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肉沫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3146发布日期:2018-06-27 21:1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肉沫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的肉沫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肉沫口感好可作为主料也可作为配料,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肉沫,传统的一般直接使用刀子直接剁碎,其操作较为吃力,同时通过手动操作食品安全卫生无法保障,现有中也有较多的自动搅碎装置,但是体积较大的肉还需先手动进行切块,这样也增加了人工工作量,降低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肉沫加工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肉沫加工装置,包括主体部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中的基架,所述基架底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套杆,所述套杆底部活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基架左侧的底部端面内设有向上拓展设置的第一滑运槽,所述第一滑运槽内平滑配合连接有滑运架,所述基架右侧的顶部端面内设有向下拓展设置的搅碎槽,所述搅碎槽底部尾侧通联设有向下拓展设置的放出孔,所述放出孔,所述第一滑运槽左侧内壁内设有用以与所述滑运架配合连接的上下升落装置,所述滑运架右侧端面内设有第一凹陷槽,所述第一凹陷槽下侧的所述滑运架的右侧端面内设有斜设滑运槽,所述第一滑运槽右侧内壁内通联设有第二凹陷槽,所述第二凹陷槽右侧端位于所述搅碎槽左侧端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凹陷槽下侧的所述第一滑运槽右侧内壁内通联设有第三凹陷槽,所述第三凹陷槽右侧端位于所述放出孔左侧端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凹陷槽内底壁内固设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左侧端连接有穿入所述第一凹陷槽内的所述第一齿合轮,所述第一马达右侧端连接有第一斜边轮,所述第一斜边轮上侧的所述第二凹陷槽内配合连接有第二斜边轮,所述第二凹陷槽与所述搅碎槽之间的所述基架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左侧尾侧穿入所述第二凹陷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斜边轮右侧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右侧拓展尾侧穿入所述搅碎槽内且与所述搅碎槽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滑运架内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齿合轮配合连接的切块装置,所述第三凹陷槽内顶壁上平滑配合连接有向左右侧拓展设置的滑运板,所述滑运板右侧拓展尾侧贯穿所述第三凹陷槽与所述放出孔之间的所述基架内壁体且平滑配合连接,所述滑运板左侧拓展尾侧固设有穿入所述斜设滑运槽内且与所述斜设滑运槽平滑配合连接的斜设杆,所述第一马达的外部还设置有承载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上下升落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运槽左侧内壁体内的导引腔以及平滑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导引腔内的导引块,所述导引块右侧尾侧与所述滑运架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引块内螺旋配合连接有上下拓展设置的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顶部拓展尾侧与第二马达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马达外表面安装于所述导引腔内顶壁内且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旋杆底部拓展尾侧与所述导引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放出孔底部下方的所述基架底部端面内设有用以与所述放出孔底部拓展尾侧通联设置的开腔。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搅碎槽内的所述第一转杆外表面上固设有多根搅碎页,所述搅碎槽上侧的所述基架顶部端面上铰接配合连接有盖帽。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切块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运架内的第二滑运槽以及平滑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运槽内的压顶板,所述第二滑运槽右侧端位于所述第一凹陷槽左侧端的相对位置,所述压顶板上侧的所述第二滑运槽内顶压平滑配合连接有偏位轮,所述偏位轮内固设有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左侧拓展尾侧与所述第二滑运槽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右侧拓展段贯穿所述第二滑运槽与所述第一凹陷槽之间的所述滑运架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右侧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一凹陷槽内且尾侧固设有第二齿合轮,所述第二齿合轮位于所述第一齿合轮正上侧的所述第一凹陷槽内,所述压顶板底部端面固设有向下拓展设置的压顶杆,所述压顶杆底部拓展段贯穿所述滑运架的底部端面且平滑配合连接,所述压顶杆底部拓展尾侧固设有切刀,所述第二滑运槽内的所述压顶杆外表面环绕有弹条。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承载装置包括除振厚板和降热铝片,所述除振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马达的外部也相应地设置有所述承载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第一滑运槽内平滑配合连接滑运架,基架右侧的顶部端面内设向下拓展设置的搅碎槽,搅碎槽底部尾侧通联设向下拓展设置的放出孔,放出孔,第一滑运槽左侧内壁内设用以与滑运架配合连接的上下升落装置,滑运架右侧端面内设第一凹陷槽,第一凹陷槽下侧的滑运架的右侧端面内设斜设滑运槽,第一滑运槽右侧内壁内通联设第二凹陷槽,第二凹陷槽右侧端位于搅碎槽左侧端的相对位置,第二凹陷槽下侧的第一滑运槽右侧内壁内通联设第三凹陷槽,第三凹陷槽右侧端位于放出孔左侧端的相对位置,第二凹陷槽内底壁内固设第一马达,第一马达左侧端连接穿入第一凹陷槽内的第一齿合轮,第一马达右侧端连接第一斜边轮,第一斜边轮上侧的第二凹陷槽内配合连接第二斜边轮,第二凹陷槽与搅碎槽之间的基架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一转杆,第一转杆左侧尾侧穿入第二凹陷槽内且与第二斜边轮右侧端固定连接,第一转杆右侧拓展尾侧穿入搅碎槽内且与搅碎槽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滑运架内设用以与第一齿合轮配合连接的切块装置,第三凹陷槽内顶壁上平滑配合连接向左右侧拓展设置的滑运板,滑运板右侧拓展尾侧贯穿第三凹陷槽与放出孔之间的基架内壁体且平滑配合连接,滑运板左侧拓展尾侧固设穿入斜设滑运槽内且与斜设滑运槽平滑配合连接的斜设杆,能实现由滑运架的上下平滑工作带动切刀的收放工作,方便移动和搬运,减少占地面积以及运输成本,同时,能实现搅碎工作以及能实现自动控制放料工作,提高了肉沫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肉沫加工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肉沫加工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肉沫加工装置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肉沫加工装置,包括主体部5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主体部5中的基架6,所述基架6底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套杆51,所述套杆51底部活动安装有伸缩杆52,所述伸缩杆52底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底板53,所述基架6左侧的底部端面内设有向上拓展设置的第一滑运槽61,所述第一滑运槽61内平滑配合连接有滑运架7,所述基架6右侧的顶部端面内设有向下拓展设置的搅碎槽66,所述搅碎槽66底部尾侧通联设有向下拓展设置的放出孔67,所述放出孔67,所述第一滑运槽61左侧内壁内设有用以与所述滑运架7配合连接的上下升落装置,所述滑运架7右侧端面内设有第一凹陷槽72,所述第一凹陷槽72下侧的所述滑运架7的右侧端面内设有斜设滑运槽73,所述第一滑运槽61右侧内壁内通联设有第二凹陷槽65,所述第二凹陷槽65右侧端位于所述搅碎槽66左侧端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凹陷槽65下侧的所述第一滑运槽61右侧内壁内通联设有第三凹陷槽63,所述第三凹陷槽63右侧端位于所述放出孔67左侧端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凹陷槽65内底壁内固设有第一马达651,所述第一马达651左侧端连接有穿入所述第一凹陷槽72内的所述第一齿合轮653,所述第一马达651右侧端连接有第一斜边轮652,所述第一斜边轮652上侧的所述第二凹陷槽65内配合连接有第二斜边轮654,所述第二凹陷槽65与所述搅碎槽66之间的所述基架6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一转杆657,所述第一转杆657左侧尾侧穿入所述第二凹陷槽65内且与所述第二斜边轮654右侧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657右侧拓展尾侧穿入所述搅碎槽66内且与所述搅碎槽66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滑运架7内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齿合轮653配合连接的切块装置,所述第三凹陷槽63内顶壁上平滑配合连接有向左右侧拓展设置的滑运板631,所述滑运板631右侧拓展尾侧贯穿所述第三凹陷槽63与所述放出孔67之间的所述基架6内壁体且平滑配合连接,所述滑运板631左侧拓展尾侧固设有穿入所述斜设滑运槽73内且与所述斜设滑运槽73平滑配合连接的斜设杆731,所述第一马达651的外部还设置有承载装置。

有益地,所述上下升落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运槽61左侧内壁体内的导引腔62以及平滑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导引腔62内的导引块622,所述导引块622右侧尾侧与所述滑运架7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引块622内螺旋配合连接有上下拓展设置的第一螺旋杆621,所述第一螺旋杆621顶部拓展尾侧与第二马达623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马达623外表面安装于所述导引腔62内顶壁内且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旋杆621底部拓展尾侧与所述导引腔62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从而通过上下升落装置自动控制滑运架7的上下平滑工作,进而实现由滑运架7的上下平滑工作带动切刀716的收放工作,方便移动和搬运,减少占地面积以及运输成本。

有益地,所述放出孔67底部下方的所述基架6底部端面内设有用以与所述放出孔67底部拓展尾侧通联设置的开腔671,从而方便准确快速排料工作。

有益地,所述搅碎槽66内的所述第一转杆657外表面上固设有多根搅碎页662,所述搅碎槽66上侧的所述基架6顶部端面上铰接配合连接有盖帽661,从而实现自动控制肉沫的搅碎工作,减轻工人劳动量,同时提高搅碎的工作效率。

有益地,所述切块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运架7内的第二滑运槽71以及平滑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运槽71内的压顶板713,所述第二滑运槽71右侧端位于所述第一凹陷槽72左侧端的相对位置,所述压顶板713上侧的所述第二滑运槽71内顶压平滑配合连接有偏位轮712,所述偏位轮712内固设有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二转杆711,所述第二转杆711左侧拓展尾侧与所述第二滑运槽71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711右侧拓展段贯穿所述第二滑运槽71与所述第一凹陷槽72之间的所述滑运架7内壁体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711右侧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一凹陷槽72内且尾侧固设有第二齿合轮721,所述第二齿合轮721位于所述第一齿合轮653正上侧的所述第一凹陷槽72内,所述压顶板713底部端面固设有向下拓展设置的压顶杆714,所述压顶杆714底部拓展段贯穿所述滑运架7的底部端面且平滑配合连接,所述压顶杆714底部拓展尾侧固设有切刀716,所述第二滑运槽71内的所述压顶杆714外表面环绕有弹条715,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切刀716的连续往复对体积较大的肉的切块工作。

有益地,所述承载装置包括除振厚板6511和降热铝片6512,所述除振厚板6511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651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651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6512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651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651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6512用以吸收并散发所述第一马达651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所述除振厚板6511用以减少所述第一马达651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从而防止所述第一马达651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过大而导致所述基架6抖动,所述第二马达623的外部也相应地设置有所述承载装置。

初始状态时,压顶板713受到弹条715的顶压力,使偏位轮712上的凸出部最大程度远离压顶板713的顶部端面,此时,由压顶板713带动压顶杆714顶部段最大程度穿入第二滑运槽71内,同时,由压顶杆714带动底部尾侧的切刀716完全位于滑运架7的底部端面内,此时,由第二马达623带动第一螺旋杆621转动,由第一螺旋杆621带动导引块622平滑至导引腔62内的最底部位置,此时,由导引块622带动滑运架7最大程度平滑至第一滑运槽61内的底部位置,同时,由滑运架7内的斜设滑运槽73将斜设杆731最大程度顶压入第三凹陷槽63内,此时,由最大程度穿入第三凹陷槽63内的斜设杆731带动滑运板631最大长度向右侧平滑,同时,使滑运板631右侧尾侧最大程度穿入放出孔67内且与放出孔67右侧内壁相抵接,此时,使滑运架7带动第一凹陷槽72内的第二齿合轮721与第一齿合轮653顶部端配合连接。

当需要切块和搅碎工作时,通过第一马达651带动左右两侧的第一齿合轮653以及第一斜边轮652转动,进而有第一齿合轮653带动第二齿合轮721以及第二齿合轮721上的第二转杆711转动,此时,由第二转杆711带动偏位轮712转动,使偏位轮712上的凸出部与压顶板713顶压平滑配合,进而由偏位轮71带动压顶板713克服弹条715的顶压力逐渐向下平滑,同时,由压顶板713带动压顶杆714以及压顶杆714尾侧的切刀716向下平滑进行冲压切块工作,当偏位轮712上的凸出部逐渐远离压顶板713时,此时,压顶板713受到弹条715带动压顶杆714以及压顶杆714尾侧的切刀716向上平滑,由第一马达651的连续转动工作带动切刀716的进行连续往复切块工作,同时,通过斜边轮第一斜边轮652的转动带动第二斜边轮654以及第二斜边轮654上的第一转杆657转动,进而由第一转杆657带动搅碎槽66内的搅碎页662进行搅碎转动,此时,放出孔67内的滑运板631密闭配合连接;

当需要排出肉沫时,通过第二马达623带动第一螺旋杆621转动,由第一螺旋杆621带动导引块622平滑至导引腔62内的最顶部位置,此时,由导引块622带动滑运架7平滑至第一滑运槽61内的最顶部位置,同时,由滑运架7带动第一凹陷槽72内的第二齿合轮721最大程度远离第一齿合轮653,此时,滑运架7内的斜设滑运槽73带动斜设杆731最大程度顶压滑入斜设滑运槽73内,此时,由斜设杆731带动滑运板631最大程度向左侧平滑,同时,使滑运板631左侧尾侧最大程度穿入第三凹陷槽63内,此时,使滑运板631右侧尾侧完全远离放出孔67内,然后通过第一马达651带动第一斜边轮652转动,进而由第一斜边轮652带动第二斜边轮654以及第二斜边轮654上的第一转杆657转动,使第一转杆657带动搅碎槽66内的搅碎页662进行转动工作,加速搅碎槽66内的肉沫通过放出孔67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第一滑运槽内平滑配合连接滑运架,基架右侧的顶部端面内设向下拓展设置的搅碎槽,搅碎槽底部尾侧通联设向下拓展设置的放出孔,放出孔,第一滑运槽左侧内壁内设用以与滑运架配合连接的上下升落装置,滑运架右侧端面内设第一凹陷槽,第一凹陷槽下侧的滑运架的右侧端面内设斜设滑运槽,第一滑运槽右侧内壁内通联设第二凹陷槽,第二凹陷槽右侧端位于搅碎槽左侧端的相对位置,第二凹陷槽下侧的第一滑运槽右侧内壁内通联设第三凹陷槽,第三凹陷槽右侧端位于放出孔左侧端的相对位置,第二凹陷槽内底壁内固设第一马达,第一马达左侧端连接穿入第一凹陷槽内的第一齿合轮,第一马达右侧端连接第一斜边轮,第一斜边轮上侧的第二凹陷槽内配合连接第二斜边轮,第二凹陷槽与搅碎槽之间的基架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左右拓展设置的第一转杆,第一转杆左侧尾侧穿入第二凹陷槽内且与第二斜边轮右侧端固定连接,第一转杆右侧拓展尾侧穿入搅碎槽内且与搅碎槽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滑运架内设用以与第一齿合轮配合连接的切块装置,第三凹陷槽内顶壁上平滑配合连接向左右侧拓展设置的滑运板,滑运板右侧拓展尾侧贯穿第三凹陷槽与放出孔之间的基架内壁体且平滑配合连接,滑运板左侧拓展尾侧固设穿入斜设滑运槽内且与斜设滑运槽平滑配合连接的斜设杆,能实现由滑运架的上下平滑工作带动切刀的收放工作,方便移动和搬运,减少占地面积以及运输成本,同时,能实现搅碎工作以及能实现自动控制放料工作,提高了肉沫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