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开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6910阅读:1678来源:国知局
电动开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窗器,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开窗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房屋内的采光度,其窗户都是采用大窗框,且窗户的开合方式多数是采用推拉的形式;且是通过手动完成,未实现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开窗器,其结构精巧、结实耐用且控制便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活动窗、固定窗及窗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窗框的上边框。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线轴及拉耳。

所述上边框一侧、窗户关闭时活动窗上方正对的位置并列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条状通孔;所述拉耳为两个:拉耳一和拉耳二;所述拉耳一穿过一条状通孔与活动窗顶部固定相连;所述拉耳二穿过另一条状通孔与活动窗顶部固定相连。

所述线轴包括线轴一和线轴二,所述有线轴一和线轴二位于上边框另一侧;所述线轴一和线轴二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线轴一由一驱动电机驱动旋转,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线轴一正向缠绕有拉线一,所述线轴二反向缠绕有拉线二;所述拉线一缠绕后与拉耳一相连;所述拉线二缠绕后与拉耳二相连。

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线轴,线轴一、线轴二沿同一方向转动,所述线轴一、线轴二的收放线状态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耳一与所述活动窗顶部一侧相连,所述拉耳二与所述活动窗顶部另一侧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线一缠绕后经过导向轮一与拉耳一相连;所述拉线二缠绕后经过导向轮四后再经过转向结构转向后与拉耳二相连;所述转向结构包括并列而设的导向轮二及导向轮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窗框底部设置有配合活动窗移动的轨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窗在窗户打开的状态下可移动至固定窗前方,与固定窗在前后方向位置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向结构设置于边框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电机为直流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电机与一电机驱动单元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机驱动单元包括微控制器、电机驱动电路及遥控单元;所述微控制器分别与电机驱动电路及遥控单元相连,所述电机驱动电路与驱动电机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遥控单元包括红外遥控模块及射频模块的任意其一或两者的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遥控的电动开窗器,其电机由无线遥控单元控制,经驱动单元驱动实现活动窗的左右移动,实现窗户的开启和关闭,所述驱动单元结构精简、造价低廉且控制精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拉耳在活动窗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为上边框、2为驱动单元、3为活动窗、4为固定窗、5为窗框、6为导向轮三、7为导向轮二、8为拉耳二、9为拉线二、10为导向轮四、11为联轴器、12为电机座、13为驱动电机、14为线轴一、15为导向轮一、16为线轴二、17为拉线一、18为条状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活动窗、固定窗及窗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窗框的上边框。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线轴及拉耳。

所述上边框一侧、窗户关闭时活动窗上方正对的位置并列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条状通孔;所述拉耳为两个:拉耳一和拉耳二;所述拉耳一穿过一条状通孔与活动窗顶部固定相连;所述拉耳二穿过另一条状通孔与活动窗顶部固定相连。

所述线轴包括线轴一和线轴二,所述有线轴一和线轴二位于上边框另一侧;所述线轴一和线轴二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线轴一由一驱动电机驱动旋转,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线轴一上正向缠绕有拉线一,所述线轴二上反向缠绕有拉线二;所述拉线一缠绕后与拉耳一相连;所述拉线二缠绕后与拉耳二相连。

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线轴,线轴一、线轴二沿同一方向转动,所述线轴一、线轴二的收放线状态相反。由于线轴一与线轴二的绕线方向相反,沿同一方向旋转时,拉线一与拉线二的收放线状态相反。若作用于线轴一的拉线一处于收线状态(拉紧状态),则拉线二处于放线状态(放松状态);拉线一一边收线,拉线二一边放线;拉线一拉动与之相连的拉耳一实现开窗,此时拉线二放线,使拉耳二不受与拉耳一相反方向的阻力;达到活动窗沿轨道移动顺利就位于固定窗前方、实现开窗的目的。所线轴一的拉线二处于收线状态(拉紧状态),与前类似,拉线一处于放线状态(放松状态);拉线一和拉线二配合实现关窗。

如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拉耳一与所述活动窗顶部一侧相连,所述拉耳二与所述活动窗顶部另一侧相连。优选地,所述拉线一缠绕后经过导向轮一与拉耳一相连;所述拉线二缠绕后经过导向轮四后再经过转向结构转向后与拉耳二相连;所述转向结构包括并列而设的导向轮二及导向轮三。

优选地,所述窗框底部设置有配合活动窗移动的轨道。

优选地,所述活动窗在窗户打开的状态下可移动至固定窗前方,与固定窗在前后方向位置重合。

优选地,所述转向结构设置于边框一侧。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为直流电机。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与一电机驱动单元相连。

优选地,所述电机驱动单元包括微控制器、电机驱动电路及遥控单元;所述微控制器分别与电机驱动电路及遥控单元相连,所述电机驱动电路与驱动电机相连。

优选地,所述遥控单元包括红外遥控模块及射频模块的任意其一或两者的组合。

工作时,活动窗由遥控单元控制,经驱动单元驱动活动窗的左右移动,实现窗户的开启和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