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8966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伺服舵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具体涉及一种伺服舵机。



背景技术:

伺服舵机常用于控制运动机构转向,它由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电路板、马达、齿轮与位置检测器构成,其接收电信号后经由电路板上的IC判断转动方向,再驱动马达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将动力传至摆臂,然后摆臂带动运动机构转向。运动机构在高速运动时,由于遇到障碍物或者操作不当等原因容易导致其受到猛烈的撞击,此时的作用力瞬间传递至与之相连的伺服舵机,会造成伺服舵机内部的组件损坏或者组件之间的连接断开,从而影响伺服舵机的控制效果,降低其使用寿命。特别地,在遥控模型车中一般用伺服舵机来控制前轮转向,模型车在行驶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碰撞,这种冲击力由前轮瞬间传递给与之相连的伺服舵机,很容易导致伺服舵机内的组件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伺服舵机,旨在解决当运动机构受到撞击时,控制其转向的伺服舵机会受到瞬间的作用力而导致其内部组件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伺服舵机,包括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路板、马达、舵机齿轮以及位置检测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上与所述舵机齿轮连接的缓冲保护结构,所述缓冲保护结构包括与外部运动机构连接的舵机转向支架以及与所述舵机齿轮连接的舵机齿轮固定块,所述舵机转向支架的中心开设有异形沉孔、侧边开设有与所述异形沉孔贯通的开口,所述舵机齿轮固定块顶部设有配合插入所述异形沉孔的异形凸块。

进一步地,在所述舵机转向支架上远离所述舵机齿轮固定块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异形沉孔贯通,所述凹槽内放置有中心开设第一通孔的支架压块,所述舵机齿轮固定块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处设有第二通孔,螺丝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支架压块、所述舵机转向支架以及所述舵机齿轮固定块安装在所述外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轴、所述齿轮的中心轴及所述异形凸块的几何中心轴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压块上对称开设有若干减重槽。

进一步地,所述异形凸块为盘形凸轮结构,对应的所述异形沉孔与所述异形凸块形状相适。

进一步地,在所述异形凸块上开设有若干盲孔。

进一步地,所述异形凸块的几何中心轴穿过所述异形凸块外围形状的几何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舵机转向支架与所述运动机构连接一侧设有向外突出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

进一步地,在所述舵机转向支架的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之间设有铰链,所述舵机转向支架通过所述铰链与所述运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舵机转向支架位于所述开口一侧为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开口另外一侧为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开口贯通的台阶孔,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开设有螺纹孔,半牙螺丝外套设弹簧后插入所述台阶孔,并与所述螺纹孔旋合,所述弹簧一端抵住所述螺丝的螺帽,另外一端抵住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下端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伺服舵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伺服舵机在控制运动机构方向时,伺服舵机上的舵机齿轮带动与之连接的舵机齿轮固定块转动,再通过舵机齿轮固定块上的异形凸块与舵机转向支架上的异形沉孔之间的配合结构,带动舵机转向支架转动,最后带动与舵机转向支架相连的运动机构转向。当运动机构受到猛烈的撞击时,撞击力传递给与之相连的舵机转向支架,舵机转向支架发生扭曲,其侧边开口处张开,异形凸块与异形沉孔之间也会形成一定间隙,与之同时,由于舵机转向支架的结构限制,其开口处有向内合拢的趋势,作用在异形凸块和异形沉孔上的反作用力也有使得其间隙闭合的趋势,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该缓冲保护结构对外部的撞击起到了缓冲作用,形成了可变柔性扭力,消除了瞬间的作用力,保护好了伺服舵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伺服舵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伺服舵机的缓冲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伺服舵机与运动机构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伺服舵机,所述伺服舵机包括外壳100以及设于外壳100内的电路板、马达、舵机齿轮200以及位置检测器,还包括设于外壳100上与舵机齿轮200连接的缓冲保护结构300,缓冲保护结构300包括舵机转向支架301和舵机齿轮固定块302,舵机转向支架301一端与外部需要控制的运动机构400连接,另外一端与舵机齿轮固定块302连接,舵机齿轮固定块302的一端与舵机齿轮200连接,另外端与舵机转向支架301连接,舵机转向支架301的中心开设有异形沉孔301a、其侧边开设有与异形沉孔301a贯通的开口301b,舵机齿轮固定块302顶部设有配合插入异形沉孔301a的异形凸块302a,这种异形凸块302a与异形沉孔301a的而配合结构使得舵机齿轮200能够带动舵机齿轮固定块302以及舵机转向支架301在外壳100上转动,从而实现控制运动机构400转向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伺服舵机在控制运动机构400方向时,伺服舵机上的舵机齿轮200带动与之连接的舵机齿轮固定块302转动,再通过舵机齿轮固定块302上的异形凸块302a与舵机转向支架301上的异形沉孔301a之间的配合结构,带动舵机转向支架301转动,最后带动与舵机转向支架301相连的运动机构400转向。当运动机构400受到猛烈的撞击时,撞击力传递给与之相连的舵机转向支架301,舵机转向支架301发生扭曲,其侧边开口301b处张开,异形凸块302a与异形沉孔301a之间也会形成一定间隙,与之同时,由于舵机转向支架301的结构限制,其开口301b处有向内合拢的趋势,作用在异形凸块302a和异形沉孔301a上的反作用力也有使得其间隙闭合的趋势,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该缓冲保护结构300对外部的撞击起到了缓冲作用,形成了可变柔性扭力,消除了瞬间的作用力,保护好了伺服舵机。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在舵机转向支架301上远离舵机齿轮固定块302一侧开设有凹槽301c,凹槽301c与异形沉孔301a相互贯通,凹槽301c用于放置支架压块303,支架压块303盖在舵机转向支架301上,一方面辅助固定缓冲保护结构300,另一方面有利于缓冲保护结构300外形美观。支架压块303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303a,舵机齿轮固定块302上对应于第一通孔303a处设有第二通孔302b,螺丝304穿过第一通孔303a以及第二通孔302b将支架压块303、舵机转向支架301以及舵机齿轮固定块302安装在外壳100上,支架压块303、舵机转向支架301以及舵机齿轮固定块302位于螺丝304没有螺纹的栓柱处,所以舵机转向支架301与舵机齿轮固定块302可以相对外壳100转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03a的中心轴与第二通孔302b的中心轴、舵机齿轮200的中心轴以及异形凸块302a的几何中心轴重合,从而舵机齿轮200带动舵机齿轮固定块302和舵机转向支架301围绕中心轴旋转,使得转动会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支架压块303上开设有若干减重槽303b,用于减轻缓冲保护结构300的重量,使其不会因为太重而影响伺服舵机的控制精度,减重槽303b对称分布使支架压块303的重量能够均匀分布,不会因为重量不均匀而导致缓冲保护结构300局部应力集中,影响其传动效果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异形凸块302a为盘形凸轮结构,对应的异形沉孔301a与异形凸块302a形状相适,盘形凸轮结构是由向外凸起的弧面或者向内凹陷的弧面构成,采用这种结构,伺服舵机的舵机齿轮200带动舵机齿轮固定块302转动时候,由于异形凸块302a与异形沉孔301a的异形卡接作用,舵机齿轮固定块302的异形凸块302a会带动与之连接的舵机转向支架301转动,从而控制运动机构400的转向,而当运动机构400收到猛烈撞击时,这种撞击力会传递到舵机转向支架301,由于异形凸块302a采用盘形凸轮结构,舵机转向支架301传递到舵机齿轮固定块302上的力转化为可变柔性扭力,从而减少了对舵机齿轮固定块302的冲击,对伺服舵机形成了缓冲。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在异形凸块302a上开设有若干盲孔302c,盲孔302c用于减轻舵机齿轮固定块302的重量,从而减轻缓冲保护结构300的重量,使其不会因为太重而伺服舵机的控制精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异形凸块302a的几何中心轴穿过异形凸块302a外围形状的几何中心,即是在异形凸块302a上开设盲孔302c后,也不会改变异形凸块302a的几何中心轴位置,使其几何中心轴穿过异形凸块302a外围形状的几何中心,从而舵机齿轮固定块302在转动的时候仍然是围绕异形凸块302a的几何中心轴转动,从而使其转动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舵机转向支架301与运动机构400连接一侧设有向外突出的第一摆臂305和第二摆臂306,第一摆臂305和第二摆臂306用于与运动机构400连接并将伺服舵机的输出力传递给运动机构400,控制运动机构400转向,向外突出的第一摆臂305和第二摆臂306能够增大对运动机构400作用的力矩,提高对运动机构400转向的控制精度和灵敏性。

进一步地,第一摆臂305与第二摆臂306相互平行,在舵机转向支架301上对称分布,使作用在运动机构400上的力能够分布均匀。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在舵机转向支架301的第一摆臂305和第二摆臂306之间设有铰链307,舵机转向支架301通过铰链307连接结构带动运动机构400转向,对运动机构400有转动缓冲过程,使得其转向运动缓和,不会发生冲击力很大的突然转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舵机转向支架301位于开口301b一侧为第一支撑部301d,位于开口301b另外一侧为第二支撑部301e,第一支撑部301d上开设有与开口301b贯通的台阶孔,第二支撑部301e上开设有螺纹孔,半牙螺丝308外套设弹簧309后插入台阶孔,半牙螺丝308的螺纹处旋合进螺纹孔,弹簧309一端抵住半牙螺丝308的螺帽,另外一端抵住第一支撑部301d的下端面,即是抵住台阶孔中间的台阶面上,当运动机构400受到猛烈的撞击时,与之相连的舵机转向支架301转动,其侧边开口301b处张开,异形凸块302a与异形沉孔301a之间也会形成一定间隙,弹簧309一直处于压缩状态,压缩的弹簧309抵住螺帽的一端位置始终不变,当开口301b张开时,第一支撑部301d向螺帽方向移动,带动弹簧309抵住第一支撑部301d下端面的一端也向螺帽方向移动,从而使弹簧309进一步压缩,弹簧309对第一支撑部301d作用指向远离螺帽方向的反作用力,使得开口301b向内合拢,同时使得异形凸块302a和异形沉孔301a之间的间隙闭合,这个过程带来了缓冲保护结构300的缓冲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