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3571发布日期:2018-10-12 21:1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器设备(如洗衣机和洗碗机等)的门锁,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多种方式打开电器设备(如洗衣机和洗碗机等)的门的门锁。



背景技术:

门锁机构可用于控制锁住或打开电器设备(如洗衣机、洗碗机等)的门。

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对设备的门锁机构有多方面的要求。例如需要给使用者提供各种方便的打开电器门的方式,同时要保证电器设备在各种状态情况下可靠运行。此外,在一些商用或家用电器设备的门锁机构需要具有保护儿童的安全机构。例如对门设在侧面的滚筒式洗衣机的门锁机构,在儿童误入例如滚筒式洗衣机筒内时,要能够用相对小的力从内侧将关上的门推开,使得儿童能够从洗衣机的滚筒内出来。

本申请意在提供满足以上要求的门锁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满足对门锁机构各种要求,本申请提供一种门锁结构,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在门的外面(外侧)使用推-推或推-拉的方式进行锁门和开门;在锁门以后,也可以通过在门的里面(内侧)使用推的方式或自动方式开门,还可自动开门,本申请门锁结构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包括一种门锁,包括凸轮和驱动装置:

所述凸轮具有开口槽,当门钩插入所述凸轮的开口槽中时,门钩在所述凸轮中被固定,所述门钩安装在门上;

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来自所述门外部的推力、所述门外部的拉力、所述门内部的推力或由控制信号启动,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凸轮从锁定位置移向解锁位置。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包括一种门锁,所述门锁包括凸轮和驱动装置:

所述凸轮具有开口槽,当门钩插入所述凸轮的开口槽中时,门钩在所述凸轮中被固定,所述门钩安装在门上;

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来自所述门外部的推力、所述门外部的拉力、或所述门内部的推力,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凸轮从锁定位置移向解锁位置。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门锁,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滑块和摇块:

所述滑块紧靠所述凸轮,并随着所述凸轮的转动作往复的运动,当所述滑块位于抵住所述门钩的一侧时,将所述门钩固定在锁定位置;当解除锁定后,所述滑块可以向远离所述门钩的一侧运动,从而使凸轮松开门钩;

所述摇块安装在所述滑块上,并且所述摇块具有可保持所述凸轮处于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的机构;

其中所述摇块可处于可旋转工作状态或不可旋转状态。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门锁,所述摇块包括摇块锁定机构:

所述摇块锁定机构用锁住所述摇块使其不能够旋转,或释放所述摇块使其能够旋转。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门锁,所述摇块进一步包括心形槽:

所述心形槽具有对应于锁定位置的第一位置(B点)和对应于所述解锁位置的第二位置(A点)。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门锁,所述摇块锁定机构包括滚柱、弹簧导杆和弹簧:

其中所述弹簧套在所述弹簧导杆上,所述弹簧向所述滚柱提供弹力;

其中所述摇块具有弹簧孔;

其中所述弹簧、所述弹簧导杆和所述滚柱安装在所述弹簧孔中。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门锁,滑块上设有容腔,所述容腔中设有台阶凸起;

当滚柱伸出所述摇块接触所述台阶凸起时,所述台阶凸起用于与所述滚柱(402) 卡合,阻止所述摇块的旋转运动。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门锁,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滑动机构;

所述滑动机构上设有销钉;

其中所述心形槽位于滑动机构上部,

其中所述销钉插入所述心形槽,所述销钉在所述心形槽内的锁定位置(B点)和解锁位置(A点)之间运动。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门锁,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上安装所述滑动机构;

所述摇块具有突出部,所述底座具有凸起;

其中所述摇块的突出部和所述底座的凸起彼此配合,使所述摇块恢复至为偏转位置。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门锁,所述凸轮上设有扭簧,在凸轮处于解锁位置时,所述扭簧将所述门钩推出。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门锁,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自动解锁装置:

在信号的启动下,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凸轮从锁定位置移向解锁位置。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门锁,所述自动解锁装置包括操作杆、致动器;

所述操作杆用于将所述摇块上的所述滚柱压迫到摇块内部;

所述致动器用于驱动所述操作杆。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门锁,所述门锁进一步包括复位弹簧;

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滑块上,用于所述滑块的复位;

其中所述凸轮上所述扭簧的弹力大于所述滑块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门锁,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用于在所述门锁处于锁定状态时缓冲施加的外力。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门锁,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杠杆片、杠杆轴和杠杆弹簧;

所述杠杆片包括上部、中部和下部;

所述杠杆片的中部的背面弯曲成凹槽,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杠杆轴;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盘,所述滑盘具有圆盘;

所述上部靠近所述滑盘的所述圆盘的边缘。

本申请的门锁通过摇块控制滑块来锁定或者释放凸轮,来控制门锁的关闭和开启;同时摇块可做旋转状态和不可旋转状态,当摇块旋转时,可以在外力推动、拉动或电器门内推动下实现门锁的打开;还可以有单独的致动器来锁定和释放摇块,使之旋转,释放凸轮,达到解锁的目的。此外,本申请设有缓冲机构能够吸收滑块在外力驱动滑块不希望的位移,导致致动器的失效。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申请中门锁100的从其正面所示的总体结构意图,并用爆炸图的方式示出门锁100的部分部件。

图1B是本申请中门锁100的从其反面所示的总体结构意图。

图2是将图1A中门锁100的上盖117截取并将致动器103移走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将图2中将底座114从滑块204和开关盒105分离出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销钉303的结构示意图,示出销钉303更详细的结构。

图4A是滑块204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中摇块401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4C是本申请摇块401的剖视图。

图4D是本申请摇块40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将图4A中的摇块401和操作杆433从滑块204中分离出来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显示的是操作杆433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门锁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7A-1为门锁100的侧面结构剖视图。

图7A-2为在图7A-1状态下,销钉303与摇块401中心形槽411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7B-1为门锁100的侧面结构剖视图,示出本申请中门钩101在插入凸轮201 的过程中,但没有被锁定时的结构和状态示意图。

图7B-2为在与图7B-1状态下,销钉303与摇块401中心形槽411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7C-1为门锁100的侧面结构剖视图,示出本申请中门钩101插入凸轮201,而且被锁定时的结构和状态示意图。

图7C-2为在图7C-1状态下,销钉303与摇块401中心形槽411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8A-1、图8A-2、图8B-1和图8B-2用于示出用外部拉力或内部推力打开门锁的过程。

图9A、图9B和图9C为本申请中滑块204的三个剖面图,示出在自动开锁过程中,致动器103使得摇块401旋转后解锁的过程示的意图。

图10A和图10B是本申请中底座114和摇块401的横向剖视图,用于示出摇块 401在旋转后恢复成未偏转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门锁100的横向剖视图,用于示出门锁100处于锁定状态时滑块204与开关盒105中锁块1101的位置关系。

图12A和图12B分别为底座114的立体图和底座114的结构立体图和对应于图 12A结构爆炸图,用于示出对图11所示间隙H所设置的缓冲机构。

图13A-13B是门锁100的剖视图,用于示出图12A和图12B缓冲机构的工作过程。

图13C-13D分别是图13A-13B的局部放大图,用于示出缓冲机构的工作过程的更具体的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申请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头”、“尾”等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在可能的情况下,本申请中使用的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图1A是本申请中门锁100的从其正面所示的总体结构意图,并用爆炸图的方式示出门锁100的部分部件。图1B是本申请中门锁100的从其反面所示的总体结构意图。

如图1A所示,门锁100包括门锁盒110,门锁盒110的上部设有上盖117,在门锁盒上盖117在头部一侧的上面开有门锁孔112,用于容纳门钩101。门钩101位于门锁孔112的上方,当门钩101从门锁主体110上面的门锁孔112中插入到门锁100内部,与门锁100内部的凸轮(参见图2中的凸轮201)挂合,当所述凸轮被锁住时,电器的门随之被锁住。

在图1A中,门锁100还包括致动部件103和开关盒105。在门锁上盖117头部一侧的下面设有底面119,在上盖117和底面119之间形成容腔115,致动部件103被容纳在容腔115中。致动器103是电磁驱动部件(详见图6),其中设有复位弹簧121和铁芯122,以及前端的触针123。在致动器103接收到启动信号后,其内部线圈(参见图6中线圈121)被通电,线圈121对铁芯122产生电磁推力,将触针123推出,而在断电后,触针123被缩回。参考对以下的图和以及对图的描述可知,触针123的作用是:当触针123推出时,触针123推动滑块204中的操作杆433(见图4A),使得滑块204中的摇块401处于可旋转状态。

开关盒105安装在上盖117尾部一侧的下面。参考对以下图和对图的描述可知,开关盒105的功能主要是锁住或释放滑块204,并且接通或断开控制门锁100的主电路。

如图1B所示,锁主体上盖117的头部一侧的下面设有底座114,而在锁主体上盖 117尾部一侧的下面设有开关盒105,底座114和开关盒105在上盖117的下面的面沿门锁主体110的宽度方向相邻设置。

图2是将图1A中门锁100的上盖117截取并将致动器103移走后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更具体地示出底座114、开关盒105和滑块204中的部件,以及底座114、开关盒 105和滑块204之间的关系。

在图2中,底座114和开关盒105在上盖117的下面的面沿门锁盒110的宽度方向并排相邻设置。滑块204设置在上盖117与开关盒105之间,并沿门锁盒110的宽度方向横跨底座114和开关盒105,滑块204的头部能够覆盖底座114上方的一部分。滑块204上设有锁孔219,当开关盒105中的锁块(参见图11中的锁块1101)伸出后插入锁孔219时,滑块204被锁住。

如图2所示,底座114上设有凸轮201,凸轮201设置在门钩101的下方,凸轮 201主体为新月形弯曲结构,设有圆弧形的开口槽202,开口槽202的上端为弯钩205,在门钩101插入门锁孔112后推动凸轮201转动,凸轮201的转动使得弯钩205插入到门钩101的孔洞102中挂住门钩101。开口槽202的下端206与门钩101的前端接触,门钩101插入时,门钩101的前端抵住开口槽202的下端206可以推动凸轮201 作逆时针旋转。

凸轮201通过两侧的圆轴212和214固定在底座114上,使得凸轮201能围绕圆轴212和214作旋转运动,圆轴212和214套设有扭簧210,扭簧210的两侧设有扭簧210.1和210.2,扭簧210提供凸轮201复位的扭力。当门钩101从凸轮201拔出时,扭簧210.1和210.2带动凸轮201作顺时针旋转。凸轮201的尾端(离开槽202开口的远端)的两侧还设有凸轮销211,凸轮销211紧靠滑块204的左端。同时,扭簧210 提供开门的偏置力,即当凸轮201和滑块204处于解锁位置时,扭簧210将门钩101 弹出凸轮201。

图2中示出的是滑块204的正面,滑块204的尾端设有复位弹簧213,凸轮201 上扭簧210的扭力大于滑块204上复位弹簧213的弹力。由于复位弹簧213和扭簧210 的相互作用,凸轮201在作旋转运动时,滑块204随之作往复运动。具体的说,复位弹簧213提供滑块204紧靠凸轮201上的凸轮销211的预紧力,而扭簧210提供凸轮 201逆时针旋转的推力。这样,扭簧210与复位弹簧213相互配合,在凸轮201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时,凸轮201背面与滑块204之间的接触使得滑块204产生相应的往复移动。

图3A是将图2中将底座114从滑块204和开关盒105分离出来后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更具体的示出底座114上设置的部件,以及这些部件之间的关系。

从图3A中可以看出,底座114上设有横槽311,横槽311用于容纳滑盘302,滑盘302可以沿横槽311作横向移动;在推-推关开门的操作时,滑盘302沿横槽311的横向移动能够使得销钉303在心形槽411内横向移动。在需要进行对滑块204的移动进行缓冲操作时,滑盘302可以沿横槽311的宽度方向移动(参见图13D);在不需要进行对滑块204的移动进行缓冲操作时,滑盘302在横槽311宽度方向的移动被限制 (参见图13C)。滑盘302上设有销钉303(其内部结构具体见图3B);销钉303的下端插入圆盘321的孔中,而销钉303的上端插入到滑块204中摇块401的心形槽411 中(参见图4C)。底座114的一个拐角(后部左拐角)处还设有凸起305,凸起305和摇块401的突出部420配合(参见图4C),用于将摇块401恢复到未偏转位置(见图10A- 图10B)

图3B是本申请销钉303的结构示意图,示出销钉303更详细的结构。

如图3B所示,滑盘302包括圆盘321和套筒322,圆盘321一端延伸出套筒322,套筒322设有底部封闭的容腔325,圆盘321中心设有插孔323,插孔323与容腔325 连通,插孔323中可插入销钉(钢针)303,销钉303一端(尾部端)与套筒322内底之间设有弹簧324。因为设置在滑块204上的心形槽411位于滑盘302的上方,滑盘 302上销钉303的下端插入到摇块的401的心形槽411内(参见图5A),套筒322中弹簧324的弹力使得钢销钉303能够上下移动,根据心形槽411的深度变化来调节销钉303的伸出圆盘321高度,以使得销钉303始终接触心形槽411的底部。销钉303 与心形槽41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反映了滑块204和凸轮201的操作状态。

图4A是滑块204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4B是本申请中摇块401的反面结构示意图,用于示出摇块401反面的结构;图4C是本申请摇块401的剖视图,用于更清楚地示出摇块401内部的锁定机构;图4D是本申请摇块40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用于更清楚地示出心型槽结构411。

如图4A所示,滑块204内部设有容腔431,用于容纳摇块401,摇块401可在容腔431内作旋运动。通过摇块401上的旋转锁定机构(参见滚柱402和杆409),摇块 401在容腔431中可以被设置成可旋转状态或不可旋转状态。在本申请中,摇块401 处于可旋转状态下,可以实现推-拉开关门操作方式和自动开门操作方式;而在摇块401 处于不可旋转状态下,可以实现推-推开关门操作方式。

摇块401通过延伸过摇块401反面一端的圆形孔洞412的轴(参见图6中的轴605) 可转动地固定在容腔431内,滚柱402卡合在容腔431边沿处的台阶凸起410上,将摇块401卡住,此时摇块401处于不可旋转状态。当滚柱402缩回到容腔430内时,台阶凸起410对滚柱402的卡合力量消失,此时摇块401处于可旋转状态,从而摇块 401可以发生偏转。因滚柱402是通过弹簧407的弹力伸出,当由于拉门或推门的力迫使摇块401旋转的力大于弹簧407的弹力时,将滚柱402被压回容腔430内,此时摇块401可以旋转。另外,当有外力直接压迫在滚柱402上将滚柱402压回容纳腔430 内时,摇块401也可以旋转。在滑块上容腔431的一侧设有操作杆433,操作杆433 摆动的时候可以对滚柱402直接施加力,将滚柱402压回容纳腔430内,从而摇块401 可以旋转。操作杆433的结构具体见图5B。

如图4B所示,摇块401整体为扇形结构,在在扇形结构的端部设有圆形孔洞412,滑块204的容腔431的底部设有轴(参见图6中的轴605),圆形孔洞412套在轴605 上,这样通过孔洞412摇块401可以转动的固定在滑块204的内部的容腔内(参见图 4A中的容腔431)。在图4B中可以看到突出于摇块401边缘一部分的滚柱402。摇块 401内部用于控制滚柱402的结构见摇块401的剖视图4C。

如图4C所述,剖开的摇块401可以看到其内部结构。如图4C所示,摇块401内设有弹簧孔405,弹簧孔405内靠近摇块401的边缘处设置有一个容腔430,容腔430 容纳滚柱402,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滚柱402的一部分延伸出容腔430的外部。在弹簧孔405中设置有弹簧导杆403、弹簧407和套筒409。弹簧导杆403的近端与滚柱 402连接,弹簧407和套筒409套在弹簧导杆403上,套筒409位于弹簧407与滚柱 402之间,套筒409的一端与弹簧407接触,套筒409的另一端与滚柱402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滚柱402可以在容腔430沿着弹簧孔405往复运动,所以滚柱402 能够伸出容腔430,从而伸出摇块401边缘外;或滚柱402能够缩回到容腔430内,从而缩回摇块401边缘内。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滚柱402被后方的弹簧407顶住,滚柱402的一部分凸出于摇块401的边缘,卡合在滑块204中容腔边沿的一个台阶凸起(参见图4A中台阶凸起410)上,使得摇块401被固定住(见图9A),从而使得摇块401处于不可旋转工作状态。在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外力作用压迫滚柱402,当外作用力克服弹簧407的弹力,滚柱402缩回到容纳腔430内,台阶凸起410释放摇块401,从而使得摇块401处于可旋转工作状态。对于本领域的人来说,滚柱402也可以为滚珠或其它结构。

如图4D所示出,摇块401整体为扇形结构,摇块401的正面设有心形槽411,心形槽411中设有两个稳定点,即心尖A点和心窝B点;其中心尖A点为对应于解锁位置,而心窝B点为对应于锁定位置。另外,心型槽411中设有两个非稳定位置,即C 点(第一过渡位置)和D点(第二过渡位置)。因为心窝B点具有凹部450,当销钉 303处于心窝B点的凹部450时,销钉303的移动被限制,从而滑块204也不能移动。也就是说,当销钉303处在心窝B点凹部450时,如果要恢复销钉303能够在心型槽 411中滑动的状态,就要将销钉303移出心窝B点凹部450。

销钉303抵在心形槽411内运动时,从A点运动到B点为第一运动路径,第一运动路径要经过第一过渡位置C点,从C点折回移动到B点;从B点运动到A点为第二运动路径,第二运动路径要经过第二过渡位置D点,从D点折回移动到A点。因为销钉303在心形槽411从B点移到D点或从D点移到A点都有一段横向距离,同时销钉303在心形槽411中从A点移到C点或从C点移到B点也都有一段横向距离。所以在摇块401不能旋转状态下,当销钉303在心形槽411中往复运动时,滑盘302 会在横槽311中做相应的横向移动。

图4D中,摇块401的一侧还设有突出部420,当摇块401偏转后,当滑块204 向远离凸轮201的方向移动时,凸起305抵住突出部420,通过滑块204的作用力,凸起305将摇块401拨回到未偏转位置。

图5A为将图4A中的摇块401和操作杆433从滑块204中分离出来的结构示意图,以便更好地示出摇块401和操作杆433的位置关系;图5B为本申请操作杆433的更详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A所示,操作杆433具有内侧部511和外侧部413,操作杆433的内侧部 511设置在面对摇块401的一侧,即操作杆433的内侧部511面对摇块401具有滚柱402的一侧,操作杆433的内侧部511近端向摇块401的方向延伸出耳部522,耳部522上设有孔523。将孔523安装在滑块204内的轴上(参见图6中的轴607),使得操作杆433绕轴607转动。当操作杆433绕着轴607朝着滚柱402转动时,操作杆433 的内侧部511可以对滚柱402直接施加力,将滚柱402推回到容腔430中,从而使摇块401处于可旋转状态。

图5B显示的是操作杆433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5B所示,操作杆内侧部511的远端的向远离摇块401的方向延伸出跨接部 432,在跨接部432的远侧延伸出外侧部413。在操作杆433外侧部413向远离孔523 的方向延伸出前端532。在跨接部432与孔523之间,操作杆内侧部511上设有接触部531。

再参考图4A,跨接部432跨越容腔431的墙体,操作杆内侧部511设置在容腔 431内,贴靠在容腔431内壁;操作杆外侧部413设置在容腔431外,贴靠在滑块204 外壁。当外力推动前端532,操作杆433转动,使得接触部531可对滚柱402进行按压。

图6是本申请门锁的整体结构剖视图,用于显示致动器103如何驱动摇块401中的滚柱402。

从图6可以看到门锁100的底座114上所设置的凸轮201、凸轮201两侧的扭簧 210.1和210.2、滑块204、滑块204上容腔431、设置在容腔431的摇块401、以及致动器103。致动器103设置在底座114和滑块204的的一侧。致动器103包括复位弹簧121、铁芯122、触针123和线圈121。触针123的前端靠近操作杆433的前端532,操作杆433的接触部531靠近滚柱402,滚柱402卡合在容腔431的台阶凸起410处。当致动器103接收到电信号启动后,线圈121被通电,由于线圈121产生的电磁力,驱动铁芯122向前移动,使得触针123向前伸出。然后,触针123推动操作杆433的前端532,使得操作杆433的接触部531压迫滚柱402,克服摇块401中弹簧403的弹力,使得滚柱402被压回到容纳腔430中,脱离台阶凸起410处,从而使得摇块401 处于可旋转状态。

图7A-1为门锁100的侧面结构剖视图,示出本申请中门钩101还未插入凸轮201 时的结构和状态示意图;图7A-2为在图7A-1状态下,销钉303与摇块401中心形槽 411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如图7A-1所示,门钩101处于远离凸轮201的位置。此时,凸轮201处于释放位置,凸轮201依靠扭簧210的弹力势能具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并且滑块204被凸轮 201的背面推向右侧(远离凸轮201的方向)。滑块204中的复位弹簧213处于压缩状态,使滑块204具有朝向凸轮201的运动的趋势,但运动趋势被凸轮201阻挡,滑块 204与凸轮201处于相对稳定位置,即门锁100处于解锁位置。此时,如图7A-2所示,销钉303处于位于滑块204中的心形槽411的A位置,滑块204中的摇块401因滚柱 402被卡住在台阶凸起410处而处于不可旋转状态。

图7B-1为门锁100的侧面结构剖视图,示出本申请中门钩101在插入凸轮201 的过程中,但没有被锁定时的结构和状态示意图;图7B-2为在与图7B-1状态下,销钉303与摇块401中心形槽411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如图7B-1所示,当需要关门时,从门的外侧给予门推力,使门钩101朝向凸轮 201运动,门钩101的前端会触碰到凸轮201的开口下端206,门钩101插入时的推力克服扭簧210的扭力推动凸轮201逆时针旋转,凸轮201从图7A-1的位置移动至图 7B-1的位置。在凸轮201上的弯钩205旋转插入门钩101上的槽202中的同时,由于凸轮201的逆时针旋转,凸轮201顶住滑块204的力消退,从而滑块204的复位弹簧 213的弹力推动滑块204朝向凸轮201运动,滑块204带动摇块401相对于销钉303 运动,销钉303沿着心形槽411下方的第一路径从A位置移动到C位置。

图7C-1为门锁100的侧面结构剖视图,示出本申请中门钩101插入凸轮201,而且被锁定时的结构和状态示意图;图7C-2为在图7C-1状态下,销钉303与摇块401 中心形槽411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如图7C-1所示,当外界的推力消失,扭簧210的扭力促使凸轮201顺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凸轮201推动滑块204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同时,如图7C-2所示,心形槽 411相对于销钉303从C位置折回移动至B位置。因为销钉303处在窝B点的凹部450,除了面对销钉303的面,其他三面都被限制,所以滑块204不能向右(远离)凸轮201 方向移动。而且,因为滑块204抵住凸轮201的背面,使得凸轮201不能在转动,凸轮201上端的弯钩205将门钩101的孔102挂住,实现锁门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如图7A-2、7B-2和7C-2中的虚线所示,由于此时滑盘302沿滑块204的长度方向不能移动(参见图13C),所以销钉303不能沿滑块204的长度方向移动。即,此时销钉303不移动,而摇块401移动;正是摇块401的移动造成了销钉 303位置相对于心形槽411进行了相对运动。

图7B-1还可用于图示使用外部推力开门的操作。具体地说,在门被锁住后,若要外部推力正常解锁打开电器的门,电器设备需处于断电状态,而且开关盒105对滑块 204释放。当外力推门驱动门钩101时,凸轮201的动作如图7B-1所示。具体地说,外推力使得门钩101推动凸轮201,凸轮201会逆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使得凸轮201 从图7C-1所示状态移动到如图7B-1所示状态。从而凸轮201的背面向远离滑块204 的方向(向左)移动,在滑块204上的弹簧213推力的作用下,滑块204朝着凸轮201 方向(向左)移动相应的一小段距离,从而销钉303从B点移动到D点。因为B点的凹部450向离开销钉303的方向移动,从而摇块401不能旋转。当推力消失时,凸轮 210上扭簧210的扭力克服滑块204上弹簧213的弹力(即,凸轮210上扭簧210的扭力大于滑块204上弹簧213的弹力),使得滑块204向右(远离凸轮201的方向)移动,所以在扭簧210扭力的作用下心形槽411向右移动相应的一段距离,导致销钉303 在心形槽411从D点位置折回移动至A点,门锁处于释放位置。因为在心形槽411从 B点移到D点或从D点移到A点都有一段横向距离,所以在摇块401不能旋转状态下,销钉303在在心形槽41的横向移动需要滑盘302在横槽311中做相应的横向移动。

图8A-1、图8A-2、图8B-1和图8B-2用于示出用外部拉力或内部推力打开门锁的过程。图8A-1为从滑块204的剖视图,示出本申请中门钩101插入凸轮201而且销钉303处于心形槽411的B点位置时,滑块204内部结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8A-2 为在图8A-1状态下,销钉303与心形槽411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如图8A-1所示,当销钉303处于心形槽411的B点位置时,摇块401中的滚柱 402被台阶凸起410卡住,摇块401没有偏转。如图8A-2所示,此时销钉303处在与心形槽411的B点。

图8B-1为从滑块204的剖视图,示出本申请中门钩101插入凸轮201,而且门从外部被拉(或门从内部门内部被推)时,滑块204内部结构和状态示意图;图8B-2 为在图8B-1状态下,销钉303与摇块401中心形槽411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应该说明地是,对门从外侧施加拉力或对门从内侧施加推力,门与门锁100之间的着力点上的力都被传递到门钩101,两种力对凸轮201的作用方向相同,所以这两种开门方式都可以用图8B-1和图8B-2来描述。

当从门的外侧对门施加拉力(或开始从的内侧对门施加推力)时,安装在门上的门钩101在拉力(或内部推力)的作用拉动凸轮201作顺时针旋转,凸轮201的顺时针旋转推动滑块204向右移动。因为此时摇块401处于被卡住状态,滑块204向右移动造成摇块401围绕轴605作顺时针旋转的趋势,使得滚柱402对台阶凸起410产生一个逆时针旋转的反作用力,对滚柱402中弹簧407进行压迫。当从门的外侧对门施加拉力(或开始从的内侧对门施加推力)克服弹簧407的弹力时,使滚柱402被压缩进容腔430,从而台阶凸起410失去了对摇块401的阻挡,使得摇块401处于可旋转的状态,所以滑块204带动摇块401绕转轴605作顺时针旋转,从而摇块401从图8A-1 所示的位置转动到图8B-1所示的位置。销钉303从B点凹部450位置滑脱出来,从心形槽相411中的B点折回移向A点。因为销钉303在A点时不阻碍滑块204的移动,从而滑块204释放了凸轮201。凸轮201在扭簧210的作用下做顺时针旋转到释放位置。

图9A、图9B和图9C为本申请中滑块204的三个剖面图,示出在自动开锁过程中,致动器103使得摇块401旋转后解锁的过程示的意图。

图9A所示的是摇块4012被台阶凸起410卡住时的状态示意图,门钩101和门锁 100中各部件结构与图7C-1相同。

如图9B所示,在自动解锁时,致动器103接收到启动信号,致动器内部的线圈 121被通电产生电磁力,电磁力带动铁芯122,将触针123推出,触针123开始推动操作杆433的前端532,操作杆433围绕轴607转动,对滚柱402逐渐施加压迫力,以克服弹簧407的弹力。

如图9C所示,当操作杆433对滚柱402施加的力克服了弹簧407的弹力,滚柱 402跨过台阶凸起410,使摇块401失去卡合限制。同时在扭簧201扭力的作用下推动凸轮201作顺时针旋转,凸轮201又推动滑块402向右运动,由于销钉303位于摇块 401的心形槽B点的凹部450,销钉303是不能沿滑块402的长度方向上作移动。因此,滑块402移动迫使摇块401围绕轴605发生顺时针旋转,使得销钉303相对于心形槽411的位置从B点直接(无需经过C点或D点)移向A点,门锁被解锁。此种方式是电器自动开锁,实现了电器开门的自动化,能满足智能电器的发展趋势。

图10A和图10B是本申请中底座114和摇块401的横向剖视图,用于示出摇块 401在旋转后恢复成未偏转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10A中所示部件位置对应于图8B-1或图9C所示的外力解锁或是电磁解锁后摇块401发生逆时针旋转后的状态示意图。如图10A所示,当解锁动作完成后(即滚柱 402退回到摇块401内),摇块401可以自由转动从而摆脱了销钉303对其的约束,因此滑块204失去了原本销钉303对其的支撑力,凸轮201轴上的扭簧210迫使凸轮201 旋转到开门位置,并通过凸轮轴211推动滑块402相对于底座114向右或朝远离凸轮 201的方向(图中A方向)移动到开门状态位置。在图10A中,摇块401上的滚珠402 离开了滑块容腔431中的卡合台阶410;但是,摇块401上的突出部420接触或贴近滑块204上的凸起305。在图10A中的凸轮轴211是凸轮上201上推动滑块402的推动装置。

如图10B所示,当滑块402相对于底座114向右(朝远离凸轮201)的方向移动时,滑块402与底座114的相对运动使得底座114上的凸起305拨动摇块401突出部 420,使得摇块401逆时针旋转,将摇块401拨回到面凸起台阶410的位置,重新卡合住摇块401,销钉303回到心形槽411的A点位置。几乎与此同时,滑块204、凸轮 201也都完成复位(即开门状态位置)。

图11是门锁100的横向剖视图,用于示出门锁100处于锁定状态时滑块204与开关盒105中锁块1101的位置关系。

如图11所示的门锁100中,当电器的门正常关闭后,门钩101被凸轮201固定住,而凸轮201的背面被滑块204抵住。参考图2所示,开关盒105位于滑块204的下部;所以当锁块1101从关盒105中向上伸出时,插入滑块204上的锁定孔219中,从而锁定凸轮201;此时滚柱402卡在台阶410上,从而摇块401处于不可旋转状态。在图 11中,滑块204上锁定孔219的孔壁与锁块1101之间存有间隙H;在本实施例中间隙的距离可以为0.45mm。这个间隙H是门锁100正常插入锁定孔219所需的。然而由于这个间隙的存在,在外力向外突然拉动门钩101时,凸轮201会猛然推动滑块204 向右(远离凸轮201的方向)移动,这种猛然推动可能会对销钉303施加冲击力,会对销钉303产生不良影响。

图12A和图12B分别为底座114的立体图和底座114的结构立体图和对应于图12A结构爆炸图,用于示出对图11所示间隙H所设置的缓冲机构。

如图12A及图12B所示,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114的端部的杠杆片1201、杠杆轴1202和一对杠杆弹簧(1203.1、1203.2)。杠杆片1201包括上部1213、中部1214 和下部1215。杠杆片1201呈竖直方向设置在底座114的尾部,其上部靠近滑盘302 的圆盘321的边缘。杠杆片1201的中部1214的背面弯曲成凹槽1204,凹槽1204用于容纳杠杆轴1202,所以在杠杆弹簧(1203.1、1203.2)的弹力作用下,杠杆片1201 可围绕杠杆轴1202翻转一定角度,使得杠杆片1201的上部1213靠近或抵住圆盘321 的边缘,从而杠杆弹簧(1203.1、1203.2)能向圆盘321提供偏置力。

图13A-13B是门锁100的剖视图,用于示出图12A和图12B缓冲机构的工作过程。图13C-13D分别是图13A-13B的局部放大图,用于示出缓冲机构的工作过程的更具体的细节。

图13A和图13C示出关门后,在没有施加外拉力或内推力的情况下,各个相关部件的位置关系。如图13A和图13C所示,由于杠杆弹簧(1203.1、1203.2)在底部向外的弹力,杠杆片1201围绕杠杆轴1202逆时针旋转的趋势使得杠杆片1201的上部 1213靠近圆盘321的边缘;圆盘321的边缘与杠杆片1201的上部1213存在间隙,从而不妨碍滑盘302在横槽321中的的滑动。此时,凸轮201上的扭簧210向右的推力不足以克服杠杆弹簧(1203.1、1203.2)的弹力,所以滑盘302被杠杆片1201的上部 1213限制,不能做纵向移动。

图13B和图13D示出关门后,在当外力向外突然拉动门钩时,各个相关部件的位置关系。如图13D所示,凸轮201上的扭簧210产生推动滑块204向右的推力加上拉门的拉力使得滑块204向右移动;此时,扭簧210向右的推力加上拉门的拉力克服了杠杆弹簧(1203.1、1203.2)的弹力,圆盘321的边缘将杠杆片1201的上部1213推出,从而滑盘302随着滑块204向右移动(或大约移动)间隙距离H后,锁块1101与滑块204上锁定孔219的孔壁接触,而使滑块204的移动被止住。当外力向外突然拉动门钩101时,随着滑块204向右(远离凸轮201的方向)移动,滑盘302会相应的退让间隙距离H,从而避免或缓冲了对销钉303的冲击力。

图中所示的缓冲机构由杠杆弹簧1203.1、1203.2产生吸收滑块204移动的位移,弹力大小力度容易控制,安装方便,便于门锁100的量产。但事实上不限于图中所示的缓冲机构,其他利于具有弹力的钢丝构件等吸收滑块204移动的构件亦属于与本发间缓冲机构相似的等同设计。

尽管参考附图中出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将对本申请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申请教导的精神和范围和背景下,本申请的门锁包括缓冲机构可以有许多变化形式,本申请的状态指示装置和感应滑块也可以用于其他结构的电器门锁。本领域技术普通技术人员还将意识到有不同的方式来改变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参数,均落入本申请和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