明的一种感应开锁雨伞。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应开锁雨伞,包括按钮1、扣件2、伞撑3、外壳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件5、杆件6、控制装置7,所述控制装置7包括感应件71、挡件72、电机73、电源74、电路板75,所述感应件71、电机73、电源74均与电路板75进行电连接,所述按钮1、扣件2、伞撑3、锁件5、杆件6、控制装置7均安装在外壳4内,所述按钮1的一端露出外壳4,所述扣件2是u字型,所述扣件2与外壳4之间设有回弹装置,所述扣件2设有卡扣21,所述伞撑3设有锁紧端31,所述杆件6设有突出端61、斜面62,所述杆件6与外壳4之间设有回弹装置,所述感应件71的开关按钮设有回弹装置,所述挡件72转动安装在外壳4内,所述挡件72的一端与感应件71的开关按钮相接触,所述挡件72的另一端与杆件6的斜面62相接触,所述电机73与锁件5之间是活动连接,且电机73转动能带动锁件5移动,所述电路板75设有信号接收器。

所述电机73的转动轴安装有齿轮731,所述锁件5设有齿条51,所述齿轮731与齿条51相连接。

所述扣件2上的卡扣21形状是由外向内倾斜的,其斜面可以是平面的,其卡扣21的顶端在所述扣件的内侧。

所述伞撑3设有凸轨32,所述外壳4设有凹槽41,所述凸轨32与凹槽41相匹配。

所述挡件72与杆件6的斜面62相接触的一端设有斜面7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由于本装置采用使用者手机上的app进行解锁从而让使用者使用,实施容易,很好地把本发明作为共享设备领域之一方便使用者使用;采用电路板作为控制装置的中枢,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廉,实施快捷可靠,而且控制装置结构简单,不易产生机械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感应开锁雨伞处于锁闭状态时内部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感应开锁雨伞处于开锁状态时内部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感应开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感应开锁雨伞处于开锁状态时内部各部件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感应开锁雨伞的扣件2的零件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感应开锁雨伞的杆件6的零件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感应开锁雨伞的挡件72的零件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感应开锁雨伞的外壳4的下半部分的零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图5、图6:本发明的一种感应开锁雨伞,包括按钮1、扣件2、伞撑3、外壳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件5、杆件6、控制装置7,控制装置7包括感应件71、挡件72、电机73、电源74、电路板75,感应件71、电机73、电源74均与电路板75进行电连接,按钮1、扣件2、伞撑3、锁件5、杆件6、控制装置7均安装在外壳4内,按钮1的一端露出外壳4,扣件2是u字型,扣件2与外壳4之间设有回弹装置,扣件2设有卡扣21,伞撑3设有锁紧端31,杆件6设有突出端61、斜面62,杆件6与外壳4之间设有回弹装置,感应件71的开关按钮设有回弹装置,挡件72转动安装在外壳4内,挡件72的一端与感应件71的开关按钮相接触,挡件72的另一端与杆件6的斜面62相接触,电机73与锁件5之间是活动连接,且电机73转动能带动锁件5移动,电路板75设有信号接收器。感应件71、电机73、电源74均与电路板75进行电连接,电源74负责供电,电路板75负责接收感应件71的反馈信息,然后控制电机73的转动,使得控制装置7能高效实施其功能。感应件71是当开关按钮位置有变化时才会发出信号给电路板75接收。按钮1的一端露出外壳4,使用者可以直接在外壳4外部操作按下按钮1,方便其实施。扣件2与外壳4之间设有回弹装置,当扣件2实施完解锁伞撑的工作后能立即回位,可靠便捷。扣件2设有卡扣21,伞撑3设有锁紧端31,使得当伞撑3被推回雨伞内,需要被锁紧时扣件2能有效锁紧。杆件6与外壳4之间设有回弹装置,当伞撑3拉出,不再顶住杆件6时,杆件6能通过回弹装置进行“复位”。感应件71的开关按钮设有回弹装置,挡件72转动安装在外壳4内,挡件72的一端与感应件71的开关按钮相接触,使得当杆件6“复位”时,其斜面62不再压紧挡件72,感应件71的开关按钮设有的回弹装置把挡件72“打”回去,挡件72复位。挡件72的另一端与杆件6的斜面62接触使得当杆件6往后推动时斜面62能平稳把推力作用到挡件72上,而不会先产生一个突然性的推力使得挡件72损坏。电机73与锁件5之间是活动连接,且电机73转动能带动锁件5移动,使得控制装置7能依靠电机73的转动直接带动锁件5的移动,简单快捷实施其需要实施的功能。电路板75设有信号接收器,使得当使用者利用手机上的app发出使用信号时,本发明能接收到。

参照图4:电机73的转动轴安装有齿轮731,所述锁件5设有齿条51,所述齿轮731与齿条51相连接。利用齿轮机构带动锁件5的移动,使得电机73的转动带动锁件5的移动运动更加可靠。

参照图5:扣件2上的卡扣21形状是由外向内倾斜的,其斜面可以是平面的,其卡扣21的顶端在所述扣件的内侧。弧形的斜面使得当伞撑3推进去雨伞内被扣件2扣紧时,能使得扣件2平稳地运动,增强稳定性。

参照图8:伞撑3设有凸轨32,所述外壳4设有凹槽41,所述凸轨32与凹槽41相匹配。设有的凸轨32使得能保证伞撑3在外壳4内能平稳运动,而不会出现“脱轨”现象。

参照图7:挡件72与杆件6的斜面62相接触的一端设有斜面721。挡件设有斜面721,使得当杆件6移动时斜面62能更好把压力平均受力给斜面721,最终使得挡件72的转动能更加平稳,也大大提高部件的耐用性。

当雨伞处于锁闭状态时,扣件2的卡扣21顶紧伞撑3的固定端31,锁件5的一端压紧在扣件2上,使得扣件2无法上下被推动。伞撑3的一端压紧杆件6的突出端61,杆件6的斜面62压紧挡件72,挡件72把感应件71的开关按钮给“按下”,电机73不工作。

当本发明工作时,使用者需要使用雨伞,使用者透过手机里的app发出信号给电路板75内的信号接收器接收,电路板75发出信号给电机73工作,从而带动锁件5向后移动,扣件2不再被锁件5压紧,使得扣件2可以上下被推动。使用者按下按钮1,按钮1推动扣件2往上移动,使得扣件2上的卡扣21脱离伞撑3里的锁紧端31。接着使用者把伞撑3拉出,使得伞撑3不再压紧杆件6的突出端61,杆件6在回弹装置的作用下往前移动,斜面62不再压紧挡件72,在感应件71的开关按钮的回弹装置作用下其开关按钮把挡件72往外打。此时感应件发出停止指令给电路板75,电路板75停止电机73工作,使得锁件5不再运动,扣件2在回弹装置的作用下往下移动。

使用者使用完雨伞时,把伞撑3压回雨伞内,在卡扣21的斜面作用下扣件2先是被往上推,使得锁紧端31能处于卡扣21的正下方,接着扣件2在回弹装置的作用下被往下推,使得卡扣21能压紧锁紧端31。伞撑3的移动压到杆件6的突出端61,使得杆件6被往后推动,斜面62压到挡件72,使得挡件72把感应件71的开关按钮按下去。此时感应件71发出工作指令给电路板75,电路板75控制电机73工作,此时电机73的转动轴是反向转动,带动锁件5向前移动,使得锁件5的一端压紧到扣件2的一端上。感应件71的开关按钮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电路板75停止电机73的工作,使得锁件5不再移动。完成雨伞再次被锁上的工作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