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覆盖层的手提箱模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2417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具有覆盖层的手提箱模塑方法与流程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paulv.scicluna在2015年7月1日提交的标题为“suitcasemoldingprocesswithoverlay(具有覆盖层的手提箱模塑方法)”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第62/187,622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纳入本文。

发明领域

所公开的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在硬壳表面上具有织构化表面或三维设计的硬壳行李箱的手提箱模塑方法。

背景

行李箱通常划分为两类:软行李箱和硬壳行李箱。软行李箱通常以柔软材料(例如,布料、帆布、皮革、织物和/或乙烯基材料)进行包裹。软行李箱通常通过金属和塑料材料的内部框架形成,所述内部框架可以紧固在一起以限定用于储存物品的内部隔室。随后可以向塑料盒金属框架的外部和内部施加填充,随后通过将柔软布料材料缝纫和/或粘附至行李箱框架和缓冲层来将柔软布料材料施加到行李箱的外部和内部。软行李箱是行李箱设计者的一个吸引人的选择,因为其使得设计者可以在柔软布料材料中创造更多复杂细节和美学特征,并且设置以产生视觉上吸引人的行李箱设计。然而,软行李箱通常耐久性低于硬壳行李箱,并且在行李箱常规寿命期间会经受撕裂、开绽、染色。

另一方面,硬壳材料由硬塑料材料形成,例如,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碳纤维、或者硬壳行李箱具有抗外力变形的优点,其产生了对内容物免受破损的更多的保护,以及保持了行李箱的整体形状和外观。然而,硬壳行李箱比软行李箱重,并且考虑到制造硬壳行李的典型方法,设计师倾向于具有更少的选择用于改变硬壳行李箱的美学外观。

硬壳行李箱还需要更复杂的制造工艺,例如注塑、或真空成形。这些工艺包括使用昂贵且复杂的成形设备、多个加热和冷却步骤、修整步骤、以及清洁步骤,以生产行李箱主体。一旦行李箱的前硬壳部件和后硬壳部件形成,则其通常粘附到金属框架上,所述金属框架置于硬壳的面向中心的边缘。随后,锁、铰链和其它硬件连接到该金属框架上。随后,可以安装内衬和其它内部组件。与软包袋相比,该复杂的制造工艺可能昂贵且耗时。

目前计师可获得的用以改善硬壳行李箱的整体美学外观的选项很有限。例如,行李箱设计者可以通过在硬壳行李箱的表面上涂刷图案来试图改进硬壳行李箱的外观。然而,该方法需要单独涂刷每个行李箱外壳的额外劳动和时间。此外,涂刷仅能提供二维设计,并且不能提供织构化或三维美学特征。其它方法则试图将硬壳包裹在其他风格化材料(如,布料或帆布)中。然而,该方法同样需要将布料附连到硬壳上的额外材料和部件。还需要额外的工作以将布料或帆布固定到硬壳上。与涂刷一样,该技术也仅提供二维设计特征。最终,一些设计师试图通过为各硬壳设计创造独特的图案化模具在硬壳本身内形成图案。然而,该方法需要与为每个硬壳设计制造个性化模具相关的大量启动成本。这些增加的启动成本迫使设计师采用较小变化的硬壳行李箱设计,否则就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并且妨碍了设计师容易地改变硬壳行李箱的外观。

试图组合硬包袋和软包袋某些特征的行李箱物品描述于fenton等人的美国专利第6,936,127号以及davis等人的美国专利第6,604,617号,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文纳入本文。授予scicluna的美国专利第8,752,683号也教导了形成硬壳行李箱的相对简单且廉价的制造技术,其公开通过引用全文纳入本文。然而,仍然存在对于影响行李箱硬壳的方法的需求,使得行李箱设计者能够创造硬壳行李箱的新的三维和/或织构化设计,并且使用多种涉及和图案快速而廉价地制造硬壳行李箱。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提供用于生产行李箱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造具有宽度和长度的第一硬壳材料层;制造宽度和长度大体类似于第一硬壳材料层的宽度和长度的第二硬壳材料层;将一个或多个装饰基材设置在所述至少第一硬壳材料层和至少第二硬壳材料层之间;以及通过将第一硬壳材料层、第二硬壳材料层、以及装饰基材压制在一起并且/或者在一起进行加热,从而将第一硬壳材料层、第二硬壳材料层、以及装饰基材形成硬行李箱壳。在一些示例中,将装饰基材设置在具有大体类似宽度和长度的多层硬壳材料层之间。

在其它示例中,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制造宽度和长度大体类似于第一硬壳材料层的宽度和长度的第三硬壳材料层,在第三硬壳材料层中切出开口,其中孔与装饰基材的尺寸、形状和排列基本匹配。形成硬行李箱壳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将第三硬壳材料层放置在第二硬壳材料层顶部,以使得第三硬壳材料层中的孔与装饰基材基本对齐,并且将第一硬壳材料层、第二硬壳材料层、装饰基材、以及第三硬壳材料层压制在一起并且/或者在一起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装饰基材由塑料、金属、木材、硬纸板、泡沫聚苯乙烯、以及/或者泡沫体形成。在其它示例中,所述硬壳材料包括: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碳纤维、以及/或者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去除靠近角的第一硬壳材料层、第二硬壳材料层、以及第三硬壳材料层的一部分以限定缺口,将第一硬壳材料层、第二硬壳材料层、和第三硬壳材料层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进行折叠以形成第一和第二侧,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限定了行李箱的第二和第三表面,将第一硬壳材料层、第二硬壳材料层、和第三硬壳材料层的第三和第四边缘进行折叠以形成第三和第四侧,所述第三和第四侧限定了行李箱的第四和第五表面;以及将刚性角件固定到靠近缺口的第一和第二侧。在一些示例中,将至少一个装饰基材设置在第一硬壳材料层、第二硬壳材料层、以及第三硬壳材料层的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以及/或者第四侧中的至少一个内。

本公开的其它示例包行李箱制品,所述行李箱制品包括前硬壳片和后硬壳片,前硬壳片和后硬壳片各自包括:具有宽度和长度的第一硬壳材料层;宽度和长度大体类似于第一硬壳材料层的宽度和长度的第二硬壳材料层;设置在至少第一硬壳材料层和至少第二硬壳材料层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装饰基材;其中,至少第一硬壳材料层、第二硬壳材料层、以及装饰基材包括硬壳片,所述硬壳片通过将至少第一硬壳材料层、第二硬壳材料层、以及装饰基材压制在一起并且/或者在一起进行加热而形成。在一些示例中,将装饰基材设置在具有大体类似宽度和长度的多层硬壳材料层之间。

在一些示例中,行李箱制品还可以包括宽度和长度大体类似于第一硬壳材料层的宽度和长度的第三硬壳材料层,第三硬壳材料层具有与装饰基材的尺寸、形状和排列基本匹配的孔,并且将第三硬壳材料层设置在第二硬壳材料层顶部上,以使得第三硬壳材料层中的孔与装饰基材对齐,由此装饰基材的至少一部分突出穿过孔。

在一些示例中,装饰基材由塑料、金属、木材、硬纸板、以及/或者泡沫体形成。在其它示例中,所述硬壳材料包括: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碳纤维、以及/或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硬壳材料层、第二硬壳材料层、以及第三硬壳材料层具有至少一个角,其中,去除靠近所述至少一个角的硬壳材料的一部分,形成靠近至少一个角落的至少一个缺口,其中,邻近缺口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和第二边缘相对于所述至少一部分的内表面向内折叠,形成第一和第二侧,所述第一和第二侧限定了行李箱制品的第二和第三表面,并且至少一个刚性角件固定到靠近至少一个缺口的第一和第二侧,并且第一硬壳材料层、第二硬壳材料层、以及第三硬壳材料层邻近第二缺口的第三和第四边缘相对于内表面向内折叠,形成第三和第四侧,所述第三和第四侧限定了行李性制品的第四和四五表面。

附图简要说明

参考以下附图详讨论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各方面。为了解释和说明的目的提供附图,并非意在于限定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所公开主题的行李箱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四分之三的背面透视图;

图2是图1行李箱的前视图;

图3是图1行李箱的后视图;

图4是图1的行李箱的右侧视图,左侧视图基本上是右侧视图的镜像;

图5是图1行李箱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所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行李箱的内部部分的剖视图,显示了固定到刚性角件的内部紧固件;

图7是根据所公开主题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坚硬壳材料的第一片的平面图;

图8是根据所公开主题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坚硬壳材料的第二片的平面图;

图9是根据所公开主题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坚硬壳材料的第一片的平面图;

图10是根据所公开主体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坚硬壳材料的第二片的平面图;

图11是根据所公开主体的行李箱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四分之三的背面透视图;

图12是根据所公开主体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坚硬壳材料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13是根据所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两层坚硬壳材料层之间的网格形式的装饰基材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根据所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两层坚硬壳材料层之间的平行线形式的装饰基材的分解透视图;

图15是根据所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两层坚硬壳材料层之间的点形式的装饰基材的分解透视图;

图16是根据所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两层坚硬壳材料层之间的织构化表面形式的装饰基材的分解透视图;

图17是根据所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两层坚硬壳材料层之间的标志形式的装饰基材的分解透视图;

图18是根据所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两层坚硬壳材料层之间的字母组合形式的装饰基材的分解透视图;

图19是根据所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第一坚硬壳材料层和第二坚硬壳材料层之间的装饰基材、以及具有与装饰基材对应的孔的第三坚硬壳材料层的分解透视图;

图20是根据所公开主题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第一坚硬壳材料层和第二坚硬壳材料层之间标志和点形式的装饰基材、以及具有与装饰基材对应的孔的第三坚硬壳材料层的分解透视图。

附图中所用附图标记的列表

关于所用附图标记,以下数字在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使用。在附图或详细说明的技术特征后附有这些附图标记的情况下,为了增加附图的可理解性或详细描述的目的已包括了附图标记。此外,附图标记及其存在皆非意在于任何权利要求元素上的限制影响。在图中,在各附图中所示的各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件由相似数字表示。为了清楚的目的,并不是每一个组件可以在每一个附图中标记出来。

附图标记2是行李箱。

附图标记10是行李箱的后壳片。

附图标记12是行李箱的后表面。

附图标记14是行李箱的侧板。

附图标记16是行李箱的侧板。

附图标记18是行李箱的侧板。

附图标记20是行李箱的侧板。

附图标记22是行李箱的顶侧。

附图标记24是行李箱的底侧。

附图标记26是行李箱的左侧。

附图标记28是行李箱的右侧。

附图标记30是行李箱的前壳片。

附图标记32是行李箱的前表面。

附图标记34是行李箱的侧板。

附图标记36是行李箱的侧板。

附图标记38是行李箱的侧板。

附图标记40是行李箱的侧板。

附图标记42是行李箱轮子。

附图标记44是把手。

附图标记45是可伸长把手。

附图标记46是坚硬壳材料层的角。

附图标记48是坚硬壳材料层中的缺口。

附图标记50是坚硬壳材料层的边缘。

附图标记52是坚硬壳材料层的边缘。

附图标记54是坚硬壳材料层的内表面。

附图标记56是行李箱的刚性角件。

附图标记58是孔。

附图标记60是坚硬壳材料层的边缘。

附图标记62是坚硬壳材料层的边缘。

附图标记66是坚硬壳材料层的边缘。

附图标记68是坚硬壳材料层的边缘。

附图标记70是坚硬壳材料层的边缘。

附图标记72是坚硬壳材料层的边缘。

附图标记74是坚硬壳材料层的内表面。

附图标记76是角板(gusset)。

附图标记78是拉链。

附图标记84是外表面。

附图标记86是支撑结构。

附图标记88是坚硬壳材料层中具有半圆形形状的缺口。

附图标记90是坚硬壳材料层的边缘。

附图标记92是坚硬壳材料层的边缘。

附图标记94是表面涂层。

附图标记96是坚硬壳材料层。

附图标记98是内部紧固件。

附图标记101是表面装饰物。

附图标记103是装饰基材。

附图标记105是第一坚硬壳材料层。

附图标记107是第二坚硬壳材料层。

附图标记109是第三坚硬壳材料层。

附图标记111是坚硬壳材料层中多个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代表性实施方式。应理解,以下说明并不意在将实施方式限制为一优选实施方式。相反地,其意图覆盖可以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所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替换、改进和等同内容。

如本文所公开,所存在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用于轻质、高强度行李箱,其具有出现在行李箱主体外部上的多个图案和设计。

为了解释和说明而非限制的目的,手提箱(suitcase)的示例显示于图1-6中。如图所示,在材料、组装方式和部件配构造方面,如图1-6所示手提箱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特定构造。如图1-5所示,手提箱2包括由坚硬壳材料制成的后片10和/或前片30,所述材料为例如具有如本文细纹中所述特性的织造聚丙烯(pp)热塑性复合材料,如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碳纤维、或通过milliken(可以在http://www.milliken.com/mft获得)制造的聚丙烯可模塑织物;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使用具有高刚度-重量比和高抗冲击性的任何合适的织物、塑料、金属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

后片10可以具有限定行李箱2后表面12的基本刚性的主板,以及侧板14、16、18、20,所述侧板可以部分限定行李箱2的顶部22、底部24、左侧26、和右侧28的表面。行李箱2还可以具有前壳片30,所述前壳片30具有限定行李箱前表面32的基本刚性的主板,以及侧板34、36、38、40,所述侧板可以进一步限定行李箱2的顶部22、底部24、左侧26、和右侧28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行李箱2的前壳片30、后壳片10、顶部表面22、底部表面24、左侧表面26和右侧表面28还可以包括表面装饰物101。表面装饰物101可以包括用于放置在行李箱物品上的任何的三维凸起和/或织构化图案或设计。如图1-6所示,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表面装饰物可以采取链连接或网格图案形式。然而,如下文中更详细讨论的,表面装饰物101可以采用设计师选择的任意形式,包括任意形状、线、图案或隆起的表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表面装饰物101可以位于前壳片30、后壳片10、顶部表面22、底部表面24、左侧表面26和右侧表面28中的一个或多个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表面装饰物101可以在前壳片30、后壳片10、顶部表面22、底部表面24、左侧表面26和右侧表面28中的一个或多个上具有基本均匀的图案和/或外观。

在图7-10中,可以提供行李箱2的后片10和前片30作为坚硬壳材料的板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片10具有角46,其中,一部分被去除以限定缺口48。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在形成行李箱2中,后片10与缺口48相邻的边缘50、52相对于内部表面54向内折叠,形成图1中所示的侧面14、18。如图1所示,例如且非限制性地,侧面14、18限定了行李箱2的顶部表面22和左表面26的后片10的部分。侧面14和18可以邻接至后片10的边缘90和92附近,并且进一步可以缝纫、或以其它方式结合至边缘90、92附近。此外,当侧面14和18一起固定到边缘90、92附近时,侧面14和18可以部分重叠,并且坚硬壳材料的其它部件可以进行切割以适合并且被固定在接合边缘90、92周围,用于额外增强。

缺口48的形状可以取决于行李箱2所需特征进行变化。例如但非限制性地,缺口10可以具有基本垂直的边缘90和92(例如但非限制性地,如图7-10所示)。作为替代或者补充,缺口48可以包括具有半圆形形状88的部分,并且,半圆形形状88可以向着片材的内部,离相应角46最远。例如,缺口48的形状可以不同,以容纳额外或更少的轮子42。例如,半圆形形状88可以有助于使得侧面14和18与刚性角件56配合。例如但非限制性地,预期行李箱2可以容纳4个轮子(如图1所示)或两个轮子(如图11所示)。或者,一些缺口48可以具有u形、v形、w形、或任意其它合适形状的部分。

后片10和/或前片30的缺口48、孔58、以及任意其它特征的形状可以通过切割、钻孔、蚀刻、修整、或本文所述用于去除材料片材的部分的任意其它合适方法形成。以此方式制备坚硬壳材料的后片10和前片30可以消除对于昂贵模塑工艺的需求,例如,传统制造方法所需的那些模塑工艺,还可以提供具有高刚度-重量比和高抗冲击性的壳片10、30。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由坚硬材料壳形成硬行李箱壳而无需预先切割缺口48或连接边缘90和92,并且硬行李箱壳可以使用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碳纤维、或者的片材形成,而无需内部切割。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在硬行李箱壳形成之后,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可能需要从硬行李箱壳的角修整掉过多的硬壳材料,并且可能需要为硬件(如把手和/或轮子)切割出额外的孔。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行李箱2可以具有限定行李箱2的前表面32的前片30(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如图1所示)。如图8所示,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前片30可以具有四个边缘66、68、70、72。如图1所示,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前片30的四个边缘66、68、70、72可以相对于前片30的内表面74向内折叠以形成四个侧面34、36、38、40。相邻的侧面34、36、38、40的任一可以如上所述任意方式固定到刚性角件56上。前片30的四个侧面34、36、38、40可以进一步固定到后片10的四个侧面14、16、18、20中的对应一个侧面。以此方式,四个侧面34、36、38、40进一步限定了行李箱2的顶侧22、底侧24、左侧26、和右侧28。

行李箱2的后片10和前片30可以通过在加热下对片材进行压制以形成硬行李箱壳来形成。在加热和加压下,坚硬壳材料的片材部分熔化,直到冷却为止是可成形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坚硬壳材料可以进行压制并加热为具有硬行李箱壳所需整体形状的形式。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硬壳材料片材可以真空成形以制造硬行李箱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此方式形成硬行李箱壳获得了厚度可以仅为0.005英寸(0.13mm)且重量可以仅为0.02磅/平方英尺的硬行李箱壳。然而,坚硬壳材料的片材还可以实现0.125英寸、0.250英寸和0.500英寸的厚度尺寸。因此,取决于硬壳材料片材的厚度,可能需要对多层硬壳材料层进行压制和成形,以获得所需厚度。

如图12所示,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坚硬壳材料的后片10和/或前片30可以具有多层。例如且非限制性地,预期后片10和/或前片30的壳材料的单一片材可以具有6层96的织造聚丙烯(pp)热塑性复合材料。然而,可以使用任意合适数量的织造聚丙烯(pp)热塑性复合材料层或其它材料层。此外,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坚硬壳材料的后片10和/或前片30可以具有表面涂层94,以提高装饰效果,例如耐划痕性,或者改变下层材料的颜色。例如且非限制性地,表面涂层94可以是聚酯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者任意其它合适材料。使用用于后片10和前片30的壳材料(例如,织造聚丙烯(pp)热塑性复合材料)可以生产可弯曲、且有记忆的片,以防止由于冲击的永久性变形。此外,壳材料的片材可以进行缝纫以增加多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能需要形成具有表面装饰物101(例如,如图1-4和图12所示)的硬行李箱壳。如图所示,例如,如图13-18中所示,形成硬行李箱壳的工艺可以进一步包括将装饰基材103设置在两层或更多层坚硬壳材料层之间,随后对材料进行加热和压制,以形成硬行李箱壳。装饰基材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用于批量生产三维图案,并且在形成硬行李箱壳的工艺期间保持其目标形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装饰基材103的合适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木材、橡胶、塑料、硬纸板、纸、金属、聚乙烯泡沫、和/或泡沫体,或者任何其它合适的形成基材的材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装饰基材103可以采用网格或链连接图案的形式,例如,如图13所示。然而,装饰基材可以形成为硬壳行李箱设计师需要的任何所需形状、纹理和/或三维图案。例如,装饰基材103可以包括凸起的线的集合(图14)、一组点(图15)、织构化表面(图16)、公司标志(17)、以及/或者字母组合(图18)。

如图所示,例如,在图1-4和12-18中,通过在进行加热和压制之前将一个或多个装饰基材103放置在坚硬壳材料的所需片中或其顶部,表面装饰物101可存在于硬行李箱壳的任一表面上,包括行李箱2的前壳片30、后壳片10、顶部表面22、底部表面24、左侧表面26和/或右侧表面28。例如,通过将一个或多个表面基材103设置在用于形成前壳30的硬壳材料的顶部上,表面装饰物101可以存在于前壳30中。更具体地说,通过将一个或多个表面基材103设置在用于形成靠近边缘68的前壳30的硬壳材料的顶部上,表面装饰物101可以存在于侧面40上。类似地,通过将一个或多个表面基材103设置在用于形成靠近边缘70的前壳30的硬壳材料的顶部上,表面装饰物101可以存在于侧面38上。以此方式,通过将一个或多个表面基材103设置在用于形成靠近前壳片30的任一边缘66、68、70、72或靠近后壳片10的边缘50、52、60、62的前壳片30或后壳片10的硬壳材料的顶部上,表面装饰物101可以存在于行李箱2的任一侧面上。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装饰基材103可以放置在多层坚硬壳材料层之间,以产生多层美学效果。如图所示,例如,在图19中所示,一个或多个装饰基材103可以设置在第一坚硬壳材料层105、具有第一颜色的第二坚硬壳材料层107之间,以在具有第一颜色的硬行李箱壳上产生表面装饰物。或者,具有第二颜色的第三坚硬壳材料层109可以进行加热,并压制在第二坚硬壳材料层107的顶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坚硬壳材料层109可以具有与一个或多个基材103的形状和位置对应的多个切口或开口111,例如,如图19所示。以此方式,表面装饰物101可以存在于具有第一颜色的硬行李箱上,而周围的坚硬壳材料具有不同的第二颜色。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组合采用不同形状和尺寸的装饰基材103以实现所需设计或效果。如图所示,例如,在图20中,包括点图案的装饰基材103可以与包括标志的装饰基材103组合使用。装饰基材103的该排列可以设置在多层硬壳材料层之间,以满足设计师的需要。根据本发明,装饰基材103的设计和排列没有限制,可以用于在硬壳行李箱上产生三维和/或织构化效果。

例如,一旦通过压制和加热形成硬行李箱壳,可以将后片10的侧面14、18固定到刚性角落件56。可以通过经由邻近缺口48的后片10中的一个或多个孔58(如图7所示,例如但不限于此)将紧固件附连到刚性角件56来固定侧面14、18。或者,侧面14和18可以通过销钉、卡钉、胶水、铆钉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机构固定到刚性角件56。刚性角件56可以固定到后片10的内表面54,或者,刚性角件56可以固定到后片10的外表面84。作为替代或者补充,刚性角件56可以固定到设置在内表面54上的内部紧固件98,并且后片10设置在刚性角件56和内部紧固件98之间(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如图6所示)。此外,刚性角件56可以通过经由位于后片10上的额外孔58将额外的紧固件附连到刚性角件56来进行固定(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如图7所示)。

刚性角件56可以通过支撑结构86彼此固定。支撑结构86也可以固定到后片10的内表面54,或者,支撑结构86可以固定到后片10的外表面84上。同样,支撑结构86可以固定到前片30上。支撑结构86可以与刚性角件56构成一体,并且可以固定任何边缘相对的一对刚性角件56,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如图1所示,垂直地、或者水平地,或者对角地跨越行李箱2的任何面。

为了解释而非限制的目的,在图1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了一件具有八个刚性角件56的行李箱;然而,预期一件行李箱可以具有一个、两个、四个、或任意其它合适数量的刚性角件56。此外,整个行李箱2可以包括任意数量、尺寸和形状的支撑结构86,以为后片10和前片30提供额外的支撑以及抗变形性。

如图7所示,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后片10可以具有邻近缺口48的其它边缘60、62。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其它边缘60、62可以相对内部表面件56向内折叠,形成图1中所示的其它侧面16、20。其它侧面16、20可以如上所述任意方式固定到刚性角件56上。如图1所示,例如且非限制性地,侧面16、20可以限定行李箱2的底部表面24和右表面28的后片10的部分。

为了促进行李箱2的打开和关闭,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后片10的侧面20可以永久固定到前片30的相应侧面40,并且可以形成铰链。后片10的侧面20可以永久固定到前片30的对应侧面30,例如且非限制性地,通过形成材料的角板76(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如图4清楚显示)进行固定,所述角板能够用作铰链以使得后片10和前片30相互打开并使得使用者能够触及行李箱2的内部。所述角板76可以由织物、或任何其它合适柔性材料制成。或者,铰链可以通过划刻、通过铰接托架接头、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装置形成。

例如,后片10和前片30还可以由通过在边缘60和68处两片10、30连接在一起的坚硬壳材料的单一片材形成。例如且非限制性地,随后可以沿着边缘60和68对片10,30连接在一起的片材进行切割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离,以提供如图7和8中所示的图案。作为另一替代,可以修改边缘60、68以形成铰链,例如,通过对连接的边缘60、68进行划刻或以其它方式使其变形来形成铰链。

为了对行李箱2的打开和关闭进行选择,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后片10的侧面14、16、18可以可释放地固定到前片的相应侧面34、36、38上。例如且非限制性地,侧面14、16、18可以通过拉链78可释放地固定到侧面34、36、38,以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拉上和拉开行李箱2来打开和关闭行李箱2。作为替代或者补充,行李箱2可以通过闩、钩、或任何其它合适装置可释放地打开或关闭。此外,钥匙锁、组合锁等可以加入上述固定机构以防止经未授权触及行李箱2内部。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而非限制性目的,后片10可以进一步进行折叠以形成顶盖,从而限定行李箱2的前表面32。在该实施方式中,拉链78可以将顶盖可释放地固定到行李箱2的剩余表面上,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固定到表面22、26、28上以使得使用者能够触及行李箱2的内部,并且表面32和表面24之间的界面可以用作铰链。虽然预期顶盖可以通过后片10形成,或者顶盖可以通过材料的独立片形成,所述材料可以是与后片10相同类型的材料,或者任意其它合适的材料。

在四轮构造中,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如图7和8所示,可以提供后片10和前片30。在两轮构造中,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如图9和10所示,可以提供后片10和前片30。

如图1和11所示,例如且非限制性地,行李箱2可以设有把手44和可伸缩把手45。此外,行李箱扩展系统(未显示)可以结合到行李箱2中,以使得使用者能够增加或减少行李箱2的内部体积。框架基本刚性的行李箱可扩展件的示例显示并描述与peterson等人的美国专利第7,281,616号以及scicluna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3/005,318号,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文纳入本文。

虽然本文根据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所公开的主题,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公开的主题做出各种修改和改进。因此,本文要求保护的以及上文所公开的特定特征可以其它方式在所公开的主题范围内相互组合,使得所公开的主题也应该被认为同样具体涉及具有任何其它可能的排列和组合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所公开的主题的系统和方法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而不偏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因此,本发明人的意图是所公开的主题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的范围内的修改和变化。

后附权利要求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