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装式车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459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互装式车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门锁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互装式车门锁。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在行驶中会通过中控锁将各车门锁锁定,借此防止车门在行车中被开启,以达到顾及行车安全的目的。

然而,传统车门锁锁付孔位单一,但不同车型、不同车厂的装车孔不一致,所以车门锁在匹配车门使用时,往往存在锁付孔位不同的问题,即车门锁本身共用性低无法搭配各种类型的车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互装式车门锁。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互装式车门锁,用于一啮合基准轴,该互装式车门锁包括:一座体,设有一凹陷容槽;一锁扣机构,容置于该凹陷容槽,该锁扣机构设有供所述啮合基准轴嵌设的一嵌合沟槽,该嵌合沟槽内部定义出一基准中心点,该锁扣机构的外部与该凹陷容槽的内部之间余留有一第一间隔空间、一第二间隔空间及一第三间隔空间,该第一间隔空间由距离在该基准中心点的下方11.6mm及右侧29.9mm的一第一中心点及小于或等于15.3mm的一第一半径而定义出的圆形区域所构成,该第二间隔空间由距离在该基准中心点的上方21.8mm及右侧30.4mm的一第二中心点及小于或等于13.3mm的一第二半径而定义出的圆形区域所构成,该第三间隔空间由距离在该基准中心点的上方21.2mm及左侧30.8mm的一第三中心点及小于或等于14.0mm的一第三半径而定义出的圆形区域所构成;以及一盖板,罩盖于该凹陷容槽,该盖板设有一第一附锁孔、一第二附锁孔及一第三附锁孔,该第一附锁孔对应该第一间隔空间设置,该第二附锁孔对应该第二间隔空间设置,该第三附锁孔对应该第三间隔空间设置。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该基准中心点的位置与所述啮合基准轴的中心点重叠。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该第一半径介于10.0至15.3mm,该第二半径介于10.0至13.3mm,该第三半径介于10.0至14.0mm。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该座体具有一顶部,该凹陷容槽具有一内壁,该顶部及该内壁共同向内开设有多个下陷沟,该盖板具有一外侧缘,该外侧缘向外延伸有多个凸块,各该凸块卡合于各该下陷沟。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该凹陷容槽具有一底面,该盖板具有一顶面,该顶面至该底面的距离为26.0mm至38.0mm。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该锁扣机构包含一锁板及一扣板,该锁板与该扣板能够相互卡合或分离,该锁板具有一第一中心轴,该扣板具有一第二中心轴,该锁板以该第一中心轴为中心枢接于该座体,该扣板以该第二中心轴为中心枢接于该座体,该嵌合沟槽自该锁板的一侧向内开设而成,且该嵌合沟槽贯穿于该锁板的上、下表面。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该盖板设有一第一贯穿孔及一第二贯穿孔,该第一中心轴穿设于该第一贯穿孔,该第二中心轴穿设于该第二贯穿孔。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盖板具有一外侧缘,该盖板自该外侧缘朝内开设有配置在该第一贯穿孔及该第二贯穿孔之间的一透空凹口,该透空凹口供所述啮合基准轴插设。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该座体具有一顶部及一侧壁,该侧壁自该顶部朝内开设有连通于该凹陷容槽的一凹陷沟。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该凹陷沟具有一第一开口,该透空凹口具有一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二开口呈相对配置且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间隔空间、第二间隔空间及第三间隔空间的区域能匹配市面上多款常见车门的装车孔的位置,所以互装式车门锁安装在不同类型的车门时,仅需重新制作及更换盖板,即可让互装式车门锁顺利地组装在各种类型的车门上,以达到互装式车门锁具有组装共用性高及降低生产、制造、存货的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互装式车门锁的立体分解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互装式车门锁的立体组合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互装式车门锁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互装式车门锁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互装式车门锁;

1…座体;

11…凹陷容槽;

110…底面;

111…内壁;

112…下陷沟;

12…顶部;

13…侧壁;

14…凹陷沟;

141…第一开口;

2…锁扣机构;

20…嵌合沟槽;

21…锁板;

211…第一中心轴;

22…扣板;

221…第二中心轴;

3…盖板;

30…顶面;

31…第一附锁孔;

32…第二附锁孔;

33…第三附锁孔;

34…第一贯穿孔;

35…第二贯穿孔;

36…外侧缘;

37…凸块;

38…透空凹口;

381…第二开口;

A…基准中心点;

S1…第一间隔空间;

S2…第二间隔空间;

S3…第三间隔空间;

O1…第一中心点;

O2…第二中心点;

O3…第三中心点;

r1…第一半径;

r2…第二半径;

r3…第三半径;

100…车门;

101…第一装车孔;

102…第二装车孔;

103…第三装车孔;

200…啮合基准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考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互装式车门锁,此互装式车门锁10主要包括一座体1、一锁扣机构2及一盖板3。

如图4所示,互装式车门锁10用于安装在一车门100及一啮合基准轴200上,车门100设有一第一装车孔101、第二装车孔102、第三装车孔103。

如图1至图4所示,座体1设有一凹陷容槽11及具有一顶部12及一侧壁13,凹陷容槽11具有一内壁111,顶部12及内壁111共同向内开设有多个下陷沟112,侧壁13又自顶部12朝内开设有连通于凹陷容槽11的一凹陷沟14。其中,凹陷容槽11具有一底面110。

如图1至图4所示,锁扣机构2容置于凹陷容槽11,锁扣机构2设有供啮合基准轴200嵌设的一嵌合沟槽20,嵌合沟槽20内部定义出一基准中心点A,基准中心点A的位置与啮合基准轴200的中心点重叠,锁扣机构2的外部与凹陷容槽11的内部之间余留有一第一间隔空间S1、一第二间隔空间S2及一第三间隔空间S3,第一间隔空间S1由距离在基准中心点A的下方11.6mm及右侧29.9mm的一第一中心点O1及小于或等于15.3mm的一第一半径r1而定义出的圆形区域所构成,第二间隔空间S2由距离在基准中心点A的上方21.8mm及右侧30.4mm的一第二中心点O2及小于或等于13.3mm的一第二半径r2而定义出之圆形区域所构成,第三间隔空间S3由距离在基准中心点A的上方21.2mm及左侧30.8mm的一第三中心点O3及小于或等于14.0mm的一第三半径r3而定义出的圆形区域所构成。

详细说明如下,锁扣机构2包含一锁板21及一扣板22,锁板21与扣板22能够相互卡合或分离,以达到互装式车门锁10锁定或解锁之切换。又,锁板21具有一第一中心轴211,扣板22具有一第二中心轴221,锁板21以第一中心轴211为中心枢接于座体1,扣板22以第二中心轴221为中心枢接于座体1。其中,嵌合沟槽20自锁板21的一侧向内开设而成,且嵌合沟槽20贯穿于锁板21的上、下表面。

如图1至图4所示,盖板3罩盖于凹陷容槽11,盖板3设有一第一附锁孔31、一第二附锁孔32及一第三附锁孔33,第一附锁孔31对应第一间隔空间S1设置,第二附锁孔32对应第二间隔空间S2设置,第三附锁孔33对应第三间隔空间S3设置。

另外,盖板3更设有一第一贯穿孔34及一第二贯穿孔35,第一中心轴211穿设于第一贯穿孔34,第二中心轴221穿设于第二贯穿孔35。

再者,盖板3更具有一外侧缘36,外侧缘36向外延伸有多个凸块37,各凸块37卡合于各下陷沟112,以令盖板3卡合于座体1且罩盖于凹陷容槽11,盖板3又自外侧缘36朝内开设有配置在第一贯穿孔34及第二贯穿孔35之间的一透空凹口38,透空凹口38供啮合基准轴200插设。

此外,盖板3具有一顶面30,顶面30至凹陷容槽11的底面110的距离为26.0mm至38.0mm。又,凹陷沟14具有一第一开口141,透空凹口38具有一第二开口381,第一开口141及第二开口381呈相对配置且相互连通。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互装式车门锁10的组合,其利用座体1设有凹陷容槽11;锁扣机构2容置于凹陷容槽11,锁扣机构2设有供啮合基准轴200嵌设的嵌合沟槽20,嵌合沟槽20内部定义出基准中心点A,锁扣机构2的外部与凹陷容槽11的内部之间余留有第一间隔空间S1、第二间隔空间S2及第三间隔空间S3,第一间隔空间S1由距离在基准中心点A的下方11.6mm及右侧29.9mm的第一中心点O1及小于或等于15.3mm的第一半径r1而定义出的圆形区域所构成,第二间隔空间S2由距离在基准中心点A的上方21.8mm及右侧30.4mm的第二中心点O2及小于或等于13.3mm的第二半径r2而定义出的圆形区域所构成,第三间隔空间S3由距离在基准中心点A的上方21.2mm及左侧30.8mm的第三中心点O3及小于或等于14.0mm的第三半径r3而定义出之圆形区域所构成;盖板3罩盖于凹陷容槽11,盖板3设有第一附锁孔31、第二附锁孔32及第三附锁孔33,第一附锁孔31对应第一间隔空间S1设置,第二附锁孔32对应第二间隔空间S2设置,第三附锁孔33对应第三间隔空间S3设置。

如图3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互装式车门锁10的使用状态,其利用第一间隔空间S1、第二间隔空间S2及第三间隔空间S3的区域能匹配市面上多款常见车门100的第一装车孔101、第二装车孔102及第三装车孔103的位置,所以互装式车门锁10安装在不同类型的车门100时,仅需重新制作及更换盖板3,使第一附锁孔31、第二附锁孔32及第三附锁孔33的位置与第一装车孔101、第二装车孔102及第三装车孔103的位置呈相对设置,即可让互装式车门锁10顺利地组装在各种类型的车门100上,取代习知整个车门锁重新设计及制造的方式,以达到互装式车门锁10具有组装共用性高及降低生产、制造、存货的成本等优点。

另外,第一半径r1的最佳实施例为介于10.0至15.3mm,第二半径r2的最佳实施例为介于10.0至13.3mm,第三半径r3之最佳实施例为介于10.0至14.0mm。再者,盖板3的顶面30至凹陷容槽11的底面110的距离为26.0mm至38.0mm,使互装式车门锁10可提供长度26.0mm至38.0mm范围的螺丝穿设锁固,以加强互装式车门锁10的组装共用性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