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剪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24178阅读:8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剪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刀剪领域,特别是一种纱剪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纱剪在服装纺织行业中使用频率非常高,主要用来剪断缝纫纱线、薄布。现在的纱剪主要由刀片和手柄组成,如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专利(公告号:203665554u专利名称:一种纱剪),刀片安装固定在手柄上,不可拆卸更换,当刀片刃口损坏时,只能更换一把纱剪,并且目前的纱剪刀片在生产过程中下脚料多,将近浪费40%的原材料,材料浪费严重。生产过程中,不可连续加工,存在工序间物料的多次周转,生产效率低,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长,节约材料,便于生产的纱剪及其制造方法。

一种纱剪,包括u型结构的手柄和安装在手柄两端的刀片;所述手柄的两端设有安装部,刀片安装在安装部上,并且刀片可重复拆卸安装;所述刀片具有两个刀刃,两个刀刃相互平行,可置换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卡槽和卡柱;刀片上设有与卡柱相配合的卡孔,卡柱穿过卡孔,刀片的一侧卡入卡槽内,使得刀片固定在安装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刀片为平行四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u型结构底部内侧设有y字型的复位弹性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按压面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为一体注塑成型的一体化结构。

上述一种纱剪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冲裁,钢带在自动冲床上的级进模中分别进行打商标、冲定位孔、压折痕,以完成刀片初步外形;

(二)热处理,冲裁后的钢带送入自动淬火炉中进行加热、淬火、回火,使刀片达到使用硬度;

(三)抛光,热处理后钢带送入自动抛光机中进行粗抛、精抛,以去除氧化层;

(四)开刃,抛光后的钢带送入专用水磨机中进行双边刃口的磨削,以实现刀片的锋利度;

(五)打断,水磨后的钢带送入自动打断机中按折痕依次打断并对刀片进行排序,以完成刀片的工序;

(六)注塑,塑料米在自动注塑机上的注塑模中分别进行合模、射出、保压、冷却、开模、顶出,以实现手柄成型;

(七)组装,刀片安装到手柄的安装部上,并合并手柄;

(八)包装,组装后的纱剪进行商品化的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到(八)中任一一个步骤内都设有次品自动检测装置,对各自步骤内的产品进行检测,剔除次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纱剪及其制造方法,当刀片一边的刃口损坏时,可以将刀片从手柄上拆卸下来旋转180°再安装到手柄上即可重新使用,不仅刀片和手柄的利用率提高了,而且刀片更容易生产加工,可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此外纱剪通过设置防滑纹、限位块可提高纱剪使用的安全性,y字型的复位弹性结构具有复位效果好,结构稳定,不易折断的优点,一体化的手柄安装方便,结构稳定。本发明通过在钢带上流水线式加工,先将刀片在钢带上加工成型,最后再打断成一片片的小刀片,与传统的先将钢带打断成一片片小刀片再加工成刀片的方式相比,可连续加工,不存在工序间物料周转的问题,效率高。同时本发明加工出的刀片下脚料极少,而现有技术中的下脚料约占40%,极大的降低了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纱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纱剪制造方法的过程中钢带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对本发明进行阐述,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纱剪,包括u型结构的手柄1和安装在手柄1两端的刀片2。所述手柄1的两端设有安装部14,刀片2安装在安装部14上,并且刀片2可重复拆卸安装;所述刀片2具有两个刀刃,21、22,两个刀刃21、22相互平行,可置换使用。使用时,当刀刃21发生破损或者钝化之后,可以将刀片拆卸下来,调整好角度,再安装在安装部14上,使得刀刃22作为剪裁刀刃继续工作。用户在购买一个纱剪时,同时多购买几个这样的刀片,可以有效提高手柄1的利用率,降低用户的生产成本。同时这种结构的刀片2易生产,并且节约材料。

具体的,所述安装部14上设有卡槽13和卡柱15。刀片2上设有与卡柱15相配合的卡孔20,卡柱穿过卡孔,卡柱15穿过卡孔20,刀片2的一侧卡入卡槽13内,使得刀片2固定在安装部14上。卡槽13起到固定刀片2的作用,同时避免刀片2刃口暴露,因为刃口暴露不仅容易破损,而且还容易误伤用户。卡柱15与卡孔20配合,将刀片2固定在安装部14上。具体的,在需要换刀片时,用力将手柄1的两端张开,使得两个刀片2之间不会接触,然后将需要拆卸更换的刀片2向外旋转一定角度即可将刀片拆卸,然后再安装相应的刀片2上去,松手,在手柄1自身弹力的作用下,两刀片的内面便会有所合并接触,这样就形成一个相互作用力,使得刀片不易掉出卡槽13或者卡柱15。这种结构便于拆卸和安装刀片2,不需要其它工具的辅助,即可完成安装或者拆卸。

具体的,所述刀片为平行四边形结构,这种结构易于生产,并且实用。所述手柄1的u型结构底部内侧设有y字型的复位弹性结构10。这种结构的复位弹性结构10具有弹性好,结构稳定,不易折断的优点。手柄1的按压面设有防滑纹11,防滑纹11起到防滑的作用,方便用户使用,可降低用户受伤的概率。手柄上设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主要是在用户剪切过程中,避免手柄1的两端过于靠近,保护纱剪也保护用户安全。手柄1为一体注塑成型的一体化结构。一体化结构的手柄1具有结构稳定,不易折断、耐用的优点。

上述一种纱剪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冲裁,钢带在自动冲床上的级进模中分别进行打商标、冲定位孔、压折痕3,以完成刀片2初步外形;

(二)热处理,冲裁后的钢带送入自动淬火炉中进行加热、淬火、回火,使刀片2达到使用硬度;

(三)抛光,热处理后钢带送入自动抛光机中进行粗抛、精抛,以去除氧化层;

(四)开刃,抛光后的钢带送入专用水磨机中进行双边刃口的磨削,以实现刀片2的锋利度;

(五)打断,水磨后的钢带送入自动打断机中按折痕3依次打断并对刀片2进行排序,以完成刀片2的工序;

(六)注塑,塑料米在自动注塑机上的注塑模中分别进行合模、射出、保压、冷却、开模、顶出,以实现手柄1成型;

(七)组装,刀片2安装到手柄1的安装部14上,并合并手柄1;

(八)包装,组装后的纱剪进行商品化的包装。

这种结构的刀片的加工方式与传统结构的刀片的加工方式相比,可连续加工,不存在工序间物料周转的问题,效率高。同时本发明加工出的刀片下脚料极少,而现有技术中的下脚料约占40%,极大的降低了材料成本。相对于一年生产几万件纱剪的企业来说,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具体的,所述步骤(一)到(八)中任一一个步骤内都设有次品自动检测装置,对各自步骤内的产品进行检测,剔除次品。增加此道工序是确保每个步骤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都符合标准。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内容作出的非实质性改变均应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