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备、模具系统以及用于模塑鞋类物品的鞋底组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2416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模具设备、模具系统以及用于模塑鞋类物品的鞋底组件的方法与流程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主张在2015年6月4日申请的奥格等人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170,799号的优先权,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整个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本发明实施例大体来说涉及模具设备,且更特定来说涉及模具设备、模具系统及用于模塑例如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的模塑的鞋底组件的模塑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鞋类物品通常包含两个元件,鞋面及鞋底结构。鞋面可提供对脚的覆盖,该覆盖相对于鞋底结构舒适地接纳且牢固地定位脚。鞋底结构可固定到鞋面的下部部分且通常可定位在脚与地表面或其它表面之间。除了在步行、跑步及其它走动活动期间减弱地面反作用力(即,提供缓冲)外,鞋底结构还可例如有助于对脚运动的控制(例如,通过阻止内转),赋予稳定性,有助于对扭曲及/或弯曲运动的控制及提供牵引力。因此,鞋底结构可与鞋面协作以提供适合于广泛各种运动或其它活动的舒适结构。

鞋底结构可包含例如在模塑的鞋底组件的外围侧边缘处具有底切结构或特征的鞋底组件。鞋底组件可使用具有模具设备的模塑系统通过模塑过程来制成。

附图说明

可参考以下图式及描述更佳地理解当前实施例。图中的实施例的元件、组件及特征未必按比例绘制,替代地重点在于说明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原理。在诸图中,相同参考编号贯穿不同视图指示相同或对应零件或特征,其中每一参考编号的整数指示参考编号首次出现的图。

图1为包含模塑的鞋底组件的鞋底结构的鞋类物品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侧透视图;

图2为图1的鞋类物品及鞋底结构的实施例的示意性分解侧透视图;

图3为图2的鞋底结构的模塑的鞋底组件的示意性侧透视图;

图4为具有用于模塑图3的模塑组件的模具设备的模具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侧透视图;

图5为图4的模具设备的实施例的示意性分解侧透视图;

图6为图4的模具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性分解侧透视图;

图7为被配置成打开状态的图4的模具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侧透视图,其中模具设备被配置成闭合状态;

图8为被配置成打开状态的图7的模具系统的示意性侧透视图,示意性说明用于模塑图3的模塑组件的过程的实施例;

图9为被配置成闭合状态的图8的模具系统的示意性侧透视图,示意性说明用于模塑图3的模塑组件的过程的实施例;

图10为被配置成打开状态的图9的模具系统的示意性侧透视图,其中模具设备被配置成打开状态,示意性说明用于释放模塑组件的过程的实施例;

图11为被配置成打开状态的图10的模具系统的示意性侧透视图,其中模具设备被配置成打开状态,示意性说明用于移除模塑组件的过程;

图12为示意性说明用于使用图4的模塑系统模塑模塑组件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中的模具系统的实施例包含适合于模塑具有底切表面结构或特征的模塑组件的模具设备。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模具设备通常可包含:第一臂,其具有第一模具表面;第二臂,其具有与第一模具表面相对的第二模具表面;及驱动凸轮部件,其具有第一驱动凸轮表面及第二驱动凸轮表面,该第一驱动凸轮表面及被配置成接合第一臂的第一受驱动凸轮表面以使第一臂绕第一臂的第一枢转端沿第一方向枢转,该第二驱动凸轮表面被配置成接合第二臂的第二受驱动凸轮表面以使第二臂绕第二臂的枢转端沿第二方向枢转,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驱动凸轮部件通常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中,第一臂的远端及第二臂的远端被定位成彼此邻近且第一臂的第一模具表面及第二臂的第二模具表面在第一臂的远端及第二臂的远端处形成连续模具表面(模具设备的闭合状态),在该第二位置中,第一臂的远端及第二臂的远端被定位成彼此远离(分离)使得第一臂的第一模具表面及第二臂的第二模具表面不在第一臂的远端及第二臂的远端处形成连续模具表面(模具设备的打开状态)。

包含相对的第一臂及第二臂以及单个凸轮驱动部件配置的本实施例的模具设备可使得使用低能量致动器的模塑过程能够将模具设备的第一臂及第二臂牢固地定位成闭合状态以模塑具有底切模塑表面特征的模塑组件,且将模具设备的第一臂及第二臂定位成打开状态(分离)用于实现具有底切模塑表面特征的模塑组件从模具设备及模具系统无障碍移除。应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模具设备因此可提供对模具系统的重要改进,其中使用一个或更多个移动的模具元件形成模塑组件的底切模具结构,其中移动的模具元件被定位于形成模具腔的模具表面结构内且被配置成相对于模具表面结构沿垂直于或横向于模塑组件从模具腔的拉出或移除方向的方向滑动,借此释放原本被夹在模塑组件内的模具元件。

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用于形成模塑组件的模具系统的模具设备,其中模塑组件可具有底切结构或特征,例如,鞋类物品的模塑的鞋底组件。模具设备可包含:第一臂,其被配置成绕第一臂的枢转端沿第一方向枢转,第一臂包含被定位于第一臂的远端处的第一受驱动凸轮表面及被定位于第一臂的枢转端与远端之间的第一模具表面;第二臂,其被配置成绕第二臂的枢转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枢转,第二臂包含被定位于第二臂的远端处的第二受驱动凸轮表面及被定位于第二臂的枢转端与远端之间的第二模具表面,第二臂的第二模具表面与第一臂的第一模具表面相对;及驱动凸轮部件,驱动凸轮部件包含被配置成接合第一臂的第一受驱动凸轮表面以使第一臂绕第一臂的枢转端沿第一方向枢转的第一驱动凸轮表面,及被配置成接合第二臂的第二受驱动凸轮表面以使第二臂绕第二臂的枢转端沿与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枢转的第二驱动凸轮表面,驱动凸轮部件被配置成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驱动凸轮部件的第一位置中,第一驱动凸轮表面将第一臂的第一受驱动凸轮表面定位于第一驱动凸轮表面及第一受驱动凸轮表面的第一凸轮位置处,且第二驱动凸轮表面将第二臂的第二受驱动凸轮表面定位于第二驱动凸轮表面及第二受驱动凸轮表面的第一凸轮位置,使得第一臂的远端及第二臂的远端被定位成彼此邻近且第一臂的第一模具表面及第二臂的第二模具表面在第一臂的远端及第二臂的远端形成连续模具表面。在驱动凸轮部件的第二位置中,第一驱动凸轮表面将第一臂的第一受驱动凸轮表面定位于第一驱动凸轮表面及第一受驱动凸轮表面的第二凸轮位置处,且第二驱动凸轮表面将第二臂的第二受驱动凸轮表面定位于第二凸轮驱动表面及第二受驱动凸轮表面的第二凸轮位置,使得第一臂的远端及第二臂的远端被定位成彼此远离且第一臂的第一模具表面及第二臂的第二模具表面并未在第一臂的远端及第二臂的远端形成连续模具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臂的第一模具表面及第二臂的第二模具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可被配置成形成模塑组件的模塑底切结构或特征。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塑底切特征可包含竖直底切特征。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塑底切特征可包含水平底切特征。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平底切特征可从模具设备的第一模具表面到第二模具表面为连续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凸轮部件可包含具有s形状配置的第一驱动凸轮表面及具有s形状配置的第二驱动凸轮表面,第二驱动凸轮表面的s形状配置为第一驱动凸轮表面的s形状配置的镜像。替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臂的第一受驱动凸轮表面可包含s形状配置且第二臂的第二受驱动凸轮表面可包含s形状配置,第二受驱动凸轮表面的s形状配置为第一受驱动凸轮表面的s形状配置的镜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s形状凸轮表面的第一位置及/或第二s形状凸轮表面的第一位置可被配置成维持模具设备的第一臂及第二臂处于模具设备的闭合状态以用于进行模塑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可形成被配置成偏置或以其它方式维持模具设备处于闭合配置的止动结构。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用于制造模塑组件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塑组件可为模塑的鞋底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可包含用于制作具有模塑的鞋底组件的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的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可包含形成具有模塑底切结构或特征的模塑的鞋底组件。

模具系统、模具设备及用于模塑的方法的上述方面、实施例及特征中的每个可改进模具设备、模具系统、用于模塑的方法及对应模塑组件(例如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的模塑的鞋底组件)的至少一个性能特性。特定来说,这些方面、实施例及特征可单独地及/或以组合方式不同地高效地提供模塑组件的所要底切结构,例如模塑的鞋底结构及鞋类物品的模塑的鞋底组件。此外,这些方面、实施例及特征可不同地与彼此及/或与其它特征组合以改进模具系统、模具设备、用于模塑的方法、模塑的鞋底组件、鞋底结构及鞋类物品的整体性能。

在查阅实施例的图及详细说明之后,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方面、特征及优点将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打算将所有此些额外系统、方法、方面、特征及优点包含在此描述中,在实施例的范围内且受以下权利要求书保护。

模塑组件特征

模塑组件的示例可为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的模塑的鞋底组件。图1及2说明通常包含鞋面101及鞋底结构102的鞋类物品100的实施例。图1为鞋类物品100的侧透视图。图2为图1的鞋类物品100的示意性分解视图。如下文所论述,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结构102可包含具有底切模塑表面特征的模塑的鞋底组件。

以下论述及附图将鞋类物品100公开为具有适合于步行或跑步的一般配置。与鞋类物品100相关联的概念及特征还可应用于例如各种各样的运动鞋类类型,包含跑步鞋、棒球鞋、篮球鞋、交叉训练鞋、骑行鞋、足球鞋、高尔夫鞋及网球鞋。与鞋类物品100相关联的概念及特征还可应用于通常被认为非运动的鞋类类型,包含例如礼服鞋、休闲鞋、凉鞋及工作靴。除了实施例的此详细描述中所论述及附图中的所描绘的特定类型外,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了解所公开实施例的特征及概念可应用于广泛各种各样的鞋类类型。

通常可参考鞋类物品100的各种区域或侧部描述鞋类的实施例。如图1中所展示,鞋类物品100通常可具有足尖区域103、前足区域104、中足区域105及足跟区域106。足尖区域103可形成前足区域104的部分。鞋类物品100通常可具有内侧107及外侧108。将理解,对足尖区域103、前足区域104、足中区域105、足跟区域106、内侧107及外侧108的提及仅打算用于描述目的且并非打算划界鞋底结构102的精确部分或区域。应了解,足尖区域103、前足区域104、中足区域105、足跟区域106、内侧107及外侧108还可用于描述鞋类物品100的组件。

为了一致性及便利性,贯穿对应于所说明实施例的此详细描述采用方向形容词。通常,如本文中所使用,方向形容词具有其通常意义。如贯穿此详细描述且在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纵向”是指延长组件(例如,鞋底结构或模具系统结构)的长度的方向。在一些状况下,纵向方向可从前足部分延伸到组件的足跟部分。如贯穿此详细描述且在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侧向”是指延长组件的宽度的方向。在一些状况下,侧向方向可在组件的内侧与外侧之间或沿着组件的宽度延伸。术语纵向及侧向可与鞋类物品的任何组件(包含鞋底结构以及鞋底结构的个别组件)或与模具系统的任何组件一起使用。如贯穿本详细描述且在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竖直”可是指在其中鞋类物品100的鞋底结构102平直地安置在水平地表面上的状态中大体垂直于水平底表面的方向。术语“前”、“后”、“近”及“远”可是指鞋类物品、模具设备、模具系统或鞋类物品、模具设备或模具系统的组件的相对方向。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基于在实施例的此详细描述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术语的上下文而了解这些术语的意义。

再次参考图1及2,以下论述及附图将鞋类物品100描述为通常具有鞋面101及鞋底结构102。鞋面101及鞋底结构102各自可不同地包含一个或更多个元件或组件。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鉴于对实施例的此详细描述而了解鞋面101及鞋底结构102的配置及构造的各种组合。

鞋面101可能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鞋面101通常可具有任何已知或稍后研发的配置。如图1中所展示,鞋面101可被描绘为具有并入有被缝合或粘接在一起以形成用于牢固地且舒适地接纳脚的内腔的多个材料元件(例如,编织物、机织物、或其它织物、泡沫、皮革、合成皮革及其它材料)的配置。材料元件可被选择且相对于鞋面101定位以便例如选择性赋予耐久性、透气性、耐磨性、柔韧性及舒适性的性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足跟区域106中提供脚踝开口109以提供进入内腔的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鞋面101可包含紧固或闭合系统111,该紧固或闭合系统可用于修改内腔的尺寸,借此将脚固定在内腔内且有助于脚进入内腔及从内腔移出。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紧固或闭合系统111可为绑带系统,该绑带系统包含鞋带113,该鞋带可穿过鞋面101中的孔隙115绑紧。在一些实施例中,鞋面101的鞋舌部分(未展示)可在内腔与鞋带113之间延伸。由于本发明的各种方面主要涉及鞋底结构102的组件以及用于制作鞋底结构102的此组件的模具系统,因此应了解,鞋面101可展示上文所论述的一般配置或适合于所要应用的实际上任何其它已知或稍后研发鞋面的一般配置。因此,鞋面101的整体结构及配置可在不同实施例中显著变化。

鞋底结构102通常可安置在鞋面101下面且被配置成在鞋类物品100的实际使用期间接触地表面。以此方式,鞋底结构102可操作以例如在鞋底结构102接触地表面时减弱冲击力及其它地面反作用力且吸收能量。

鞋底结构102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以不同方式与鞋面101相关联。如图1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结构102可例如通过缝合、粘接或热接合固定到鞋面101的下表面。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基于实施例的此详细描述而了解使鞋底结构102与鞋面101相关联的各种方式。

鞋底结构102的配置及构造可在不同实施例中变化。鞋底结构102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地包含一个或更多个组件。例如,如图1及2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结构102可包含第一鞋底组件110、第二鞋底组件112及第三鞋底组件1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鞋底组件112可为外底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鞋底组件114可为中底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鞋底组件110、第二鞋底组件112及第三鞋底组件114可为多层鞋底结构中的层。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结构102通常可为包含安置在第二鞋底组件112与第三鞋底组件114之间的第一鞋底组件110的多层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鞋底组件112及/或第三鞋底组件114可为任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组件可包含复数个组件或元件。例如,如图2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鞋底组件110可包含位于足跟区域106中的模塑的鞋底组件201及位于前足区域104中的另一鞋底组件202。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结构102可包含额外元件或组件。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鞋类物品100可包含安置在鞋面101内邻近于安置在鞋类物品100中的足的内底组件或元件(未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鞋底组件中的每个可通过单独的模塑过程或其它制造过程来单独地形成,且接着通过各种手段(例如,缝合、粘接或其它附接手段)彼此相关联以形成组合式鞋底结构。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基于实施例的此详细描述而了解适合于特定应用的替代鞋底结构及组件。

鞋底结构102的外围边缘部分的配置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结构102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元件或组件可在鞋底结构102的外围边缘周围(例如,在内侧107处或在外侧108处)暴露。在一些实施例中,鞋底结构102的部分、元件或组件可具有例如位于鞋底组件的外围边缘在内侧107处或在外侧108处的底切特征。鞋底组件的底切特征可被定位,例如仅位于鞋底结构102的一个区域中,或可为区域性,例如大体延伸穿过鞋底结构102的一个或更多个区域。例如,如在图1及2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鞋底组件110可包含至少一个竖直定向底切特征,例如位于足跟区域106的外侧108上的竖直凹部120及竖直凹部121(参见图1),及位于内侧107上的竖直凹部220及竖直凹部221(参见图2)。另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鞋底组件110可包含侧向或水平定向底切特征,例如可沿着足跟区域103周围的内侧107且沿着第一鞋底组件110与第三鞋底组件114之间的第一鞋底组件110的外侧108连续延伸的下部边缘底切部分130。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基于实施例的此详细描述而了解包含底切特征的鞋底结构102的各种外围边缘配置及构造。

每一鞋底组件的配置及构造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例如,如图1及2中所展示,第一鞋底组件110(包含模塑的鞋底组件201及鞋底组件202)、第二鞋底组件112及第三鞋底组件114中的每个可具有大体平面配置,且可被堆叠以形成多层鞋底结构102。

模塑的鞋底组件201的配置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如在图1及2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塑的鞋底组件201可为大体平面的。图3为适合用于鞋底结构102的足跟区域106的模塑的鞋底组件201的实施例的示意性侧透视图。如图3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塑的鞋底组件201可为流体填充室或支撑元件。另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塑的鞋底组件201可具有基本上实心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塑的鞋底组件201的上部表面211及下部表面212各自可具有大体平坦水平的配置。如在图3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塑的鞋底组件201可具有一个或更多个模塑表面特征,包含以虚线展示的一个或更多个被隐藏模塑表面特征。例如,如图3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塑的鞋底组件201可包含围绕其外围边缘的各种底切特征,例如处置凹部120、竖直凹部121、竖直凹部220、竖直凹部221及连续侧向或水平底切特征130。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流体填充室或支撑元件实施例中,模塑组件201可包含流体填充管302。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塑组件201可包含位于上部表面211上的至少一个模塑结构或特征及/或在下部表面212上的至少一个模塑结构或特征,例如,该至少一个模塑结构或特征形成凹口或内腔,例如竖直通道303及竖直通道304。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适合于所要模塑的鞋底组件201的恰当的替代且额外模塑结构及特征。

模塑的鞋底组件201的构造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一方面,由于鞋底结构102可操作以例如在鞋底结构102在实际使用期间接触地表面时减弱缓冲力及其它地面反作用力并吸收能量,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塑的鞋底组件201可为通过适合于在模具系统的模具腔内对一个或更多个模具材料片材进行整形(conforming)的任何制造方法制成的中空室或支撑元件,例如使用热成型模具过程(例如,参见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的在2009年4月23日公开的克里斯多夫·s.·库克(christophers.cook)等人的且标题为带有具有流体填充支撑元件的鞋底结构的鞋类物品(articleoffootwearwithasolestructurehavingfluidfilledsupportelements)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案第2009/0100705号(代理案号plg51-1186))。在此状况下,模具材料片材可由例如聚合物材料的塑料材料形成。替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塑的鞋底组件201可由具有开孔或闭孔泡沫材料构造的泡沫材料(例如,聚合物泡沫材料,例如聚氨酯或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制成。在此状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塑的鞋底组件201可通过适合于制作泡沫材料组件的任何制造方法制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鞋底组件201可通过注射模塑聚合物泡沫材料来制成。另一方面,由于鞋底结构102可操作以接触地表面且赋予鞋类物品100牵引力,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鞋底结构102中不存在任选第二鞋底组件112的实施例中),模塑的鞋底组件201可由耐久耐磨材料制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塑的鞋底组件201可由橡胶材料制成。在此状况下,模塑的鞋底组件201可通过适合于制作模塑橡胶材料组件的任何制造方法制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塑的鞋底组件201可通过热压模塑橡胶材料来制成。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基于实施例的此详细描述而了解适合于所要应用的制作模塑的鞋底组件201的替代及额外材料及方法。

模塑组件的尺寸特征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例如,模塑的鞋底组件201的尺寸特征(至少包含沿模塑的鞋底组件201的纵向方向测量的长度311、沿模塑的鞋底组件201的侧向方向测量的宽度312及沿模塑的鞋底组件201的竖直方向测量的高度314)可取决于多种因素而变化,包含但不限于第一鞋底组件110(包含模塑的鞋底组件201及鞋底组件202)、第二鞋底组件112及第三鞋底组件114的相应材料,及第一鞋底组件110(包含模塑的鞋底组件201及鞋底组件202)、第二鞋底组件112及第三鞋底组件114的相应配置。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能够鉴于实施例的此详细描述选择模塑的鞋底结构102的尺寸特征。

模具系统及模具设备特征

适合于形成具有底切特征的模塑组件的模具系统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可关于用于形成中空流体填充室或支撑元件的热成型模塑过程描述下文所描述的模具系统的实施例。然而,应了解,下文所描述的模具系统及模具设备的实施例可用于其它模塑过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鉴于本描述而了解替代模具系统、模具设备及模塑过程。

图4示意性说明包含适合于模塑具有底切特征的模塑组件的模具设备的模具系统400。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于模具系统400中的模塑组件可为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的模塑的鞋底组件,例如图1到3中所展示的鞋类物品100的鞋底结构102的鞋底组件201。

模具系统400的配置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如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系统400通常可包含下部模具主体402、上部模具主体404及与下部模具主体402相关联且安置在上部模具主体402与上部模具主体404之间的模具设备406。在一些实施例中,下部模具主体402、上部模具主体404及模具设备406可协作以形成例如适合于形成模塑组件的模具腔408。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腔408可被配置用于形成具有模塑底切表面或特征的模塑组件。

下部模具主体402的配置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如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下部模具主体402通常可具有矩形框配置,包含上部表面411、被定位与上部表面411相对的下部表面412、第一(顶部)端413、被定位与顶部端413相对的第二(底部)端414、第一侧415及被定位与第一侧415相对的第二侧416。如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下部模具主体402可包含形成在上部表面411中的凹部420。如图4中所展示,在模具系统400的打开状态中,凹部420可在上部表面411处打开或暴露于外部环境。如图4中所展示,在模具系统400的打开状态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部420还可在底部端414处打开或暴露于外部外径。应了解,在下部模具主体402及模具设备406的此配置的情况下,可在模具设备400的打开状态中从上部表面411接达模具设备406,且可在模具系统400的闭合状态(例如,参见图9)中从模具系统400的底部端414接达模具设备406的至少一些组件。

模具系统400中的模具设备406的配置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如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设备406通常可具有蛤壳配置。如图4中所展示,模具设备406通常可包含第一臂431、被定位与第一臂431相对的第二臂432以及驱动凸轮部件433。如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臂431通常可定位于凹部420中邻近于顶部端413及第一侧415,第二臂432通常可定位于凹部420中邻近于顶部端413及第二侧416,在水平平面中与第一臂431相对,且驱动凸轮部件433通常可位于凹部420中邻近底部端414。如在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设备406可包含被配置用于支撑驱动凸轮部件433沿箭头435方向朝向及远离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滑动的导引部件434。如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引部件434可在大体水平平面中支撑驱动凸轮部件433。如下文进一步所论述,模具设备406的驱动凸轮部件433通常可包含凸轮结构,该凸轮结构用于驱动第一臂431的对应凸轮结构以使枢转第一臂431的远端436沿箭头437方向枢转且用于驱动第二臂432的对应凸轮结构以使第二臂432的远端438沿箭头439的方向枢转。还应了解,在模具设备406的此配置中,可在模具系统400的闭合状态(例如参见图9)中通过底部端414处的凹部420接达及操作驱动凸轮部分433。

下部模具主体402的凹部420的配置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通常,凹部420的配置可被选择以接纳模具设备406,且形成模具腔408的下部部分。如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部420可被配置成接纳第一臂431、第二臂432及布置成模具设备406的打开状态的驱动凸轮部件433,其中第一臂431的远端436及第二臂432的远端438被定位成彼此远离(分离)。如图4中所展示,凹部420的配置还可被选择以形成各种模具表面,该模具表面与模具设备406的闭合状态中的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的模具表面协作以形成对应于所要模塑组件的模具腔408的所要配置。例如,如在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部420可在顶部端413处至少基本上闭合以形成对应于所要模塑组件的侧边缘的特征的模具腔408的所有模具表面。类似地,如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部420可形成对应于所要模塑组件的下部表面的特征的模具腔凹部408的模具表面。下部模具主体402的凹部420还可被配置成与上部模具主体404的配置协作,该上部模具主体可被配置成形成模具腔408的模具表面,例如,形成模塑组件的上部表面。

上部模具主体404的配置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上部模具主体404通常可具有与下部模具主体402及模具设备406协作以形成模具腔408的任何配置。例如,如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部模具主体404通常可具有对应于下部模具主体402的矩形框配置的矩形框配置,且可包含被配置成形成模塑组件的对应上部表面的模具表面。

上部模具主体404的模具表面配置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上部模具主体404可具有形成在上部模具主体404中的模具表面450。如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表面450通常可被定位且被配置成与下部模具主体402及模具设备406协作以形成在模具系统400的闭合状态中邻近下部模具主体402的顶部端413的模具腔408。如在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表面450可包含外围边缘部分451,其界定对应模塑组件的上部外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

模具腔408的配置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通常,模具腔408可包含下部模具主体402、上部模具主体404、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的模具表面。例如,如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腔408通常可包含下部模具主体402的顶部端模具表面440及下部模具表面442,上部模具主体404的上部模具表面450的外围边缘部分451及上部模具表面452、第一臂431的第一模具表面441及第二臂432的第二模具表面443。

模具腔408可在不同实施例中包含额外模具薄膜特征。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模塑组件为流体填充室或支撑元件的情况下,模具腔408可包含用于模塑被配置用于将流体注射到流体填充室中的导管或馈送管的模具表面结构。例如,如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腔408可包含形成在下部模具主体402的顶部端413处的下部管模具表面444,及形成在上部模具主体404的上部模具表面450中的对应上部管模具表面454。应了解,下部管模具表面444及上部管模具表面454可被配置成在模具系统400的闭合状态中彼此相对以形成具有被配置用于在模塑过程期间或之后将流体注射到流体填充室中的导管或管的模塑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腔408可包含被配置用于模塑模塑组件的其它内部或外部元件或特征的模具表面特征。例如,如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腔408可包含位于下部模具主体402的下部模具表面442上的至少一个下部室模具表面特征及/或位于上部模具主体404的上部模具表面452上的至少一个上部室模具表面特征。如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腔408可包含定位在下部模具表面442上的第一下部室模具表面446及第二下部室模具表面特征448,以及定位于上部模具表面452的第一上部室模具表面特征456及第二上部模具表面特征458。如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下部室模具表面特征446及上部室模具表面特征456可在模塑组件的下部表面及上部表面上形成相对的模塑表面轮廓。在一些实施例中,下部室模具表面特征446及上部室模具表面特征456可被配置成彼此相对且在模具系统400的闭合状态中彼此接合。在此配置中,下部室模具表面特征446及上部室模具表面特征456可被配置成形成在竖直方向具有相对凹部部分的模塑组件。替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下部室模具表面特征446及上部模具表面特征456可被配置成形成从模塑组件的下部表面竖直延伸到模塑组件的上部表面的内腔(即,在模塑组件的下部表面及上部表面处暴露的内腔)。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适合于形成具有所有表面特征或配置的模塑组件的模具腔408的替代模具表面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部模具表面450可包含与第一臂431的模具表面441及/或与第二臂432的模具表面443协作的至少一个模具表面特征。例如,如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部模具表面450可包含被配置成与第一臂431的第一模具表面441协作的第一竖直凹部模具表面特征461及第二竖直凹部模具表面特征462,及被配置成与第二臂432的第二模具表面443协作的第三竖直凹部模具表面特征463及第四竖直凹部模具表面特征464。应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此模具表面特征可被配置成例如在模塑组件的外围边缘处形成对应模塑组件的相应连续表面特征。

模具腔408的尺寸特征(即,下部模具主体402及上部模具主体404的尺寸特征)可被选择以对应于所要模塑组件的尺寸特征。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适合于模塑所要模塑组件的替代模具腔408的模具表面特征及尺寸特征。

模具设备406的配置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图5及6为图4中所展示的模具设备406的各种实施例的示意性分解侧透视图。如图5及6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设备406通常可包含第一臂431、第二臂432及驱动凸轮部件433。如图5及6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设备406可包含被配置成支撑驱动凸轮部件433沿箭头435的方向滑动的导引部件434。如图5及6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臂431通常可具有枢转端501且第一模具表面441可位于第一臂431的枢转端501与远端436之间。类似地,如图5及6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臂432可具有枢转端503且第二模具表面443可位于枢转端503与第二臂432的远端438之间。

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的枢转结构的配置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如图5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臂431的枢转端501可包含孔洞505,该孔洞具有沿竖直方向定向的大体圆柱形状且被配置用于接纳位于下部模具主体402上的销506,且第二臂432的枢转端503可包含孔洞507,该孔洞具有沿竖直方向定向的大体圆柱形状且被配置用于接纳定位在下部模具主体402上的销508。在此配置的情况下,应了解,第一臂431可绕第一臂431的枢转端501处的销506沿箭头437的方向枢转,且第二臂432可绕第二臂432的枢转端503触点销508沿箭头439的方向枢转。还应了解,以此方式,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中的每个可沿朝向或远离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中的另一个的方向(例如,沿相反方向且以相对方式)枢转。

用于驱动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分别绕枢转端501及枢转端503枢转的凸轮结构的配置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如在图5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凸轮部件433可包含滑动部分521及凸轮部分522。如图5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轮部分522可从滑动部分521沿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的方向延伸。如图5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轮部分522可包含第一凸轮表面523及第二凸轮表面524。如图5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轮表面523可通过具有大体s形状配置的凹部或孔洞形成。类似地,如在图5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凸轮表面524可通过具有大体s形状配置的凹部或孔洞形成。如在图5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轮表面523及第二凸轮表面524可具有镜像配置,使得第一凸轮表面523的s形状凹部或孔洞及第二凸轮表面524的s形状凹部或孔洞沿远离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的方向聚集且沿朝向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的方向偏离。如图5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臂431可包含位于第一臂431的远端436处且被配置用于接纳第一凸轮销525的凹部或孔洞525,且第二臂432可包含位于第二臂432的远端438处且被配置用于接纳第二凸轮销528的凹部或孔洞527。

用于驱动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分别绕枢转端501及枢转端503枢转的凸轮结构的操作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凸轮部件433可被配置成沿箭头435的方向(例如,沿着支撑部件434的相对的导引通道561及导引通道562,该支撑部件可被支撑在下部模具主体402的凹部420内)滑动。应了解,如图5中的箭头535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轮销526可被定位成与第一凸轮表面523相对,使得第一凸轮销526可在驱动凸轮部件433沿箭头435的方向移动时沿着第一凸轮表面523而行进,该第一凸轮表面在位于第一凸轮表面523的s形状凹部或孔洞的一端处或其附近的第一凸轮位置531与位于第一凸轮表面523的s形状凹部或孔洞的另一端处或其附近的第二凸轮位置532之间。类似地,应了解,如由图5中的箭头536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凸轮销528可被定位成与第二凸轮表面524相对,使得第二凸轮销528可在驱动凸轮部件433沿箭头435的方向移动时沿着第二凸轮表面524而行进,该第二凸轮表面在位于第二凸轮表面524的s形状凹部或孔洞的一端处或其附近的第一凸轮位置533与位于第二凸轮表面524的s形状凹部或孔洞的另一端处的第二凸轮位置534之间。应了解,在此凸轮配置的情况下,驱动凸轮部件433沿箭头435的方向远离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的移动可致使第一凸轮销526沿着第一凸轮表面523而行进至第二凸轮位置532,且第一臂431的远端436可绕枢转端501沿箭头437的方向远离第二臂432的远端438枢转。类似地,应了解,在此凸轮配置的情况下,驱动凸轮部件433沿箭头435的方向远离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的移动可致使第二凸轮销528沿着第二凸轮表面524而行进至第二凸轮位置534,且第二臂432的远端438可绕枢转端503沿箭头439的方向远离第一臂431的远端436枢转。相反地,应了解,在此凸轮配置的情况下,驱动凸轮部件433沿箭头435的方向朝向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移动可致使第一凸轮销526沿第一凸轮表面523而行进至第一凸轮位置531,且第一臂431的远端436可绕枢转端501沿箭头437的方向朝向第二臂432的远端438枢转。类似地,应了解,在此凸轮配置的情况下,驱动凸轮部件433沿箭头435的方向朝向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移动可致使第二凸轮销528沿着第二凸轮表面524而行进至第一凸轮位置533,且第二臂432的远端438可绕枢转端503沿箭头439的方向朝向第一臂431的远端436枢转。应进一步了解,以此方式,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同时可在第一状态(例如,模具设备406的闭合状态)与第二状态(例如,模具设备406的打开状态)之间枢转。

第一凸轮表面523及第二凸轮表面524的定向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轮表面523及第二凸轮表面524可具有实现模具设备406进行模塑过程的高效操作的定向。例如,如在图5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轮表面523及第二凸轮表面524可被定向成使得在第一凸轮表面523的第一凸轮位置531处且在第二凸轮表面524的第一凸轮位置533处,第一凸轮表面523及第二凸轮表面524具有沿着箭头435的方向延伸的大体笔直平行配置。应了解,在此笔直平行配置的情况下,将通过凸轮结构分别沿箭头437及439的方向有效地施加倾向于使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远离彼此枢转(即,倾向于使第一臂431的远端436与第二臂432的远端438分离)的模塑过程中产生的膨胀压力。即,在模塑过程中产生的此膨胀压力可致使第一凸轮销526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凸轮位置531处的第一凸轮表面523的方向施加力。类似地,在模塑过程中产生的此膨胀压力可致使第二凸轮销528沿垂直于第一凸轮位置533处的第二凸轮表面524的方向施加力。以此方式,第一凸轮表面523及第二凸轮表面524的此配置及定向可为模具设备406的凸轮结构提供有效止动或锁定机构。即,应了解,第一凸轮表面523及第二凸轮表面524的此配置及定向可操作使得模具设备406可在模塑过程中使用具有低能量特性的致动器维持在闭合状态中而不管在模塑过程中产生的膨胀压力的量如何。因此,例如在于模具系统400中产生膨胀压力的模塑过程之前及之后可使用具有仅足以使驱动凸轮部件433在模具设备406的第一(闭合)状态与第二(打开)状态之间移动的小能量特性的致动器来操作模具设备406。

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的模具表面轮廓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如图5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臂431的第一模具表面441及第二臂432的第二模具表面443可被配置成形成模塑组件的对应第一外围边缘及第二外围边缘,例如,对应于被定位于图3的模塑的鞋底组件201的内侧107上的第一外围边缘及被定位于模塑的鞋底组件201的内侧108上的第二外围边缘。

第一臂431的第一模具表面441的配置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具表面441可具有被配置成形成底切模具表面结构或特征的表面轮廓。例如,如图5的左上侧中的被放大部分横截面视图中所展示,第一臂431可在横截面中具有大体矩形配置,具有竖直高度561及水平宽度562。如图5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臂431的第一模具表面441可具有如从第二臂432的方向观看的凹部表面轮廓。应了解,此凹部表面配置可被配置成例如在第一模具表面441的下部边缘部分561处形成底切特征。如在图5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具表面441的凹部表面轮廓可在竖直方向上大体连续,例如在竖直方向具有大体圆形或圆柱形凹面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具表面441的凹部表面轮廓可在第一模具表面441的竖直方向上具有不连续特征,例如隆脊或斜面特征(例如,参见下文所论述的图6中所展示的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具表面441的表面轮廓通常可在水平方向上连续。例如,如在图5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具表面441通常可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连续凹面弯曲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具表面441的表面轮廓可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不连续特征。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表面441的表面轮廓可具有突出表面轮廓特征,该突出表面轮廓特征被配置成在模塑组件的外围边缘中形成竖直凹部底切特征(例如,参见图1到3中所展示的模塑的鞋底组件201的处置凹部底切特征220)。如在图5中的放大部分视图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此特征可由突出弯曲表面轮廓虚线541表示。

类似地,第二臂432的第二模具表面443的配置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如在图5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模具表面443可具有被配置成形成底切模具结构或特征的表面轮廓。例如,如图5的右上侧中的被放大部分横截面视图中所展示,第二臂432可在横截面中具有大体矩形配置,具有竖直高度563及水平宽度564。如图5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臂432的第二模具表面443可具有如从第一臂431的方向观看的凹部表面轮廓。应了解,此凹部表面轮廓可被配置成例如在第二模具表面443的下部边缘562处形成底切特征。如在图5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模具表面443的凹部表面轮廓可在竖直方向上大体连续,例如在竖直方向具有大体圆形或圆柱形凹面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模具表面443的凹部表面轮廓可在第二模具表面443的竖直方向上具有不连续特征,例如隆脊或斜面特征(例如,参见下文所论述的图6中所展示的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模具表面443通常可在水平方向上连续。例如,类似于第一模具表面44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模具表面443通常可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连续凹面弯曲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模具表面443的表面轮廓可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不连续特征。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模具表面443的表面轮廓可具有突出表面轮廓特征,该突出表面轮廓特征被配置成在模塑组件的外围边缘中形成竖直凹部底切特征(例如,参见图1到3中所展示的模塑的鞋底组件201的处置凹部底切特征120)。如在图5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此特征可由突出弯曲表面轮廓虚线542表示。

第一臂431的第一模具表面441相对于第二臂432的第二模具表面443的配置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具表面441的表面轮廓及第二模具表面443的表面轮廓通常可基本上类似但布置成镜像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具表面441及第二模具表面443可被配置成在模具设备406的闭合状态中在第一臂431的远端436及第二臂432的远端438处形成连续模具表面轮廓(例如,参见下文所论述的图7中的被放大部分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具表面441及第二模具表面443的配置可不同。

图6说明适合于模具系统400的模具设备406的另一实施例。图6中的模具设备406的配置、构造及操作可基本上类似于图5中多展示的模具设备406的配置、构造及操作。因此,在此章节将省略对类似特征的描述,且将在本章节中仅描述图6的实施例中的差异。

如图6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臂431的枢转端501可包含延伸件601,该延伸件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大体圆柱形形状且被配置成被容纳在形成于下部模具主体402中的凹部420的枢转凹部部分602中,其中枢转凹部部分602具有沿允许竖直延伸件601通过在枢转凹部部分602内旋转来枢转的竖直方向延伸的对应的大体圆柱形形状。应了解,在此配置中,可通过控制延伸件601在下部模具主体402的凹部420的枢转凹部部分602内的所允许旋转范围来控制第一臂431的枢转运动的范围。类似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臂432的枢转端503可包含延伸件603,该延伸件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大体圆柱形形状且被配置成被容纳在形成于下部模具主体402中的凹部420的枢转凹部部分604中,其中枢转凹部部分604在允许竖直延伸件603在枢转凹部部分604内枢转的竖直方向上具有对应的大体圆柱形形状。应了解,在此配置中,可通过控制延伸件603在下部模具主体402的凹部420的枢转凹部部分604内的所允许旋转范围来控制第二臂432的枢转运动的范围。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枢转凹部部分602的竖直槽开口605的大小(例如,宽度或径向角)、邻近于枢转端601的第一臂431的宽度562、枢转凹部部分604的竖直槽开口606的大小(例如,宽度或径向角)及邻近于枢转端503的第二臂432的宽度564可被选择以实现枢转端601在枢转凹部602中的所要旋转范围及枢转端603在枢转凹部604中的所要旋转范围,借此实现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的枢转运动的所要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的枢转运动的允许范围可对应于模具设备406的打开状态与模具设备406的闭合状态之间的枢转运动的所要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臂431的枢转端501及第二臂432的枢转端503可不同地包含图5或图6中所说明的某些枢转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臂431的枢转端501可包含凹部或孔洞501,该凹部或孔洞位于延伸件601内且被配置成接纳位于下部模具主体402的枢转凹部部分602内的枢转销506,且第二臂432的枢转端503可包含凹部或孔洞507,该凹部或孔洞在延伸件603中且被配置成接纳位于下部模具主体402的枢转凹部部分604内的枢转销508。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能够选择适合于所要模具系统及模具应用的模具设备406的枢转结构的替代组合。

如在图6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臂431的第一模具表面441及第二臂432的第二模具表面443中的至少一个可具有表面轮廓,该表面轮廓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不连续特征。在图6的左上侧中示意性说明第一臂431的部分的被放大部分横截面视图,且在图6的右上侧中示意性说明第二臂432的部分的被放大部分横截面视图。如在图6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具表面441可具有不连续表面轮廓或特征,该不连续表面轮廓或特征在对应于第一模具表面441的模塑组件中形成模具底切结构或特征。例如,如在图6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具表面441可具有形成在第一模具表面441的中心竖直区域中的隆脊611。类似地,如在图6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模具表面443可具有形成在第二模具表面443的中心竖直区域中的隆脊612。应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具表面441的隆脊611及第二模具表面443的隆脊612可被配置成在模具设备406的闭合状态中形成模具腔408的连续隆脊配置,使得由模具设备406形成的模塑组件可包含连续模塑底切结构或特征。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的模塑的鞋底组件201可具有沿水平方向从内侧107围绕足跟部分106延伸到模塑的鞋底组件201的外侧108的连续模塑底切特征。

模具设备406的凸轮配置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设备406的凸轮配置可包含具有由第一销形成的第一驱动凸轮表面及由第二销形成的第二驱动凸轮表面的驱动凸轮部件433,第一臂431可包含由被配置成接纳第一销的第一s形状凹部形成的第一受驱动凸轮表面,且第二臂432可包含由与第一s形状凹部相对且被配置成接纳第二销的第二s形状凹部形成的第二受驱动凸轮表面。应了解,此凸轮配置可为图5或图6中所描述的凸轮配置的基本上相反或镜像配置,且此凸轮配置的功能及操作可基本上类似于图5或图6的凸轮配置的功能及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设备406的凸轮配置可使用适合于使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分别沿第一方向及相对的第二方向枢转的替代凸轮结构或机构。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用于实现适合于使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在对应于模具设备406的闭合配置的第一位置与对应于模具设备406的打开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枢转的凸轮功能及操作的替代凸轮配置。

模塑过程特征

使用图4的模具系统及模具设备来模塑模塑组件的方法可在不同实施例中不同。图7到11大体地说明用于形成模塑组件的图4的模具系统400及模具设备406的各种配置及状态,且图12为示意性说明用于使用模具系统400及模具设备406制作模塑组件的过程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塑组件可具有底切结构或特征,例如图1到3的模塑的鞋底组件201。

在过程1201中,模具系统400可呈现打开状态,其中模具设备406被配置成打开状态。例如,参考图4,在过程1201中,区段凸轮部件433可被定位以使得第一臂431的远端436及第二臂432的远端438被定位成彼此远离且模具设备406处于打开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然而,如图7中所展示,模具设备406初始地可呈现闭合状态或配置且过程1201可为任选的(消除)。

在过程1202中,模具设备406可闭合。例如,参考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过程1202中,驱动凸轮部件433可沿箭头435的方向朝向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移动以将第一凸轮销526定位于第一凸轮表面523的第一凸轮位置531中,且将第二凸轮销528定位在第二凸轮表面524的第一凸轮位置533中。应了解,在此凸轮配置中,可使第一臂431的远端436沿箭头437的方向朝向第二臂432枢转,且可使第二臂432的远端438沿箭头439的方向朝向第一臂431枢转,以使得第一臂431的远端436及第二臂432的远端438可被定位成彼此邻近且第一臂431的第一模具表面441及第二臂432的第二模具表面443可形成连续模具表面。在图7的右下角中示意性说明在模具设备406的闭合配置中的第一臂431的第一模具表面431及第二臂432的第二模具表面443的放大部分视图。在此配置中,模具系统400被配置成打开状态且模具设备406被配置成闭合状态,且下部模具主体402被配置用于在模具腔408中形成模塑组件。

在过程1203中,模具系统400可被充满模具材料且闭合以执行模塑过程。例如,参考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具材料片材(例如,下部片材)801及第二模具材料片材(例如,上部片材)802可安置在模具系统400的下部模具主体402与上部模具主体404之间,且下部模具主体402及上部模具主体404可例如通过使上部模具主体404沿箭头803的方向旋转来接合以使模具系统400闭合(例如,参见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模具材料片材802可由于第一模具材料片材801模具兼容的模具材料形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材料片材801可由第一聚合物材料形成,且第二模具材料片材802可由第二聚合物材料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具材料片材801及第二模具材料片材802可由相同模具材料形成。在过程1203中,第一模具材料片材801及第二模具材料片材802可例如在热成型过程中被选择性整形成下部模具主体402、上部模具主体404、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的模具表面的表面轮廓以形成模塑组件,例如中空流体填充室或支撑结构。在过程1203中,第一模具材料片材801及第二模具材料片材802中的至少一个可被整形成第一臂431的第一模具表面441的表面轮廓以形成模塑底切特征。类似地,在过程1203中,第一模具材料片材801及第二模具材料片材802中的至少一个可被整形成第二臂432的第二模具表面443的表面轮廓以形成模塑底切特征。在过程1203中,模具系统400可使用各种模具辅助措施(例如,所施加热、所施加压力、压缩空气或加压空气、真空技术或其它模具辅助措施)以辅助将第一模具材料片材801及第二模具材料片材802整形成模具腔408的表面轮廓以形成中空流体填充室或支撑结构,如此项技术中已知。替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模具材料注射到模具腔408中,且模具材料可被操纵以通过各种模塑技术(例如通过旋转模塑技术或其它模塑技术)来整形成模具腔408的模具表面的表面轮廓。替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填充量或预形成的模具材料安置在模具腔408中且可使用热压模塑过程在模具系统400中将模具材料按压模塑以形成固态模塑组件,如此项技术中已知。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适合于使用模具系统400及模具设备406形成所要模塑组件的各种模具材料、模具辅助措施及模具技术。

在过程1204中,可将模具系统400及模具设备406打开以释放在模具系统400中所形成的模塑组件。例如,参考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例如通过使上部模具主体404沿箭头1001的方向旋转来将上部模具主体404从下部模具主体402移除,且可使驱动凸轮部件433沿箭头435的方向移动以将模具设备406定位成打开状态或配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驱动凸轮部件433沿箭头435的方向移动远离第一臂431及第二臂432以便将第一凸轮销526定位在第一凸轮表面523的第二凸轮位置532处且将第二凸轮销528定位在第二凸轮表面524的第二凸轮位置534处。在此凸轮配置中,模具设备406可被配置成打开状态或配置。应了解,在模具设备406的此打开配置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在此模塑过程中通过第一臂431的第一模具表面441或通过第二臂432的第二模具表面443形成的模塑组件的模塑底切特征分别从第一臂431的第一模具表面441及/或第二臂432的第二模具表面443释放(即,分离或远离)。例如,如在图10中所展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图1到3的模塑的鞋底组件201从模具系统400的模具设备406释放,例如,在模塑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臂431及/或第二臂432之间形成间隙。

在过程1205中,可将模塑组件从模具系统400移。例如,参考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图1到3的模塑的鞋底组件201沿箭头1101的方向从模具系统400移除。应了解,由于可通过第一臂431、第二臂432及驱动凸轮部件433的凸轮驱动枢转操作将具有模塑底切特征的模塑组件从第一臂431的第一模具表面441及/或从第二臂432的第二模具表面443释放,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具有模塑底切特征的模塑组件至少基本上无障碍地从模具设备406及模具设备400移除。

在任选过程1206中,可将使用过程1201到过程1205制成的模塑的鞋底组件与其它鞋底组件组装在一起以形成组装式鞋底结构,例如图1及2中所展示的鞋底结构102。组装式鞋底结构可进一步与鞋面101组装在一起以形成鞋类物品100,如在图1及2中所展示。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模塑组件并未模塑的鞋底组件的实施两种,可消除过程1206。

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模具设备及模具系统可提供模具设备、模具系统、模塑方法及运动鞋类或其它鞋类物品的一个或更多个性能特性方面的所要改进。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可有助于鞋底结构及鞋类物品的高效制造。上文关于模具设备及模具系统的不同组件、元件及特征所公开的益处可通过个别的组件、元件及特征提供,且可进一步通过将组件、元件及特征中的某些组件、元件及特征组合在一起来促进。

虽然已描述各种实施例,但描述打算为示范性,而非限制性,且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许多实施例及实施方案是可能的。因此,除了根据所附申请专利范围及其等效形式,实施例并不受限。此外,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做出各种修改及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