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扣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7074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电机扣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扣锁,是一种电机扣锁。



背景技术:

扣锁一种通过撞击使锁舌转动锁紧的锁具,其广泛的应用于电信、电力、自动化控制制造等行业的金属柜门;其一般在壳体一侧锁扣开口处设有锁扣和复位扭簧,即通过壳体的开口使锁扣与门框的锁栓扣合或脱离。其中,一些扣锁设有锁销和电磁驱动器,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420211968.4,授权公告日2014.09.17,实用新型名称“电子可控式搭扣”;该搭扣的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扣合构成壳体,壳体内的第三销轴一端伸出壳体一侧,壳体该侧的U形开口露出锁扣的一端;其要点是所述锁扣的另一端设有卡口,锁扣设有扭簧,卡口与摆杆的卡孔相抵,摆杆的一端叉口伸入电子驱动器一端的第一销轴与第四销轴之间,叉口与电子驱动器之间的第一销轴外径设有第一弹簧,摆杆通过摆轴设置于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第三销轴的另一端与壳体内的微动开关相对,壳体内的第三销轴外径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相抵于第三销轴的限位箍圈、弹簧挡圈。但上述搭扣和现有行业内使用的普通电磁扣锁一般采用电磁铁结构,因电磁铁的拉力小,耗能大,普遍采用的是12伏供电,电流1.5A以上,耗能大,不适用于电池供电的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电机扣锁,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中结构设计欠佳,扣锁缺少电机和无线智能控制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机扣锁,该扣锁的上下盖板与壳体扣合,壳体内设有锁扣微动开关、变速电机、固定扣、卡块和电路板,固定扣的锁扣转轴处设有锁扣扭簧,卡块的卡块转轴处设有卡块扭簧;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变速电机的电机轴与转盘连接,连接处设有锁扣微动开关,转盘通过定位件、连杆与卡块的一端连接,卡块的另一端与固定扣的一端扣合,固定扣的锁扣转轴设置于固定扣的另一端,固定扣设有U字形的扣口,固定扣的扣口处壳体设有开口;固定扣通过卡块限位,并通过锁扣转轴转动,固定扣的扣口与壳体的开口对齐时打开,复位时关闭,锁扣微动开关、变速电机通过线路与电路板连接。上述结构中该电机扣锁为电机电子锁,通过电机驱动解锁,即通过机械开关的串接即可解锁复位;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变速电机通过转盘、定位件、连杆带动卡块转动,卡块与固定扣之间的扣合端脱离,即可使固定扣通过锁扣扭簧自由转动;当固定扣通过锁扣扭簧自动复位,变速电机通过转盘、定位件、连杆带动卡块转动,卡块与固定扣之间的扣合端扣合,固定扣无法转动打开。

所述卡块省略卡块转轴,变速电机通过定位件和连杆带动卡块前后移动,卡块与固定扣之间的扣合端限位和脱离。上述结构通过变速电机的转盘带动定位件、连杆、卡块移动,实现卡块与固定扣之间的扣合和脱离。

所述定位件和连杆连为一体。

所述固定扣的U字形扣口内侧边为长口边,对称的另一侧外侧边为短口边,短口边通过锁扣转轴转动打开,长口边的末端与卡块的端部一侧凹槽限位相抵。上述为一种异形结构的固定扣,为了满足壳体内卡块、连杆、定位件之间的具体位置。

所述固定扣的锁扣转轴一端内侧端角设有弯曲翘起,该端角呈凸轮结构。上述结构便于固定扣与壳体内隔筋之间的相抵和限位,防止固定扣过渡转动。

所述卡块与固定扣的相抵端呈箭头形,即卡块的另一侧设有卡块扭簧槽,卡块扭簧的一端位于卡块的卡块扭簧槽。上述结构便于卡块中卡块扭簧的设置,以及固定扣与卡块之间的限位和脱离。

所述固定扣的凸轮侧长口边设有锁扣扭簧槽,锁扣扭簧的一端位于固定扣的锁扣扭簧槽。上述结构便于固定扣中锁扣扭簧的设置,以及固定扣的复位和打开。

所述壳体的开口处上方设有伸出壳体的撑杆,壳体内撑杆的一端通过壳体内的弹簧相抵伸出壳体的一侧,撑杆微动开关设置于撑杆的另一端的壳体内,撑杆微动开关通过线路与壳体内的电路板连接。上述撑杆用于该锁扣与门框之间的进一步锁闭和打开。

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为PCB控制板,PCB控制板设有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PCB控制板通过线路与撑杆微动开关、锁扣微动开关、变速电机连接。上述为该扣锁采用智能扣锁结构,需要通讯信号实现交互通讯,发出命令开锁及门状态的判断。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全性、稳定性好,具有机械、智能两种结构形式;其适合作为控制设备屏和控制箱柜的门锁使用,以及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转动和移动方向。

图2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撑杆,2、弹簧,3、撑杆微动开关,4、锁扣微动开关,5、变速电机,6、转盘,7、定位件,8、连杆,9、固定扣,10、锁扣扭簧,11、卡块,12、卡块扭簧,13、上下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3所示,该扣锁的上下盖板13与壳体扣合,壳体内设有撑杆1、撑杆微动开关3、锁扣微动开关4、变速电机5、固定扣9、卡块11和电路板,固定扣的锁扣转轴处设有锁扣扭簧10,卡块的卡块转轴处设有卡块扭簧12,变速电机的电机轴与转盘6连接,连接处设有锁扣微动开关,转盘通过定位件7、连杆8与卡块的一端连接,卡块的另一端与固定扣的一端扣合,固定扣的锁扣转轴设置于固定扣的另一端,固定扣设有U字形的扣口,固定扣的扣口处壳体设有开口。其具体结构如下:固定扣的U字形扣口内侧边为长口边,对称的另一侧外侧边为短口边,短口边通过锁扣转轴转动打开,长口边的末端与卡块的端部一侧凹槽限位相抵;固定扣的锁扣转轴一端内侧端角设有弯曲翘起,该端角呈凸轮结构,固定扣打开状态下,固定扣的弯曲翘起与壳体内的隔筋限位相抵。卡块与固定扣的相抵端呈箭头形,即卡块的另一侧设有卡块扭簧槽,卡块扭簧的一端位于卡块的卡块扭簧槽;固定扣的凸轮侧长口边设有锁扣扭簧槽,锁扣扭簧的一端位于固定扣的锁扣扭簧槽。壳体的开口处上方设有伸出壳体的撑杆,壳体内撑杆的一端通过壳体内的弹簧2相抵伸出壳体的一侧,撑杆微动开关设置于撑杆的另一端的壳体内,撑杆微动开关、锁扣微动开关、变速电机通过线路与壳体内的电路板连接。

上述结构中固定扣通过卡块限位,并通过锁扣转轴转动,固定扣的扣口与壳体的开口对齐时打开,复位时关闭。具体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电路板启动撑杆微动开关,撑杆微动开关带动撑杆移动与门框脱离;此时,电路板启动锁扣微动开关,变速电机工作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定位件、连杆移动,从而带动卡块转动,卡块与固定扣脱离;推动设置该锁扣的门板,固定扣即可与U形扣口内的锁栓脱离,固定扣扭簧发生形变后快速复位。需要关闭门板时,推动门板关闭,固定扣的U形扣口与锁栓扣合,固定扣扭簧发生形变后快速复位,启动变速电机反转,即可带动卡块与固定扣锁紧;启动撑杆微动开关,即可带动撑杆插入门框锁紧。

根据上述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定位件和连杆亦可采用连为一体的结构,或采用连杆与卡块连为一体的结构;亦可在卡块省略卡块转轴,变速电机通过定位件和连杆带动卡块前后移动,卡块与固定扣之间的扣合端限位和脱离。以及,壳体内的电路板为PCB控制板,PCB控制板设有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PCB控制板通过线路与撑杆微动开关、锁扣微动开关、变速电机连接,通过通讯信号的交互通讯,发出命令实现开锁及门状态的智能控制和判断。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电磁铁扣锁采用电磁铁解锁耗电量大,采用电机结构装置,实现低功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1、为了保证锁体开锁的拉力,本结构采用减速电机转动凸轮滑动,拉动卡块开锁;2、非智能电控扣锁采用两个开关串接,实现供电解锁和信号的回馈;3、智能扣锁配合带芯片的PCB控制板实现交互通讯,PCB控制板电路控制开关锁及开关状态的判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结构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电磁铁解锁的方式,解决了耗电量大的问题。其中,电机驱动的电控锁只要DC3.7伏、电流小于30毫安就能正常运作,用电池供电的方式长时间工作。本实用新型分智能非智能扣锁两种:1、非智能扣锁不需要PCB控制板,通过机械开关的串接即可解锁复位;2、智能扣锁需要通讯规约实现交互通讯,实现发出命令开锁及门状态的判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