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料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3045发布日期:2018-07-27 19:3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一次性卫生用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废料,这些废料的清理和收集对生产环境以及生产线的影响尤为重要。

目前,废料的收集实现了自动化方式,例如,申请号为201621373017.2的中国专利申请于2017年7月14日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卫生用品废料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废料回收室,废料回收风机、至少两个废料回收风管以及回收风管转换机构,其中,废料回收室通过回收软管与废料回收风机的出口端连通,废料回收风机的进口端通过回收风管转换机构与所述废料回收风管的出口端连通,废料回收风管的入口分别单独布置与相应弧形切刀组的出口端。该废料回收装置实现了废料的自动回收或可控回收功能。

但是,上述废料回收装置的回收过程中,当废料填充满所述废料回收室时,需要进行停机清理,这样,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料收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废料回收装置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废料收集装置,包括:

第一废料箱,所述第一废料箱上部设置有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入口设置有第一闸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闸门的第一驱动装置;

第二废料箱,所述第二废料箱上部设置有第二入口,所述第二入口设置有第二闸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闸门的第二驱动装置;以及

废料进入通道,所述废料进入通道包括第一废料支路和第二废料支路,所述第一废料支路与所述第一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废料支路与所述第二入口连接;

所述第一入口设置有第一废料下落槽,所述第一闸门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废料下落槽的一侧将所述第一废料下落槽封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与所述第一废料箱连通的第一负压装置,所述第一负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废料箱上部的第一可控阀门以及与所述第一可控阀门连通的第一负压支路;

所述第二入口设置有第二废料下落槽,所述第二闸门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废料下落槽的一侧将所述第二废料下落槽封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与所述第二废料箱连通的第二负压装置,所述第二负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废料箱上部的第二可控阀门以及与所述第二可控阀门连通的第二负压支路;

所述第一负压支路与所述第二负压支路共同连接到一负压主干路上;

所述第一可控阀门包括气缸、连杆、阀瓣和两块限位板,两块所述限位板设于所述第一负压支路内侧,所述阀瓣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一负压支路内侧,连杆的一端与阀瓣中部固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枢接,气缸的缸体枢设于第一废料箱上;

所述第二可控阀门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可控阀门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上述废料收集装置,所述第一废料支路与所述第二废料支路共同连接到一废料主干路。

优选的上述废料收集装置,所述第一废料箱、第二废料箱分别设置有观察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废料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废料箱和第二废料箱,第一废料箱、第二废料箱分别设置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的闸门分别通过负压装置进行驱动,因此,第一废料箱、第二废料箱可实现独立收集废料,例如当其中的第一废料箱收集满后可切换到第二废料箱进行废料收集,此时,可通过间隙时间对第一废料箱内的废料进行清理,但不需要整体停机,实现了连续性的工作过程,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可控阀门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可控阀门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公开一种废料收集装置,该废料收集装置可应用于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废料收集过程,其包括:第一废料箱1、第二废料箱2以及废料进入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废料箱1上部设置有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入口设置有第一闸门3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闸门3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废料箱2设置有第二入口,所述第二入口设置有第二闸门4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闸门4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废料进入通道包括第一废料支路9和第二废料支路8,所述第一废料支路9与所述第一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废料支路8与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废料支路9与第二废料支路8共同连接到废料主干路5上,当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闸门3打开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保持所述第二闸门4关闭;当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闸门4打开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保持所述第一闸门3关闭。这样,第一废料箱1、第二废料箱2可实现独立收集废料,例如当其中的第一废料箱1收集满后可通过关闭第一闸门3并打开第二闸门4以切换到第二废料箱进行废料收集,此时,可通过间隙时间对第一废料箱1内的废料进行清理,但不需要整体停机,实现了连续性的工作过程,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入口设置有第一废料下落槽13,所述第一闸门3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废料下落槽13的一侧将所述第一废料下落槽13封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与所述第一废料箱1连通的第一负压装置。第一闸门3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料槽13的一侧,通过第一负压装置使得第一废料箱1内产生负压可使得第一闸门3在负压下打开,从而实现废料进入第一废料箱。

作为第一负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负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废料箱1上部的第一可控阀门11以及与所述第一可控阀门11连通的第一负压支路10,第一负压支路10抽风机连接以产生负压。

第一可控阀门11包括气缸a、连杆b、阀瓣c和两块限位板d,两块所述限位板d设于所述第一负压支路10内侧,所述阀瓣c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一负压支路10内侧对应限位板d的位置,所述阀辩c的形状与第一负压支路10内侧的截面相适配,连杆b的一端与阀瓣c的中部固接,连杆b的另一端与气缸a的活塞杆枢接,气缸a的缸体枢设于第一废料箱1上;

所述第二可控阀门7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可控阀门的结构相同,具体地说:所述第二可控阀门7包括气缸a、连杆b、阀瓣c和两块限位板d,两块所述限位板d设于所述第二负压支路6内侧,所述阀瓣c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二负压支路6内侧对应限位板d的位置,所述阀辩c的形状与第二负压支路6内侧的截面相适配,连杆b的一端与阀瓣c的中部固接,连杆b的另一端与气缸a的活塞杆枢接,气缸a的缸体枢设于第二废料箱2上;

前述各可控阀门的气缸a通过电磁阀与压缩空气连接,这样电气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磁阀可以控制前述第一可控阀门11、第二可控阀门7的启闭,从而控制第一废料箱1和第二废料箱2的交替工作、互为备份,所述限位板d不是一块平板状的,而是格栅结构,这样方便负压空间通过又能够对阀瓣c进行限位和卸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废料下落槽13底部倾斜的设置有一底板15,所述底板15向下倾斜的方向与所述第一闸门3的位置相对应,这样有利于废料利用负压及重力作用下落至第一废料箱1中。

同样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入口设置有第二废料下落槽(图中未标示,参考第一废料下落槽的结构),所述第二闸门4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废料下落槽的一侧将所述第二废料下落槽封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与所述第二废料箱连通的第二负压装置。所述第二废料下落槽底部也倾斜的设置有一底板(图中未标示),所述底板向下倾斜的方向与所述第二闸门4的位置相对应,这样有利于废料利用负压及重力作用下落至第二废料箱2中。

作为第二负压装置的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负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废料箱2上部的第二可控阀门7以及与所述第二可控阀门7连通的第二负压支路6。

所述第一废料支路9与所述第二废料支路8共同连接到一废料主干路5,废料从所述废料主干路5可进入所述第一废料支路9或所述第二废料支路8,废料进入哪个支路可根据第一闸门3或第二闸门4的开关情况进行选择。当第一废料支路9由于第一闸门3关闭而停止收集时,第二废料支路8由于第二闸门4的打开废料会自动进入第二废料箱,反之亦然,这样就实现了废料的自动切换支路的过程。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废料箱1上方设置有观察窗14,同样的,第二废料箱2也设置有观察窗,这样有利于对废料箱内的废料收集情况进行观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负压支路10与所述第二负压支路6共同连接到一负压主干路12上,当第一可控阀门11打开时,第二可控阀门7关闭,这样,第一废料箱1内产生负压时第二废料箱2并不会产生负压,废料只能进入第一废料箱,也就是说,虽然第一负压支路10和第二负压支路6共同连通到负压主干路12上,但第一负压支路10和第二负压支路6仍可实现独立运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